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分离煤化工及电站脱硫脱硝废水中易挥发物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939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连续分离煤化工及电站脱硫脱硝废水中易挥发物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通过管路连接成循环体系的循环泵、加热器、蒸发器和冷凝器,蒸发器包括蒸发罐和位于蒸发罐顶部的竖直分离段,蒸发罐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且底壁上设置有出水口和罐底液出口,竖直分离段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和回液口且侧壁上设置有物料进口,蒸发罐的内部设置有与出水口连接的中心导流管,蒸发罐上部设置有丝网传质器;加热器通过上循环管与蒸发罐的进气口连接并且通过下循环管与蒸发罐的出水口连接,循环泵设置在下循环管上;冷凝器通过上回流管与竖直分离段的出气口连接并且通过下回流管与竖直分离段的回液口连接,下回流管上设置有易挥发物出口。

Device for continuously separating volatile matter in coal, chemical and power plant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ation waste wa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for continuous separation of volatile matter of coal chemical industry and power plant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 wastewater,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ing circulation system circulating pump, heater, evaporator and condensator, evaporator includes evaporation tank and evaporation tank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vertical separation section, the side wall of the evaporation tank and the air inlet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outlet and bottom outlet, the top vertical separation section is arranged on the air outlet and the liquid return port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material inlet, internal evaporation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center guide tube and a water outlet connecting the evaporator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screen for mass transfer through the heater; the circulatio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of the evaporator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outlet under the circulation pipe and the evaporator through a circulating pump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circulation pipe; the condenser through the return pipe The lower retur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return opening of the vertical separation section, and the lower return pipe is provided with an easy volatile out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分离煤化工及电站脱硫脱硝废水中易挥发物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煤化工及电站脱硫脱硝废水的主要特点为:含有大量酚、氰、油、氨氮、氯化物、硫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直接排出则会对井区周边会造成极大污染。国内对于煤化工及电站脱硫脱硝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生化法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苯酚类、苯类及氨氮等易降解污染物,再经多级膜浓缩,回收大部分水,膜浓水采用蒸发浓缩固化。在生化阶段,可以去除大部分的CODCr和氨氮,但经过膜浓缩后,浓相中除了含有较高的氯化物及硫酸盐外,氨氮和CODCr的浓度仍较高。目前,国内对于高易挥发物含量的含盐废水,尚无成熟可靠的方法和装置来处理完全。对于含盐废水,可以采用蒸发脱盐的方法回收利用废水中的固形物和水,但在煤化工及电站脱硫脱硝废水的蒸发脱盐过程中,大量低沸点有机物和氨氮随着蒸发进入冷凝水中,导致冷凝水不达标,不能排放更不能回用。有的在前期采用氧化或其它方法去除有机物,但由于有机组分中低沸点物质居多,进入蒸发脱盐系统后,冷凝水中仍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氨氮,无法达标。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分离设备和分离方法,以将大量低沸点有机物和氨氮从煤化工及电站脱硫脱硝废水中分离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连续分离煤化工及电站脱硫脱硝废水中易挥发物的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连续分离煤化工及电站脱硫脱硝废水中易挥发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通过管路连接成循环体系的循环泵、加热器、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包括蒸发罐和位于蒸发罐顶部的竖直分离段,所述蒸发罐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且底壁上设置有出水口和罐底液出口,所述竖直分离段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和回液口且侧壁上设置有物料进口,蒸发罐的内部设置有与出水口连接的中心导流管,蒸发罐上部设置有丝网传质器;所述的加热器内部设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上设置有加热蒸汽进口和冷凝水出口,所述的加热室包括表面设有凸出结构的加热管,所述的凸出结构增大了加热室的表面积继而增大了与被加热废液的接触面积,提高加热效果。所述加热器通过上循环管与所述蒸发罐的进气口连接并且通过下循环管与所述蒸发罐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循环泵设置在下循环管上;所述冷凝器通过上回流管与所述竖直分离段的出气口连接并且通过下回流管与所述竖直分离段的回液口连接,所述下回流管上设置有易挥发物出口。作为改进,所述冷凝器包括冷凝室并且所述冷凝室上设置有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出口和真空泵接口。作为改进,所述蒸发罐的底壁上还设置有排污口,所述竖直分离段中设置有多层塔板或填充有填料。作为改进,所述的蒸发器底部排污口周围设有排污导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中的装置将现有技术中加热和蒸发为一体的设备(中间进料、底部加热、顶部冷凝)改为蒸发罐和蒸发分离段外加热强制循环和外冷凝的结构,更有效地节能并进一步提高易挥发低沸点组分的回收,传质过程的推动力是气体中氨的分压与废水中氨的浓度相当的平衡分压之间的差;同时将以前间歇式分离易挥发物的方式改为连续分离,更便于操作。并且,本技术针对有机物和氨氮等易挥发物含量较高的煤化工及电站脱硫脱硝废水采用预蒸馏的方式脱除易挥发物,处理后的水可直接进入蒸发且冷凝水达标后可排放或回用;排污导向槽使得污泥在在导向槽内能够缓慢下沉,进而集中到排污口内,提高排污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加热管的截面图;图3是本技术排污导向槽的的俯视图;图中标记:1-循环泵,2-加热器,201-加热管,3-上循环管,4-蒸发罐、5-竖直分离段,6-上回流管,7-下回流管,8-冷凝器,9-丝网传质器,10-中心导流管,11-下循环管,12-排污导向槽,a-加热蒸汽进口,b-冷凝水出口、c-进气口,d-出水口,e-排污口,f-罐底液出口,g-物料进口,h-出气口,i-回液口,j-冷却水进口,k-冷却水出口,I-易挥发物出口,m-真空泵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连续分离煤化工及电站脱硫脱硝废水中易挥发物的装置,包括通过管路连接成循环体系的循环泵1、加热器2、蒸发器和冷凝器8。其中,循环泵1用于实现废水的循环泵入,加热器2用于实现废水的预加热,加热器2设有加热室,的加热室包括表面设有凸出结构的加热管201,蒸发器用于对废水进行预蒸馏和浓缩从而使得大量的易挥发物从蒸发器顶端逸出,冷凝器8用于对逸出的气体进行液化获得并排除富集易挥发物的罐顶液。根据本技术,所述装置将现有的加热和蒸发为一体的设备(中间进料、底部加热、顶部冷凝)改为蒸发罐和蒸发分离段外加热强制循环和外冷凝的结构,更有效地节能,并进一步提高易挥发有机组分的回收。具体地,蒸发器包括蒸发罐4和位于蒸发罐4顶部的竖直分离段5,蒸发罐5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c且底壁上设置有出水口d和罐底液出口f,竖直分离段5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h和回液口i且侧壁上设置有物料进口g。蒸发罐4的直径大于竖直分离段5的直径,蒸发罐4的高度小于竖直分离段5的直径,蒸发罐4可以对预加热的废水进行进一步的蒸发浓缩,竖直分离段5可以延长气水之间的接触时间和接触紧密程度,并利用气体中氨的分压与废水中氨的浓度相当的平衡分压之间的差值形成的推动力进行传质,使得低沸点易挥发的有机物和氨氮随着气体的上行而富集并进入冷凝器中而被分离出来。蒸发罐4的内部设置有与出水口d连接的中心导流管10,蒸发罐4上部设置有丝网传质器9。丝网传质器9可以对有泡沫的水体拦截泡沫,提高水体纯净度;与常规蒸发罐相比,设置了轴向的中心导流管10可以使液体短路温差损失大幅度下降从而增加系统的有效温差,还可使料液循环系统的流体阻力大幅降低从而有效降低循环泵的运行电耗。优选地,中心导流管10具有漏斗状的入口管,并且入口管设置在蒸发罐4的中心轴处。蒸发罐4的底壁上还设置有排污口e以进行污垢的排放和处理,排污口周围设有排污导向槽12,竖直分离段5中设置有多层塔板或填充有填料。也即,竖直分离段5可以是板式塔结构或填料塔结构。具体地,废水在加热器2中预热后进入蒸发罐4中蒸发浓缩,产生的蒸汽自下而上进入竖直分离段5,水体中的泡沫经丝网传质器9拦截,蒸发罐4中低沸点易挥发的有机组分(COD)和氨氮也随之一起进入竖直分离段5,并且气相越往上移,上部温度越低,则水蒸汽冷凝为液相并逐层级回流。上升的气相与下降的液相进行逆流接触,在两相接触的过程中,下降液中大部分低沸点易挥发组分不断地向气相中转移,气相愈接近塔顶,其中的低沸点组分浓度愈高,而原料液中的难挥发有机组分则随着下降液回流并残留于罐底液中,从而达到组分分离的目的。加热器2通过上循环管3与蒸发罐4的进气口c连接并且通过下循环管11与蒸发罐4的出水口d连接,循环泵1设置在下循环管11上。冷凝器8通过上回流管6与竖直分离段5的出气口h连接并且通过下回流管7与竖直分离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续分离煤化工及电站脱硫脱硝废水中易挥发物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连续分离煤化工及电站脱硫脱硝废水中易挥发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通过管路连接成循环体系的循环泵、加热器、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包括蒸发罐和位于蒸发罐顶部的竖直分离段,所述蒸发罐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且底壁上设置有出水口和罐底液出口,所述竖直分离段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和回液口且侧壁上设置有物料进口,蒸发罐的内部设置有与出水口连接的中心导流管,蒸发罐上部设置有丝网传质器;所述的加热器内部设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上设置有加热蒸汽进口和冷凝水出口,所述的加热室包括表面设有凸出结构的加热管;所述加热器通过上循环管与所述蒸发罐的进气口连接并且通过下循环管与所述蒸发罐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循环泵设置在下循环管上;所述冷凝器通过上回流管与所述竖直分离段的出气口连接并且通过下回流管与所述竖直分离段的回液口连接,所述下回流管上设置有易挥发物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连续分离煤化工及电站脱硫脱硝废水中易挥发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通过管路连接成循环体系的循环泵、加热器、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包括蒸发罐和位于蒸发罐顶部的竖直分离段,所述蒸发罐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且底壁上设置有出水口和罐底液出口,所述竖直分离段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和回液口且侧壁上设置有物料进口,蒸发罐的内部设置有与出水口连接的中心导流管,蒸发罐上部设置有丝网传质器;所述的加热器内部设有加热室,所述加热室上设置有加热蒸汽进口和冷凝水出口,所述的加热室包括表面设有凸出结构的加热管;所述加热器通过上循环管与所述蒸发罐的进气口连接并且通过下循环管与所述蒸发罐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循环泵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传丰符宇航李波蔡晓波刘昌辉许景媛梁彬李宇张杰曾莉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市轻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盐都盐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