肼化合物、光学各向异性体的制造方法、以及聚合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5636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肼化合物、光学各向异性体的制造方法、以及聚合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该肼化合物由式(3)表示,A

Hydrazine compou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optical anisotropic bod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merizable compound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hydrazine compounds,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of optical anisotropic bodi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polymerizable compounds. The hydrazine compound is represented by formula (3), 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肼化合物、光学各向异性体的制造方法、以及聚合性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本申请是中国申请号为201380037467.7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案申请的专利技术名称为“聚合性化合物、聚合性组合物、高分子、以及光学各向异性体”,申请日为2013年5月30日。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以制作在宽的波长区域能够均匀偏振转换的光学薄膜的聚合性化合物、聚合性组合物和高分子、以及光学各向异性体。
技术介绍
平板显示装置(FPD)通过使用偏振片或相位差片等光学薄膜能够高清晰度的显示,因此作为优异的显示设备,以电视机为代表得到广泛使用。作为相位差片,有将直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的1/4波片或将直线偏振光的偏振光振动面转换90度的1/2波片等。这些相位差片能够将某种特定的单色光准确地转换为光线波长的1/4λ或者1/2λ的相位差。然而,以往的相位差片存在着通过相位差片后输出的偏振光转换为有色偏振光的问题,其起因如下:构成相位差片的材料对相位差具有波长分散性,相对于混有可见光区光线的合成波即白色光,根据各波长的偏振光状态产生分布,因此在所有的波长区域调节至准确的1/4λ或者1/2λ的相位差是不可能的。为了解决这种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述式(3)所示的肼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5.30 JP 2012-123422;2012.07.06 JP 2012-153051.一种下述式(3)所示的肼化合物:式(3)中,Ax表示下述式(II-1)~(II-5)所示的稠环基团的任一基团:X表示-NR3-、氧原子、硫原子、-C(=O)-、-SO-、或-SO2-,R3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各式中,至少1个C-Rx置换为氮原子,Rx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氰基、硝基、碳原子数1~6的烷基亚磺酰基、碳原子数1~6的烷基磺酰基、碳原子数1~6的氟烷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6的烷硫基、单取代氨基、二取代氨基、碳原子数1~6的烷基氨磺酰基、碳原子数2~12的二烷基氨磺酰基或-C(=O)-O-R6,多个Rx彼此完全相同或不同;Ay表示氢原子、可具有选自卤原子、氰基、取代氨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被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取代的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硝基、芳基、碳原子数3~8的环烷基、-C(=O)-R6、-C(=O)-O-R6、-SO2R6及羟基的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可具有选自卤原子、氰基、取代氨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被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取代的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硝基、芳基、碳原子数3~8的环烷基、-C(=O)-R6、-C(=O)-O-R6、-SO2R6及羟基的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20的烯基、可具有选自卤原子、氰基、取代氨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被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取代的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硝基、芳基、碳原子数3~8的环烷基、-C(=O)-R6、-C(=O)-O-R6、-SO2R6及羟基的取代基的碳原子数3~18的环烷基、-C(=O)-R4、-SO2-R5、或具有选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本圭奧山久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