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900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支架,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内两侧铰接有斜支撑,所述斜支撑之间通过连接耳固定连接,所述主框架左侧设有左连接块,所述左连接块左侧螺纹连接有左调节杆,所述主框架右侧设有右连接块,所述主框架顶部四角设有上连接块,所述主框架底部设有下连接块,所述下连接块底部螺纹连接有下调节杆,所述下调节杆底部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螺纹连接于上连接块,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支架,主框架可以通过左连接块、右连接块、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进行上下左右对接,斜支撑倾斜向下,搭在底部的另一个主框架上形成梯子结构,方便人员上下,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Building support convenient for assembl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uilding scaffold for easy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 main frame, the main frame is hi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inclined support, inclined supports are fixedly connected via connecting the left ear, the main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left connecting block, the connecting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a threaded left left left right side of the adjusting rod the main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right connecting block, the top of the main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block four, the bottom of the main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connecting block, the connecting block is screwed down at the bottom of the rod under the bottom thread adjus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bar, wherein the bottom supporting rod is arranged with a convex block. The bump thread connection on the connection pie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struction bracket for easy assembly, the main frame can be connected to the right block, a connecting block and an upper connecting block and a lower connecting block up and down through the docking left oblique support to tilt Next, a ladder structure is formed on the other main frame at the bottom to facilitate the personnel to move up and down,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high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支架。
技术介绍
建筑支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作业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说白了就是搭架子,建筑支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建筑支架当模板使用,此外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部门也广泛被使用。现有的建筑支架结构组装起来比较麻烦,人员在支架上左右移动比较方便,但是上下移动极为不方便,难以满足建筑施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支架,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内两侧铰接有斜支撑,所述斜支撑上设有踏板,所述斜支撑之间通过连接耳固定连接,所述主框架左侧设有左连接块,所述左连接块左侧螺纹连接有左调节杆,所述主框架右侧设有右连接块,所述主框架顶部四角设有上连接块,所述主框架底部设有下连接块,所述下连接块底部螺纹连接有下调节杆,所述下调节杆底部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螺纹连接于上连接块。优选的,所述主框架呈方形,所述主框架的四个角设有圆弧倒角。优选的,所述连接耳上贯穿有螺栓,所述连接耳焊接于斜支撑上。优选的,所述右连接块、上连接块上均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杆顶部也开设有螺纹孔。优选的,所述主框架之间上下设置,且互相平行。优选的,所述左调节杆和下调节杆端部均设有外螺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支架,结构新颖,操作方便,主框架可以通过左连接块、右连接块、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进行上下左右对接,而且采用螺纹方式固定比较稳固,对接时,调节旋动左调节杆和下调节杆即可,简单快捷,方便实用,主框架内部两侧铰接的斜支撑,斜支撑呈三角形结构,提高整体框架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将连接耳上的螺栓旋开,使得斜支撑倾斜向下,搭在底部的另一个主框架上形成梯子结构,踩在踏板方便人员上下,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了该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支架的使用功能性,保证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适合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杆展开后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框架、2斜支撑、3踏板、4连接耳、5螺栓、6左连接块、7左调节杆、8右连接块、9上连接块、10下连接块、11下调节杆、12支撑杆、13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支架,包括主框架1,所述主框架1内两侧铰接有斜支撑2,所述斜支撑2上设有踏板3,所述斜支撑2之间通过连接耳4固定连接,所述主框架1左侧设有左连接块6,所述左连接块6左侧螺纹连接有左调节杆7,所述主框架1右侧设有右连接块8,所述主框架1顶部四角设有上连接块9,所述主框架1底部设有下连接块10,所述下连接块10底部螺纹连接有下调节杆11,所述下调节杆11底部螺纹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底部设有凸块13,所述凸块13螺纹连接于上连接块9,所述主框架1呈方形,所述主框架1的四个角设有圆弧倒角,所述连接耳4上贯穿有螺栓5,所述连接耳4焊接于斜支撑2上,所述右连接块8、上连接块9上均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杆12顶部也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主框架1之间上下设置,且互相平行,所述左调节杆7和下调节杆11端部均设有外螺纹。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支架,使用时,主框架1可以通过左连接块6、右连接块8、上连接块9和下连接块10进行上下左右对接,而且采用螺纹方式固定比较稳固,对接时,调节旋动左调节杆7和下调节杆11即可,简单快捷,方便实用,主框架1内部两侧铰接的斜支撑2,斜支撑2呈三角形结构,提高整体框架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将连接耳4上的螺栓5旋开,使得斜支撑2倾斜向下,搭在底部的另一个主框架1上形成梯子结构,踩在踏板3上方便人员上下,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支架,包括主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内两侧铰接有斜支撑(2),所述斜支撑(2)上设有踏板(3),所述斜支撑(2)之间通过连接耳(4)固定连接,所述主框架(1)左侧设有左连接块(6),所述左连接块(6)左侧螺纹连接有左调节杆(7),所述主框架(1)右侧设有右连接块(8),所述主框架(1)顶部四角设有上连接块(9),所述主框架(1)底部设有下连接块(10),所述下连接块(10)底部螺纹连接有下调节杆(11),所述下调节杆(11)底部螺纹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底部设有凸块(13),所述凸块(13)螺纹连接于上连接块(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建筑支架,包括主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内两侧铰接有斜支撑(2),所述斜支撑(2)上设有踏板(3),所述斜支撑(2)之间通过连接耳(4)固定连接,所述主框架(1)左侧设有左连接块(6),所述左连接块(6)左侧螺纹连接有左调节杆(7),所述主框架(1)右侧设有右连接块(8),所述主框架(1)顶部四角设有上连接块(9),所述主框架(1)底部设有下连接块(10),所述下连接块(10)底部螺纹连接有下调节杆(11),所述下调节杆(11)底部螺纹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底部设有凸块(13),所述凸块(13)螺纹连接于上连接块(9)。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信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宇珩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