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配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7979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7:50
提供一种能用作防水用途的端子配件。该端子配件具备:电线连接部(11),其与电线(W)的末端部连接;端子主体部(12),其设于所述电线连接部(11)的前方,具有大致方形截面;突起部(23),其从所述端子主体部(12)向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以及罩部(33),其设于所述突起部(23)的前方,形成突出尺寸朝向后方逐渐增大的倾斜,覆盖所述突起部(23)的前表面。

Terminal fittings

A terminal fitting that can be used for waterproofing purposes is provided. The terminal fittings have: wire connecting part (11), and the wire (W) of the distal end of the connecting terminal; the body part (12),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electric wire connecting part (11) of the front, with roughly square cross section; the protrusion (23), from the terminal of the main body part (12) to highlight the cross before and after the direction; and a cover portion (33),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protruding part (23) of the front form inclined toward the rear protruding size increases gradually, covering the projections (23) of the front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子配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端子配件。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如下端子配件:其在与电线的末端部连接的状态下收纳于连接器壳体的腔中。这种端子配件一般具备:电线连接部,其与电线的末端部连接;以及端子主体部,其位于电线连接部的前方,具有大致方形截面。已知在这种端子配件中,为了防止端子配件以错误的方向插入腔中,在端子主体部设有突起部。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端子配件在端子主体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设有突起部(在文献1中记载为鼓出部)。该突起部在端子配件的方向正确的情况下进入到腔所形成的槽部,在端子配件的方向错误的情况下与连接器壳体的后端抵接。由此,能防止端子配件以错误的方向插入到腔中的情况(误插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2495号公报但是,近年来期望将端子配件也使用于防水、不防水连接器中的某方。防水用的端子配件在防水连接器组装时通过安装于壳体后部的密封构件的贯通孔而收纳于腔中。如上所述,突起部设于端子主体部的端子配件在通过密封构件的贯通孔时,有可能突起部损伤密封构件,因此用作防水用途在质量上不合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也能用作防水用途的端子配件。本专利技术的端子配件具备:电线连接部,其与电线的末端部连接;端子主体部,其设于所述电线连接部的前方,具有筒状的箱部;突起部,其从所述端子主体部向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以及罩部,其设于所述突起部的前方,形成突出尺寸朝向后方逐渐增大的倾斜,覆盖所述突起部的前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能防止在使端子配件通过密封构件的贯通孔时突起部损伤密封构件,所以也能用作防水用途。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端子配件,是表示与电线的末端部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与电线的末端部连接的状态的端子配件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与电线的末端部连接的状态的端子配件的后视图;图4是表示端子配件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端子配件的一侧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端子配件的另一侧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端子配件以正确的方向插入腔中的情况的连接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8是表示端子配件以正确的方向插入腔中的情况的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后视图;图9是表示端子配件以正确的方向收纳于腔中的情况的连接器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可防止端子配件误插入的情况的连接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1是表示可防止端子配件误插入的情况的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后视图;以及图12是表示可防止端子配件误插入的情况的连接器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W:电线10:端子配件11:电线连接部12:端子主体部18:顶壁(构成端子主体部的侧壁)23:突起部26:立壁部33:罩部34:突出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端子配件也可以设为,所述突起部是将构成所述端子主体部的侧壁的一部分打出而形成的。根据这样的构成,能使形成端子配件的板材的下料良好。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端子配件也可以设为,所述突起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在前后方向上开口。根据这样的构成,与前后两面或者一个面封闭的(与端子主体部相连的)情况相比,能增大基于打出的突起部的高度尺寸,所以利用打出也能充分增大突起部的高度尺寸。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端子配件也可以设为,所述突起部具有立壁部,该立壁部从所述端子主体部的角部沿着所述端子主体部的侧面立起。在此,在突起部设于端子主体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情况下,尽管端子配件是错误的方向,但有可能端子主体部向左右方向倾斜,突起部进入到腔的角部而误插入。但是,根据如上述的构成,在端子配件向左右方向中的一方倾斜的情况下,立壁部位于腔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在向另一方倾斜的情况下,立壁部位于腔的高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因此,能防止突起部进入到腔的角部使端子配件强硬地误插入,并且能提高防止端子配件误插入的力。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端子配件也可以设为,在所述罩部的立起方向上的顶端部设有突出部,该突出部突出到所述端子主体部的角部的位置。根据这样的构成,因为设于罩部的突出部位于立壁部的前方,所以能防止在使端子配件通过密封构件的贯通孔时立壁部损伤密封构件。<实施例>以下参照图1~图12对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的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端子配件10在与电线W的末端部连接的状态下收纳于连接器壳体40的腔41中。端子配件10是在将导电性的金属板裁切成规定的形状后,通过折弯成规定的形状而形成的。以下在各构成构件中,将图1的右下侧(与对方侧端子配件连接的一侧)设为前方、将左上侧(与电线W连接的一侧)设为后方、并将图1的上侧(设有后述的突起部23的一侧)设为上方、将下侧设为下方进行说明。端子配件10具备:电线连接部11,其与电线W的末端部连接;以及端子主体部12,其设于电线连接部11的前方。端子配件10是阴型端子配件,未图示的对方侧端子配件的接头部能从前方插入到端子主体部12的内部。在端子主体部12的内部具备能与对方侧端子配件接触的接触片13。如图9所示,接触片13从后述的端子主体部12的底壁16的前端向后方折回而形成。接触片13呈后端侧为自由端的悬臂状,能与未图示的对方侧端子配件的接头部弹性接触。电线连接部11具备:线筒部14,其压接于在电线W的末端部露出的导体;以及绝缘筒部15,其压接于绝缘包覆层的端部。如图2所示,端子主体部12具有大致方形截面,具备:底壁16;左右两侧壁17,其从底壁16的左右两侧缘向上方弯曲而立起;以及顶壁18,其配置于左右两侧壁17的上端部之间,在上下方向上与底壁16相对。如图2所示,顶壁18具备:内壁19,其配置于端子主体部12的内侧;以及外壁21,其配置于端子主体部12的外侧。内壁19从左右两侧壁17中的一方侧壁(以下称为第1侧壁17F)连续,从第1侧壁17F的上端弯曲成大致直角。外壁21从左右两侧壁17中的另一方侧壁(以下称为第2侧壁17S)连续,从第2侧壁17S的上端弯曲成大致直角。在顶壁18上设有呈进一步向内侧鼓出的形状的鼓出部22。鼓出部22设于顶壁18的内壁19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鼓出部22形成于顶壁18中在上下方向上与接触片13相对的部位。在鼓出部22与接触片13之间夹着对方侧端子配件的接头部。端子配件10具备从端子主体部12向外侧(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23。突起部23从端子主体部12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突起部23靠近端子主体部12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而设置。突起部23的宽度尺寸设为比端子主体部12的宽度尺寸的大致一半大的尺寸。突起部23是将顶壁(构成端子主体部12的侧壁)18的一部分打出而形成的。突起部23形成于顶壁18的外壁21。如图9所示,突起部23位于鼓出部22的后部的上方。如图3所示,突起部23具有:一对突起侧部24,其在端子主体部12的外表面立起;以及架设于一对突起侧部24的上端部之间的形态的突起顶部25。突起顶部25与端子主体部12的上表面呈大致平行地相对。一对突起侧部24中的一方突起侧部24设为从端子主体部12的角部沿着端子主体部12的侧面立起的立壁部26。立壁部26相对于端子主体部12的上表面呈大致直角。如图1所示,立壁部26从端子主体部12的第2侧壁17S连续,设为第2侧壁17S的一部分向上方突出的形态。如图3所示,与立壁部26相对的突起侧部24从下端朝向上端形成倾斜,使突起部23的宽度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端子配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端子配件,具备:电线连接部,其与电线的末端部连接;端子主体部,其设于所述电线连接部的前方,具有筒状的箱部;突起部,其从所述端子主体部向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以及罩部,其设于所述突起部的前方,形成突出尺寸朝向后方逐渐增大的倾斜,覆盖所述突起部的前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2.14 JP 2015-2427811.一种端子配件,具备:电线连接部,其与电线的末端部连接;端子主体部,其设于所述电线连接部的前方,具有筒状的箱部;突起部,其从所述端子主体部向与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以及罩部,其设于所述突起部的前方,形成突出尺寸朝向后方逐渐增大的倾斜,覆盖所述突起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园克哉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