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尾随闸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7249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尾随闸机装置,包括限制人员通行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相对安装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主体部前后端,并限定检测区域以及控制人员行进的前门和后门;在所述前门的前方,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前部光栅;在所述前门和所述后门之间,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中部光栅;在所述后门的后方,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后部光栅;在所述前门和所述中部光栅之间,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上扶手光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可防止尾随情况的发生,且制造成本低廉,降低了闸机的研发难度。

Device for preventing trailing brake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nti tail gate device, including the restriction of personnel access main body, the body portion includes a first side wall and the second side wall, the relative installation include: installed in the body before and after the end, and limit the detection area and control personnel in the front and back doors; in the front of the front door,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first side wall and the second side walls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in front of the grating; between the front and the back door,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first side wall and the second side walls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in the central grating; the rear door,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first side wall and the second side wall of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rear grating; between the front and the middle grating,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first side wall and the second side walls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on the handrail grating.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event the trailing situation from occurring, and the manufacturing cost is low, thereby reducing the difficulty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rake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尾随闸机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道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防尾随闸机装置。
技术介绍
闸机是一种通道阻挡装置(通道管理设备),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主要应用于地铁闸机系统、收费检票闸机系统。闸机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通过一人,可用于各种收费、门禁场合的入口通道处。闸机用于识别行人的通行状态,判断行人是否合法通行,并且可以判断行人是否处于拦阻体运动范围内,以保护行人的人身安全。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高端闸机会采用10对以上进口红外光电开关,特殊场合会采用高性能红外光幕或其他特殊的传感器,这往往造成闸机的制造以及使用成本昂贵。另外,需要根据不同行人的身高、步距、速度以及携带行李的尺寸和位置设置不同的识别算法。闸机厂商需要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自行开发识别算法,增加了闸机研发的复杂度和研发时间。此外,如果多人连续通过闸机的时候,容易发生尾随情况,闸机厂商往往需要设置精度更高的传感器或者更加复杂的算法,增加了闸机的制造成本的研发难度。因此,本领域需要提供一种防尾随闸机装置以防止尾随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尾随闸机装置,其可防止尾随情况的发生,且制造成本低廉,降低了闸机的研发难度。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尾随闸机装置,包括限制人员通行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相对安装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主体部前后端,并限定检测区域以及控制人员行进的前门和后门;在所述前门的前方,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前部光栅;在所述前门和所述后门之间,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中部光栅;在所述后门的后方,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后部光栅;在所述前门和所述中部光栅之间,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上扶手光栅。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前部光栅、中部光栅以及后部光栅为下过桥光栅。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前部光栅和后部光栅为安全光栅。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中部光栅和所述上扶手光栅为光点间距为8cm的测量光栅。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中部光栅为三段测量光栅或者一段测量光栅。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前门和所述上扶手光栅之间,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前光耦。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中部光栅和所述后门之间,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中光耦。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后部光栅和所述后门之间,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后光耦。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前光耦、中光耦、后光耦中至少之一为光耦对射点。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前门和/或后门的门翼宽度为30cm。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所述前门和后门限定检测区域以及控制人员行进,并并通过前部光栅和后部光栅分别检测是否有人员经过所述前门和所述后门,从而控制所述前门和所述后门的开启与关闭。本技术实施例通过中部光栅以及上扶手光栅的综合判断,来确定通过检测区域的人员数量,从而确定通过所述检测区域的人员是否存在跟随情况。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无需高精度的传感器,也无需设置复杂的算法即可避免尾随情况的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尾随闸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所述前门和后门限定检测区域以及控制人员行进,并并通过前部光栅和后部光栅分别检测是否有人员经过所述前门和所述后门,从而控制所述前门和所述后门的开启与关闭。本技术实施例通过中部光栅以及上扶手光栅的综合判断,来确定通过检测区域的人员数量,从而确定通过所述检测区域的人员是否存在跟随情况。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无需高精度的传感器,也无需设置复杂的算法即可避免尾随情况的发生。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技术方案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本技术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现。参见图1,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尾随闸机装置,包括限制人员通行的主体部1,所述主体部1包括相对安装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本技术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主体部1前后端,并限定检测区域以及控制人员行进的前门2和后门3。在所述前门2的前方,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前部光栅Z5。在所述后门3的后方,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后部光栅Z1。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所述前门2和后门3限定检测区域以及控制人员行进,并通过前部光栅Z5和后部光栅Z1分别检测是否有人员经过所述前门2和所述后门3,从而控制所述前门2和所述后门3的开启与关闭。在所述前门2和所述后门3之间,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中部光栅Z234。在所述前门2和所述中部光栅Z234之间,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上扶手光栅Z6。本技术实施例通过中部光栅Z234以及上扶手光栅Z6的综合判断,来确定通过检测区域的人员数量,从而确定通过所述检测区域的人员是否存在跟随情况。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无需高精度的传感器,也无需设置复杂的算法即可避免尾随情况的发生。具体地,由于下过桥光栅可以更加准确的检测是否有高度较低的物体经过,所述前部光栅Z5、中部光栅Z234以及后部光栅Z1为下过桥光栅。因此,所述前部光栅Z5、中部光栅Z234以及后部光栅Z1可以准确的检测是否存在行李或者人员经过。由于所述前部光栅Z5和后部光栅Z1是为了分别检测是否有人员经过所述前门2和所述后门3,从而控制所述前门2和所述后门3的开启与关闭,所述前部光栅和后部光栅为安全光栅。为了更加准确的通过所述中部光栅Z234检测是否有人员和/或物体经过所述前门2和后门3限定的检测区域,所述中部光栅Z234为光点间距为8cm的测量光栅。具体地,所述中部光栅Z234为三段测量光栅,即第一中部光栅段Z2、第二中部光栅段Z3以及第三中部光栅段Z4。或者,所述中部光栅Z234为一段测量光栅。为了更加准确的通过所述上扶手光栅Z6检测是否有较高的物体(即,人员)经过所述前门2和后门3限定的检测区域,所述上扶手光栅Z6为光点间距为8cm的测量光栅。在本技术的具体实现中,为了更加准确的感测是否有人员和/或物体经过所述前门2进入所述检测区域,所述前门2和所述上扶手光栅Z6之间,所述第一侧壁11和所述第二侧壁12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前光耦Z9。为了更加准确的感测是否有人员和/或物体经过所述中部光栅Z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尾随闸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尾随闸机装置,包括限制人员通行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相对安装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主体部前后端,并限定检测区域以及控制人员行进的前门和后门;在所述前门的前方,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前部光栅;在所述前门和所述后门之间,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中部光栅;在所述后门的后方,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后部光栅;在所述前门和所述中部光栅之间,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上扶手光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尾随闸机装置,包括限制人员通行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相对安装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主体部前后端,并限定检测区域以及控制人员行进的前门和后门;在所述前门的前方,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前部光栅;在所述前门和所述后门之间,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中部光栅;在所述后门的后方,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后部光栅;在所述前门和所述中部光栅之间,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相对位置各安装有上扶手光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尾随闸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光栅、中部光栅以及后部光栅为下过桥光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尾随闸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光栅和后部光栅为安全光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尾随闸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光栅和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洋刘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