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导丝尖端精确定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050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冠脉导丝尖端精确定型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下座体以及在下座体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的铰接有上座体,下座体内设有下折弯部件,上座体内设置有与下折弯部件相互配合弯折冠脉导丝尖端成所需角度的上折弯部件,下折弯部件具有弯折凸角为θ1,相对应的上折弯部件具有弯折凹角为θ2,且θ2=360°‑θ1,90°≤θ1<180°。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冠脉导丝尖端进行精确的长度及角度定型,即可根据患者心脏血管的分支直径及角度不同来对冠脉导丝尖端的弯折长度及角度进行合理的控制,进而使冠脉导丝尖端能够顺利进入到指定的分支血管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快速,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可循环利用率高,具有广阔市场应用前景。

Accurate setting device of coronary lead tip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ronary guidewire tip accurate shaping device,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including the lower seat body and is hinged on the lower seat body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can rotate the upper body, lower sea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ent part is arranged inside the seat with each other under the bending parts bending guide wire tip into the coronary artery on the bending parts required under bending angle, bending angle theta member has 1 on bending parts corresponding with bending concave theta and theta 2, 2 = 360 degrees theta 1, 90 DEG to 180 DEG 1< 0. The invention can be used to treat coronary guidewire tip shape length and angle accurately, according to the branch of cardiovascular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iameter and angle to guide wire tip on coronary bending length and angle of reasonable control, and then make the coronary guidewire tip can successfully enter into the branch vessels of th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carrying, simple operation, fast, safe and reliable, low cost, high recycling rate and wide market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冠脉导丝尖端精确定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冠脉导丝尖端精确定型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狭窄和完全闭塞的冠状动脉施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冠脉导丝是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中必须用到的一种工具,通过导丝可将支架输送至病变血管处,而若想使导丝能够正确选择并顺利进入分支血管,必须预先将导丝的尖端弯折出一定的角度。以往导丝尖端的弯折都是医生凭经验手工来完成,缺乏专门的能够快速弯折导丝尖端的装置,使得导丝弯折出来的角度不够精确,进而使得手术风险增加;同时,对于手工弯折过程中,往往不会一次性就能够折弯到合适角度,通常会进行多次的拉直,由于导丝尖端很细,经多次施力后不但不易恢复,还会出现折断现象,从而破坏该导丝。针对上述不足,需要设计一种可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冠脉导丝尖端角度折弯及恢复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冠脉导丝尖端精确定型装置,使其具有整体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廉,安全可靠且可循环利用率高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冠脉导丝尖端精确定型装置,包括下座体以及在所述下座体的一端通过转轴可转动的铰接有上座体,所述下座体内设有下折弯部件,所述上座体内设置有与所述下折弯部件相互配合弯折所述冠脉导丝尖端成所需角度的上折弯部件,所述下折弯部件具有弯折凸角为θ1,相对应的所述上折弯部件具有弯折凹角为θ2,且θ2=360°-θ1,90°≤θ1<180°。进一步,所述上折弯部件或下折弯部件的数量为n个,可根据上折弯部件弯折凹角或下折弯部件弯折凸角的角系数K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为:n=90°/K,其K的取值0.1°、0.2°、0.3°、0.5°、0.9°、1°、2°、3°、5°、9°或10°。进一步,所述下座体面对所述上座体的对应面且沿所述对应面的宽度方向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冠脉导丝尖端的一条V形凹槽,所述下折弯部件通过设置在所述下座体内的下张拉装置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下座体的下容纳腔内,所述上折弯部件通过设置在所述上座体内的上张拉装置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上座体的上容纳腔内。进一步,所述上张拉装置、下张拉装置具有相同的结构,由拉线、弹簧组成,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所述上折弯部件或下折弯部件连接,另一端缠绕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上折弯部件或下折弯部件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上座体或下座体内设置的定位块固定安装。进一步,所述弹簧为一个,套装在所述拉线上;或所述弹簧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与所述拉线间隔并排布置。进一步,所述下座体在与所述上座体铰接的端部侧面设有可转动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与所述转轴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座体的端部侧面上还设有标准的角刻度值,所述旋转盘上设有与所述角刻度值相配合的指示针。进一步,所述V形凹槽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可伸缩的标尺,用于测量所述冠脉导丝尖端需要弯折的长度,所述标尺的伸出方向为朝向所述下折弯部件的弯折凸角。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对弯折后的导丝尖端进行拉直的恢复机构,由压平块、推杆构成,所述上座体面对所述下座体的对应面且沿所述对应面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用于收纳所述压平块的凹坑,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压平块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上座体内设置的活动块固定连接,由活动块带动推杆使压平块在所述凹坑内可沿所述上座体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进一步,所述上座体上设有锁扣,所述下座体上设有锁槽,所述上座体、下座体两者闭合后,所述锁扣与锁槽相配合。进一步,所述上座体、下座体两者铰接部的底部设有安装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冠脉导丝尖端精确定型器可对冠脉导丝的尖端进行精确的长度及角度定型,可根据患者心脏血管的分支直径及角度不同来对导丝尖端的弯折长度及角度进行合理的控制,进而使冠脉导丝的尖端能够顺利进入到指定的分支血管中。本专利技术具有整体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快速,安全可靠,成本低廉,可循环利用率高,具有广阔市场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定型装置在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P向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定型装置在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定型装置中的上、下折弯部件相配合时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1-下座体,2-上座体,3-转轴,4-下折弯部件,5-上折弯部件,6-V形凹槽,7-拉线,8-弹簧,9-定位块,10-旋转盘,11-指示针,12-压平块,13-推杆,14-活动块,15-锁扣,16-锁槽,17-安装板;其中,101-下容纳腔;201-上容纳腔,202-凹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冠脉导丝尖端精确定型装置,包括下座体1以及在该下座体1的一端通过转轴3可转动的铰接有上座体2,该下座体1内设有下折弯部件4,该上座体2内设置有与该下折弯部件4相互配合弯折冠脉导丝尖端成所需角度的上折弯部件5,该下折弯部件4具有弯折凸角为θ1,相对应的上折弯部件5具有弯折凹角为θ2,且θ2=360°-θ1,90°≤θ1<180°。这样,本专利技术的冠脉导丝尖端精确定型器通过更换不同大小的上、下折弯部件就可对冠脉导丝的尖端进行精确的角度定型,即可根据患者心脏血管的分支角度不同来对导丝尖端的弯折角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其弯折角度在大于等于90°小于180°,进而使冠脉导丝的尖端能够顺利进入到指定的分支血管中。优选的,该导丝尖端的弯折角度为120°~150°,可满足使用条件。在另一实施例中的上折弯部件5或下折弯部件4的数量为n个,并可根据上折弯部件5弯折凹角θ2或下折弯部件4弯折凸角θ1的角系数K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为:n=90°/K,其K的可取值0.1°、0.2°、0.3°、0.5°、0.9°、1°、2°、3°、5°、9°或10°中的任意一个。本例中K值取的是1°,这样,该上折弯部件5、下折弯部件4均各为90块,即每组的上、下折弯部件所弯折出的冠脉导丝尖端所成的弯折角度以1°为单位逐级递增或递减。同时,该下座体1面对上座体2的对应面且沿该对应面的宽度方向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冠脉导丝尖端的一条V形凹槽6,该下折弯部件4通过设置在下座体1内的下张拉装置可滑动的安装在下座体1的下容纳腔101内,该上折弯部件5通过设置在上座体2内的上张拉装置可滑动的安装在上座体2的上容纳腔201内。这样,通过上、下张拉装置可分别实现上、下折弯部件沿着上、下座体的长度方向做往复直线运动,从而使得每组的上、下折弯部件可分别移动至该V形凹槽位置来完成对冠脉导丝尖端的弯折。本实施例中的上张拉装置、下张拉装置具有相同的结构,均由拉线7、弹簧8组成,所述拉线7的一端与上折弯部件5或下折弯部件4连接,另一端缠绕于转轴3上;所述弹簧8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冠脉导丝尖端精确定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冠脉导丝尖端精确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座体(1)以及在所述下座体的一端通过转轴(3)可转动的铰接有上座体(2),所述下座体内设有下折弯部件(4),所述上座体内设置有与所述下折弯部件相互配合弯折所述冠脉导丝尖端成所需角度的上折弯部件(5),所述下折弯部件具有弯折凸角为θ1,相对应的所述上折弯部件具有弯折凹角为θ2,且θ2=360°‑θ1,90°≤θ1<1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冠脉导丝尖端精确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座体(1)以及在所述下座体的一端通过转轴(3)可转动的铰接有上座体(2),所述下座体内设有下折弯部件(4),所述上座体内设置有与所述下折弯部件相互配合弯折所述冠脉导丝尖端成所需角度的上折弯部件(5),所述下折弯部件具有弯折凸角为θ1,相对应的所述上折弯部件具有弯折凹角为θ2,且θ2=360°-θ1,90°≤θ1<1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脉导丝尖端精确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折弯部件或下折弯部件的数量为n个,可根据上折弯部件弯折凹角或下折弯部件弯折凸角的角系数K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为:n=90°/K,其K的取值0.1°、0.2°、0.3°、0.5°、0.9°、1°、2°、3°、5°、9°或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冠脉导丝尖端精确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体面对所述上座体的对应面且沿所述对应面的宽度方向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冠脉导丝尖端的一条V形凹槽(6),所述下折弯部件通过设置在所述下座体内的下张拉装置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下座体的下容纳腔(101)内,所述上折弯部件通过设置在所述上座体内的上张拉装置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上座体的上容纳腔(20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冠脉导丝尖端精确定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张拉装置、下张拉装置具有相同的结构,由拉线(7)、弹簧(8)组成,所述拉线的一端与所述上折弯部件或下折弯部件连接,另一端缠绕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上折弯部件或下折弯部件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上座体或下座体内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辉邓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