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水胶垫卡涩的进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6030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止水胶垫卡涩的进水阀,包括阀本体和设于所述阀本体上的端口和联动组件,所述阀本体中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与所述端口相通,所述端口上设有水流控制组件,所述水流控制组件中具有止水胶垫、止水盖和止水针,该止水胶垫和止水盖之间形成有背压腔,该止水针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紧固在止水盖上,所述止水针上设有背压腔进水通道,所述联动组件与水流控制组件联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功能稳定,避免由于制造误差导致产品功能不稳定,具有能够防止水胶垫因止止水针卡涩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结构稳定性高、易于加工、耐脏性高的优点。

Water inlet valve for preventing water rubber cushion from stick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 inlet valve to prevent the pad jam, which comprises a valve body and is arranged in the port and linkage assembly valve body, the val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passage and a water passage, the water inlet passage and a water outlet passage communicated with the ports, the port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flow control the water flow control components, has a water stop rubber pad, sealing cover and sealing the needle assembly, the sealing pad and a sealing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back cover, the sealing needle adopts the way of interference fit fastener in the sealing cover, the sealing needle is arranged on the back pressure chamber into the water channel, and the linkage assembly flow control linkage assembly.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able function, avoid the manufacturing error due to the product function is not stable, it can prevent the water stop sealing pad for needle jam in it does not work, high structure stability, easy processing,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oil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水胶垫卡涩的进水阀
本技术属于进水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水胶垫卡涩的进水阀。
技术介绍
抽水马桶是每人每天都要使用的卫生洁具,而抽水马桶中的进水阀是其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出于控制进水阀的启闭功能的要求,现有的进水阀中一般都具有一背压腔,通过背压腔的充水和排水来控制止水胶垫的运动,通过止水胶垫对出水通道的打开和闭合,从而实现进水阀的启闭,由此必须具有背压腔进水通道和背压腔出水通道。在现有的背压腔进水设计中,一般具有一止水针和止水盖,止水胶垫、止水盖上的止水针和止水胶垫之间间隙配合,水可以从间隙中流入背压腔,这种结构容易因细小颗粒导致止水针卡涩,止水胶垫无法正常运动;另外一种就是在止水盖上采用钻小孔的方式,由于进水通道的尺寸要求,这种方式的生产加工难度较为困难。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深入研究,遂得到本案一种防止水胶垫卡涩的进水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水胶垫卡涩的进水阀,其具有能够防止进水阀的止水针卡涩导致止水胶垫无法正常运动、易于加工的优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防止水胶垫卡涩的进水阀,包括阀本体和设于所述阀本体上的端口和联动组件,所述阀本体中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与所述端口相通,所述端口上设有水流控制组件,所述水流控制组件中具有止水胶垫、止水盖和止水针,该止水胶垫和止水盖之间形成有背压腔,该止水针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紧固在止水盖上,所述止水针上设有背压腔进水通道,所述联动组件与水流控制组件联动。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背压腔进水通道为所述止水针上开设的过水槽。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止水针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接凸缘和第二卡接凸缘,所述止水针的第一卡接凸缘和第二卡接凸缘之间的部分紧固在所述止水盖上。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水流控制组件还包括支撑盘和固定环,该联动组件具有控制抬杆,所述支撑盘、止水胶垫和止水盖依次套接于所述端口中,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端口固定连接,所述止水盖上设有背压出水通道;所述止水胶垫密封设置在支撑盘和止水盖之间,该支撑盘和止水胶垫之间形成进水腔,该支撑盘与端口内壁面之间形成有分水腔,该分水腔入口与进水通道连通,分水腔分别与进水腔和背压腔相连通,该背压腔与背压出水通道连接,该背压出水通道由控制抬杆控制启闭,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止水盖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盘包括盘本体及贯穿所述盘本体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盘本体上还包括环绕所述第一通孔设置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侧边具有由所述第一凸缘延伸的挡片,所述第一凸缘抵顶于所述出水通道的端口,所述挡片位于所述出水通道的端口和所述进水通道的端口之间,所述盘本体与所述端口内壁面紧密结合,所述第一凸缘、挡片和端口内壁面之间形成所述分水腔,所述第一凸缘与所述止水胶垫之间形成所述进水腔,所述支撑盘上还具有连接所述分水腔和背压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设有第一过滤网。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止水胶垫具有一止水块,所述止水块限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止水盖具有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止水针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贯穿紧固在所述第一边上,所述背压出水通道贯穿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背压进水通道相通。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盘上还具有朝向所述背压腔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一边也具有朝向所述背压腔的第三凸缘,所述止水胶垫还具有一密封环,所述第二凸缘、密封环、第三凸缘由外向内相互叠加并紧密贴合,所述止水胶垫与所述第一边之间形成所述背压腔。上述方案中:所述联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联动臂和第二联动臂,所述第二联动臂具有一拐角,所述拐角转动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二联动臂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一浮筒,上端与所述第一联动臂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联动臂的上端与所述控制抬杆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水通道中设有第二过滤网。本技术在止水针上开设背压进水通道的方式,让加工难度得以降低,通过采用止水针和止水盖过盈配合的方式,让结构的紧密性提高,同时设置了二级过滤结构,将杂质过滤掉,让止水针免于卡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功能稳定,避免由于制造误差导致产品功能不稳定,具有能够防止止水胶垫因止水针卡涩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结构稳定性高、易于加工、耐脏性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水胶垫卡涩的进水阀的上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水胶垫卡涩的进水阀的主要部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水胶垫卡涩的进水阀的止水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阀本体-1;端口-11;进水通道-12;出水通道-13;止水胶垫-21;止水块-211;密封环-212;止水盖-22;第一边-221;第二边-222;第三凸缘-223;止水针-23;第一卡接凸缘-231、第二卡接凸缘-232;过水槽234;支撑盘-24;第一通孔-241;第一凸缘-242;缺口-243;挡片-244;第二通孔-245;第二凸缘-246;固定环-25;第一过滤网-31;第二过滤网-32;控制抬杆-41;第一联动臂-42;第二联动臂-43;浮筒-44;背压进水通道-51;背压出水通道-52;进水腔-53;分水腔-54;背压腔-5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防止水胶垫卡涩的进水阀,包括阀本体1和设于所述阀本体1上的端口和联动组件,所述阀本体1中设有进水通道12和出水通道13,所述进水通道12和出水通道13与所述端口11相通,所述端口11上设有水流控制组件,所述水流控制组件中具有止水胶垫21、止水盖22和止水针23,该止水胶垫21和止水盖22之间形成有背压腔55,该止水针23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紧固在止水盖22上,所述止水针23上设有背压腔进水通道12,所述联动组件与水流控制组件联动。其中,止水针23与止水盖22的过盈配合相对于常用的间隙配合方式,结构更加紧密,更加具有稳定性。所述背压腔进水通道12为所述止水针23上开设的过水槽234。更具体的,所述过水槽234开设于所述止水针23的表面,由所述止水针23的前部延伸至后部,这样的设置能够大大降低加工难度。为了更好地对所述止水针23进行固定,所述止水针2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接凸缘231和第二卡接凸缘232,所述止水针23的第一卡接凸缘231和第二卡接凸缘232之间的部分紧固在所述止水盖22上。所述水流控制组件还包括支撑盘24和固定环25,该联动组件具有控制抬杆41,所述支撑盘24、止水胶垫21和止水盖22依次套接于所述端口11中,所述固定环25与所述端口11固定连接,所述止水盖22上设有背压出水通道52;所述止水胶垫21密封设置在支撑盘24和止水盖22之间,该支撑盘24和止水胶垫21之间形成进水腔53,该支撑盘24与端口内壁面之间形成有分水腔53,该分水腔53入口与进水通道12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止水胶垫卡涩的进水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水胶垫卡涩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本体和设于所述阀本体上的端口和联动组件,所述阀本体中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与所述端口相通,所述端口上设有水流控制组件,所述水流控制组件中具有止水胶垫、止水盖和止水针,该止水胶垫和止水盖之间形成有背压腔,该止水针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紧固在止水盖上,所述止水针上设有背压腔进水通道,所述联动组件与水流控制组件联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水胶垫卡涩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本体和设于所述阀本体上的端口和联动组件,所述阀本体中设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与所述端口相通,所述端口上设有水流控制组件,所述水流控制组件中具有止水胶垫、止水盖和止水针,该止水胶垫和止水盖之间形成有背压腔,该止水针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紧固在止水盖上,所述止水针上设有背压腔进水通道,所述联动组件与水流控制组件联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止水胶垫卡涩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压腔进水通道为所述止水针上开设的过水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止水胶垫卡涩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针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接凸缘和第二卡接凸缘,所述止水针的第一卡接凸缘和第二卡接凸缘之间的部分紧固在所述止水盖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止水胶垫卡涩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控制组件还包括支撑盘和固定环,该联动组件具有控制抬杆,所述支撑盘、止水胶垫和止水盖依次套接于所述端口中,所述固定环与所述端口固定连接,所述止水盖上设有背压出水通道;所述止水胶垫密封设置在支撑盘和止水盖之间,该支撑盘和止水胶垫之间形成进水腔,该支撑盘与端口内壁面之间形成有分水腔,该分水腔入口与进水通道连通,分水腔分别与进水腔和背压腔相连通,该背压腔与背压出水通道连接,该背压出水通道由控制抬杆控制启闭,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止水盖密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防止水胶垫卡涩的进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包括盘本体及贯穿所述盘本体设置的第一通孔,所述盘本体上还包括环绕所述第一通孔设置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克麟陈良李智旭蔡鹏翔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科发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