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黑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使用电致变色材料制作遮挡片的摄像头遮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350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07:25
一种使用电致变色材料制作遮挡片的摄像头遮挡器,属于摄像头遮挡领域。解决了现有摄像头遮挡设备体积大、难于实现集成化的问题。它包括电致变色遮挡片、控制开关和电阻R;所述的电致变色遮挡片的左、右两个侧面镀有一层透明电极,电致变色遮挡片左侧面的透明电极与控制开关的一端和电源地同时连接,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摄像头电源的负极连接,电致变色遮挡片右侧面的透明电极与电阻R的一端连接,电阻R的另一端与摄像头电源的正极连接,电致变色遮挡片取代摄像头前的玻璃罩或通过夹具将电致变色遮挡片固定在摄像头前方,且所述的电致变色遮挡片与摄像头同轴。主要用于对摄像头进行遮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电致变色材料制作遮挡片的摄像头遮挡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摄像头遮挡领域。
技术介绍
摄像头是当前手机、笔记本等电子设备的基本配置,然而却十分容易受到攻击而导致使用者个人隐私泄露。为此,已有专利技术者专利技术了摄像头遮挡设备来遮挡摄像头,这些专利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外置遮挡附件,通过人为在摄像头外侧放置遮挡片来遮挡摄像头,例如,在笔记本电脑的摄像头处黏贴覆盖遮挡物,该遮挡物易于丢失;另一类通过机械方法移动遮挡片,实现遮挡摄像头的效果,但这些设备体积较大,难以集成到摄像头本体,实现摄像头/遮挡设备的微型化和一体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摄像头遮挡设备体积大、难于实现集成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电致变色材料制作遮挡片的摄像头遮挡器。一种使用电致变色材料制作遮挡片的摄像头遮挡器,它包括电致变色遮挡片、控制开关和电阻R;所述的电致变色遮挡片的左、右两个侧面镀有一层透明电极,电致变色遮挡片左侧面的透明电极与控制开关的一端和电源地同时连接,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摄像头电源的负极连接,电致变色遮挡片右侧面的透明电极与电阻R的一端连接,电阻R的另一端与摄像头电源的正极连接,电致变色遮挡片取代摄像头前的玻璃罩或通过夹具将电致变色遮挡片固定在摄像头前方,且所述的电致变色遮挡片与摄像头同轴。本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电致变色材料制作摄像头遮挡片,通过电源控制电致变色材料在透明与非透明两种状态下调节,除为了方便人工控制所设定的常闭开关外,无任何机械部件,设备方便小型化,并与摄像头具有很好的贴合性,能够实现小型化和一体化,集成化程度提高了60%以上。同时,使用者与其他人员可依据遮挡片是否透明极为容易的判断是否已经开启摄像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使用电致变色材料制作遮挡片的摄像头遮挡器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使用电致变色材料制作遮挡片的摄像头遮挡器,它包括电致变色遮挡片1、控制开关2和电阻R;所述的电致变色遮挡片1的左、右两个侧面镀有一层透明电极,电致变色遮挡片1左侧面的透明电极与控制开关2的一端和电源地同时连接,控制开关2的另一端与摄像头3电源的负极连接,电致变色遮挡片1右侧面的透明电极与电阻R的一端连接,电阻R的另一端与摄像头3电源的正极连接,电致变色遮挡片1取代摄像头3前的玻璃罩或通过夹具将电致变色遮挡片1固定在摄像头3前方,且所述的电致变色遮挡片1与摄像头3同轴。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一种使用电致变色材料制作遮挡片的摄像头遮挡器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如控制开关常开,则无论摄像头是否工作,电致变色遮挡片1均无电压驱动,始终处于不透明状态,实现摄像头遮挡,并易于使用者通过判别电致变色遮挡片1不透明的来判断摄像头无法工作。如控制开关常闭,则摄像头不工作时,电致变色遮挡片1不能获得电压驱动,处于不透明状态,实现摄像头遮挡,并易于使用者通过判别电致变色遮挡片1是否透明的方式判断摄像头是否在使用。如控制开关常闭,则摄像头启动时,电致变色遮挡片1获得电压驱动,由不透明状态转移到透明状态,保证摄像头正常工作,并易于使用者通过判别电致变色遮挡片1透明的方式判断摄像头正在使用。使用者只要把控制开关处于常开状态,就能保证摄像头始终被遮挡,从而保护隐私。使用者只要把控制开关处于常闭状态,就能保证摄像头在工作时不被遮挡,从而保证摄像头正常工作,同时保证摄像头不工作时被电致变色遮挡片1遮挡,从而保护隐私,并让使用者易于识别摄像头工作状态。使用者和其他人员只要观测电致变色遮挡片1是否透明,即可确认摄像头是否在使用,如遮挡片不透明,则摄像头必然不能摄像;遮挡片透明,则摄像头必然在使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制作与摄像头结合在一起的可遮挡摄像头,并且没有明显增加摄像头体积,无机械组件,体积小,使用者与其他人员通过遮挡片是否透明可准确判定摄像头工作状态,可通过遮挡片控制开关有效控制遮挡片开关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见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使用电致变色材料制作遮挡片的摄像头遮挡器的区别在于,所述的电致变色遮挡片1的左、右两个侧面所镀有的一层透明电极具体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实现。具体实施方式三:参见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使用电致变色材料制作遮挡片的摄像头遮挡器的区别在于,所述的电致变色遮挡片1的厚度为1mm至3mm。本实施方式中,电致变色遮挡片1非常轻薄,可摄像头3的前置玻璃片,易于集成到笔记本、手机等设备中。具体实施方式四:参见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使用电致变色材料制作遮挡片的摄像头遮挡器的区别在于,所述的电致变色遮挡片1采用电致变色材料制成。具体实施方式五:参见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使用电致变色材料制作遮挡片的摄像头遮挡器的区别在于,所述的电致变色遮挡片1为电致变色玻璃或采用电致变色聚合实现。具体实施方式六:参见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一种使用电致变色材料制作遮挡片的摄像头遮挡器的区别在于,所述的控制开关2为微型触点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使用电致变色材料制作遮挡片的摄像头遮挡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电致变色材料制作遮挡片的摄像头遮挡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致变色遮挡片(1)、控制开关(2)和电阻R;所述的电致变色遮挡片(1)的左、右两个侧面镀有一层透明电极,电致变色遮挡片(1)左侧面的透明电极与控制开关(2)的一端和电源地同时连接,控制开关(2)的另一端与摄像头(3)电源的负极连接,电致变色遮挡片(1)右侧面的透明电极与电阻R的一端连接,电阻R的另一端与摄像头(3)电源的正极连接,电致变色遮挡片(1)取代摄像头(3)前的玻璃罩或通过夹具将电致变色遮挡片(1)固定在摄像头(3)前方,且所述的电致变色遮挡片(1)与摄像头(3)同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电致变色材料制作遮挡片的摄像头遮挡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致变色遮挡片(1)、控制开关(2)和电阻R;所述的电致变色遮挡片(1)的左、右两个侧面镀有一层透明电极,电致变色遮挡片(1)左侧面的透明电极与控制开关(2)的一端和电源地同时连接,控制开关(2)的另一端与摄像头(3)电源的负极连接,电致变色遮挡片(1)右侧面的透明电极与电阻R的一端连接,电阻R的另一端与摄像头(3)电源的正极连接,电致变色遮挡片(1)取代摄像头(3)前的玻璃罩或通过夹具将电致变色遮挡片(1)固定在摄像头(3)前方,且所述的电致变色遮挡片(1)与摄像头(3)同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电致变色材料制作遮挡片的摄像头遮挡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坤李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