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海底管道的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6058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3 00:32
一种深水海底管道的回收装置,包括:一轴套、与轴套一端相连的激发装置、安装在激发装置上的快速分离机构、安装在快速分离机构上的机械臂;其中,轴套包括:一轴套外壳、设置在轴套外壳上的数个轴套孔、套装在轴套孔内的承力钢珠,通过轴套的收缩或伸张,使得承力钢珠藏于轴套孔内或通过轴套孔与海底管道内壁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破坏海底管道结构的情况下,不仅能够与海底管道内壁充分接触,通过挤压海底管道内壁来提供足够的回收张力;而且,还能够顺利地将深水海底管道回收至作业线进行维修等操作;大大降低了回收过程的危险性,提高了海上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水海底管道的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底管道铺设,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深水海底管道的回收装置。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海底管道铺设由浅水走向深水,当发生海底管道屈曲或维修等问题时,需对深水海底管道进行回收。但是,由于海底管线铺设深度较深,且由于较大的海底管道回收张力及风、浪、流等影响,导致管头处的海底管道容易出现销轴撕裂的风险;并当管头通过船尾托管架时,还可能卡在托管架滚轮之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深水海底管道的回收装置,其在不破坏海底管道结构的情况下,不仅能够与海底管道内壁充分接触,通过挤压海底管道内壁来提供足够的回收张力,解决了在海底管道回收过程中的管头正常使用及安全性问题;而且,还能够顺利地将深水海底管道回收至作业线进行维修等操作,避免了海底管道回收至托管架时,管头出现卡在托管架滚轮之间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回收过程的危险性,提高了海上施工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深水海底管道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轴套、与轴套一端相连的激发装置、安装在激发装置上的快速分离机构、安装在快速分离机构上的的机械臂;其中,轴套包括:一轴套外壳、设置在轴套外壳上的数个轴套孔、套装在轴套孔内的承力钢珠,通过轴套的收缩或伸张,使得承力钢珠藏于轴套孔内或通过轴套孔与海底管道内壁接触。所述轴套内部为楔形;轴套的头部安装有密封,轴套的尾部为用于连接卡环及索具的U型钩状。所述轴套孔为凹槽式,承力钢珠设置在凹槽式的孔内,并由轴套外壳与轴套的楔形部分相互夹持来固定承力钢珠。所述激发装置上设有控制开关或连接外部液压泵的液压管线接口。所述机械臂为L型,L型机械臂的顶部设有便于组装和拆卸的吊点。所述承力钢珠与轴套外壳上的凹槽之间涂有用于保护构件的润滑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在不破坏海底管道结构的情况下,不仅能够与海底管道内壁充分接触,通过挤压海底管道内壁来提供足够的回收张力;而且,还能够顺利地将深水海底管道回收至作业线进行维修等操作;大大降低了回收过程的危险性,提高了海上施工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轴套沿轴向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机械臂及快速分离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激发装置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整体装配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整体安装回收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承力钢珠固定部分示意图。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轴套外壳、2.承力钢珠、3.轴套、4.快速分离结构、5.机械臂、6.激发装置、7.液压管线接口、8.海底管道、9.卡环及索具。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一轴套3、与轴套3一端采用螺栓连接方式相连的激发装置6、采用卡接方式安装在激发装置6上的快速分离机构4、安装在快速分离机构6上的的机械臂5;其中,轴套3包括:一轴套外壳1、设置在轴套外壳1上的数个轴套孔、套装在轴套孔内的承力钢珠2,通过轴套3的收缩或伸张,使得承力钢珠2藏于轴套孔内或通过轴套孔与海底管道8内壁接触。上述轴套3内部为楔形,轴套3的头部安装有密封,轴套3的尾部制作成U型钩,用于连接卡环及索具9。如图7中所示,上述轴套孔为凹槽式,承力钢珠2设置在凹槽式的孔内,并由轴套外壳1与轴套3的楔形部分相互夹持来固定承力钢珠2。上述激发装置6上设有控制开关或连接外部液压泵的液压管线接口7。上述机械臂5为L型,L型机械臂5的顶部采用螺栓设有便于组装和拆卸的吊点。上述承力钢珠2与轴套外壳1的凹槽之间涂有润滑脂,以保护构件,降低摩擦损耗。如图5所示,使用时,需在甲板上将承力钢珠2调整至分离状态,根据启动方式的不同,机械式通过掰动机械开关使轴套收缩达到分离状态,液压式使用高压泵等设备对轴套3加压使其收缩,使承力钢珠2自然处于分离状态。用铺管船吊机将本专利技术送至指定位置。水下机器人或潜水员协助将轴套3插入海底管道8内就位;由激发装置6激发本专利技术,轴套3伸张,承力钢珠2接触激发装置6的内壁,此时处于接合状态,即:工作状态,如图6所示。回收完成后,本专利技术可重复用于同一管径的海底管道8的再回收。上述承力钢珠2、快速分离结构4、激发装置6、卡环及索具9、吊点为现有技术,未作说明的技术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深水海底管道的回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水海底管道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轴套、与轴套一端相连的激发装置、安装在激发装置上的快速分离机构、安装在快速分离机构上的的机械臂;其中,轴套包括:一轴套外壳、设置在轴套外壳上的数个轴套孔、套装在轴套孔内的承力钢珠,通过轴套的收缩或伸张,使得承力钢珠藏于轴套孔内或通过轴套孔与海底管道内壁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水海底管道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轴套、与轴套一端相连的激发装置、安装在激发装置上的快速分离机构、安装在快速分离机构上的的机械臂;其中,轴套包括:一轴套外壳、设置在轴套外壳上的数个轴套孔、套装在轴套孔内的承力钢珠,通过轴套的收缩或伸张,使得承力钢珠藏于轴套孔内或通过轴套孔与海底管道内壁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海底管道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内部为楔形;轴套的头部安装有密封,轴套的尾部为用于连接卡环及索具的U型钩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海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訢燕晖于文太董广宁赵刚李建楠甘惠良田震赵福臣王晓飞邓欣旺范景涛王东辉董树阳孟祥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