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气囊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8623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8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形气囊气管导管,在气管导管管体临近头端一侧设置隐形气囊,临近尾端一侧设置充气阀,管体管壁内连通隐形气囊和充气阀设置充气管。所述隐形气囊由弹性材料制成,在没充入气体时隐形气囊囊壁紧贴气管导管管壁,不形成皱褶和隆起;充入气体时隐形气囊膨隆,对气管起到密封作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气管插管时气囊紧贴管壁不形成皱褶和隆起,减少对患者声门及气管损伤,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Concealed balloon endotracheal tub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dden airbag endotracheal tube in the trachea catheter tube near the head end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near the end of the airbag contact,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an air valve, the pipe wall of the pipe body in contact connected airbag and pneumatic valve inflatable tube set. The airbag contact is made of elastic material, the airbag contact in the wall not filled with gas when close to the endotracheal tube wall, not the formation of wrinkles and uplift; the gas filled bag when invisible bulge, sealing effect of trachea. When the trachea is intubated, the air sac clings to the wall of the tube without forming wrinkle and bulge, thereby reducing the damage to the glottis and the trachea of the patient,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saf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形气囊气管导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管导管,属于医疗器械的

技术介绍
气管导管是现代医学的重要品种,对危重患者的呼吸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但现有气管导管共存一个重大缺陷:气管导管的气囊采用非弹性材料制成,在排尽气囊内空气时,气囊的囊壁会形成各种皱褶及隆起,可能会对患者声门或气管娇嫩的黏膜造成伤害。在儿童患者中,由于儿童声门为漏斗状,气管导管置入时气囊囊壁不可避免的会对声门造成摩擦,此时气囊囊壁形成的各种皱褶及隆起有很大可能会对声门造成不可预知的损伤,增加了患者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隐形气囊气管导管,其气囊在没充入气体时囊壁紧贴气管导管本体的管壁,不会形成皱褶和隆起,气管插管时能减少对声门和气管黏膜的摩擦,安全可靠。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隐形气囊气管导管,包括用于置入气管内的气管导管本体和用于连接呼吸机螺纹管的接口。所述气管导管本体临近头端一侧管壁环设隐形气囊,临近接口一侧管壁设置充气阀,气管导管本体管壁内埋设充气管连通隐形气囊和充气阀。所述隐形气囊选用高弹性材料制成,在没充气时,隐形气囊的宽度和长度均不大于所贴敷部位的气管导管本体的宽度和长度。在所述隐形气囊和接口之间埋设加强弹簧。所述气管导管本体全程管体的内腔直径相同,所述管导管本体设置加强弹簧部分的外侧管壁直径大于没设置加强弹簧部分的外侧管壁直径。在所述气管导管本体内侧管壁涂设医用亲水涂层,在所述气管导管本体临近头端外侧管壁涂设医用亲水涂层。本技术的优点:隐形气囊能减少气管导管插管时气囊对声门和气管黏膜的摩擦;临近接口一侧设置加强弹簧,能减少气管导管打折瘪陷;亲水涂层的设置能在接触液体后减少导管置管的摩擦力,方便吸入痰液和痰液堵塞,同时能避免有害的石蜡油的使用。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实施例气囊充气后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设置加强弹簧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实施例气囊充气后示意图。标记说明:1-气管导管本体、2-接口、3-隐形气囊、4-充气阀、5-充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减少气管插管时瘪陷的气囊囊壁形成皱褶或隆起在气管插管时对声门或气管黏膜造成摩擦损害,所述隐形气囊气管导管,包括用于置入气管内的气管导管本体1和用于连接呼吸机螺纹管的接口2。所述气管导管本体1临近头端一侧管壁环设隐形气囊3,临近接口一侧管壁设置充气阀4,气管导管本体1管壁内埋设充气管5连通隐形气囊3和充气阀4。所述隐形气囊3选用高弹性材料制成,在没充气时,隐形气囊3的宽度和长度均不大于所贴敷的气管导管本体1的宽度和长度。高弹性材料制成的隐形气囊3在固定至气管导管本体1表面上时,隐形气囊3的宽度和长度均不能大于所贴敷的气管导管本体1的宽度和长度,即:隐形气囊3的宽度不大于所对应气管导管本体1表面的宽度,隐形气囊3在宽度上不会在所对应粘附部位气管导管本体1表面形成多余的囊壁,在隐形气囊3瘪陷时不会在宽度上形成皱褶或隆起;隐形气囊3的长度不大于所对应粘附部位气管导管本体1表面的长度,隐形气囊3在长上不会在所对应气管导管本体1表面形成多余的囊壁,在隐形气囊3瘪陷时不会在长度上形成皱褶或隆起。隐形气囊3的面积不大于所对应粘附位置的气管导管本体1表面面积,隐形气囊3瘪陷时不会在对应粘附部位的气管导管本体1表面面积形成多余的囊壁,不会形成皱褶或隆起。从而避免气管插管时囊壁形成的皱褶或隆起对声门或气管黏膜造成摩擦损伤。高弹性的材料制成的隐形气囊3在充入气体时后会迅速膨隆,堵塞气管导管本体1和气管内腔之间的缝隙,从而避免机械通气时的漏气。高弹性材料制成的隐形气囊3的囊壁弹性较佳,充气后隐形气囊3内的压力较小,隐形气囊3囊内的压力经囊壁传导至气管内腔黏膜,较小的隐形气囊3内的压力可避免压力过大对气管内腔黏膜造成的气压伤,提高气囊压迫的安全性。如图3和图4所示,在所述隐形气囊3和接口2之间埋设加强弹簧5。所述气管导管本体1全程管体的内腔直径相同。所述管导管本体1设置加强弹簧5部分的外侧管壁直径大于没设置加强弹簧部分的外侧管壁直径。加强弹簧5会在气管导管本体1内腔占据一定的空间,使气管导管本体1设置加强弹簧5的部分内腔变小,为了达到上述气管导管本体1全程管体的内腔直径相同的目的,需对置入加强弹簧5的气管导管本体1做二次处理,使没设置加强弹簧5的部分内腔变小至和设置加强弹簧5部位的有效内腔相同。从而达到的效果是:设置加强弹簧5的部分管壁的厚度较非设置加强弹簧5部分的管壁要厚,经过处理后使非设置加强弹簧5的部分导管外径小于设置加强弹簧5部分气管导管的外径。这种结构的气管导管与实际使用的情况是相宜的:气管导管的内径由设置加强弹簧5部分气管导管内径决定。较细的经过处理的非加强部分气管导管外径较小,用于置入患者声门及气道,能减小摩擦;而设置加强弹簧5部分的气管导管使用时在声门外,外径较大对患者没有任何影响,能避免出口腔段因受力压折或瘪陷导致的通气失败发生,能提高通气时的安全性。在所述气管导管本体1内侧管壁涂设医用亲水涂层,在所述气管导管本体1临近头端外侧管壁涂设医用亲水涂层。亲水涂层设置能提高气管导管使用前无需涂设石蜡油,更加便捷。该气管导管本体1临近头端外侧管壁涂设的医用亲水涂层接触患者口腔时,口腔分泌物的水分会锁定在亲水涂层,极大限度减少摩擦力,减小插管损害。而气管导管本体1内侧管壁涂设得医用亲水涂层能降低痰液排出时的粘附性,便于清理痰液。尤其在长期带管的患者中意义更大:能避免痰液中的蛋白质变干形成的痰痂粘附在气管导管本体1内壁,使气管导管本体1的有效通气腔面积减小。总之,本技术隐形气囊3能减少气管导管插管时气囊囊壁对声门和气管黏膜的摩擦;临近接口一侧设置加强弹簧5,能减少口腔外连接呼吸机螺纹管部位气管导管本体1打折瘪陷;亲水涂层的设置无需使用石蜡油,能在接触患者口腔液体后减少导管插管的摩擦力,方便吸入痰液和避免痰液堵塞,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隐形气囊气管导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形气囊气管导管,包括用于置入气管内的气管导管本体(1)和用于连接呼吸机螺纹管的接口(2),其特征是:所述气管导管本体(1)临近头端一侧管壁环设隐形气囊(3),临近接口一侧管壁设置充气阀(4),气管导管本体(1)管壁内埋设充气管(5)连通隐形气囊(3)和充气阀(4);所述隐形气囊(3)选用高弹性材料制成,在没充气时,隐形气囊(3)的宽度和长度均不大于所贴敷部位的气管导管本体(1)的宽度和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形气囊气管导管,包括用于置入气管内的气管导管本体(1)和用于连接呼吸机螺纹管的接口(2),其特征是:所述气管导管本体(1)临近头端一侧管壁环设隐形气囊(3),临近接口一侧管壁设置充气阀(4),气管导管本体(1)管壁内埋设充气管(5)连通隐形气囊(3)和充气阀(4);所述隐形气囊(3)选用高弹性材料制成,在没充气时,隐形气囊(3)的宽度和长度均不大于所贴敷部位的气管导管本体(1)的宽度和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气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建高宏陆培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达尔文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