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振玄专利>正文

一种冷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6132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冻装置,具有盛放冷冻物的空间,且设有气流通道的框架,并于框架内上下固设有相对应的磁板、框架的两侧边至少装设有两个可发射电波的电波产生器、蒸发器、抽气装置及位于气流信道冷风吸入端的气流产生器,使待冷冻物置于冷冻空间时,两块磁板产生单向静磁场,使冷冻物内部的水分子变小,并利用电波产生器让水分子产生振动,且使冷冻气流经气流产生器螺旋搅拌后,经蒸发器及抽气装置使冷冻气流于气流通道内循环,以产生更强振荡波,让水分子于维持序列状态下冻结,进而达成避免破坏冷冻物细胞及加速冷冻效率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冻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冷冻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冷冻装置。
技术介绍
渔获、肉品等生鲜食品为保持其鲜度并延长保存期现经常会通过冷冻方式来实现,冷冻有效避免了生鲜食品变质以及微生物生长。然而,生鲜食品的品质在冷冻过程中,容易受冻结速率、温度控制等因素的影响。以肉品而言,在冷冻过程中肉品细胞内游离的水分形成冰晶、蛋白质变性、脂肪酸败并使肉品色素发生氧化而促进脂肪氧化,且水分冻结为冰晶后,粗大而膨胀的冰晶会将肉品细胞膜刺破,使细胞组织受到破坏,当冷冻肉品解冻时,水溶性营养素随汁液流失,造成肉品褪色及变质。中国专利CN101573574A公开了一种冷冻装置用核心单元以及含有该核心单元的冷冻装置,具备彼此离开且相对被平行设置的大致为矩形的第一板状部件及大致为矩形的第二板状部件,并于第一板状部件与第二板状部件分别设置第一磁铁体及第二磁铁体,位于第一板状部件与第二板状部件一侧设置电波发送天线,使第一板状部件及第二板状部件形成有单向且均匀的静磁场,并于垂直于该静磁场的方向传播电波,使置于具备该核心装置内的冷冻物其水分子均匀排列,并借电波让水分子振动而维持均匀排列状态,从而有效抑制冷冻物的水分在冷冻过程产生体积变化,维持冷冻物解冻后的新鲜度。该冷冻装置虽能透过磁体产生静磁场,并借电波传导使冷冻物的水分子发生振动而于均匀排列状态下冷冻,以维持冷冻物的新鲜度,但使用上仍具有如下缺点:一是该装置于第一板状部件及第二板状部件的一侧设有整流板,并于整流板设复数开口部,使冷风能整合流动于第一板状部件及第二板状部件之间,但于整流板设开口部的方式仅有部分冷风能流畅通过整流板,其余冷风则会受整流板阻挡而产生阻力。二是电波发送天线系将线圈天线环绕为圆盘状,再于四个角落设填充部件及防水罩,但采用圆盘状线圈天线容易在四个角落产生电波传播死角,使电波无法平均传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冻装置,该装置通过环绕为矩形的电波发射器,使位于两电波发射器之间的冷冻空间能均匀传播电波;借气流产生器使冷冻气流经螺旋搅拌而产生更强振荡波,加速冷传导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冷冻装置,包括一框架、盛放冷冻物的空间,所述框架内形成至少一供气流循环的气流通道;至少两块磁板,设于所述空间内,其中两块磁板的端面相对设置;一电波产生器,设于所述框架上,所述电波产生器与两个电波发射器连接(优选:电性连接),所述电波发射器设置于与磁板的端面呈垂直的方向上,所述两个电波发射器相对设置;至少一气流产生器,设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冷风吸入端上,所述气流产生器上设有n个螺旋孔,所述n为自然数;一蒸发器,设于所述框架上;以及至少一抽气装置,设于所述蒸发器的一侧,用以抽送经过所述蒸发器的冷冻气流,使冷冻气流于气流通道内循环。优选的:所述电波发射器为防水线圈。更优选:所述线圈外围包覆一防水层。优选的:所述电波发射器的线圈环绕为矩形。优选的:所述框架内形成两条供气流循环的气流通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冷冻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冷冻装置。优选的:所述的冷冻装置供组设于冷冻箱体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了上述任一冷冻装置在食品、药品冷藏,以及空气调节设备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冷冻装置通过磁板与电波产生器使冷冻物内部的水分子串行化并产生振动,且利用气流产生器改变冷冻物的原子结构,让水分子在维持序列状态下冻结,所产生的冰晶晶核数变多,使冰晶更为细小,进而达到避免破坏冷冻物细胞的功效。2.本专利技术冷冻装置的电波发射器直接于线圈外围包覆防水层并环绕为矩形,使所发射的电波能均匀传播于冷冻空间内,无需额外设置防水结构,节省成本与耗材。3.本专利技术的冷冻装置设有具n个螺旋孔的气流产生器,使冷冻气流经螺旋搅拌而能产生更强振荡波,加速冷传导效率,减少冻结过程所需耗费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冷冻装置设于冷冻箱体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冷冻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实施例1冷冻装置的电波发射器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冷冻装置的气流产生器剖视图;图5为实施例1冷冻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冷冻装置的立体图。其中,1、冷冻装置,10、框架,101、空间,11、磁板,12、电波产生器,121、电波发射器,13、气流产生器,131、螺旋孔,14、蒸发器,141、冷风吸入端,15、抽气装置,A、静磁场,B、电子共振波,C、冷冻气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第1图所示,该冷冻装置1供组设于一冷冻箱体内,包含一框架10、两块磁板11、一电波产生器12、至少一气流产生器13、至少一蒸发器14以及至少一抽气装置15,所述框架10锁设于箱体内,并具有盛放冷冻物的空间101,且于框架10内形成一供气流循环的气流通道;所述磁板11设于框架10的空间101内,所述两块磁板11的端面相对设置,并能在空间101内产生单向静磁场,所述电波产生器12固设于框架10内,如图2所示,每个电波产生器12与两个电波发射器121连接(优选:电性连结),所述两个电波发射器121相对设置,所述电波发射器121设置于框架10内与所述磁板11端面垂直的方向上,且于二电波发射器121之间形成一距离并使二电波发射器121于框架10上呈相对设置(优选:所述电波发射器121为防水线圈,所述线圈外围包覆一防水层以达成防水功效),如图3所示,所述气流产生器13设于框架10的气流通道上,并位于磁板11下方,所述气流产生器13上设有复数螺旋孔131,所述蒸发器14设置于框架10内,并具有一冷风吸入端141;所述抽气装置15设置在蒸发器14相对于冷风吸入端141的一侧,,用以抽送经过蒸发器14之冷冻气流,使该冷冻气流于气流通道内循环。如图4所示,当待冷冻物置于冷冻空间101内时,相对设置的磁板11会产生强度与方向保持不变的单向静磁场A,使待冷冻物内部的水分子键角串行化而让水分子变小,每个电波产生器12的两个电波发射器121发射电波,使冷冻空间101内产生电子共振波B,以利用电子共振波B使待冷冻物内部游离的水分子产生振动而维持在序列状态,此时,冷冻气流C由冷风吸入端141进入蒸发器14后,透过抽气装置15使冷冻气流C于气流通道内循环,让位于冷冻空间101内的待冷冻物的水分子在序列状态下冻结时,所产生的冰晶晶核数变多,使冰核所增长的冰晶更为细小,以避免冷冻物细胞因粗大冰晶而遭受破坏,且能于解冻后维持冷冻物的鲜度、营养成份及品质。气流通道内的气流产生器13,借助复数螺旋孔131将冷冻气流C螺旋搅拌,使冷冻气流C循环回冷冻空间101时,改变置于空间101内冷冻物的原子结构,让原子里面的电子云轨道跃迁,使电子云变大而产生更强振荡波,以进一步加速冷冻气流C传导至冷冻物的速率,提升冷冻效率。实施例2如图5、6所示,冷冻装置1具有一框架10,所述框架形成供冷冻物盛放的冷冻空间101,所述冷冻空间101上、下端分设有一块磁板11,所述电波产生器12设于框架10内,每个电波产生器12与两个矩形电波发射器121连接(优选:电性连结),所述电波发射器121相对设置,所述两个矩形电波发射器121设置于与所述磁板11端面垂直的方向上,所述磁板11两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冷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冻装置,包括一框架、盛放冷冻物的空间,与所述框架内形成至少一供气流循环的气流通道;至少两块磁板,设于所述空间内,其中两块磁板的端面相对设置;一电波产生器,设于所述框架上,所述电波产生器与两个电波发射器连接,所述电波发射器设置于与磁板的端面呈垂直的方向上,所述两个电波发射器相对设置;至少一气流产生器,设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冷风吸入端上,所述气流产生器上设有n个螺旋孔,所述n为自然数;一蒸发器,设于所述框架上;以及至少一抽气装置,设于所述蒸发器的一侧,用以抽送经过所述蒸发器的冷冻气流,使冷冻气流于气流通道内循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冻装置,包括一框架、盛放冷冻物的空间,与所述框架内形成至少一供气流循环的气流通道;至少两块磁板,设于所述空间内,其中两块磁板的端面相对设置;一电波产生器,设于所述框架上,所述电波产生器与两个电波发射器连接,所述电波发射器设置于与磁板的端面呈垂直的方向上,所述两个电波发射器相对设置;至少一气流产生器,设于所述气流通道的冷风吸入端上,所述气流产生器上设有n个螺旋孔,所述n为自然数;一蒸发器,设于所述框架上;以及至少一抽气装置,设于所述蒸发器的一侧,用以抽送经过所述蒸发器的冷冻气流,使冷冻气流于气流通道内循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振玄庄奇陵
申请(专利权)人:林振玄庄奇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