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产生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7176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5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产生的装置,包括上风栅、下风栅、设于上风栅和下风栅之间的传动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辊底部设有聚风板,聚风板上端面为弧形且与传动辊同心,所述聚风板上端面设有若干聚风槽,聚风槽与聚风板轴心夹角为45度且沿聚风板上端面阵列排列,传动辊外表面缠绕有芳纶绳,上风栅两侧出风面与钢化玻璃成30度夹角且上风栅出风口为矩形风口,下风栅出风面与钢化玻璃成20度夹角且下风栅出风口为圆孔风口,下风栅出风面边沿与聚风板边沿相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有效降低应力斑的产生。

Device for reducing stress spot produced by toughened glas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should force spot reduce tempered glass, including a driving roller between the upper grid and the lower grid,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grid and the lower grid,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bottom of the driving roller is provided with a wind collecting plate, wind plate with the drive roller and the end face is an arc with the heart. The wind collecting plate upp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wind collecting groove, groove and the wind wind collecting plate axis angle of 45 degrees and the wind collecting plat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array, the drive roller outer surface of wound aramid rope, the upper grid on both sides of the wind surface and toughened glass into an angle of 30 degrees and the upper air outlet for rectangular the air outlet side, lower grid and toughened glass into 20 degrees and the air outlet hole for the wind outlet, the lower grid outlet side edge and the wind collecting plate edge tangent.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generation of stress spo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产生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玻璃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产生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钢化后的玻璃由于存在表面压应力和内部张应力,使钢化玻璃变为各项异性材料,某种照明条件下一定的距离和角度观察钢化玻璃时,在钢化玻璃表面会看到一些分布不十分规则的带有颜色的斑纹,这种带颜色的斑纹即为“应力斑”,“应力斑”的存在会给玻璃的外观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美观效果。钢化玻璃产生应力斑主要与加热因素、冷却因素、玻璃厚度、玻璃品种有关。现有的钢化设备加工方式为水平辊道式钢化形式,在玻璃加热到钢化温度后,进入冷却段进行钢化处理,钢化段的传动辊道采用钢轴缠绕芳纶绳,由于玻璃在芳纶绳上传动,辊道导热能力过大,与辊道接触的部分被迅速冷却,先被冷却的地方会形成较大的应力压,通过芳纶绳带走的钢化玻璃的热量要大于冷却风带走的热量,钢化玻璃表面温度存在差异,从而造成钢化玻璃存在应力差异,导致应力斑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产生的装置,包括上风栅、下风栅、设于上风栅和下风栅之间的传动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辊底部设有聚风板,聚风板上端面为弧形,且与传动辊同心,所述聚风板上端面设有若干聚风槽。所述聚风槽与聚风板轴心夹角为45度且沿聚风板上端面阵列排列。所述传动辊外表面缠绕有芳纶绳。所述上风栅两侧出风面与钢化玻璃成30度夹角且上风栅出风口为矩形风口。所述下风栅出风面与钢化玻璃成20度夹角且下风栅出风口为圆孔风口。所述下风栅出风面边沿与聚风板边沿相切。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减少因钢化玻璃和辊道接触而与未接触辊道部分产生的温度差异,通过加装聚风板,使钢化玻璃的下表面、传动辊、下风栅之间形成一个气旋空间,同时加热了传动辊上的芳纶绳,减少热量的快速流失,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钢化玻璃上下表面的温度差,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产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下风栅与传动辊及聚风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上风栅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聚风槽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产生的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包括上风栅1、下风栅2、设于上风栅1和下风栅2之间的传动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辊3底部设有聚风板4,聚风板4上端面为弧形,且与传动辊3同心,所述聚风板4上端面设有若干聚风槽44。优选地,所述聚风槽44与聚风板4轴心夹角为45度且沿聚风板4上端面阵列排列。优选地,所述传动辊3外表面缠绕有芳纶绳33。优选地,所述上风栅1两侧出风面11与钢化玻璃5成30度夹角且上风栅出风口110为矩形风口。优选地,所述下风栅2出风面22与钢化玻璃5成20度夹角且下风栅出风口220为圆孔风口。优选地,所述下风栅2出风面22边沿与聚风板4边沿相切。本技术在原有传动辊下部设计安装聚风板4,聚风板4弧形上端面设有聚风槽44,当玻璃钢化时,下风栅2的下风栅出风口220喷出的气流经钢化玻璃5反弹回来,到达聚风板4,聚风板4的上端为弧形,且与传动辊3同心,所以气流会顺着弧形面形成气旋,同时气旋会跟随传动辊3的旋转形成有力的上升气流同,在整个钢化玻璃5面下会形成一个向上的气旋,气旋在多次回旋后设备的边部流出,由于在整个钢化玻璃5面下会形成一个向上的气旋,减少钢化玻璃与辊道的接触面积,达到减少因辊道传导带走的热量的目的,同时下风栅出风口220设置为圆孔,而上风栅出风口110设置为矩形,在风速和出风量上,下风栅出风口220要比而上风栅出风口110相对弱很多,因此下风栅出风口220设置为圆孔可以放缓下风栅2的吹风从钢化玻璃下方带走的热量。由于气旋是由钢化玻璃5反弹回来的热气在聚气板4的作用下产生的,气旋本身有一定的温度,此时虽然辊道传导带走的热量快而且多,但带有热量的气旋的减少了钢化玻璃5上下表面的温度差,从而减少了通过辊道的钢化玻璃5上下表面应力差异。本新型主要是减少因钢化玻璃5和辊道接触而与未接触辊道部分产生的温度差异,通过加装聚风板4,使钢化玻璃5的下表面、传动辊3、下风栅2之间形成一个气旋空间,同时加热了传动辊3上的芳纶绳33,减少热量的快速流失,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钢化玻璃5上下表面的温度差,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产生。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产生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产生的装置,包括上风栅(1)、下风栅(2)、设于上风栅(1)和下风栅(2)之间的传动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辊(3)底部设有聚风板(4),聚风板(4)上端面为弧形,且与传动辊(3)同心,所述聚风板(4)上端面设有若干聚风槽(4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产生的装置,包括上风栅(1)、下风栅(2)、设于上风栅(1)和下风栅(2)之间的传动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辊(3)底部设有聚风板(4),聚风板(4)上端面为弧形,且与传动辊(3)同心,所述聚风板(4)上端面设有若干聚风槽(4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产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槽(44)与聚风板(4)轴心夹角为45度且沿聚风板(4)上端面阵列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降低钢化玻璃应力斑产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鸿玻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