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包棉罗马布一浴染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58400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锦包棉罗马布一浴染色工艺,属于纺织制造业印染技术领域。其加工流程为:翻布→气蒸→预定型→染色→对色→水洗→皂洗→烘干→成品,所述的染色采用一浴染色,待处理罗马布进缸,浴比为1:3‑4。将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锦包棉罗马布的染色,具有耗水量少、节水、上染均匀等优点。

One bath dyeing process of brocade wrapped cotton and Rome cloth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tton bag Rome cloth one bath dyeing process,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extile manufacturing printing and dyeing technology. The machining process is: double cloth, steaming, dyeing, color, type of book, soap washing, washing and drying to obtain the finished product, the dyeing in one bath dyeing, pending Rome cloth into the cylinder, bath ratio of 1:3 4. The invention is applied to the dyeing of brocade cotton and Rome cloth,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water consumption, water saving, uniform dyeing,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锦包棉罗马布一浴染色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锦包棉罗马布一浴染色工艺,属于纺织制造业印染

技术介绍
罗马布是常见的一种针织面料,相对普通面料而言,由于其布面不是很平整,且有暗横条,因此,不仅染色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染料进行染色,上染结束后还要进行多次水洗、皂洗,导致罗马布加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和染料,并在生产过程中和生产结束时会产生大量的印染废水,不仅造成了生态污染,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进行净水添加和污水处理,从而增加了其加工成本。罗马布面料的特殊性也导致其染色效果不佳。基于此,做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罗马布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耗水量少、加工均匀性好、工艺流程短、染色效果佳的锦包棉(一般是指含锦量≤30%的状况)罗马布一浴染色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经过多年研究,采用特定的染色助剂配合特殊的染色工艺获得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在罗马布染色的上述问题。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锦包棉罗马布一浴染色工艺,其加工流程为:翻布→气蒸→预定型→染色→对色→水洗→皂洗→烘干→成品,所述预定型工序中,定型方式采用天然气明火热定型,温度为185-195℃,面料运行速度为50-60码/min,风量80-120r/min;所述的染色采用一浴染色,待处理罗马布进缸,浴比为1:3-4,控制升温速率为3-5℃/min,浴温升至35-55℃,加入冰醋酸;降低升温速率,并控制升温速率为1-3℃/min,升温至60-80℃,加入酸性染料、氯化稀土染色助剂,保温10-20min;降低升温速率,并控制升温速率为0.5-1.5℃/min,升温至92-98℃,保温20-35min,加入元明粉,保温12-20min,加入纯碱和活性染料,保温20-40min,染色完毕;所述的皂洗工序中,控制升温速率为2-5℃/min,浴温升至65-75℃;降低升温速率,并控制升温速率为1-3℃/min,升温至75-85℃,保温12-18min;以2-5℃/min降温至35-45℃,控制pH为4.5-8.5,完成皂洗。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的氯化稀土试剂为氯化镧、氯化铈等,优选为氯化镧,添加量0.1-1%,优选0.5%。所述的染色工序中,升温速率在a→b阶段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处理周期的长短上,因此,基于生产效率的考虑,其升温速率宜控制在3-5℃/min,浴温升至40℃,加入冰醋酸再次升温;由b→c阶段,此时温度已经处于中温阶段,且加入了冰醋酸,则升温速率不宜过高,将升温速率控制在1-3℃/min时,可确保了浴液的稳定,避免温度过高引起冰醋酸形态变化,升温至70℃,加入酸性染料和染色助剂再次升温;由c→d阶段,此时,浴液中已经包含有酸性染料,考虑到酸性染料的适用性,温度过高容易导致染料失活,同时,当升温速率高于1.5℃/min时,由于升温过快,还易引起面料的僵硬,导致手感变差,因此该阶段升温速率为控制在0.5-1.5℃/min,升温至98℃,先保温30min,待酸性染料浸润充分后,再加入元明粉进行促染;而后保温15min,完成酸性染料上染充分,加入纯碱和活性染料(耐高温K系列),进行活性染料的浸润和上染,最后保温30min,完成上染平衡。酸性染料的添加温度控制在80℃以下的中温阶段,保证了酸性染料的活性,使面料在该阶段即完成酸性染料的上染;而后将温度升高,完成面料对活性染料上染的同时对其上染效果进行固色,最后在该温度下继续保温一段时间,确保上染充分。整个上染过程中浴比控制在1:4以下,并将活性染料与酸性染料在一个染缸中完成,避免了更换浴液造成的用水量增大,在确保上染效果的同时,使上染过程中实际用水量大大降低。所述的皂洗工序中,温度升至65-75℃的速率与温度由75-85℃降低至35-45℃的降温速率相同。皂洗工序中,升温或降温速率过慢则影响主要表现在处理周期的长短上或在同样处理时间内处理不充分。由于处理对象为连续结构的布料,处理过程中升温速率会对织物表面的折痕、手感都会造成影响,低温阶段,这种影响不大,因此升温速率可适当的提高,当温度较高时,如继续采用较快的升温速率,则会造成折痕的形成,从而影响面料表面的光滑度和手感。在皂洗开始阶段,皂洗液逐渐的侵入到面料中,如果温度过高、升温速度过快,则会影响皂洗液与面料的接触效率,造成皂洗不均匀;皂洗结束阶段是皂洗效果稳定的阶段,升温速率过快,则会导致染料活性较高,出现染料反染(即清洗液中的染料重新回到面料上)现象,升温速率同样不宜过高。所述的染色为非黑色(优选为彩色或本白或漂白)时,预定型后还设置有前处理,将待处理布料置于添加有去油助剂(如:去油灵)和双氧水的溶液中,控制前处理温度为85-95℃,处理时长为20-35min。对于黑色而言,预定型后可直接进行上染,而对于非黑色,尤其是彩色、本白或者漂白时,罗马布表面所沾染的杂质极易粘附在布料表面,并造成染色的不匀,影响染色效果,因此在处理溶液中添加去油助剂和双氧水,对罗马布表面进行粗糙化的同时,确保布料表面干净无油渍,从而提高染料的粘附性,改善上染效果。所述的预定型工序中,采用天然气明火热定型,温度为190℃,面料运行速度为55码/min,风量100r/min。预定型采用该工序,确保罗马面料处于伸展状态,使面料在染色过程中可以更加充分的与染料接触,从而有利于其染色的有效进行,从而减少了染色过程和皂洗过程中水和染料的使用量。所述的皂洗结束时,pH控制在6.5-7.5。所述的烘干工序中,烘干温度为182-188℃,面料运行速度为55-65码/min。烘干过程是染色、皂洗效果后期定型的阶段,本申请中,其温度相对较高,而烘干速度相对较慢,使面料充分与热量接触,确保烘干均匀的同时,避免烘干过程中染料随蒸汽游离,造成后期染色变异。所述的成品工序阶段,控制温度为185-192℃,面料运行速度为20-30码/min。成品阶段是染色加工最后的一个工序,也是染色加工最后的一道保型过程,本申请将该阶段的温度与烘干阶段温度接近,并将运行速度进一步降低,确保成品均匀。所述的染色工序和皂洗工序中,染液和皂洗液中的水采用河水过滤软化至硬度降低至40ppm以下,或者采用收集的一浴染色加工中的回用水,该回用水是将印染废水、皂洗废水通过厌氧法深度处理后至硬度不超过0.01ppm。其中以河水作为原始水源时,只需要将其硬度进行控制即可满足本申请的一浴染色工艺要求;采用废水回用时,由于染色过程中冰醋酸、纯碱和皂洗中碱性皂洗液的添加,本身就中和了其自身的pH,并将加工过程中的染料等物质转化为固体沉淀,因此,厌氧法深度处理后的硬度通常都会在0.01ppm以下,其品质较自来水更佳,而生产中的回用率可达到50-60%左右,从而减少了废水的排放和实际废水的产生。所述的活性染料采用高温型活性染料,即常规的K系列染料。活性染料是在染色工序的后期投放,既可以适应前段酸性染料中低温染色的要求,又能避免染色串色。本申请的染色工序中,将活性染料染色与酸性染料染色形成一浴染色,在染色过程中,酸性染料的添加温度控制在80℃以下的中温阶段,保证了酸性染料的活性,使面料在该阶段即完成酸性染料的上染;而后将温度升高,先加入元明粉促进面料对酸性染料的上染,而后再加入纯碱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锦包棉罗马布一浴染色工艺

【技术保护点】
锦包棉罗马布一浴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加工流程为:翻布→气蒸→预定型→染色→对色→水洗→皂洗→烘干→成品,所述预定型工序中,定型方式采用天然气明火热定型,温度为185‑195℃,面料运行速度为50‑60码/min,风量80‑120r/min;所述的染色采用一浴染色,待处理罗马布进缸,浴比为1:3‑4,控制升温速率为3‑5℃/min,浴温升至35‑55℃,加入冰醋酸;降低升温速率,并控制升温速率为1‑3℃/min,升温至60‑80℃,加入酸性染料、氯化稀土染色助剂,保温10‑20min;降低升温速率,并控制升温速率为0.5‑1.5℃/min,升温至92‑98℃,保温20‑35min,加入元明粉,保温12‑20min,加入纯碱和活性染料,保温20‑40min,染色完毕;所述的皂洗工序中,控制升温速率为2‑5℃/min,浴温升至65‑75℃;降低升温速率,并控制升温速率为1‑3℃/min,升温至75‑85℃,保温12‑18min;以2‑5℃/min降温至35‑45℃,控制pH为4.5‑8.5,完成皂洗。

【技术特征摘要】
1.锦包棉罗马布一浴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加工流程为:翻布→气蒸→预定型→染色→对色→水洗→皂洗→烘干→成品,所述预定型工序中,定型方式采用天然气明火热定型,温度为185-195℃,面料运行速度为50-60码/min,风量80-120r/min;所述的染色采用一浴染色,待处理罗马布进缸,浴比为1:3-4,控制升温速率为3-5℃/min,浴温升至35-55℃,加入冰醋酸;降低升温速率,并控制升温速率为1-3℃/min,升温至60-80℃,加入酸性染料、氯化稀土染色助剂,保温10-20min;降低升温速率,并控制升温速率为0.5-1.5℃/min,升温至92-98℃,保温20-35min,加入元明粉,保温12-20min,加入纯碱和活性染料,保温20-40min,染色完毕;所述的皂洗工序中,控制升温速率为2-5℃/min,浴温升至65-75℃;降低升温速率,并控制升温速率为1-3℃/min,升温至75-85℃,保温12-18min;以2-5℃/min降温至35-45℃,控制pH为4.5-8.5,完成皂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锦包棉罗马布一浴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稀土染色助剂为氯化镧、氯化铈,优选氯化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锦包棉罗马布一浴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皂洗工序中,温度升至65-75℃的速率与温度由75-85℃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士松陈尧宏曹林钢王国标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乐高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