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操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6682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操控装置,包括整流电路、检测电路、光电耦合器、三极管、总开关和继电器,所述整流电路中连接整流桥,整流桥由四只整流二极管串联而成,整流桥的输入端并联压敏电阻,整流电路由三组整流桥并联而成,每组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整流二极管;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有检测电路,检测电路由滤波电容C11、晶体二极管D16、电阻RH5和光电耦合器组成,滤波电容C11和晶体二极管D16相互并联。本智能操控装置,该设计能够清晰显示各相带电状况,同时带电闭锁功能能够有效防止操作人员在操作时误入带电间隔,引起人身、设备事故;自检按钮设计为排除故障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检验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操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柜设备应用
,具体是一种智能操控装置。
技术介绍
开关柜智能操控装置就是针对电力开关柜开发设计的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智能化模拟动态指示装置。它集一次回路模拟图、开关状态、断路器位置、接地开关位置、弹簧储能状态、隔离开关状态、语音防误提示、高压带电指示、高压带电闭锁以及自动(手动)加热除湿控制、温湿度控制、加热器故障、超温报警指示等多功能于一体;高压开关柜验电问题是一个多年来困扰电力安全生产的问题.目前推广的全封闭型“五防”开关柜的机械“五防”闭锁装置。无法满足安全规程“先验电、后挂接地线”的要求。因为在执行停电工作时,在合接地开关前必须验明设备已无电压然而封闭式高压开关柜处于全封闭状态按照正常的操作方法,无法用携带式高压验电器对设备进行验电。因此,就出现了强行解锁打开开关柜柜门的方式验电。鉴于老式高压带电显示装置存在的诸多问题,客观上需要一种全新的具有高可靠性、长寿命、免维护、显示清晰醒目、能弥补老式高压带电显示装置缺陷的新型带电显示装置.以有效防止误入带电间隔或带电合接地开关等引起的人身、设备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操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操控装置,包括整流电路、检测电路、光电耦合器、三极管、总开关和继电器,所述整流电路中连接整流桥,整流桥由四只整流二极管串联而成,整流桥的输入端并联压敏电阻,整流电路由三组整流桥并联而成,每组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整流二极管;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有检测电路,检测电路由滤波电容C11、晶体二极管D16、电阻RH5和光电耦合器组成,滤波电容C11和晶体二极管D16相互并联,两者的公共端连接在整流电路的NH端上;所述晶体二极管D16的阴极连接有电阻RH4,电阻RH4和电阻RH5串联,电阻RH5的另一端连接在NH端上;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内部设有光光二极管和稳压三极管,发光二极管和稳压三极管相并联,电阻RH5与发光二极管相并联;所述稳压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入24V电压,稳压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有滤波电容C13,滤波电容C13的正极端连接有电阻RH6,电阻RH6与电阻RH7串联,电阻RH7的另一端与滤波电容C13的负极端并联,两者的公共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稳压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导线接地,稳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通过导线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殡殓电阻RH9,电阻RH9和电阻RH8串联,RH8的另一端介入24V电压;所述总开关与继电器并联,继电器连接在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上,继电器的线圈两端并联二极管D16,二极管D16与线圈的公共端串联电阻RH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型号为N1C2501,光电耦合器上设有四只引脚。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总开关设置继电器5的内部,继电器的线圈采用铜丝绕制而成,继电器的上设有NC端和COM端。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极管D16的型号为1N4148,采用玻璃封装。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整流电路的AH、BH、CH和NH端连接在外部高压带电传感器的二次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1)本智能操控装置,光电耦合器的型号为N1C2501,光电耦合器上设有四只引脚,光电耦合器检测到的相电压大于母线电压的0.65倍时,电路经过光电耦合元件U7使稳压三极管导通,三极管Q4截止;总开关设置继电器的内部,继电器的线圈采用铜丝绕制而成,继电器的上设有NC端和COM端,继电器控制Q3的导通,又致使Q4截止,此时解锁指示灯两侧X7和X8均处于高电平,此时闭锁电磁继电器不会作,解锁指示灯不亮,强制电气可靠闭锁,这时不能打开开关柜柜门,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二极管D16的型号为1N4148,采用玻璃封装,耐高温特性好,是有寿命长;整流电路的AH、BH、CH和NH端连接在外部高压带电传感器的二次测,三相高电压的测量经传感器采样获得后,在经过整流桥的整流、滤波后输出直流。(2)本智能操控装置,该设计能够清晰显示各相带电状况,同时带电闭锁功能能够有效防止操作人员在操作时误入带电间隔,引起人身、设备事故;自检按钮设计为排除故障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检验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整流电路、11-整流桥、111-压敏电阻、2-检测电路、21-光电耦合器、22-发光二极管、23-稳压三极管、3-三极管、4-总开关、5-继电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智能操控装置,包括整流电路1、检测电路2、光电耦合器21、三极管3、总开关4和继电器5,整流电路1中连接整流桥11,整流桥11由四只整流二极管串联而成,整流电路1的AH、BH、CH和NH端连接在外部高压带电传感器的二次测,三相高电压的测量经传感器采样获得后,在经过整流桥11的整流、滤波后输出直流;整流桥11的输入端并联压敏电阻111,整流电路1由三组整流桥11并联而成,每组整流桥11的输出端连接整流二极管;整流桥11的输出端连接有检测电路2,检测电路2由滤波电容C11、晶体二极管D16、电阻RH5和光电耦合器21组成,滤波电容C11和晶体二极管D16相互并联,两者的公共端连接在整流电路1的NH端上,二极管D16的型号为1N4148,采用玻璃封装,耐高温特性好,是有寿命长;晶体二极管D16的阴极连接有电阻RH4,电阻RH4和电阻RH5串联,电阻RH5的另一端连接在NH端上;光电耦合器21的内部设有发光二极管22和稳压三极管23,发光二极管22和稳压三极管23相并联,光电耦合器21的型号为N1C2501,光电耦合器21上设有四只引脚,光电耦合器21检测到的相电压大于母线电压的0.65倍时,电路经过光电耦合元件U7使稳压三极管3导通,三极管Q4截止;电阻RH5与发光二极管22相并联;稳压三极管23的集电极接入24V电压,稳压三极管23的发射极连接有滤波电容C13,滤波电容C13的正极端连接有电阻RH6,电阻RH6与电阻RH7串联,电阻RH7的另一端与滤波电容C13的负极端并联,两者的公共端通过导线接地;该设计能够清晰显示各相带电状况,同时带电闭锁功能能够有效防止操作人员在操作时误入带电间隔,引起人身、设备事故;自检按钮设计为排除故障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检验方法;稳压三极管3的发射极通过导线接地,稳压三极管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通过导线接地,三极管3的集电极和发射极殡殓电阻RH9,电阻RH9和电阻RH8串联,RH8的另一端介入24V电压;总开关4与继电器5并联,继电器5连接在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上,继电器5的线圈两端并联二极管D16,二极管D16与线圈的公共端串联电阻RH10;总开关4设置继电器5的内部,继电器5的线圈采用铜丝绕制而成,继电器5的上设有NC端和COM端,继电器5控制Q3的导通,又致使Q4截止,此时解锁指示灯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操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操控装置,包括整流电路(1)、检测电路(2)、光电耦合器(21)、三极管(3)、总开关(4)和继电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1)中连接整流桥(11),整流桥(11)由四只整流二极管串联而成,整流桥(11)的输入端并联压敏电阻(111),整流电路(1)由三组整流桥(11)并联而成,每组整流桥(11)的输出端连接整流二极管;所述整流桥(11)的输出端连接有检测电路(2),检测电路(2)由滤波电容C11、晶体二极管D16、电阻RH5和光电耦合器(21)组成,滤波电容C11和晶体二极管D16相互并联,两者的公共端连接在整流电路(1)的NH端上;所述晶体二极管D16的阴极连接有电阻RH4,电阻RH4和电阻RH5串联,电阻RH5的另一端连接在NH端上;所述光电耦合器(21)的内部设有发光二极管(22)和稳压三极管(23),发光二极管(22)和稳压三极管(23)相并联,电阻RH5与发光二极管(22)相并联;所述稳压三极管(23)的集电极接入24V电压,稳压三极管(23)的发射极连接有滤波电容C13,滤波电容C13的正极端连接有电阻RH6,电阻RH6与电阻RH7串联,电阻RH7的另一端与滤波电容C13的负极端并联,两者的公共端通过导线接地;所述三极管(3)的发射极通过导线接地,稳压三极管(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通过导线接地,稳压三极管(3)的集电极和发射极殡殓电阻RH9,电阻RH9和电阻RH8串联,RH8的另一端介入24V电压;所述总开关(4)与继电器(5)并联,继电器(5)连接在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上,继电器(5)的线圈两端并联二极管D16,二极管D16与线圈的公共端串联电阻RH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操控装置,包括整流电路(1)、检测电路(2)、光电耦合器(21)、三极管(3)、总开关(4)和继电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1)中连接整流桥(11),整流桥(11)由四只整流二极管串联而成,整流桥(11)的输入端并联压敏电阻(111),整流电路(1)由三组整流桥(11)并联而成,每组整流桥(11)的输出端连接整流二极管;所述整流桥(11)的输出端连接有检测电路(2),检测电路(2)由滤波电容C11、晶体二极管D16、电阻RH5和光电耦合器(21)组成,滤波电容C11和晶体二极管D16相互并联,两者的公共端连接在整流电路(1)的NH端上;所述晶体二极管D16的阴极连接有电阻RH4,电阻RH4和电阻RH5串联,电阻RH5的另一端连接在NH端上;所述光电耦合器(21)的内部设有发光二极管(22)和稳压三极管(23),发光二极管(22)和稳压三极管(23)相并联,电阻RH5与发光二极管(22)相并联;所述稳压三极管(23)的集电极接入24V电压,稳压三极管(23)的发射极连接有滤波电容C13,滤波电容C13的正极端连接有电阻RH6,电阻RH6与电阻RH7串联,电阻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晓磊张杰孙建锋贾靖珂张建何帅宾刘明媚孔维佳马要刚程勇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许继低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