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抹茶生产工艺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0342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1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抹茶生产工艺及设备,涉及一种抹茶生产工艺及设备。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产工艺复杂,产量低,球磨机效率低的问题。工艺包括,杀青:青叶经过蒸机进行饱和蒸汽杀青。冷却:对蒸汽杀青后的叶子进行冷却。烘干:杀青茶叶经过烘干机进行烘干处理。梗叶分离:使用梗叶分离器。二次烘干:将经过梗叶分离机分离的茶叶的叶片进行二次烘干。二次梗叶分离:去除碾茶中的残留下来的梗。球磨粉碎:将混合好的原料通过传送装置进入磨粉设备。过筛:将研磨好的茶粉过筛。采用机械设备流程化的实现对茶叶的处理,从而快速的生产出质优的抹茶粉,通过在罐筒内设置内罐筒,方便对茶粉的分离,实现对不同大小茶叶的分级研磨,加快研磨速度,方便上下料。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green tea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green tea production process and equipment, related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or production of green tea.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of complicat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low yield and low ball mill efficiency in the prior art. The process includes: fixing leaf steamed for saturated steam heating. Cooling: cool the leaves after the steam is removed. Drying: the tea leaves are dried and processed by the drying machine. Stem and leaf separation: using a stem and leaf separator. Two times drying: the leaves of the tea leaves separated by the stem and leaf separator are dried two times. Two leaves separation: remove the remaining stalks in the tea. Ball milling: mixing a good material into a mill by means of a conveyor. Sift: sift the ground tea powder. The use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to process processing of tea, can quickly produce high-quality green tea powder, the tank cylinder is provided inside the canister, facilitate the separation of tea powder, achieve the classification of grinding on different size of tea, accelerate the grinding speed, convenient for f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抹茶生产工艺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深加工
,特别是一种抹茶生产工艺及设备。
技术介绍
抹茶在我国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蒸青抹茶起源于中国宋代,抹茶传入日本,由此而产生了日本茶道.我国自明代以来,开始流行用茶叶泡汤弃渣的喝法。抹茶茶道随之失传,传统茶磨也随之绝迹,现如今,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复兴发展,抹茶又被重视起来。现代抹茶是在古代末茶的基础上,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加工而成的天然蒸青绿茶超微粉体。特点是:香气清香、淡雅、超微细。蛋白质、氨基酸和叶绿素的含量很高;而茶多酚、咖啡因的含量较低。它无添加剂、无防腐剂、无人工色素,可悬浮在热水中,不沉淀,呈现鲜绿的茶汤。像咖啡一样溶于水。兼顾了喝茶和吃茶的优点,是绿茶的一种极品。然而现在的生产工艺复杂,机械化程度不高,产量低,质量较差。特别是在利用球磨机进行磨粉的时候,球磨机每次可装入的茶叶有限,需要经常打开球磨机进行装卸,另外,当磨球与物料的大小比例只有在合适的范围内研磨的效率才会很高,随着物料的变小,研磨的效率会降低,另外较细部分茶粉的存在也会影响磨球对较大茶叶的破碎作用,导致研磨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抹茶生产工艺及设备,本抹茶生产工艺及设备可提高抹茶的生产效率及质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抹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储青:将青叶放入储青槽储存;杀青:青叶经过蒸汽进行100℃饱和蒸汽杀青,杀青程度根据产品特点控制蒸汽的流量;冷却:对蒸汽杀青后的叶子进行冷却,如采用冷却网的形式,对蒸汽杀青后的叶子进行冷却和去除表面水分的作用。烘干:杀青叶经过多网层行走烘干,分四层进行烘干,上下两层120-200℃,中间层90-150℃。梗叶分离:去除碾茶中的残留下来的梗,同时去除石头、杂质等。二次烘干:将经过梗叶分离机分离的茶叶的叶片进行二次烘干,控制好茶叶的水分,保证品质,便于储存。二次梗叶分离:去除碾茶中的残留下来的梗。球磨粉碎:将混合好的原料通过传送装置进入磨粉设备,调节好磨粉时间参数,按照要求进行机械研磨。过筛:将研磨好的茶粉过筛,得到符合规格细度的茶粉。对过筛后的磁粉再进行如下处理:过磁棒处理:将粉碎好的产品过磁棒,去除金属杂质,要求磁棒的磁性在8000高斯以上。过金属探测仪:将研磨好的茶粉过金属探测仪,金探参数要求为铁0.8mm、非铁1.2mm、不锈钢1.5mm。在包装前,对茶粉内包材使用紫外灯进行消毒5-20min以上后再使用。对包装好经验收合格的抹茶放入专用冷库中暂时存放,冷库温度不超过5℃,湿度不超过60%。用于上述抹茶生产工艺的设备包括:储青槽、蒸汽杀青机、冷却机、烘房、梗叶分离机、烘干机、球磨粉碎机,使得茶叶依次经过这些设备进行处理。在上述的抹茶生产设备中,所述球磨粉碎机包括外罐筒,外罐筒内设置有大磨球,在外罐筒的内腔设置有内罐筒,内罐筒设置有小磨球,内罐筒一端口为连接进气管的进气端口,进气端口为射流口,内罐筒端口与进气管经由大变小的锥形过度段连接,锥形过度段的管壁上设置有联通外罐筒内腔及内罐筒内腔的网孔,内罐筒另一端口为连接出气管的出气端口,出气端口处设置有茶粉过滤网,在外罐筒的筒壁上设置有一排向外罐筒腔内进气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进气管联通。使用时将经过二次梗叶分离后的茶叶放进外罐筒内,当外罐筒转动一定时间后,停止转动,使得外罐筒上的进气孔位于最低处,通过进气孔向外罐筒内通入气体使外罐筒内的茶叶末在外罐筒内搅动飞扬,同时向内罐筒进气端口通入气体,使得气体从射流口射进内罐筒,与射流泵的原理类似,由于射流口处的压力较低,使得茶叶末进从锥形过度段网孔进入到内罐筒内腔,其中符合规格细度的茶粉通过出气端口处设置的茶粉过滤网进入出气管,从而进入成品料仓,较大的粉末留在了内罐筒内,然后停止进气,使得外罐筒重新转动,同时带动内罐筒转动,内罐筒内的较小的磨球对内罐筒内的茶叶进行进一步的研磨,过一段时间后再重复上述过程向罐筒内通入气体分离出部分合格粉末,防止较细粉末对较粗粉末研磨的干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外罐筒转速最要控制在使磨球处于倾泻状态的转速。在上述的抹茶生产设备中,内罐筒两端可相对外罐筒转动的配合在外罐筒上,内罐筒由内罐筒电机控制转动。以便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的控制内罐筒的转速。在上述的抹茶生产设备中,所述外罐筒壁上的进气孔与茶叶进料管联通,通过进气孔向外罐筒内补充待研磨的茶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抹茶生产工艺及设备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机械设备流程化的实现对茶叶的处理,从而快速的生产出质优的抹茶粉,通过在罐筒内设置内罐筒方便对茶粉的分离,实现对不同大小茶叶的分级研磨,加快研磨速度,方便上下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球磨粉碎机结构示意图。图中,外罐筒1,大磨球2,内罐筒3,小磨球4,进气管5,射流口6,锥形过度段7,网孔8,出气管9,过滤网10,进气孔11,内罐筒电机12,盖子13,旋转管接头1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一种抹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储青:将青叶放入储青槽储存;杀青:青叶经过蒸汽进行100℃饱和蒸汽杀青,杀青程度根据产品特点控制蒸汽的流量;冷却:对蒸汽杀青后的叶子进行冷却,如采用冷却网的形式,对蒸汽杀青后的叶子进行冷却和去除表面水分的作用;烘干:杀青叶经过多网层行走烘干,分四层进行烘干,上下两层约120-200℃,中间90-150℃;梗叶分离:去除碾茶中的残留下来的梗,同时去除石头、杂质等;二次烘干:将经过梗叶分离机分离的茶叶的叶片进行二次烘干,控制好茶叶的水分,保证品质,便于储存。二次梗叶分离:去除碾茶中的残留下来的梗。球磨粉碎:将混合好的原料通过传送装置进入磨粉设备,调节好磨粉时间参数,按照要求进行机械研磨。过筛:将研磨好的茶粉过筛,得到符合规格细度的茶粉。对过筛后的磁粉再进行如下处理:过磁棒处理,将粉碎好的产品过磁棒,去除金属杂质,要求磁棒的磁性在8000高斯以上;过金属探测仪,将研磨好的茶粉过金属探测仪,金探参数要求为铁0.8mm、非铁1.2mm、不锈钢1.5mm。在包装前,对茶粉内包材使用紫外灯进行消毒5-20min以上后再使用。对包装好经验收合格的抹茶放入专用冷库中暂时存放,冷库温度不超过5℃,湿度不超过60%。用于上述抹茶生产工艺的设备包括:储青槽、蒸汽杀青机、冷却机、烘房、梗叶分离机、烘干机、球磨粉碎机,使得茶叶依次经过这些设备进行处理。如图1所示,所述球磨粉碎机包括外罐筒1,外罐筒内设置有大磨球2,用于研磨较大的茶叶,在外罐筒的内腔设置有内罐筒3,内罐筒设置有小磨球4,用于研磨较小茶叶末,内罐筒一端口为连接进气管5的进气端口,进气端口为射流口6,内罐筒端口与进气管经由大变小的锥形过度段7连接,锥形过度段的靠近细端的部分管壁上设置有联通外罐筒内腔及内罐筒内腔的网孔8,内罐筒另一端口为连接出气管9的出气端口,出气端口处设置有茶粉过滤网10,在外罐筒的筒壁上设置有一排向外罐筒腔内进气的进气孔11,所述进气孔与进气管联通,外罐筒转动时可与进气管分离,用盖子13盖住进气孔。进气管、出气管可以与内罐筒通过旋转管接头14连接,也可以在罐筒转动的时候断开进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抹茶生产工艺及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抹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储青,将青叶放入储青槽储存;(2)杀青,青叶经过蒸汽进行饱和蒸汽杀青;(3)冷却,对蒸汽杀青后的叶子进行冷却;(4)烘干,杀青叶经过烘机进行烘干处理;(5)使用梗叶分离器,将叶片与茶梗分离;(6)二次烘干二次烘干,将经过梗叶分离机分离的茶叶的叶片进行二次烘干,控制好茶叶的水分;(7)二次梗叶分离,去除碾茶中的残留下来的梗;(8)球磨粉碎,将混合好的原料通过传送装置进入磨粉设备,进行机械研磨;(9)过筛,将研磨好的茶粉过筛,得到符合规格细度的茶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抹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储青,将青叶放入储青槽储存;(2)杀青,青叶经过蒸汽进行饱和蒸汽杀青;(3)冷却,对蒸汽杀青后的叶子进行冷却;(4)烘干,杀青叶经过烘机进行烘干处理;(5)使用梗叶分离器,将叶片与茶梗分离;(6)二次烘干二次烘干,将经过梗叶分离机分离的茶叶的叶片进行二次烘干,控制好茶叶的水分;(7)二次梗叶分离,去除碾茶中的残留下来的梗;(8)球磨粉碎,将混合好的原料通过传送装置进入磨粉设备,进行机械研磨;(9)过筛,将研磨好的茶粉过筛,得到符合规格细度的茶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抹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对过筛后的磁粉再进行如下处理:过磁棒处理,将粉碎好的产品过磁棒,去除金属杂质;过金属探测仪,将研磨好的茶粉过金属探测仪,去除混入茶粉中的金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抹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包装前,对茶粉内包材使用紫外灯进行消毒5-20min以上后再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抹茶生产工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胜荣沈炜金建平徐海霞秦华孙虹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