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刷电机及其定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8341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刷电机及其定子,其绕线勾开口方向由定子边缘朝向定子中心,有效减少了无刷电机的尺寸,使之更有利于应用到“小型化”和“微型化”机电设备中,同时优化了无刷电机前端盖、前线架、绕线勾、后线架以及后端盖的结构设计,使之具有良好的同轴度,保障了该无刷电机的运行精度,提高了无刷电机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刷电机及其定子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刷电机及其定子。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机作为常用的机电设备,越来越离不开人们的生活,电机按照结构和原理不同,可分为有刷电机和无刷电机。一般来说,无刷电机没有电刷和换向器,采用半导体开关器件来实现电流换向,即用电子开关器件代替传统的接触式换向器和电刷,主要由电动机主体和驱动器组成。作为电机行业的新兴产品,无刷电机进入中国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是凭借着扭矩大、易于控制、噪音小以及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在国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深受家电、汽车、轮船等制造业的青睐。在无刷电机运行工作过程中,转子旋转会引起电机振动,漆包线的出线端在此过程会产生相对运动,目前的无刷电机绕线勾一般开口朝向远离定子横截面边缘的方向,将漆包线的出线端缠绕在绕线勾上,进而达到防止漆包线相对运动以及绕组的脱落的目的,在日常使用时,采取用这种方式往往造成漆包线缠绕过紧的现象发生,时常因为振动或者疲劳磨损而引起的漆包线破断,从而降低了无刷电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在现有技术中,绕线勾的开口朝向远离电机最大外径的一端,增大了无刷电机的设计尺寸,随着制造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结构设计越来越无法适应机电产品朝向“小型化”和“微型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电机前端盖和后端盖在锁紧时因受力不均,前端盖和后端盖在锁紧连接处容易发生变形,进而影响无刷电机各个部件之间的同轴度,严重时可能引起转子心轴与定子的摩擦接触,出现生产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刷电机及其定子,以优化无刷电机的结构并减小无刷电机的尺寸。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刷电机及其定子,所述定子包括漆包线、若干绕组和若干绕线勾,每个所述绕线勾包括用于缠绕所述漆包线的线勾和固定在两个所述绕组之间的平键,所述线勾为“U”形,其开口朝向所述定子的轴心方向,所述漆包线在所述线勾上至少缠绕两次,所述电机还包括前线架,所述平键还包括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平键靠近所述线勾的一端,所述前线架包括若干与所述第一凸台形状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卡槽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平键远离所述绕组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绕组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绕组形状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定子还包括定子线架,所述定子线架包括若干个“Y”形的线架和定子壳体,所述线架包括用于缠绕所述绕组的缠绕架和用于防止所述绕组脱落的固定架,所述定子壳体还包括若干与所述固定杆形状相匹配的固定槽。进一步的,所述无刷电机还包括前端盖、后线架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包括若干第一固定孔,所述前线架包括若干第二固定孔,所述后线架包括若干第三固定孔,所述后端盖包括若干第四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的数量相同、位置同轴。进一步的,所述无刷电机还包括固定杆,所述第四固定孔内设有螺孔,所述固定杆的两端都设有与所述螺孔形状相匹配的螺纹,所述固定杆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固定槽、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与所述前端盖、前线架、定子、后线架和后端盖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前线架还包括若干通槽,所述前端盖包括若干第三凸台,所述通槽的形状、位置与所述第三凸台相匹配,所述通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三凸台的数量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无刷电机还包括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包括若干第一定位孔和若干连接体,所述前线架还包括若干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的数量相同,所述连接体通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将所述线路板与所述前线架连接。与现有技术对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刷电机及其定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绕线勾的开口沿着定子横截面最大外径朝向定子横截面圆心的方向,减少了无刷电机的尺寸。2、前端盖、线路板、前线架、定子、转子、固定杆、后线架和后端通过固定杆连接,部件之间保障了较高的同轴度,优化了无刷电机的整体结构。3、前线架设有通槽,前端盖设有与该通槽形状相匹配的凸台,通过凸台和通槽的配合保障了前端盖和前线架与心轴之间较高的同轴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刷电机的部件爆炸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刷电机绕线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刷电机绕线勾的结构Ⅰ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刷电机绕线勾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刷电机前线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刷电机前端盖第三凸台和前线架通槽结构示意图。其中,1-前端盖;101-第一固定孔;102-第三凸台;2-线路板;201-第一定位孔;3-前线架;301-第二固定孔;302-第二定位孔;303-卡槽;304-通槽;4-定子;41-定子线架;41a-线架;411-固定架;412-缠绕架;41b-定子壳体;413-固定槽;42-漆包线;43-绕线勾;431-线勾;432-平键;432a-第一凸台;433-第二凸台;44-绕组;5-转子;6-固定杆;7-后线架;701-第三固定孔;8-后端盖,801-第四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和权利要求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无刷电机及其定子,定子4包括定子线架41、漆包线42、若干绕线勾43和绕组44,绕线勾43还包括用于缠绕漆包线42的“U”形线勾431和固定在两个绕组之间的平键432,线勾431“U”形结构的开口沿着定子4横截面最大外径朝向定子4横截面圆心的方向,漆包线42通过在线勾431上多次缠绕来提高漆包线42在此处的抗破断力,采用此设计,改变了现有无刷电机绕线勾的朝向,有效地减少了无刷电机的整体尺寸,使之更加便捷地应用到“小型化”甚至“微型化”的机电设备中,除此之外,由于在电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漆包线42的出线端缠绕在线勾431时会产生拉力和相对运动,采用漆包线42多次重复缠绕线勾431的方式不仅增大了漆包线42与线勾431之间的摩擦力,而且增大了漆包线42的抗破断力,降低了漆包线42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破断情况的概率,提高了无刷电机的使用可靠性。请参阅图2、3、4和5,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无刷电机还包括前线架3,平键432还包括第一凸台432a,第一凸台432a位于靠近线勾431的一端,前线架3还包括若干个卡槽303,第一凸台432a与卡槽303的形状相匹配,绕线勾43通过第一凸台432a与卡槽303相连接来实现与前线架3的可拆卸连接,采用此设计,将第一凸台432a与卡槽303间隙配合,防止了绕线勾43的松动,使之更加牢固,而且更加便于加工和制造。平键432插入在两个相邻的绕组44之间,在远离绕组44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绕组44的第二凸台433,第二凸台433的形状与绕组44的外轮廓相匹配,采用此设计,使绕线勾43固定得更加牢靠。定子4还包括定子线架41,定子线架41包括若干“Y”形的线架41a和定子壳体41b,线架41a还包括用于缠绕绕组44的缠绕架412和用于防止绕组44脱落的固定架411,定子壳体41b还包括若干与固定杆6形状相匹配的固定槽413。经过研究发现,目前的无刷电机的定子多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刷电机及其定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刷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包括漆包线、若干绕组和若干绕线勾,每个所述绕线勾包括用于缠绕所述漆包线的线勾和固定在两个所述绕组之间的平键,所述线勾为“U”形,其开口朝向所述定子的轴心方向,所述漆包线在所述线勾上至少缠绕两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刷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包括漆包线、若干绕组和若干绕线勾,每个所述绕线勾包括用于缠绕所述漆包线的线勾和固定在两个所述绕组之间的平键,所述线勾为“U”形,其开口朝向所述定子的轴心方向,所述漆包线在所述线勾上至少缠绕两次。2.一种无刷电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线架,所述平键还包括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平键靠近所述线勾的一端,所述前线架包括若干与所述第一凸台形状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卡槽可拆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键远离所述绕组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绕组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绕组形状相匹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还包括定子线架,所述定子线架包括若干个“Y”形的线架和定子壳体,所述线架包括用于缠绕所述绕组的缠绕架和用于防止所述绕组脱落的固定架,所述定子壳体还包括若干与所述固定杆形状相匹配的固定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端盖、后线架和后端盖,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厅
申请(专利权)人:锐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