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源物联网监控云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18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源物联网监控云平台,属于物联网监控平台技术领域。一种多源物联网监控云平台,包括业务决策与处理层:提供数据显示,控制命令,系统管理功能;物联服务层:提供数据解析、对象存储、日志检索、模块配置和命令下发功能;物联网传输层:提供数据传输和网络安全保障功能;边缘计算和数据接收层:提供设备数据接收和处理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满足不同行业使用场景的需求,实现一个平台承载多个项目管理;依托现代物联网技术,将多种设备接入平台,多类型信息采集,充分获取原始数据;实现设备端数据自适应接入,数据解析格式统一化,数据互连互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源物联网监控云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监控平台
,尤其涉及一种多源物联网监控云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能源管理行业还多为粗放式管理,缺乏完善的能源信息管理工具,甚至还存在现场手工抄录数据的情况。运维人员现场职守,运维经验无法传承,部门沟通效率低下,数据利用率低,数据存在壁垒,故障不能提前预判,无法精准分析与实时响应等。市场上存在的能源管理平台,多为单介质、单数据能源平台,无法解决整体能源管理的难点和病点,缺少决策支持数据,对于节能评估无法提供可靠参考数据,缺乏有效的企业能效评估指标体系,导致能耗管理措施难以落地。同时,数据采集只能实现三遥(遥测、遥信、遥脉)功能,无法面对大量的能源设备实现遥调、遥控和遥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能源管理平台仅能处理单一能源数据,数据采集信息不足,缺乏高效数据展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多源物联网监控云平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源物联网监控云平台,包括:业务决策与处理层:提供数据显示,控制命令,系统管理功能;物联服务层:提供数据解析、对象存储、日志检索、模块配置和命令下发功能;物联网传输层:提供数据传输和网络安全保障功能;边缘计算和数据接收层:提供设备数据接收和处理功能;所述边缘计算和数据接收层通过所述物联网传输层连接至所述物联服务层;所述物联服务层对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传输至所述业务决策与处理层进行显示;所述业务决策与处理层输入控制命令和系统管理指令,下发至所述物联服务层,所述物联服务层对其进行处理,并向所述边缘计算和数据接收层下发命令。优选的,所述边缘计算和数据接收层连接有若干种设备,包括水、电、气、暖设备。优选的,所述边缘计算和数据接收层连接的设备设置有遥测、遥信、遥脉、遥调、遥控、遥视功能模块。优选的,所述遥视功能模块采用若干设置在设备安装环境中的摄像装置。优选的,所述边缘计算和数据接收层设置若干数据连接方式,包括OneNet、RestfulAPI、通讯管理机、其它第三方平台。优选的,所述物联服务层将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进行独立通道分离,所述物联网传输层保持长连接。优选的,所述物联服务层的数据解析功能提供若干种规约解析,包括IEC-101、IEC-102、IEC-103、IEC-104、Modbus-RTU、Modbus-TCP、MQTT、DLT645,并将若干种规约数据解析至统一格式的数据源。优选的,所述物联服务层的模块配置包括常规配置、数据源配置、遥视配置、监控配置、报警配置、统计配置、运维配置。优选的,所述物联服务层的对象存储功能采用HBase数据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源物联网监控云平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数据显示的组态和界面宫格,自由搭配组合,具有高自由的界面显示组态功能、良好的开放性、丰富的功能模块和基本元素,界面直观、操作便捷,满足不同行业使用场景的需求,实现一个平台承载多个项目管理。2、本专利技术,通过物联连接部分依托现代物联网技术,将多种设备接入平台,多类型信息采集,充分获取原始数据;物联服务层将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进行独立通道分离,解决上行数据与下行数据冲突、产生丢帧的问题;采用长连接,实现遥控、遥调、遥视功能,解决信息采集不足的问题;且无需配置高性能、价格昂贵的物理服务器的问题;并采用负载均衡,提高平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模型驱动信息融合、一次采集共享共用、数据贯通业务协同”的设计思路,多数据源兼容,支持主动及被动数据源访问、解析机制;以多种规约为基础,构建数据词典机制的设备数据模型,从而实现设备端数据自适应接入;数据解析格式统一化,实现数据互连互通,实现数据采集、分析、智能运维,并结合了主流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外提供“一平台承载、一体化联动、一站式服务”;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应用和深度挖掘,并为其他数据平台提供数据共享融合接口。4、本专利技术,实现千万级别的设备融入并发量,采用网格并行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通过虚拟化技术提供远近端服务,进一步提高平台的可靠性和高性能。5、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HBase数据库,有效利用互联网及其终端设备,通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分析决策,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批量化、远程化巡检,对故障自动溯源,自动上报客户端及信息提醒,自动分配运维,自动生成巡检报告,自动生成报表;全面提升运维工作的智能化、规范化水平,建立全链条智能运维体系。6、本专利技术,通过多客户端形式,提高适用性和便捷性。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是一个集现代化通信技术、远程控制、智能运维管理、设备监控、分析与决策支持等关键技术于一体的综合云平台;多客户端形式提高适用性和便捷性;通过数据显示的组态和界面宫格,自由搭配组合,具有高自由的界面显示组态功能、良好的开放性、丰富的功能模块和基本元素等优点,界面直观、操作便捷,满足不同行业使用场景的需求,实现一个平台承载多个项目管理。物联连接部分依托现代物联网技术,将多种设备接入平台,多类型信息采集,充分获取原始数据。物联服务层将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进行独立通道分离,解决上行数据与下行数据冲突、产生丢帧的问题;采用长连接,实现遥控、遥调、遥视功能,解决信息采集不足的问题;且无需配置高性能、价格昂贵的物理服务器的问题;并采用负载均衡,提高平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采用“模型驱动信息融合、一次采集共享共用、数据贯通业务协同”的设计思路,多数据源兼容,支持主动及被动数据源访问、解析机制,以多种规约为基础,构建数据词典机制的设备数据模型,从而实现设备端数据自适应接入,终端设备数据灵活实时接入。数据解析格式统一化,实现数据互连互通,实现数据采集、分析、智能运维,并结合了主流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外提供“一平台承载、一体化联动、一站式服务”。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应用和深度挖掘,并为其他数据平台提供数据共享融合接口。平台实现千万级别的设备融入并发量,采用网格并行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通过虚拟化技术提供远近端服务,进一步提高平台的可靠性和高性能。采用HBase数据库,有效利用互联网及其终端设备,通过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分析决策,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批量化、远程化巡检,对故障自动溯源,自动上报客户端及信息提醒,自动分配运维,自动生成巡检报告,自动生成报表,全面提升运维工作的智能化、规范化水平,建立全链条智能运维体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为模块配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源物联网监控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业务决策与处理层:提供数据显示,控制命令,系统管理功能;/n物联服务层:提供数据解析、对象存储、日志检索、模块配置和命令下发功能;/n物联网传输层:提供数据传输和网络安全保障功能;/n边缘计算和数据接收层:提供设备数据接收和处理功能;/n所述边缘计算和数据接收层通过所述物联网传输层连接至所述物联服务层;所述物联服务层对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传输至所述业务决策与处理层进行显示;所述业务决策与处理层输入控制命令和系统管理指令,下发至所述物联服务层,所述物联服务层对其进行处理,并向所述边缘计算和数据接收层下发命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源物联网监控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业务决策与处理层:提供数据显示,控制命令,系统管理功能;
物联服务层:提供数据解析、对象存储、日志检索、模块配置和命令下发功能;
物联网传输层:提供数据传输和网络安全保障功能;
边缘计算和数据接收层:提供设备数据接收和处理功能;
所述边缘计算和数据接收层通过所述物联网传输层连接至所述物联服务层;所述物联服务层对数据进行解析、处理,传输至所述业务决策与处理层进行显示;所述业务决策与处理层输入控制命令和系统管理指令,下发至所述物联服务层,所述物联服务层对其进行处理,并向所述边缘计算和数据接收层下发命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源物联网监控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计算和数据接收层连接有若干种设备,包括水、电、气、暖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源物联网监控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计算和数据接收层连接的设备设置有遥测、遥信、遥脉、遥调、遥控、遥视功能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源物联网监控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遥视功能模块采用若干设置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勇马要纲孙建峰赖依曼刘浩朱飞飞苏昭阳文龙张杰邱坤淼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许继低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