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5875122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在火焰稳定器预制体的表面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C‑SiC)n复合材界面相,其中,火焰稳定器预制体是采用SiC纤维制备而成;然后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致密化,得到致密化火焰稳定器;将致密化火焰稳定器机械加工成最终的设计尺寸,得到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可以降低发动机的质量,提高火焰稳定器的工作效率,增加发动机推力,消除由于火焰高速摩擦产生着火的风险,以满足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发展需求。

Continuous fiber reinforced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 flame stabilizer,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tinuous fiber reinforced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 flame stabiliz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omprises: preparing the surface flame stabilizer preform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 SiC) n composite interphase, the flame stabilizer is used SiC fiber preform is prepared; then by 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 densification, get the densification of flame stabilizer; the densification of flame stabilizer machined into the final design size, to obtain the composite flame stabilizer. Composite flame stabilizer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reduce engine quality,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flame stabilizer, increase engine thrust, eliminate due to high-speed friction fire on fire risk,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generation of aircraft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用发动机结构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在现代先进军用航空飞机(如涡喷、涡扇等)中,加力燃烧室是发动机里不可缺少的加力装置。军用航空飞机若要提高灵活性、保持足够升力并达到超音速巡航,就需要在机身后面额外喷射燃料,使得推力增加,提高飞机速度与升力,这个额外喷射燃料的燃烧室就叫加力燃烧室。加力燃烧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增加发动机的基本推力,在不增大发动机迎风面积和降低油耗量的基础上提高飞机的起飞、爬升以及作战时急剧加速等性能。所以,加力燃烧室的发展是航空发动机性能提升的必然需求,在军用飞机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先进航空发动机对加力燃烧室的提出的要求严格,要求其点火迅速并平稳,可靠性高。火焰稳定程度也是决定燃烧效率的重要因素,而加力燃烧室中由于进口总压低,气流速率大,进口总温高,火焰稳定困难,因此保持火焰稳定是提高加力燃烧室性能的关键,选择合适的火焰稳定器原材料能从根本上改善其使用性能,再根据选择的材料对火焰稳定器的结构设计,保证其强度符合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工作要求。现有加力燃烧室部件大多采用钛、镍合金等金属材料,重量大,耐温不高,需要额外气冷装置,增加发动机载重,并且合金在高温高速火焰摩擦下可能会导致着火风险,金属火焰能迅速扩散并持续燃烧,导致发动机部件烧毁,致使发动机严重毁坏,因此开发新型的耐高温高性能复合材料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已成为当前制造军用航空发动机的必然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降低发动机的质量,提高火焰稳定器的工作效率,增加发动机推力,消除由于火焰高速摩擦产生着火风险,以满足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发展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火焰稳定器预制体的表面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C-SiC)n复合材界面相,其中,火焰稳定器预制体是采用SiC纤维制备而成;S2:以三氯甲基硅烷为反应气,将S1得到的产物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致密化,得到致密化火焰稳定器;S3:将致密化火焰稳定器机械加工成最终的设计尺寸,得到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在S1中,(C-SiC)n复合材界面相包括C界面层和SiC界面层:C界面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甲烷为碳源气体,以氩气为载气,沉积温度为960℃~1000℃,沉积压力为4KPa~10KPa,沉积时间为60~100min,甲烷和氩气的流量比为(4~6):1;SiC界面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三氯甲基硅烷(CH3SiCl3)为碳源气体,氢气为载气,沉积温度为1000℃~1100℃,沉积压力为4KPa~10KPa,沉积时间为60~100min,三氯甲基硅烷和氢气的流量比为(3~4):1。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在S1中,在火焰稳定器预制体的表面,依次交替制备C界面层和SiC界面层,其中,n=1~5,且与火焰稳定器预制体表面接触的为C界面层。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在S2中,化学气相渗透法包括:以三氯甲基硅烷为反应气,氢气为载气,氩气为稀释气,渗积温度为1100℃~1250℃,渗积压力为4KPa~10KPa,得到密度为2.12~2.55g/cm3的致密化火焰稳定器;其中,三氯甲基硅烷、氢气和氩气的流量比为8.5:1:1~10:1:1。需要说明的是,渗积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所需密度控制,最终密度为2.12~2.55g/cm3的致密化火焰稳定器。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的表面制备环境障涂层的步骤,环境障涂层依次包括硅层、莫来石层和硅酸镱层,硅层是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方法(EB-PVD)沉积在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的表面,莫来石层是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喷涂在硅层上,硅酸镱层是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喷涂在莫来石层上;其中,制备莫来石层和硅酸镱层的粉体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硅层的厚度为50~70μm,莫来石层的厚度为70~90μm,硅酸镱层的厚度为100~120μm。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火焰稳定器预制体是采用连续SiC纤维以三维四向编织法制备而成;其中,在火焰稳定器预制体中,连续SiC纤维的体积分数为51.2%~54.6%。需要说明的是,在制备火焰稳定器预制体过程中,可以根据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工作要求设计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预制体的结构及尺寸,如V型钝体火焰稳定器;然后将连续长SiC纤维进行去胶处理,再放入高温石墨炉中,抽真空,升温至800℃,恒温1h;然后采用三维四向编织法制备火焰稳定器预制体,其尺寸可以根据纱线径向数量控制,预制体的密度可以通过编织力度及纱线角度进行控制。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在S1中,在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C-SiC)n复合材界面相之前,还包括步骤:将火焰稳定器预制体按照设计进行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整体尺寸保留0.1~0.5mm的再次加工余量。需要说明的是,加工可以在石墨模具中进行:根据上述设计的火焰稳定器预制体设计石墨模具,将火焰稳定器预制体放入石墨模具中,调整火焰稳定器预制体在模具中的位置和形状,使火焰稳定器预制体均匀并接近实际形状及尺寸的分布于模具中,保留0.1~0.5mm的再次加工余量,将模具合并并固定;并且,石墨模具上可以加工有孔洞,孔洞的数量根据前期火焰稳定器预制体的密度大小、致密化方法和构件所需密度的大小而确定。在S3中,机械加工可以是在之前石墨模具加工的基础上,对致密化后的火焰稳定器进行打磨抛光和/或去除预留的0.1~0.5mm的再次加工余量,加工成最终的设计尺寸;也可以是一次性将致密化火焰稳定器机械加工成最终的设计尺寸。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根据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在制备发动机尤其是制备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发动机的质量,提高火焰稳定器的工作效率,增加发动机推力,消除由于火焰高速摩擦产生着火风险,以满足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发展需求。本专利技术选用的SiC纤维具有高比模量、高比强度,是一种耐高温、抗氧化、抗腐蚀的优质多晶陶瓷纤维,可用作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SiCf/SiC复合材料密度低、耐高温,能够明显减少冷却气体,增加工作效率并大幅减轻构件重量;并且具有可设计性,能按照火焰稳定器实际尺寸需求进行材料结构设计。火焰稳定器的双壁很薄,传统材料的后期加工难度大,采用长纤维编织法可以通过控制纱线数量及编织力度得到整体近壁厚尺寸的火焰稳定器预制体,编织工艺可控性很强,后期可配合成型模具进行增密工艺处理,能够制备得到高比强度和高比模量的火焰稳定器的整体构件,减少传统制备方法后期机械加工带来的原生缺陷对其使用性能产生的影响。本专利技术采用三维四向编织法制备复合材料,由于其多向纱线构成的空间互锁网状结构,使得材料具有较好的抗热冲击性、抗疲劳特性、抗冲击损伤性、抗分层、垂直结构方向强度高和损伤扩展慢等优异性能。本专利技术选用质轻高强的材料代替原有金属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火焰稳定器预制体的表面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C‑SiC)n复合材界面相,其中,所述火焰稳定器预制体是采用SiC纤维制备而成;S2:以三氯甲基硅烷为反应气,将所述S1得到的产物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致密化,得到致密化火焰稳定器;S3:将所述致密化火焰稳定器机械加工成最终的设计尺寸,得到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火焰稳定器预制体的表面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C-SiC)n复合材界面相,其中,所述火焰稳定器预制体是采用SiC纤维制备而成;S2:以三氯甲基硅烷为反应气,将所述S1得到的产物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致密化,得到致密化火焰稳定器;S3:将所述致密化火焰稳定器机械加工成最终的设计尺寸,得到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所述(C-SiC)n复合材界面相包括C界面层和SiC界面层;所述C界面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甲烷为碳源气体,以氩气为载气,沉积温度为960℃~1000℃,沉积压力为4KPa~10KPa,沉积时间为60~100min,所述甲烷和所述氩气的流量比为(4~6):1;所述SiC界面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三氯甲基硅烷为碳源气体,氢气为载气,沉积温度为1000℃~1100℃,沉积压力为4KPa~10KPa,沉积时间为60~100min,所述三氯甲基硅烷和所述氢气的流量比为(3~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中,在所述火焰稳定器预制体表面,依次交替制备C界面层和SiC界面层,其中,n=1~5,且与所述火焰稳定器预制体表面接触的为C界面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火焰稳定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中,所述化学气相渗透法包括:以三氯甲基硅烷为反应气,氢气为载气,氩气为稀释气,渗积温度为1100℃~1250℃,渗积压力为4KP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瑞盈王佳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