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断路功能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649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断路功能的电池,包括电池本体,电池本体的正极柱包括第一正极分柱和第二正极分柱,第一正极分柱连接电池主体,第二正极分柱通过正极框架架设在第一正极分柱上;电池本体的负极柱包括第一负极分柱和第二负极分柱,第一负极分柱连接电池主体,第二负极分柱通过负极框架架设在第一负极分柱上;还包括连接件、弹簧、电磁铁和温差电池;连接件通过弹簧分别连接正极柱和负极柱;电磁铁安装在电池本体上,并位于连接件的下方,电磁铁的吸附端正对着连接件;电磁铁连接温差电池,温差电池的热端伸入电池本体内部,其冷端位于电池本体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从源头上切断电池,使得电池在其内部温度过高时自动断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断路功能的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断路功能的电池。
技术介绍
总所周知,电池在使用过程,其工作温度波动的范围很大,且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电池的性能差异也有所不同,其中,当电池处于高温状态下时,电池的活性很高,能够储存和释放的能量密度也很大,但其发热量也随之增大,这严重影响到电池的寿命,且当发热量增大到一定程度使得电池内部温度过高时还将伴有电池爆炸或者起火的危险,因此,现有电池均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虽然有通过给电池降温的方式降低电池高温爆炸的可能,但是,其对于温度的预测性或者反应还存在一定局限性,这就使得当电池温度检测存在误差且电池持续使用时,电池内部温度将得不到快速缓解,电池仍可能发生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断路功能的电池,该电池从源头上切断电池,使得电池在其内部温度过高时自动断路,其使用安全性较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断路功能的电池,包括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的正极柱包括第一正极分柱和第二正极分柱,所述第一正极分柱连接电池主体,所述第二正极分柱用于连接外设设备,其通过正极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断路功能的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断路功能的电池,包括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池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的正极柱包括第一正极分柱和第二正极分柱,所述第一正极分柱连接电池主体,所述第二正极分柱用于连接外设设备,其通过正极框架架设在所述第一正极分柱上,且与所述第一正极分柱存在正极空隙;所述电池本体的负极柱包括第一负极分柱和第二负极分柱,所述第一负极分柱连接电池主体,所述第二负极分柱用于连接外设设备,其通过负极框架架设在所述第一负极分柱上,且与所述第一负极分柱存在负极空隙;还包括连接件、弹簧、电磁铁和温差电池;所述连接件通过弹簧分别连接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弹簧安装在正极空隙和负极空隙中,并与所述第一正极分柱和第一负极分柱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断路功能的电池,包括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池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本体的正极柱包括第一正极分柱和第二正极分柱,所述第一正极分柱连接电池主体,所述第二正极分柱用于连接外设设备,其通过正极框架架设在所述第一正极分柱上,且与所述第一正极分柱存在正极空隙;所述电池本体的负极柱包括第一负极分柱和第二负极分柱,所述第一负极分柱连接电池主体,所述第二负极分柱用于连接外设设备,其通过负极框架架设在所述第一负极分柱上,且与所述第一负极分柱存在负极空隙;还包括连接件、弹簧、电磁铁和温差电池;所述连接件通过弹簧分别连接正极柱和负极柱,所述弹簧安装在正极空隙和负极空隙中,并与所述第一正极分柱和第一负极分柱连接,且所述弹簧和连接件连接弹簧的部分均采用导体材料制作,所述连接件的余下部分采用非导体材料制作;所述电磁铁安装在电池本体上,并位于所述连接件的下方,所述电磁铁的吸附端正对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相应部位采用导磁材料制作;所述电磁铁连接温差电池,所述温差电池的热端伸入电池本体内部,其冷端位于所述电池本体外;当所述电池本体内的温度高于外侧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锡铅农春香覃晓捷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