一种自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54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转机构,其装配在传动机构上,传动机构设于第一、第二支座之间,自转机构包括通过支架与传动机构连接的底杆、安装于底杆上端并与底杆不连动的转动件及固定于转动件上端的料杆,底杆上端与转动件通过第一、第二轴承连接,转动件外围与驱动机构接触;底杆上还设置有第三轴承,第二支座下端设有第一支撑板与第三轴承外围抵触;所述转动件上端设置有第四、第五轴承,第二支座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与第五轴承外围抵触;第一支座下端设置有第三支撑板与第四轴承外围抵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保证转动件在移动及自转过程中运行均极为稳定,不会出现倾斜的现象,以此保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运行稳定,且精度高,可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

Rotation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tation mechanism, assembled o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is arranged on the bearing, rotat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 connecting bracket and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rough the bottom bar, installed in the top and bottom bar and the bottom bar not linked rotating parts and fixed on the rotating part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rod, the bottom bar the upper end of the rotating part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bearing connection, rotating parts in contact with the peripheral driving mechanism; the bottom rod is provided with third bearings, second bearings are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support plate and the third bearing peripheral resistance; the rotat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fourth, fifth bearings, second bearings are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with fifth second bearing periphery; the first seat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plate and the fourth bearing third peripheral resistan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the rotating parts in the mobile and the rotation of the operation is very stable, does not appear to tilt,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able operation, and high precision, can meet 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转机构
:本技术涉及转动机构
,特指一种自转机构。
技术介绍
:一般的喷涂设备均采用自转机构承载工件,以便于进行喷涂工作,自转机构一般包括有可移动及转动的料杆,并通过该料杆承载工件。但是,上述料杆在移动及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支撑不够稳定,极易出现倾斜的现象,导致料杆承载工件随之倾斜,从而影响喷涂设备喷涂质量,对生产者搞成极大的困扰。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转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自转机构装配在一传动机构上,该传动机构设置于第一、第二支座之间,所述自转机构包括通过一支架与传动机构连接的底杆、安装于底杆上端并与底杆不连动的转动件以及固定设置于转动件上端的料杆,该底杆上端与转动件通过第一、第二轴承连接,该转动件外围与一驱动机构接触;所述底杆上还设置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二支座下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与第三轴承外围抵触;所述转动件上端设置有第四、第五轴承,第二支座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与第五轴承外围抵触;第一支座下端设置有第三支撑板与第四轴承外围抵触。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轮组件以及安装于驱动轮组件上的皮带,转动件外围设置有粗糙面,该粗糙面与皮带接触。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件呈中空状,其包括有第一连接筒部、成型于第一连接筒部上端的锥部以及成型于锥部上端的第二连接筒部,所述底杆上端及第一、第二轴承均伸入第一连接筒部内,该第一、第二轴承外围均与第一连接筒部内壁固定;所述第一连接筒部外围与驱动机构中的皮带接触;所述料杆下端伸入第二连接筒部内,并锁固。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料杆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螺纹段。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机构为链条结构。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该自转机构以及所述传动机构和第一、第二支座均设置于一机壳中,该机壳上端设置有一孔位,自转机构中的料杆穿过该孔位伸出于机壳外。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料杆上还设置有一挡盘,该挡盘位于机壳的孔位上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且保证转动件在移动及自转过程中运行均极为稳定,不会出现倾斜的现象,以此保证本技术运行稳定,且精度高,可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2所示,为一种自转机构,其装配在一传动机构1上,该传动机构1设置于第一、第二支座2、3之间,所述自转机构包括通过一支架4与传动机构1连接的底杆5、安装于底杆5上端并与底杆5不连动的转动件6以及固定设置于转动件6上端的料杆7,所述料杆7上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螺纹段71,该螺纹段71用于固定承载工件。所述传动机构1为链条结构,该链条结构驱动整个自转机构进行移动,即可实现驱动该转动件6移动。自转机构以及所述传动机构1和第一、第二支座2、3均设置于一机壳9中,该机壳9上端设置有一孔位91,自转机构中的料杆7穿过该孔位91伸出于机壳9外。其中,所述料杆7上还设置有一挡盘72,该挡盘72位于机壳9的孔位91上方,该挡盘72具有阻挡功效,以致可有效防止异物穿过该孔位91进入机壳内部,而影响机构工作。所述底杆5上端与转动件6通过第一、第二轴承51、52连接,该转动件6外围与一驱动机构8接触;所述底杆5上还设置有第三轴承53,所述第二支座3下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31与第三轴承53外围抵触;所述转动件6上端设置有第四、第五轴承61、62,第二支座3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32与第五轴承62外围抵触;第一支座2下端设置有第三支撑板21与第四轴承61外围抵触,以此可保证转动件在移动及自转过程中运行均极为稳定,不会出现倾斜的现象,以此保证本技术运行稳定,且精度高,可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有驱动轮组件81以及安装于驱动轮组件81上的皮带82,转动件6外围设置有粗糙面,该粗糙面与皮带82接触。所述转动件6呈中空状,其包括有第一连接筒部63、成型于第一连接筒部63上端的锥部64以及成型于锥部64上端的第二连接筒部65,所述底杆5上端及第一、第二轴承51、52均伸入第一连接筒部63内,该第一、第二轴承51、52外围均与第一连接筒部63内壁固定,以此可是该底杆5与转动件6在转动时不连动;所述第一连接筒部63外围与驱动机构8中的皮带82接触;所述料杆7下端伸入第二连接筒部65内,并锁固。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且保证转动件在移动及自转过程中运行均极为稳定,不会出现倾斜的现象,以此保证本技术运行稳定,且精度高,可满足不同的加工要求,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转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转机构,其装配在一传动机构(1)上,该传动机构(1)设置于第一、第二支座(2、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转机构包括通过一支架(4)与传动机构(1)连接的底杆(5)、安装于底杆(5)上端并与底杆(5)不连动的转动件(6)以及固定设置于转动件(6)上端的料杆(7),该底杆(5)上端与转动件(6)通过第一、第二轴承(51、52)连接,该转动件(6)外围与一驱动机构(8)接触;所述底杆(5)上还设置有第三轴承(53),所述第二支座(3)下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31)与第三轴承(53)外围抵触;所述转动件(6)上端设置有第四、第五轴承(61、62),第二支座(3)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32)与第五轴承(62)外围抵触;第一支座(2)下端设置有第三支撑板(21)与第四轴承(61)外围抵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转机构,其装配在一传动机构(1)上,该传动机构(1)设置于第一、第二支座(2、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转机构包括通过一支架(4)与传动机构(1)连接的底杆(5)、安装于底杆(5)上端并与底杆(5)不连动的转动件(6)以及固定设置于转动件(6)上端的料杆(7),该底杆(5)上端与转动件(6)通过第一、第二轴承(51、52)连接,该转动件(6)外围与一驱动机构(8)接触;所述底杆(5)上还设置有第三轴承(53),所述第二支座(3)下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31)与第三轴承(53)外围抵触;所述转动件(6)上端设置有第四、第五轴承(61、62),第二支座(3)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板(32)与第五轴承(62)外围抵触;第一支座(2)下端设置有第三支撑板(21)与第四轴承(61)外围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有驱动轮组件(81)以及安装于驱动轮组件(81)上的皮带(82),转动件(6)外围设置有粗糙面,该粗糙面与皮带(82)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环裕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