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5469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工具,包括旋转轮,旋转轮上沿周向分布有开槽齿刀,开槽齿刀包括外刀头和内刀头,外刀头设置于内刀头的两侧,分布于旋转轮轴向的两端面,外刀头的顶部比内刀头的顶部高。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一次性成型,开槽成型美观好看、极大的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墙体不会产生颤动而导致灰缝开裂,提高墙体安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工具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工具。
技术介绍
无论是工业、市政工程还是房建住宅工程砌体墙施工部位,在砌体墙施工完成后、电气工程施工时需在墙体开槽预埋管线,如办公楼,住宅等房屋建筑工程墙体电气工程施工往往采取切割双线原后凿除双线内中间部分,或采用电锤(冲击钻)施工作业,即不整齐也不规范,费时费工操作复杂,切割开线后凿除线内墙体时电锤(冲击钻)颤动容易导致墙体恢复开裂松动,导致墙体不稳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特别是在墙体厚度在150mm以下时更容易导致墙体灰缝开裂,甚至出现倒塌等安全质量问题。(1)方法一:将开槽器固定段、过渡段、延伸段和端头连接成整体安装在电锤(冲击钻)上,利用电锤(冲击钻)工作容易出事颤动,导致墙体不稳灰缝开裂,使用时操作比较复杂,工人操作劳动强度大,没有解决墙体开槽一次性成型实质性问题。(2)方法二:在墙体上配线管、线盒的施工方法,其要点为采用壳体深度为80mm的线盒(长、宽与常规线盒相同,深度由过去6cm改为8cm),施工时先将线盒安装到位,原后再进行墙体的土建施工。只是一种施工方法,没有解决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实质性技术问题,施工时操作复杂,需要相关工序随时相互配合,在混凝土加气块实心砖施工时不切实际。(3)方法三:利用空心砌块的特性将垂直管线在砌块的垂直孔洞中预埋,水平管线在开槽空心砖中预埋,水平管线尽量利用水平系梁,从而达到在墙体中自由走线的目的。在混凝土加气块实心砖施工时无法操作,特别是在墙体后预埋管线操作上不切实际,操作复杂需要相关工序之间随时相互配合,没有解决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实质性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工具,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一次性成型,开槽成型美观好看、极大的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墙体不会产生颤动而导致灰缝开裂,提高墙体安全稳定性。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工具,包括旋转轮,旋转轮上沿周向分布有开槽齿刀,开槽齿刀包括外刀头和内刀头,外刀头设置于内刀头的两侧,分布于旋转轮轴向的两端面,外刀头的顶部比内刀头的顶部高。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外刀头的顶部比内刀头的顶部高1.5mm~2.5mm。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内刀头包括多个内刀块,多个内刀块连续相邻设置,外刀头与内刀头之间和内刀块之间均设有深线槽。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内刀块的个数为2~4个。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深线槽的宽度为2.5mm~3mm,深线槽的深度为2.5mm~3mm。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内刀块的高度为2~5mm,内刀块的宽度为4~6mm。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外刀头和内刀头均由多个齿头沿旋转轮周向均匀分布,齿头的横向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进一步地,齿头的横向截面均向一个方向偏离。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转动轴和拧紧螺丝,旋转轮为空心,转动轴的一端从旋转轮一端面插入,拧紧螺丝从另一端面插入,拧紧螺丝通过螺纹与转动轴连接锁紧,转动轴的另一端与电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轮包括滚筒、压盖和端盖,压盖和端盖分别设置于滚筒的两端,滚筒的一端面上设有凹槽,压盖放置于凹槽内,端盖设置于滚筒的另一端面,与滚筒固定连接。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外刀头的宽度为4~6mm,外刀头的高度为4~6mm。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外刀头分布于内刀头两侧,并高于内刀头,先与墙体接触,起切割引线槽作用,使开槽齿刀工作时不会破坏墙体,减少切割墙体时的阻力,内刀头进一步将已经有引线槽的墙体,进行破碎砖块,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一次性成型,开槽成型美观好看、极大的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墙体不会产生颤动而导致灰缝开裂,提高墙体安全稳定性,特别是150mm以下墙体开槽安全稳定性更加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工具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中,1-开槽齿刀,2-电动机,3-转动轴,4-压盖,5-拧紧螺丝,6-外刀头,7-内刀头,8-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工具,包括旋转轮,旋转轮上沿周向分布有开槽齿刀1,开槽齿刀1包括外刀头6和内刀头7,外刀头6设置于内刀头7的两侧,分布于旋转轮轴向的两端面,外刀头6的顶部比内刀头7的顶部高;通过外刀头6分布于内刀头7两侧,并高于内刀头7,先与墙体接触,起切割引线槽作用,使开槽齿刀1工作时不会破坏墙体,减少切割墙体时的阻力,内刀头7进一步将已经有引线槽的墙体,进行破碎砖块,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一次性成型,开槽成型美观好看、极大的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墙体不会产生颤动而导致灰缝开裂,提高墙体安全稳定性,特别是150mm以下墙体开槽安全稳定性更加明显。进一步地,外刀头6的顶部比内刀头7的顶部高2mm。进一步地,内刀头7包括多个内刀块,多个内刀块连续相邻设置,外刀头6与内刀头7之间和内刀块之间均设有深线槽。进一步地,内刀块的个数为2~4个。进一步地,深线槽的宽度为2.5,深线槽的深度为3mm。进一步地,内刀块的高度为3mm,内刀块的宽度为5mm。进一步地,外刀头6和内刀头7均由多个齿头沿旋转轮周向均匀分布,齿头的横向截面为三角形或梯形。进一步地,齿头的横向截面均向一个方向偏离。进一步地,还包括转动轴3和拧紧螺丝5,旋转轮为空心,转动轴3的一端从旋转轮一端面插入,拧紧螺丝5从另一端面插入,拧紧螺丝5通过螺纹与转动轴3连接锁紧,转动轴3的另一端与电动机2的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旋转轮包括滚筒、压盖4和端盖8,压盖4和端盖8分别设置于滚筒的两端,滚筒的一端面上设有凹槽,压盖4放置于凹槽内,端盖8设置于滚筒的另一端面,与滚筒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旋转轮外套装有保护套,保护套为半开式,套装于旋转轮的上半部分,可以将开槽时的碎渣和灰尘挡住,起到保护作业人员的作用。进一步地,保护套上还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与墙体接触,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进一步地,定位板上还设有导向轮,通过导向轮与墙体接触。进一步地,导向轮与定位板之间设有弹簧,使用不同的压紧力,通过弹簧调节旋转轮与墙体的接触深度。进一步地,旋转轮上还设有喷水装置,通过喷水将开槽时的灰尘淋湿,减小扬尘,便于施工。进一步地,外刀头的宽度为5mm,外刀头的深度为5mm。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方案提供一种更加快速、简捷、方便,高效,安全可靠的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的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建筑物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技术的施工方法,该设计专利技术使用的材料采购方便,可在工厂形成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好,使用拆卸方便,工作效率高。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工具和改进后的成品电动切割设备进行连接打开电源就可工作,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工具主要包括:开槽齿刀1,压盖4,拧紧螺丝5三部分组成(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工具)。开槽齿刀1设置成内外刀头6,外刀头6比内刀头7大2mm的作用主要是起切割引线槽作用,使开槽齿刀1工作时不会产生破坏墙体,减少刀头工作阻力,刀头之间设置2.5mm宽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轮,旋转轮上沿周向分布有开槽齿刀,开槽齿刀包括外刀头和内刀头,外刀头设置于内刀头的两侧,分布于旋转轮轴向的两端面,外刀头的顶部比内刀头的顶部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轮,旋转轮上沿周向分布有开槽齿刀,开槽齿刀包括外刀头和内刀头,外刀头设置于内刀头的两侧,分布于旋转轮轴向的两端面,外刀头的顶部比内刀头的顶部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工具,其特征在于,外刀头的顶部比内刀头的顶部高1.5mm~2.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工具,其特征在于,内刀头包括多个内刀块,多个内刀块连续相邻设置,外刀头与内刀头之间和内刀块之间均设有深线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工具,其特征在于,内刀块的个数为2~4个。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工具,其特征在于,深线槽的宽度为2.5mm~3mm,深线槽的深度为2.5mm~3m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体预埋管线一次性成型开槽工具,其特征在于,内刀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永忠张桂军吴红来吕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