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工业控制和电源技术领域的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开关电源的改进装置,包括电源底壳,所述电源底壳的外壁设置有电源外壳,所述电源底壳的外壁设置有印刷电路板,所述电源底壳的顶部设置有交流输入接口,且交流输入接口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底壳的底部设置有直流输出接口,所述直流输出接口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左侧设置有高频变压器,所述高频变压器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器,并解决了针对输入电流波形畸变的问题,有效解决了现有工控机的开关电源产生的高次谐波会沿着工控机输电线路产生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保证了供电系统路用电设备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开关电源的改进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控制和电源
,具体为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开关电源的改进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控制计算机是一种采用总线结构,对生产过程及其机电设备、工艺装备进行检测与控制的设备总称。是用于实现工业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的计算机,又称过程计算机,它是自动化技术工具中最重要的设备。计算机需要外部开关电源进行提供电力,由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工控机的开关电源产生的高次谐波会沿着工控机输电线路产生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从而对供电系统产生污染并影响其他在路用电设备正常运行,工控机开关电源功率因数低所造成的的危害如下:1、功率因数低是输入电流波形畸变,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引起的,这些高次谐波严重污染,并且以电磁辐射方式或以线路传导的方式干扰电子电路的稳定和可靠工作,2、引起电路电流过大,不仅引起变压器和供电线路过热,而且降低电器的额定值,使供电质量下降,3、供电电容量增加,浪费电能,增加了投资,因此,无论从保护工控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还是从用电设备正常工作上来看,防止和减少谐波对在路用电设备的污染,抑制电磁干扰,已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鉴于上述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开关电源的改进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开关电源的改进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工控机的开关电源产生的高次谐波会沿着工控机输电线路产生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从而对供电系统产生污染并影响其他在路用电设备正常运行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开关电源的改进装置,包括电源底壳,所述电源底壳的外壁设置有电源外壳,所述电源底壳的外壁设置有印刷电路板,所述电源底壳的顶部设置有交流输入接口,且交流输入接口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底壳的底部设置有直流输出接口,所述直流输出接口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左侧设置有高频变压器,所述高频变压器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交流输入接口电性输出连接EMI滤波器,所述EMI滤波器电性输出连接第一整流电路,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电性输出连接变换电路,所述变换电路电性输出连接过压吸收电路,所述过压吸收电路电性输出连接高频变压器,所述高频变压器电性输出连接第二整流电路,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电性输出连接直流输出接口,所述第二整流电路电性输出连接电压取样器,所述电压取样器电性输出连接信号比较器,所述信号比较器电性输入连接基准电压,所述信号比较器电性输出连接电压放大器,所述电压放大器电性输出连接乘法器,所述乘法器电性输出连接电流放大器,所述电流放大器电性输出连接PMW控制器,所述PMW控制器电性输出连接控制驱动电路,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电性输出连接变换电路,所述控制驱动电路电性输入连接振荡器。优选的,所述EMI滤波器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所述电感L1和电感L2为并联设置,所述电容C1与电容C2和电容C3之间为并联设置,所述电容C1的两端分别与电感L1和电感L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输入端与电感L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输入端与电感L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2和电容C3的输出端均与电容C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4的输出端接地设置,所述电感L3和电感L4为并联设置,所述电容C2和电容C3与电容C5为并联设置,所述电容C2的输入端与电感L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输入端与电感L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感L3和电感L4的输出端分别于电容C5的两端连接,所述电容C1和电容C5均为高频旁路电容,所述电感L1、电容C2和电容C4与电感L2、电容C3和电容C4组成共模干扰滤波环节,所述电感L3和电感L4的初次级匝数相等,极性相反。优选的,所述变换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容C6、电感L5、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和场效应管S,所述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与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为并联设置,且二极管D2的负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和二极管D3的负极均与电感L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感L5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与电容C6连接,所述场效应管S的漏极与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和二极管D4的正极通过电阻R1与场效应管S的源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S的栅极与控制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S、电容C6、电阻R4和电阻R2均为并联设置,所述电阻R2与电阻R3为串联设置,所述电阻R2和电阻R3均与电压放大器连接。优选的,所述过压吸收电路包括开关三极管Q、电阻R5、电容C7和二极管D6,所述二极管D6和电阻R5为并联设置,所述D6的正极与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与开关三极管Q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与开关三极管Q的发射极连接。优选的,所述高频变压器的底部设置有屏蔽层,且屏蔽层为接地设置。优选的,所述散热器和印刷电路板之间设置有绝缘垫片,且绝缘垫片内腔设置有金属板。优选的,所述电源外壳的外壁均匀设置散热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工业控制计算机开关电源的改进装置,通过增设的EMI滤波器可有效的抑制共模干扰,较好的抑制开关电源产生的传导干扰,过压吸收电路能够减少关断损耗,并有效抑制电压尖峰,高频变压器的底部设置有屏蔽层,且屏蔽层为接地设置,这样可使高频变压器初次级耦合电容分成串联形式,以减小高频变压器初次级耦合的目的,绝缘垫片采用低介电常数的材料,并增加金属板用作静电屏蔽来减小散热器和印刷电路板之间的寄生电容,有效减少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从而进一步降低计算机开关电源的干扰,并解决了针对输入电流波形畸变的问题,有效解决了现有工控机的开关电源产生的高次谐波会沿着工控机输电线路产生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保证了供电系统路用电设备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系统原理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EMI滤波器电路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变换电路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过压吸收电路图。图中:1电源底壳、2电源外壳、3印刷电路板、4交流输入接口、5直流输出接口、6高频变压器、7散热器、8EMI滤波器、9第一整流电路、10变换电路、11过压吸收电路、12第二整流电路、13电压取样器、14信号比较器、15基准电压、16电压放大器、17乘法器、18电流放大器、19PMW控制器、20控制驱动电路、21振荡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开关电源的改进装置,包括电源底壳1,所述电源底壳1的外壁设置有电源外壳2,所述电源底壳1的外壁设置有印刷电路板3,所述电源底壳1的顶部设置有交流输入接口4,且交流输入接口4与印刷电路板3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底壳1的底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开关电源的改进装置,包括电源底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底壳(1)的外壁设置有电源外壳(2),所述电源底壳(1)的外壁设置有印刷电路板(3),所述电源底壳(1)的顶部设置有交流输入接口(4),且交流输入接口(4)与印刷电路板(3)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底壳(1)的底部设置有直流输出接口(5),所述直流输出接口(5)与印刷电路板(3)电性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3)的左侧设置有高频变压器(6),所述高频变压器(6)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器(7),所述散热器(7)与印刷电路板(3)电性连接,所述交流输入接口(4)电性输出连接EMI滤波器(8),所述EMI滤波器(8)电性输出连接第一整流电路(9),所述第一整流电路(9)电性输出连接变换电路(10),所述变换电路(10)电性输出连接过压吸收电路(11),所述过压吸收电路(11)电性输出连接高频变压器(6),所述高频变压器(6)电性输出连接第二整流电路(12),所述第二整流电路(12)电性输出连接直流输出接口(5),所述第二整流电路(12)电性输出连接电压取样器(13),所述电压取样器(13)电性输出连接信号比较器(14),所述信号比较器(14)电性输入连接基准电压(15),所述信号比较器(14)电性输出连接电压放大器(16),所述电压放大器(16)电性输出连接乘法器(17),所述乘法器(17)电性输出连接电流放大器(18),所述电流放大器(18)电性输出连接PMW控制器(19),所述PMW控制器(19)电性输出连接控制驱动电路(20),所述控制驱动电路(20)电性输出连接变换电路(10),所述控制驱动电路(20)电性输入连接振荡器(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开关电源的改进装置,包括电源底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底壳(1)的外壁设置有电源外壳(2),所述电源底壳(1)的外壁设置有印刷电路板(3),所述电源底壳(1)的顶部设置有交流输入接口(4),且交流输入接口(4)与印刷电路板(3)电性连接,所述电源底壳(1)的底部设置有直流输出接口(5),所述直流输出接口(5)与印刷电路板(3)电性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3)的左侧设置有高频变压器(6),所述高频变压器(6)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器(7),所述散热器(7)与印刷电路板(3)电性连接,所述交流输入接口(4)电性输出连接EMI滤波器(8),所述EMI滤波器(8)电性输出连接第一整流电路(9),所述第一整流电路(9)电性输出连接变换电路(10),所述变换电路(10)电性输出连接过压吸收电路(11),所述过压吸收电路(11)电性输出连接高频变压器(6),所述高频变压器(6)电性输出连接第二整流电路(12),所述第二整流电路(12)电性输出连接直流输出接口(5),所述第二整流电路(12)电性输出连接电压取样器(13),所述电压取样器(13)电性输出连接信号比较器(14),所述信号比较器(14)电性输入连接基准电压(15),所述信号比较器(14)电性输出连接电压放大器(16),所述电压放大器(16)电性输出连接乘法器(17),所述乘法器(17)电性输出连接电流放大器(18),所述电流放大器(18)电性输出连接PMW控制器(19),所述PMW控制器(19)电性输出连接控制驱动电路(20),所述控制驱动电路(20)电性输出连接变换电路(10),所述控制驱动电路(20)电性输入连接振荡器(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开关电源的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EMI滤波器(8)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所述电感L1和电感L2为并联设置,所述电容C1与电容C2和电容C3之间为并联设置,所述电容C1的两端分别与电感L1和电感L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输入端与电感L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输入端与电感L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2和电容C3的输出端均与电容C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4的输出端接地设置,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菊艳,刘斌,谭帅,熊雷,刘勇军,黄奇瑞,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