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波长转换原理的新型透射式投影光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7400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2:37
一种应用波长转换原理的新型透射式投影光源装置,其激发光源为UV激光或短波长蓝光激光,该激发光源经过激光光斑散射片散射后,经过透镜入射透射式荧光粉轮;该透射式荧光粉轮的基层为透明无机玻璃材料,基层能够透射可见光波段的光线,透射式荧光粉轮面向激发光源的表面涂布有三色荧光粉,能够吸收UV和短波长蓝光,将其分别转换为红、绿、蓝三色光出射;该透射式荧光粉轮的另一面涂UV和短波长蓝光反射涂层,用于防止UV和短波长蓝光透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激光作为激发源的波长转换型光源中,有效避免激光直射人体造成的危险,并解决了近紫外蓝光对于人眼的伤害,消除了显示图像画面的散斑噪声。

A new transmission type projection light source device based on wavelength conversion principle

A new projection light source device using wavelength conversion principle, the excitation source for UV laser or short wavelength blue light laser, the excitation light source through a laser spot scattering sheet scattering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lens of incident transmission type fluorescent powder wheel; the transmission type fluorescent powder wheel base is a transparent inorganic glass material, the basic can transmit visible light light transmission type fluorescent powder wheel for excitation light source surface is coated with phosphor powder, can absorb UV and short wavelength blue light, the conversion of exit for the red, green and blue three colors; the other side is coated with UV and short wavelength blue light reflective coating of the transmissive fluorescent powder wheel, used to prevent UV and short wavelength blue light through.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in the laser as an excitation source for wavelength conversion type light source, effectively avoid the risk of direct laser caused by the human body, and solve the near ultraviolet light to the human eye damage, eliminate the speckle noise of image displ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波长转换原理的新型透射式投影光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波长转换原理的新型透射式投影光源装置,用于液晶、DLP、LCOS等的投影光源。
技术介绍
激光光源目前在投影、平板显示领域开始广泛应用。由于三基色激光技术并不成熟,通常采用一个单色激光+其它光源(LED光源或者荧光粉受激发光装置)。通常采用蓝光激光(通常在440nm—470nm)作为激发源,红、绿两种荧光粉作为受激发光源,最终实现的是蓝色激光+红色受激光源+绿色受激光源的混合光源。混合光源中的蓝光是单一波长的激光,同时为了激发效率考虑,蓝光的波长一般较短。因此混合光源中的蓝光成分对人眼及人体健康有较大伤害。另一方面,激光直接出射,还带来严重的图像画面散斑噪声问题。在典型的投影光源应用中,通常采用荧光粉轮的方式,典型的反射式荧光粉轮构成的结构,其原理是激光光源(蓝光)通过二向分色片反射后照射到荧光粉轮上,荧光粉轮的结构为圆盘,圆盘分为三等分(120°为一份),其中一份为透明窗口,另外两份分别涂布红色和绿色萤光粉,涂布红色和绿色萤光粉的部分受激光激发后分别发射红光和绿光,经过荧光粉轮前的透镜会聚后穿透二向分色片进入投影成像光路。蓝光透过荧光粉轮的透明窗口后,经过回收光路经过二向分色片反射后与红、绿光混合进入成像光路。荧光粉轮通过控制旋转的速度、时序来控制最终出射光的颜色。这种投影结构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红、绿光和蓝光不同的出射方向,单独设计蓝光回收的光路,光学系统比较复杂,同样,由于激光光源作为蓝光成分混入了最终的混合光中,作为激发效率考虑蓝光的波长一般较短(一般在450nm)。因此混合光源中的蓝光色激光成分对人眼及人体健康有较大伤害,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显示图像画面的散斑噪声问题。目前,光峰科技已经考虑到上述问题开始开发相关技术并申请了专利。其典型的专利为“基于波长转换的光源及其二次激发方法”专利申请号201010531498.6:第一峰值波长的激发光(UV光)的激发光源,利用第一光波长转换材料,用来吸收激发光并激发具有第二峰值波长的光(蓝光);同时包括第二光波长转换材料,用来吸收该具有第二峰值波长的光并激发具有第三峰值波长(红光、绿光)的受激发光。此种做法的好处也可有效避免原始光源直接出射的问题。但是由于采用了二次激发的方式,效率必然受到很大影响,同时蓝光既是出射光,又同时是第三峰值波长的激发源,为了保证效率,蓝光的波长通常较短,直接出射会对人眼产生较大伤害,同时图像画面散斑噪声问题依然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应用波长转换原理的新型透射式投影光源装置,解决以激光作为激发源的显示光源蓝光危害及散斑噪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波长转换原理的新型透射式投影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后至前依次设置的激发光源、激光光斑散射片、透射式荧光粉轮、滤光层、透镜组和导光管,其中:所述的激发光源为UV激光或短波长蓝光激光,波长范围为300—410nm;该激发光源经过激光光斑散射片散射后,经过透镜入射透射式荧光粉轮;该透射式荧光粉轮的基层为透明无机玻璃材料,基层能够透射可见光波段的光线,透射式荧光粉轮面向激发光源的表面涂布量子点红、绿、蓝三基色光转换材料,能够吸收UV光或短波长蓝光,将其分别转换为红、绿、蓝三色光出射;该透射式荧光粉轮的另一面涂UV或短波长蓝光反射涂层,用于防止UV或短波长蓝光透过。所述的透射式荧光粉轮表面的荧光粉用量子点材料制成。所述的透射式荧光粉轮表面的荧光粉的分布方式包括、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a)三种特征转换波长的荧光粉均匀混合后涂布于荧光粉轮表面;或者:b)三种特征转换波长的荧光粉均匀间隔涂布在荧光粉轮9表面,将圆盘分为三等份,每等份对应120°圆心角。本技术的优点是:在激光作为激发源的波长转换型光源中,有效避免激光直射人体造成的危险,并解决了近紫外蓝光对于人眼的伤害,同时消除了显示图像画面的散斑噪声。既兼顾了安全性,又兼顾了显示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荧光粉轮的荧光粉分布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采用的光源的基本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2,本技术一种应用波长转换原理的新型透射式投影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后至前依次设置的激发光源1、激光光斑散射片2、透射式荧光粉轮9、滤光层6、透镜组7和导光管(LightTunnel)8。该透射式荧光粉轮9的基层为透明无机玻璃材料,基层能够透射可见光波段的光线,透射式荧光粉轮9面向激发光源的表面涂布有红、绿、蓝三色荧光粉,能够吸收UV或短波长蓝光,将其分别转换为红、绿、蓝三色光出射;该透射式荧光粉轮9的另一面涂UV和短波长蓝光反射涂层,用于防止UV和短波长蓝光透过。其中:1)所述的激发光源1为UV激光或短波长蓝光激光,波长范围为300—410nm;该激发光源1经过激光光斑散射片2散射后,经过透镜4入射透射式荧光粉轮9。2)荧光粉轮9的基层为透明无机玻璃材料,基层可以透射可见光波段的光源,荧光粉轮9表面(面向激光光源面)涂布红、绿、蓝三色荧光粉,可以吸收UV或短波长蓝光,将UV或短波长蓝光分别转换为红、绿、蓝三色光出射。其中:蓝光波长为460—480nm。绿光波长为530—570nm。红光波长为620—640nm。荧光粉可以用量子点材料制成。量子点材料的特点是可以吸收较短波长的光发射较长波长的光。出射光的波长由量子点的颗粒直径控制,能够精确得到所需要的波长,并且有较窄的半波宽。4)荧光粉轮9上涂布了荧光粉,并在背部(光源出射面)涂UV和短波长蓝光反射涂层,可以防止UV和短波长蓝光透过。荧光粉的涂布方式包括、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a)三种特征转换波长的荧光粉均匀混合后涂布于荧光粉轮9的表面。b)三种特征转换波长的荧光粉均匀间隔涂布在荧光粉轮9表面,将圆盘分为三等分,每等份对应120°圆心角。如图2所示。5)从投射荧光粉轮9荧光粉层出射的红、绿、蓝三色光透过荧光粉轮基层后经过滤光层6出射至投影成像光路。滤光层6的作用是将激发光源1(紫外光或短波长蓝光)阻挡在最终的出射光之外,使得用户避免激光、短波长蓝光造成的伤害。6)滤光层6的出射光经过透镜组7后进入导光管8,包含红、绿、蓝三基色的光。如果荧光粉轮9采用了量子点材料,出射的白光的红、绿、蓝三基色的光的半波宽会在40nm以下。应用于投影显示将取得较高的色域范围(>100%NTSC)。参见图3,本技术应用波长转换原理的新型投影光源装置依据的基本结构主要特征如下:1)激发光源1:为UV激光或短波长蓝光激光,波长范围为300—410nm。2)波长转换层A: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透射荧光粉轮9表面的荧光粉(层),主要作用是吸收UV或短波长蓝光,将UV或短波长蓝光转换为红、绿、蓝三色光出射。其中:蓝光波长为460—480nm。绿光波长为530—570nm。红光波长为620—640nm。波长转换层A可以用量子点材料制成,量子点材料的特点是可以吸收较短波长的光发射较长波长的光。出射光的波长由量子点的颗粒直径控制,能够精确得到所需要的波长,并且有较窄的半波宽。3)滤光层6的作用是几乎完全反射UV波段(300—410nm)的光,同时几乎完全透射可见光波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应用波长转换原理的新型透射式投影光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波长转换原理的新型透射式投影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后至前依次设置的激发光源、激光光斑散射片、透射式荧光粉轮、滤光层、透镜组和导光管,其中:所述的激发光源为UV激光或短波长蓝光激光,波长范围为300—410nm;该激发光源经过激光光斑散射片散射后,经过透镜入射透射式荧光粉轮;该透射式荧光粉轮的基层为透明无机玻璃材料,基层能够透射可见光波段的光线,透射式荧光粉轮面向激发光源的表面涂布量子点红、绿、蓝三基色光转换材料,能够吸收UV光或短波长蓝光,将其分别转换为红、绿、蓝三色光出射;该透射式荧光粉轮的另一面涂UV或短波长蓝光反射涂层,用于防止UV或短波长蓝光透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波长转换原理的新型透射式投影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后至前依次设置的激发光源、激光光斑散射片、透射式荧光粉轮、滤光层、透镜组和导光管,其中:所述的激发光源为UV激光或短波长蓝光激光,波长范围为300—410nm;该激发光源经过激光光斑散射片散射后,经过透镜入射透射式荧光粉轮;该透射式荧光粉轮的基层为透明无机玻璃材料,基层能够透射可见光波段的光线,透射式荧光粉轮面向激发光源的表面涂布量子点红、绿、蓝三基色光转换材料,能够吸收UV光或短波长蓝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西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蓝之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