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廊开挖及支撑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58712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管廊开挖及支撑的施工方法通过在待开挖的地下管廊的支护结构处预留土方,形成支撑于支护结构的操作台,挖掘操作台之间的土体形成挖掘机的活动区,从而操作台对支护结构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由于施工井位狭长且深土质松散而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能够在操作台上。操作台给支撑杆的安装提供了操作空间,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效率高且安全有效。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excavation and support of underground pipe galler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underground tunnel excavation and support construction method in underground pipe gallery for excavation supporting structure reserved operation platform to support the formation of earth retaining structure, mining area soil oper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formation of excavator, to Taiwan to support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To prevent the safety construction well narrow and deep loose soil exists. 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can be on the operating platform. The operation platform provides the operating space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support rod, and facilit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管廊开挖及支撑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地下管廊开挖及支撑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地下综合管廊的兴起,地方政府越来越多的投入城市核心区域的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管廊,即管道的走廊。化工及其相关类工厂中很多管道被集中在一起,沿着装置或厂房外布置,形成和走廊类似的样子。地下综合管廊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管线放置其中而形成的一种公共基础设施。它是城市生命线工程基础设施发展的方向。它由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立柱、横梁以及桁架所构成,按类型可分为单层或多层,可通行的或不可通行的等。地下综合管廊与城市地铁施工类似但又不同于地铁,其具有施工井位狭长且深、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周围老建筑较多、土质松散、坑内钢支撑密集不易出土、工期紧等特点,这对地下综合管廊的土方开挖和支撑的施工造成了很大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地下管廊开挖及支撑的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井位狭长且深、土质松散而造成的土方开挖和支撑的施工难度大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下管廊开挖及支撑的施工方法,包括:S1:于待开挖的地下管廊的侧部施工形成支护结构;S2:挖掘所述支护结构之间的土体,至顶部支撑的预设高度;S3:继续向下挖掘土体、并于所述支护结构处留设与所述支护结构相贴的顶部操作台,且所述顶部操作台之间形成有向下凹陷的、供挖掘机作业的顶部机械操作区;S4:提供顶部支撑杆,于所述顶部操作台上、将所述顶部支撑杆装设于所述支护结构上对应所述顶部支撑的预设高度处,并通过所述顶部支撑杆顶撑于相对的两个支护结构之间;S5:挖除所述顶部操作台;S6:继续向下挖掘土体、并于下一道支撑的预设高度处留设与所述支护结构相贴的下一道操作台,且所述下一道操作台之间形成有向下凹陷的、供挖掘机作业的下一道机械操作区;S7:提供支撑杆,于所述下一道操作台上、将所述支撑杆装设于所述支护结构上对应所述下一道支撑的预设高度处,并通过所述支撑杆顶撑于相对的两个支护结构之间;S8:挖除所述下一道操作台;S9:重复步骤S6至S8,直至挖掘土体至底部支撑的预设高度。本专利技术地下管廊开挖及支撑的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地下管廊开挖及支撑的施工方法通过在待开挖的地下管廊的支护结构处预留土方,形成支撑于支护结构的操作台,挖掘操作台之间的土体形成挖掘机的活动区,从而操作台对支护结构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由于施工井位狭长且深土质松散而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能够在操作台上。操作台给支撑杆的安装提供了操作空间,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效率高且安全有效。小型挖掘机在挖掘机的活动区处开挖土方,并利用吊车等将土方运送出去,施工效率高,且解决了在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挖掘施工时容易触碰到支撑杆,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随着土方的开挖,小型挖掘机的位置也随之下降,解决了挖掘机的臂长有限,当开挖的深度大于8m时,地面的挖掘机无法进行开挖施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开挖过程中能更好地与支撑杆的安装形成流水作业,无需再搭设脚手架安装钢支撑施工,在减低成本的同时还减少了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地下管廊开挖及支撑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于所述支护结构处留设与所述支护结构相贴的底部操作台,且所述底部操作台之间形成有向下凹陷的、供挖掘机作业的底部机械操作区;提供底部支撑杆,于所述底部操作台上、将所述底部支撑杆对应所述底部支撑的预设高度装设于所述支护结构上,并通过所述底部支撑杆顶撑于相对的两个支护结构之间;以及挖除所述底部操作台。本专利技术地下管廊开挖及支撑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地下管廊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本专利技术地下管廊开挖及支撑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挖掘土体的过程中,提供挖掘机,并将所述挖掘机置于所述顶部机械操作区内,通过所述挖掘机进行挖掘土体。本专利技术地下管廊开挖及支撑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于所述支护结构的顶部施工冠梁,从而通过所述冠梁锚固所述顶部支撑杆的端部。本专利技术地下管廊开挖及支撑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部操作台、所述下一道操作台和所述底部操作台均为直角梯形结构台,放坡系数不小于1:1。附图说明图1至图9为本专利技术地下管廊开挖及支撑的施工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至图9,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地下管廊开挖及支撑的施工方法的步骤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地下管廊开挖及支撑的施工方法通过在挖掘支护结构之间的土体,于支护结构处预留与支护结构相贴的操作台,且操作台之间形成有向下凹陷的、供挖掘机作业的机械操作区,从而操作台对支护结构起到支撑作用,防止由于施工井位狭长且深土质松散而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能够在操作台上装设支撑杆,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效率高且安全有效。将挖掘机放到机械操作区处挖掘支护结构之间的土方,并利用吊车等将土方运送出去,施工效率高,且解决了在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挖掘施工时容易触碰到支撑杆,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随着土方的开挖,小型挖掘机的位置也随之下降,解决了挖掘机的臂长有限,当开挖的深度大于8m时,地面的挖掘机无法进行开挖施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开挖过程中能更好地与支撑杆的安装形成流水作业,无需再搭设脚手架安装钢支撑施工,在减低成本的同时还减少了安全隐患。如图1所示,首先沿着待开挖的地下管廊的周边施工支护结构10,于待开挖的地下管廊的侧部施工形成支护结构10。在本实施例中,支护结构10为主要承受横向推力的桩。于支护结构10的顶部施工冠梁11,从而以方便后续安装顶部支撑杆时通过冠梁11锚固顶部支撑杆的端部。在地面上支护结构10的外侧施工排水沟12。接着挖掘支护结构10之间的土体,至顶部支撑的预设高度。具体地,根据施工要求将地下500mm以上的土石方进行整体清运出现场,以空出空间方便后续安装顶部支撑杆。如图2所示,继续向下挖掘土体、并于支护结构10处留设与支护结构10相贴的顶部操作台20,且顶部操作台20之间形成有向下凹陷的、供挖掘机作业的顶部机械操作区21。具体地,用基坑外挖掘机配合基坑内小型挖机进行开挖。由中间向下挖掘土体至约3m左右深,在地下管廊内侧的四周、支护结构10处预留2至2.5米左右宽度的预留土体不开挖,从而形成向下凹陷的、长棱台形的顶部机械操作区21以及位于顶部机械操作区21的外围、支护结构10处的顶部操作台20,便于后续架设支撑时施工人员站在顶部操作台20上进行施工操作。顶部操作台20对支护结构10具有支撑作用。顶部操作台20为直角梯形结构台,顶部操作台20的放坡系数不小于1:1。如图3所示,提供顶部支撑杆30,于顶部操作台20上、将顶部支撑杆30装设于支护结构10上对应顶部支撑的预设高度处,并通过顶部支撑杆30顶撑于相对的两个支护结构10之间。具体地,施工人员在顶部操作台20上施工顶部支撑杆30,将顶部支撑杆30的端部锚固于支护结构10的顶部施工冠梁11上,从而用顶部支撑杆30支撑相对的两个支护结构10。顶部支撑杆30可以采用钢支撑或者混凝土支撑。如图4所示,提供挖掘机,将挖掘机放置于顶部机械操作区21进行挖掘支护结构10之间土体的作业。挖掘机在顶部机械操作区21处挖掘顶部操作台20的土体,挖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地下管廊开挖及支撑的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管廊开挖及支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于待开挖的地下管廊的侧部施工形成支护结构;S2:挖掘所述支护结构之间的土体,至顶部支撑的预设高度;S3:继续向下挖掘土体、并于所述支护结构处留设与所述支护结构相贴的顶部操作台,且所述顶部操作台之间形成有向下凹陷的、供挖掘机作业的顶部机械操作区;S4:提供顶部支撑杆,于所述顶部操作台上、将所述顶部支撑杆装设于所述支护结构上对应所述顶部支撑的预设高度处,并通过所述顶部支撑杆顶撑于相对的两个支护结构之间;S5:挖除所述顶部操作台;S6:继续向下挖掘土体、并于下一道支撑的预设高度处留设与所述支护结构相贴的下一道操作台,且所述下一道操作台之间形成有向下凹陷的、供挖掘机作业的下一道机械操作区;S7:提供支撑杆,于所述下一道操作台上、将所述支撑杆装设于所述支护结构上对应所述下一道支撑的预设高度处,并通过所述支撑杆顶撑于相对的两个支护结构之间;S8:挖除所述下一道操作台;S9:重复步骤S6至S8,直至挖掘土体至底部支撑的预设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管廊开挖及支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于待开挖的地下管廊的侧部施工形成支护结构;S2:挖掘所述支护结构之间的土体,至顶部支撑的预设高度;S3:继续向下挖掘土体、并于所述支护结构处留设与所述支护结构相贴的顶部操作台,且所述顶部操作台之间形成有向下凹陷的、供挖掘机作业的顶部机械操作区;S4:提供顶部支撑杆,于所述顶部操作台上、将所述顶部支撑杆装设于所述支护结构上对应所述顶部支撑的预设高度处,并通过所述顶部支撑杆顶撑于相对的两个支护结构之间;S5:挖除所述顶部操作台;S6:继续向下挖掘土体、并于下一道支撑的预设高度处留设与所述支护结构相贴的下一道操作台,且所述下一道操作台之间形成有向下凹陷的、供挖掘机作业的下一道机械操作区;S7:提供支撑杆,于所述下一道操作台上、将所述支撑杆装设于所述支护结构上对应所述下一道支撑的预设高度处,并通过所述支撑杆顶撑于相对的两个支护结构之间;S8:挖除所述下一道操作台;S9:重复步骤S6至S8,直至挖掘土体至底部支撑的预设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琳杨昆鹏张国贤陈佳男吴宪财胡占东冯旭王永明李金鑫刘军韩吉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