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建设规模与供电效益的自动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6480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网建设规模与供电效益的自动分析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技术方案为:步骤一:采集特征数据;步骤二:对这目标电网建设规模序列进行分解从而获取目标电网建设规模增长中的确定性趋势与随机波动成分,进而根据周期形态分析目标电网建设是否进入了下行期,并度量随机冲击对目标电网发展波动影响的程度;步骤三:根据电网发展成本特征数据进行协整分析,获取电网发展建设和电网建设规模的长期均衡特征;步骤四:建立目标电网发展建设的VAR模型,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目标电网建设规模、电网发展和供电效益三者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获取电网发展与供电效益的协调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网建设规模与供电效益的自动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网建设规模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电网建设规模与供电效益的自动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全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浙江省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12年浙江省生产总值34606亿元,比上年增长8%;人口约5442万,人均生产总值63266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49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1013亿千瓦时,第二产业36669亿千瓦时,第三产业5690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6219亿千瓦时。电网作为连接电厂和用户的传输载体,在满足电力送出、输送和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二十年来,电力、热力行业建设保持年均20.4%的高速增长速度,其中电网建设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占电力行业建设总额的45~50%左右,电网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电网规模有步骤地不断扩大,2010年底跃居世界第一。“十一五”期间仅国家电网公司供电范围内完成的电网投资就累计超过了1.2万亿元,“十二五”期间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初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电网”的发展战略目标,国家电网公司规划的电网投资更达到了空前的1.7万亿元之巨。但是由于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电网企业经营面临巨大的压力,一是煤炭价格居高不下,推动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大幅度提高;二是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影响,销售电价受到政府严格管制,而且调整的难度越来越大,公司的盈利空间受到双重挤压;三是随着公司公司规模的扩大和资产的折旧,电网运行和维护费用迅速攀升,与此同时,大规模的融资、巨额的财务费用使电网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按照浙江省电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电力公司将投资1300多亿元用于电网建设,加上必需的技术改造和维修费用,公司每年投资250多亿元。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电网年度投资不断加大。因此,如何控制电网建设规模,提高供电效益;避免低效、无效建设,科学安排建设步骤、合理把握建设时序、注重投入产出效益、有效防范和规避风险、稳步提高电网供电效益成为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难以全面控制电网建设规模,提高供电效益;无法避免低效、无效建设,难以科学安排建设步骤、合理把握建设时序、注重投入产出效益、有效防范和规避风险、无法稳步提高电网供电效益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网建设规模与供电效益的自动分析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网建设规模与供电效益的自动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需要分析的目标电网的历年基础数据并从中选择目标电网发展特征数据;步骤二:对这目标电网建设规模序列进行分解从而获取目标电网建设规模增长中的确定性趋势与随机波动成分,进而根据周期形态分析目标电网建设是否进入了下行期,并度量随机冲击对目标电网发展波动影响的程度;步骤三:根据电网发展成本特征数据进行协整分析,获取电网发展建设和电网建设规模的长期均衡特征;步骤四:建立目标电网发展建设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目标电网建设规模、电网发展和供电效益三者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获取电网发展与供电效益的协调性;步骤五:根据电网发展成本特征数据、随机冲击对目标电网发展波动影响的程度、电网发展与供电效益的协调性、电网发展建设和电网建设规模的长期均衡特征分别赋予权重值,以最终优先级的方式判断下一周期电网建设规模。本专利技术利用HP滤波、协整理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电网建设、用电量、电价、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趋势分解周期研究、协整建模、VAR建模,分析影响电网建设的各个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和动态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得到电网发展建设的规律,表明电网建设与供电效益发展、电力发展具有一定的长期均衡关系。长期而言,电网建设主要受供电效益发展影响。基于理念网发展建设的特征数据,对目标电网发展建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目标电网发展建设做了回顾和展望,以期为目标电网后期发展时期建设方向提供优先级考量。作为优选,所述目标电网发展特征数据包括:目标区域电网建设规模、目标区域生产总值、目标区域线路长度和线损率;在所述步骤一中,对选取的目标电网发展特征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保留符合平稳性检验的目标电网发展特征数据。电网建设影响因素分析以及能搜集到的数据,选取目标电网建设、国内生产总值、用电量、发电设备容量、全身线损率、输电线路长度为待选特征数据分析。分析目标电网建设影响因素时,未考虑电价因素的影响,因为我国电价主要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物价局制定,近三十年来基本趋于稳定。作为优选,在所述步骤二中:采用HP滤波方法分解出电网发展建设规模特征序列LnIt、LnGt、LnXt、LnSt中的趋势项LnIt_T、LnGt_T、LnXt_T、LnSt_T,则电网发展建设特征序列的周期波动项LnYt_C、LnGt_C、LnIt_C、LnXt_C、LnSt_C以由下式计算:LnYt_C=LnYt-LnYt_T,t=1,2,3,…T其中Y为I、G、X和S,LnIt为目标区域电网建设规模的对数项、LnGt为目标区域生产总值的对数项、LnXt为目标区域线路长度的对数项、LnSt为线损率对数项,然后依据“峰-峰”法的定义来划分周期,在“峰-峰”法中,将一个基本完整的“U型”界定为一个完整的周期,即增长经历的下降和上升所持续的时间,通过电网发展建设特征序列的周期波动项周期波动项LnYt_C度量随机冲击对目标电网发展波动影响的程度。如果时间序列数据由非稳定的单位根过程生成,那么可以将其分解为确定性趋势和随机成分。确定性趋势是由存量与投入要素的增长、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升级等因素所引致的增长,其基本特征是随时间而稳定增长。而随机成分主要包含不可预见和不可观测的随机因素对供电效益的冲击效应,如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等这一类随机因素对供电增长所产生的冲击效应;随机成分不仅包括由实际冲击对经济产生持久性影响的随机趋势,也包括产生短期影响的周期成分。作为优选,在所述步骤二中分别对目标区域电网建设规模的对数项、目标区域生产总值的对数项、为目标区域线路长度的对数项和线损率对数项进行一阶差分序列,若一阶差分序列存在单位根则进行ADF单位根检验,选取即时平稳的符合HP滤波法要求的数据。对LnIt、LnGt、LnXt、LnSt序列进行HP滤波的处理,在此处,由于是年度数据,λ按经验取100。经过对数据序列进行趋势周期分解,得到了电网发展指标的周期分解结果,然后将利用这些实证的结果,来考察和确定目标电网周期波动的基本特征。协整能够表明电网建设规模和线路长度、线损率、省内生产总值之间长期均衡的关系。以浙江省数据为例,电网建设对线路长度、线损率、省内生产总值的弹性分别为0.573、-0.148、1.135。说明当线路长度增加(降低)1%,电网建设规模增加(降低)0.57%,;当线损率增加(降低)1%,电网建设规模降低(增加)0.15%,供电效益,实际表现为当省内生产总值增加(降低)1%,电网建设规模增加(降低)1.135%;线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网建设规模与供电效益的自动分析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网建设规模与供电效益的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需要分析的目标电网的历年基础数据并从中选择目标电网发展特征数据;步骤二:对这目标电网建设规模序列进行分解从而获取目标电网建设规模增长中的确定性趋势与随机波动成分,进而根据周期形态分析目标电网建设是否进入了下行期,并度量随机冲击对目标电网发展波动影响的程度;步骤三:根据电网发展成本特征数据进行协整分析,获取电网发展建设和电网建设规模的长期均衡特征;步骤四:建立目标电网发展建设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目标电网建设规模、电网发展和供电效益三者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获取电网发展与供电效益的协调性;步骤五:根据电网发展成本特征数据、随机冲击对目标电网发展波动影响的程度、电网发展与供电效益的协调性、电网发展建设和电网建设规模的长期均衡特征分别赋予权重值,以最终优先级的方式判断下一周期电网建设规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网建设规模与供电效益的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需要分析的目标电网的历年基础数据并从中选择目标电网发展特征数据;步骤二:对这目标电网建设规模序列进行分解从而获取目标电网建设规模增长中的确定性趋势与随机波动成分,进而根据周期形态分析目标电网建设是否进入了下行期,并度量随机冲击对目标电网发展波动影响的程度;步骤三:根据电网发展成本特征数据进行协整分析,获取电网发展建设和电网建设规模的长期均衡特征;步骤四:建立目标电网发展建设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目标电网建设规模、电网发展和供电效益三者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获取电网发展与供电效益的协调性;步骤五:根据电网发展成本特征数据、随机冲击对目标电网发展波动影响的程度、电网发展与供电效益的协调性、电网发展建设和电网建设规模的长期均衡特征分别赋予权重值,以最终优先级的方式判断下一周期电网建设规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建设规模与供电效益的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电网发展特征数据包括:目标区域电网建设规模、目标区域生产总值、目标区域线路长度和线损率;在所述步骤一中,对选取的目标电网发展特征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保留符合平稳性检验的目标电网发展特征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建设规模与供电效益的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采用HP滤波方法分解出电网发展建设规模特征序列LnIt、LnGt、LnXt、LnSt中的趋势项LnIt_T、LnGt_T、LnXt_T、LnSt_T,则电网发展建设特征序列的周期波动项LnYt_C、LnGt_C、LnIt_C、LnXt_C、LnSt_C以由下式计算:LnYt_C=LnYt-LnYt_T,t=1,2,3,…T其中Y为I、G、X和S,LnIt为目标区域电网建设规模的对数项、LnGt为目标区域生产总值的对数项、LnXt为目标区域线路长度的对数项、LnSt为线损率对数项,然后依据“峰-峰”法的定义来划分周期,在“峰-峰”法中,将一个基本完整的“U型”界定为一个完整的周期,即增长经历的下降和上升所持续的时间,通过电网发展建设特征序列的周期波动项周期波动项LnYt_C度量随机冲击对目标电网发展波动影响的程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网建设规模与供电效益的自动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二中分别对目标区域电网建设规模的对数项、目标区域生产总值的对数项、为目标区域线路长度的对数项和线损率对数项进行一阶差分序列,若一阶差分序列存在单位根则进行ADF单位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可胡列翔徐文滨沈华强夏华丽黄颖钱啸沈海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