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水池排泥井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5563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水池排泥井机构,包括底座,底座设置在模块水池底部,底座顶部设置有排泥井道,底座至少包括三个侧壁,底座顶部与底部均开口设置,侧壁顶部设置有避让放置槽,侧壁底部设置有排泥槽,排泥井道底部设置在避让放置槽内,底座内部设置有排泥泵,排泥泵与排泥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排泥通畅,同时保证排泥井道牢固安全。

Mud pumping well in modular pon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dule pool mud wells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bas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ool module, the bas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mud wells, the base includes at least three side walls, a top and bottom opening are set at the top of the side wall is arranged to avoid placing groove, the side wall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row mud tank, mud well arranged at the bottom in avoid placing groove, the bas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mud pump, mud pump and mud pipe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can ensure smooth mud discharge, and ensures that the mud well is safe and s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水池排泥井机构
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水池排泥井机构。
技术介绍
模块水池中,需要一根排泥井道,以便于收集水池内部的泥浆、泥石或泥块,然后将泥浆抽走,现有的排泥井道一般都是在底部打孔,由于排泥井道材质关系,孔洞不易过大,导致较大的泥块无法排除并容易发生堵塞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模块水池排泥井机构,本技术能够保证排泥通畅,同时保证排泥井道牢固安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模块水池排泥井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模块水池底部,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排泥井道,所述底座至少包括三个侧壁,所述底座顶部与底部均开口设置,所述侧壁顶部设置有避让放置槽,所述侧壁底部设置有排泥槽,所述排泥井道底部设置在避让放置槽内,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排泥泵,所述排泥泵与排泥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四个侧壁,并且围绕形成正方形结构,所述正方形结构的长度与排泥井道直径长度一致。进一步的,所述排泥井道内部设置有防坠网。进一步的,所述排泥井道外部设置有适配器,所述适配器设置在模块水池上。进一步的,所述模块水池的一侧边顶部设置有侧向排水装置,所述侧向排水装置设置在模块水池内部,所述侧向排水装置与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穿过模块水池与收集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材质为树脂混凝土。进一步的,所述侧壁厚度至少为4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底座后,底座可以保证较大的开孔,形成较大的排泥槽,整体排泥效果极好。并且顶部设置的避让放置槽能够使得排泥井道能够卡设在内,形成放置座的效果,因此排泥井道底部能够安装稳定,提高整体稳定效果。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座与排泥井道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模块水池排泥井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设置在模块水池2底部,底座顶部设置有排泥井道3,底座顶部与底部均开口设置,底座包括四个侧壁4,侧壁顶部设置有避让放置槽5,侧壁底部设置有排泥槽6,排泥井道底部设置在避让放置槽内,底座内部设置有排泥泵7,排泥泵与排泥管连接。污泥从排泥槽进入底座内,底座内的排泥泵将污泥抽走,由于在单面侧壁上设置排泥槽,所以可以根据需要至开设一个,既能够保证底座整体强度,又可以使排泥槽尺寸最大化,便于污泥流通,排泥井道架设在底座上,通过避让放置槽限位,安全可靠,不会移动,避免了在运行过程中水流冲击排泥井道,排泥井道对周边储水模块造成不良压力的问题,提高整体使用寿命。四个侧壁围绕形成正方形结构,正方形结构的长度与排泥井道直径长度一致,这样的设计下使得排泥井道能够完全固定支撑在底座上,并且底座不会超出排泥井道所在范围,即不影响周边模块水池中储水模块的摆放,简便施工。其中,排泥井道内部设置有防坠网8,避免固体杂质或行人坠落,安全可靠,放置堵塞。排泥井道外部设置有适配器9,适配器设置在模块水池上,适配器很好的将排泥井道固定,能够保证排泥井道的位置固定,与模块水池一体化,有效分散受力效果,避免泥土发生轻量位移后使得排泥井道受力受损。模块水池的一侧边顶部设置有侧向排水装置10,侧向排水装置设置在模块水池内部,侧向排水装置与连接管连接,连接管穿过模块水池与收集管11连接。底座的材质为树脂混凝土,保证底座重量较轻,运输方便及安装方便。另外使得底座具有抗腐蚀性能强、不渗水,提高使用寿命。侧壁厚度至少为40mm,优选到50mm,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支撑强度。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底座包括三个侧壁,形成三角体结构,也能够起到支撑和排泥效果。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模块水池排泥井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水池排泥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模块水池底部,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排泥井道,所述底座至少包括三个侧壁,所述底座顶部与底部均开口设置,所述侧壁顶部设置有避让放置槽,所述侧壁底部设置有排泥槽,所述排泥井道底部设置在避让放置槽内,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排泥泵,所述排泥泵与排泥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水池排泥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模块水池底部,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排泥井道,所述底座至少包括三个侧壁,所述底座顶部与底部均开口设置,所述侧壁顶部设置有避让放置槽,所述侧壁底部设置有排泥槽,所述排泥井道底部设置在避让放置槽内,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排泥泵,所述排泥泵与排泥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水池排泥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四个侧壁,并且围绕形成正方形结构,所述正方形结构的长度与排泥井道直径长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水池排泥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述成李晨榴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础润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