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被动式吸收光能的中空玻璃,包括两块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四周设置有密封固定件,且所述密封固定件使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之间形成密封空腔;所述密封固定件内设置有配合使用的空气置换膜,所述密封空腔中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两端设置有配合空气置换膜使用的空气置换净化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建筑玻璃隔热保温与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的矛盾,同时满足了室内外空气互动净化及多功能使用的特点,提高了建筑物被动式利用太阳能的效率,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被动式吸收光能的中空玻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被动式吸收光能的中空玻璃,属于中空玻璃产品
技术介绍
中空玻璃由美国人于1865年专利技术,是一种良好的隔热、隔音、美观适用、并可降低建筑物自重的新型建筑材料,它是用两片玻璃,使用高强度高气密性复合粘结剂,将玻璃片与内含干燥剂的铝合金框架粘结,制成的高效能隔音隔热玻璃。中空玻璃多种性能优越于普通双层玻璃,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中空玻璃是将两片或多片玻璃以有效支撑均匀隔开并周边粘结密封,使玻璃层间形成有干燥气体空间的玻璃制品。其主要材料是玻璃、暖边间隔条、弯角栓、丁基橡胶、聚硫胶、干燥剂。中空玻璃是由两层或多层平板玻璃构成,四周用高强高气密性复合粘结剂,将两片或多片玻璃与密封条、玻璃条粘接、密封;中间充入干燥气体,框内充以干燥剂,以保证玻璃片间空气的干燥度;可以根据要求选用各种不同性能的玻璃原片,如无色透明浮法玻璃压花玻璃、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夹丝玻璃、钢化玻璃等与边框(铝框架或玻璃条等),经胶结、焊接或熔接而制成。高性能中空玻璃与一般普通中空玻璃不同,除在两层玻璃中间封入干燥空气之外,还要在外侧玻璃中间空气层侧,涂上一层热性能好的特殊金属膜,它可以截止由太阳射到室内的相当的能量,起到更大的隔热效果。建筑物利用太阳能达到被动式采暖、被动式采光、阻隔室内热量向外传递达到保温目的,是建筑门窗本应兼备的功能。但这几种功能会有矛盾,无法实现室内外空气互动作用,影响了玻璃门窗的综合性能。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能够综合性地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便的被动式吸收光能的中空玻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建筑玻璃隔热保温与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的矛盾,同时满足了室内外空气互动净化及多功能使用的特点,提高了建筑物被动式利用太阳能的效率,满足实际使用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被动式吸收光能的中空玻璃,包括两块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四周设置有密封固定件,且所述密封固定件使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之间形成密封空腔;所述密封固定件内设置有配合使用的空气置换膜,所述密封空腔中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两端设置有配合空气置换膜使用的空气置换净化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玻璃内部设置有若干凸透镜结构,所述第二玻璃内部设置有若干配合使用的三角形腔体,且在所述三角形腔体内设置有消音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密封空腔内设置有内外两卷帘,所述两卷帘上分别喷有防紫外涂层和吸热涂层,所述密封空腔外侧壁上设置有配合两卷帘使用的调节机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密封空腔内还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惰性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或氡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玻璃和所述第二玻璃均为钢化玻璃,所述凸透镜结构为PC聚光基片,所述PC聚光基片是厚度在0.2-2.4mm之间的聚碳酸酯明片。附注: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玻璃、所述第二玻璃的厚度最佳为4-12mm的平板钢化玻璃、夹胶钢化玻璃或低辐射镀膜钢化玻璃;所述密封空腔的厚度最佳为6-12mm。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结构简单、轻便的被动式吸收光能的中空玻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建筑玻璃隔热保温与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的矛盾,同时满足了室内外空气互动净化及多功能使用的特点,提高了建筑物被动式利用太阳能的效率,满足实际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被动式吸收光能的中空玻璃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密封空腔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被动式吸收光能的中空玻璃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被动式吸收光能的中空玻璃,包括两块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玻璃10和第二玻璃20,所述第一玻璃10和第二玻璃20四周设置有密封固定件30,且密封固定件30使第一玻璃10和第二玻璃20之间形成密封空腔40;所述密封固定件30内设置有配合使用的空气置换膜31,所述密封空腔40中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50,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0两端设置有配合空气置换膜31使用的空气置换净化器60。本专利技术采用中空结构并在其内部设置空气置换净化器60配合空气置换膜31使用,而太阳能电池板50实现能量转换,进而为空气置换净化器60的工作提供一定的电能支持,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建筑玻璃隔热保温与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的矛盾,同时满足了室内外空气互动净化及多功能使用的特点。进一步改进地,所述第一玻璃10内部设有若干凸透镜结构11,所述第二玻璃20内部设有若干配合使用的三角形腔体21,且在三角形腔体21内设置有消音片22;所述第一玻璃10和第二玻璃20均为钢化玻璃,所述凸透镜结构11为PC聚光基片,所述PC聚光基片是厚度在0.2-2.4mm之间的聚碳酸酯明片。其中,凸透镜结构11的设置能够提高玻璃本体对太阳能的吸收效果,进而提高能量吸收效率,而三角形腔体21的设置具有减轻玻璃本体质量的作用,而消音片22的设置实现玻璃本体多功能使用的特点。进一步改进地,展开如图2所示,所述密封空腔40内设有内外两卷帘41,所述两卷帘41上分别喷有防紫外涂层和吸热涂层,所述密封空腔40外侧壁上设有配合两卷帘41使用的调节机构42。实现玻璃本体多功能使用的特点。具体地,所述密封空腔40内还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惰性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或氡气。惰性气体具有保温作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结构简单、轻便的被动式吸收光能的中空玻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建筑玻璃隔热保温与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的矛盾,同时满足了室内外空气互动净化及多功能使用的特点,提高了建筑物被动式利用太阳能的效率,满足实际使用要求。附注1: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玻璃、所述第二玻璃的厚度最佳为4-12mm的平板钢化玻璃、夹胶钢化玻璃或低辐射镀膜钢化玻璃;所述密封空腔的厚度最佳为6-12mm。附注2: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玻璃、所述第二玻璃及密封气室的具体厚度可根据实际使用所需达到的具体效果来设定;本专利技术所述密封空腔40内具体所填充哪种惰性气体也是根据实际使用所需达到的功能来设定。附注3:本专利技术在安装时,可根据具有使用需要将所述第一玻璃或所述第二玻璃设置在室内或室外,所达到的功效也不一样。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被动式吸收光能的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玻璃(10)和第二玻璃(20),所述第一玻璃(10)和第二玻璃(20)四周设置有密封固定件(30),且所述密封固定件(30)使第一玻璃(10)和第二玻璃(20)之间形成密封空腔(40);所述密封固定件(30)内设置有配合使用的空气置换膜(31),所述密封空腔(40)中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50),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0)两端设置有配合空气置换膜(31)使用的空气置换净化器(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动式吸收光能的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玻璃(10)和第二玻璃(20),所述第一玻璃(10)和第二玻璃(20)四周设置有密封固定件(30),且所述密封固定件(30)使第一玻璃(10)和第二玻璃(20)之间形成密封空腔(40);所述密封固定件(30)内设置有配合使用的空气置换膜(31),所述密封空腔(40)中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50),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0)两端设置有配合空气置换膜(31)使用的空气置换净化器(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被动式吸收光能的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10)内部设置有若干凸透镜结构(11),所述第二玻璃(20)内部设置有若干配合使用的三角形腔体(21),且在所述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阳康,
申请(专利权)人:张阳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