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建辉专利>正文

一种铝合金轮毂自动车钻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5210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2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轮毂自动车钻一体装置,包括轮毂工件,它装在四爪卡盘上,在普通数控卧式车床的主导轨上装滑座组件,上面有钻头盘和两个左右对称的车刀滑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个车刀滑座,可以内外圈同时加工,节省了车削轮毂的时间,车刀滑座上车刀可以分别径向和轴向进给,增加了装置的加工范围,通过数控系统使钻头主轴与轮毂工件产生相对速度,在车内外圈的同时镗中心孔,钻头主轴可以径向调整,四爪卡盘在不同角度停止,可以钻制不同分度圆直径和个数的PCD孔,在原有设备上改造,使更多的用户可以选择。

Automatic vehicle drilling integrated device for aluminum alloy wheel hub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Aluminum Alloy automatic car hub drill integrated device includes a hub workpiece, it is installed on the four jaw chuck, carriage in the main rail with ordinary CNC horizontal lathe, with tools drill plate and two symmetrical sliding seat.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rough two tool slide, the inner and outer rings can processing at the same time, saves the time turning wheel, turning the slide on the knife can be respectively radial and axial feed, increase the working range of device, the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through the drill bit shaft and hub workpiece relative velocity, the outer ring in the car while the boring center hole. Drill spindle radial adjustment, four claw chuck stops at different angles, PCD holes can be drilled with different pitch diameter and the number of transformation in the original equipment, so that more users can choo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轮毂自动车钻一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合金轮毂自动车钻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铝合金轮毂机加工艺一般是在CNC数控车床上对铝合金轮毂内外圈的毛坯余量进行车削,车刀按程序加工轮毂外形,在加工中心机床中对汽车铝合金轮圈钻PCD孔;数控车床在加工轮毂内圈和外圈时,需要分别在内圈和外圈走刀,内外轮廓不能一次成型加工,浪费了时间,数控车床加工完毕后,需要从车床上取下轮毂,周转到加工中心,再装夹轮毂,钻制轮毂PCD孔,二次装夹定位基准不一,降低了轮毂加工精度,也需要更多的工艺准结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轮毂自动车钻一体装置,解决了现有铝合金轮毂加工内外圈轮廓,钻PCD孔需要两次定位,更换设备的问题,可以同时在一台机床上车,钻加工,提高了精度,节省了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轮毂自动车钻一体装置,包括轮毂工件,所述轮毂工件装在四爪卡盘上,所述四爪卡盘是普通数控卧式车床的通用卡盘,在数控卧式车床的主导轨上装上滑座组件,所述滑座组件包括滑座,第一伺服电机,钻头支座,第一轴承座,第一滚珠丝杆,第一导轨,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在滑座的下方,左右对称各布置有一个,它与数控车床主导轨相配,在滑座的下方还装有第一滚珠丝杆套,它与数控车床主滚珠丝杆相配相配,所述钻头支座固定在滑座前方的中间,它包括支座和加强筋,所述支座的形状是长方体,它前方有定位轴止口孔,还有与定位轴止口孔同轴的分度圆定位销孔和连接螺栓孔,在支座的后方焊接有加强筋,在钻头支座的前方装有钻头盘,所述第一导轨共有两组,滑座的上方左右对称安装一组第一导轨,每组第一导轨有两根配对组成,在每组第一导轨的中间前后两方装有第一轴承座,所述每组第一轴承座之间装有第一滚珠丝杆,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在滑座的后方,它的电机输出轴与第一滚珠丝杆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导轨上装有车刀滑座,它共两个,分别装在两组第一导轨上,它包括滑箱,所述滑箱的形状是长方体,在滑箱的底部装有两个第二滑块,它们与第一导轨相配,所述两个第二滑块的中间装有第二滚珠丝杆套,它与第一滚珠丝杆相配,在滑箱前方的上下方各装有一个第二导轨,所述两个第二导轨之间装有两个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左右对称布置,它们间装有第二滚珠丝杆,所述第二滚珠丝杆的一端与第二伺服电机的电机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在滑箱的侧面,在每个第二导轨上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导轨上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装有车刀转盘,在车刀转盘的上方装有车刀座和可换车刀。优选的,所述钻头盘包括转盘,它的外形是圆形,它下方的中间有定位轴,它与钻头支座的定位轴止口孔相配,在转盘上还有与圆心同轴的分度定位销孔和圆螺栓通孔,它们分别与钻头支座的定位销孔和连接螺栓孔相配。在转盘的上方装有两个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左右对称布置,在第三导轨的中间布置有两个第三轴承座,它们前后对称布置,所述两个第三导轨之间装有第三滚珠丝杆,所述第三滚珠丝杆的一端与第三伺服电机的电机输出轴相配,所述第三伺服电机固定在转盘上,在第三导轨的上方装有钻头滑座,所述钻头滑座的上方装有钻头主轴。优选的,所述钻头滑座包括滑座板,第三滑块,第三滚珠丝杆座,所述滑座板的下方装有两个第三滑块,所述两个第三滑块左右对称布置,在它们中间装有第三滚珠丝杆座。优选的,所述钻头主轴包括电主轴,钻头夹持座和钻头。优选的,所述车刀转盘内部装有分度电机。优选的,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分度电机,电主轴与数控车床电气系统相连,所述数控车床的数控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可以控制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分度电机和电主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普通卧式数控车床主导轨上装滑座组件,在滑座组件左右两侧装两个车刀滑座,可以左边加工轮毂的外圈,右边加工轮毂的内圈,内外圈同时加工节省了车削轮毂加工的时间。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车刀转盘固定在第二导轨与第二滑块上,可以使两边车刀在径向上分别浮动调整,满足不同直径轮毂的加工,通过将两个车刀滑座装在两组第一导轨上,使车内外圈的车刀可以分别轴向进给,适应不同轮廓,增加了装置的加工范围。3、本专利技术将钻头主轴的电主轴与数控车床的电气系统相连,通过数控系统二次开发,可以使电主轴与四爪卡盘产生相对转速,通过在滑座组件上方的中间布置钻头盘,可以调整使钻头主轴与轮毂工件的中心孔对齐,当钻头主轴与轮毂工件的相对速度到达镗中心孔速度,并且镗刀满足长度要求时,可以在车内外圈的同时镗中心孔,实现了车削和镗中心孔同时进行的目标。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转盘上布置第三导轨,第三伺服电机可以使钻头主轴在径向浮动调整,可以适应不同分度圆直径的PCD孔,通过数控系统可以使电主轴转动满足钻头转速要求,通过数控系统二次开发的配合可以使四爪卡盘在不同角度停止,使钻头能够在数控车床上钻制不同分度圆直径和个数的PCD孔。5、本专利技术可以在普通数控车床上进行改造,滑座组件与普通数控车床进行机械连接,底部结构可以根据需要变化,在滑座组件上方采用统一标准的第一导轨和第一滚珠丝杆,使加工参数相近的数控车床改造时可以使用相同的车刀滑座和钻头盘,可以模块化组装,只需对原有数控系统,电气连接和主导轨部分改造,不需要更换新设备,降低了改造成本,使更多的用户可以选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车刀滑座轴向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滑座组件轴向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钻头盘轴向示意图;图中:1轮毂工件、2车刀滑座、3滑座组件、4钻头盘、5四爪卡盘、201滑箱、202第二导轨、203第二轴承座、204第二滚珠丝杆、205车刀座和可换车刀、206车刀转盘、207第二滚珠丝杆套、208第二滑块、209第二伺服电机、210第二滑块、211滑动板、301滑座、302第一伺服电机、303钻头支座、304第一轴承座、305第一滚珠丝杆、306第一导轨、307第一滑块、401转盘、402第三轴承座、403第三伺服电机、404第三导轨、405钻头主轴、406第三滚珠丝杆、407钻头滑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铝合金轮毂自动车钻一体装置,包括轮毂工件1,它装在四爪卡盘5上,它是普通数控卧式车床的通用卡盘,在数控卧式车床的主导轨上装上滑座组件3,它包括滑座301,第一伺服电机302,钻头支座303,第一轴承座304,第一滚珠丝杆305,第一导轨306和第一滑块307,第一滑块307在滑座301的下方,左右对称各布置有一个,它与数控车床主导轨相配,在滑座301的下方还装有第一滚珠丝杆套,它与数控车床主滚珠丝杆相配相配,滑座301下方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改造的数控车床的结构改变,钻头支座303固定在滑座301前方的中间,它包括支座和加强筋,支座的形状是长方体,它前方有定位轴止口孔,用于钻头盘4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定位,还有与定位轴止口孔同轴的分度圆定位销孔和连接螺栓孔,分别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铝合金轮毂自动车钻一体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合金轮毂自动车钻一体装置,包括轮毂工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工件(1)装在四爪卡盘(5)上,所述四爪卡盘(5)是普通数控卧式车床的通用卡盘,在数控卧式车床的主导轨上装上滑座组件(3),所述滑座组件(3)包括滑座(301),第一伺服电机(302),钻头支座(303),第一轴承座(304),第一滚珠丝杆(305),第一导轨(306),第一滑块(307),所述第一滑块(307)在滑座(301)的下方,左右对称各布置有一个,它与数控车床主导轨相配,在滑座(301)的下方还装有第一滚珠丝杆套,它与数控车床主滚珠丝杆相配相配,所述钻头支座(303)固定在滑座(301)前方的中间,它包括支座和加强筋,所述支座的形状是长方体,它前方有定位轴止口孔,还有与定位轴止口孔同轴的分度圆定位销孔和连接螺栓孔,在支座的后方焊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外形是等边梯形,它的两个斜边分别焊接在滑座(301)的上方和钻头支座(303)支座的后方,在钻头支座(303)的前方装有钻头盘(4),所述第一导轨(306)共有两组,滑座(301)的上方左边安装一组第一导轨(306),右边安装另外一组第一导轨(306),左右两边对称布置,每组导轨由两根第一导轨(306)组成,两根第一导轨(306)平行布置,前后两端面对齐,两者之间留有间距,在每两根第一导轨(306)的间距中间装有两个第一轴承座(304),一个与第一导轨(306)的前端面对齐,另外一个与第一导轨(306)的后端面对齐,第一轴承座(304)包括轴承座,轴承盖和滚动轴承,所述轴承座的顶部中间位置有注油孔,它的上方有轴承孔和轴承盖连接螺纹孔,轴承孔包括轴承安装孔和轴承挡圈凸台,轴承盖连接螺纹孔是与轴承通孔圆心同轴的分度圆等分螺纹孔,轴承座的下方左右两侧有矩形凸缘,每个凸缘上有沉头通孔,在沉头通孔上装沉头螺栓,它与滑座(301)相连,所述轴承盖是法兰圆盘,它的中心是通孔,它上面还有分度圆等分过孔,所述分度圆等分过孔与轴承盖中心同轴,分度圆的直径与轴承座上分度圆等分螺纹孔的直径是相同的,分度圆过孔的数量和相对角度和轴承座上分度圆螺纹孔的数量和相对角度是相同的,所述滚动轴承是圆锥滚子滚动轴承,所述每两个第一轴承座(304)之间装有第一滚珠丝杆(305),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02)固定在滑座(301)的后方,它的电机输出轴与第一滚珠丝杆(305)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导轨(306)上装有车刀滑座(2),它共两个,分别装在两组第一导轨(306)上,它包括滑箱(201),所述滑箱(201)的形状是长方体,在滑箱(201)的底部装有两个第二滑块(208),它们的间距与滑座组件(3)上每两根第一导轨(306)的间距是相同的,它们与第一导轨(306)相配,所述两个第二滑块(208)的中间装有第二滚珠丝杆套(207),它与第一滚珠丝杆(305)相配,在滑箱(201)前方装有两根第二导轨(202),它们平行于滑箱(201)的底部对齐安装,上下方各装有一个第二导轨(202),两者间有一个间距,所述两个第二导轨(202)中间装有两个第二轴承座(203),在左边固定有一个第二轴承座(203),在右边固定有另外一个第二轴承座(203),它们相对于滑箱(201)左右对称布置,第二轴承座(203)包括轴承座B,轴承盖B和滚动轴承B,所述轴承座B的顶部中间位置有注油孔,它的上方有轴承孔B和轴承盖连接螺纹孔B,轴承孔B包括轴承安装孔B和轴承挡圈凸台B,轴承盖连接螺纹孔B是与轴承通孔B圆心同轴的分度圆等分螺纹孔,轴承座B的下方左右两侧有矩形凸缘,每个凸缘上有沉头通孔,在沉头通孔上装沉头螺栓,它与滑箱(201)相连,所述轴承盖B是法兰圆盘,它的中心是通孔,它上面还有分度圆等分过孔,所述分度圆等分过孔与轴承盖B中心同轴,分度圆的直径与轴承座B上分度圆等分螺纹孔的直径是相同的,分度圆过孔的数量和相对角度和轴承座B上分度圆螺纹孔的数量和相对角度是相同的,所述滚动轴承B是圆锥滚子滚动轴承,在两个第二轴承座(203)之间装有第二滚珠丝杆(204),所述第二滚珠丝杆(204)的一端与第二伺服电机(209)的电机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09)固定在滑箱(201)的侧面,在每个第二导轨(202)上安装有第二滑块(210),所述第二导轨(202)上安装有滑动板(211),所述滑动板(211)上装有车刀转盘(206),在车刀转盘(206)的上方装有车刀座和可换车刀(2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轮毂自动车钻一体装置,包括轮毂工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工件(1)装在四爪卡盘(5)上,所述四爪卡盘(5)是普通数控卧式车床的通用卡盘,在数控卧式车床的主导轨上装上滑座组件(3),所述滑座组件(3)包括滑座(301),第一伺服电机(302),钻头支座(303),第一轴承座(304),第一滚珠丝杆(305),第一导轨(306),第一滑块(307),所述第一滑块(307)在滑座(301)的下方,左右对称各布置有一个,它与数控车床主导轨相配,在滑座(301)的下方还装有第一滚珠丝杆套,它与数控车床主滚珠丝杆相配相配,所述钻头支座(303)固定在滑座(301)前方的中间,它包括支座和加强筋,所述支座的形状是长方体,它前方有定位轴止口孔,还有与定位轴止口孔同轴的分度圆定位销孔和连接螺栓孔,在支座的后方焊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外形是等边梯形,它的两个斜边分别焊接在滑座(301)的上方和钻头支座(303)支座的后方,在钻头支座(303)的前方装有钻头盘(4),所述第一导轨(306)共有两组,滑座(301)的上方左边安装一组第一导轨(306),右边安装另外一组第一导轨(306),左右两边对称布置,每组导轨由两根第一导轨(306)组成,两根第一导轨(306)平行布置,前后两端面对齐,两者之间留有间距,在每两根第一导轨(306)的间距中间装有两个第一轴承座(304),一个与第一导轨(306)的前端面对齐,另外一个与第一导轨(306)的后端面对齐,第一轴承座(304)包括轴承座,轴承盖和滚动轴承,所述轴承座的顶部中间位置有注油孔,它的上方有轴承孔和轴承盖连接螺纹孔,轴承孔包括轴承安装孔和轴承挡圈凸台,轴承盖连接螺纹孔是与轴承通孔圆心同轴的分度圆等分螺纹孔,轴承座的下方左右两侧有矩形凸缘,每个凸缘上有沉头通孔,在沉头通孔上装沉头螺栓,它与滑座(301)相连,所述轴承盖是法兰圆盘,它的中心是通孔,它上面还有分度圆等分过孔,所述分度圆等分过孔与轴承盖中心同轴,分度圆的直径与轴承座上分度圆等分螺纹孔的直径是相同的,分度圆过孔的数量和相对角度和轴承座上分度圆螺纹孔的数量和相对角度是相同的,所述滚动轴承是圆锥滚子滚动轴承,所述每两个第一轴承座(304)之间装有第一滚珠丝杆(305),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02)固定在滑座(301)的后方,它的电机输出轴与第一滚珠丝杆(305)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导轨(306)上装有车刀滑座(2),它共两个,分别装在两组第一导轨(306)上,它包括滑箱(201),所述滑箱(201)的形状是长方体,在滑箱(201)的底部装有两个第二滑块(208),它们的间距与滑座组件(3)上每两根第一导轨(306)的间距是相同的,它们与第一导轨(306)相配,所述两个第二滑块(208)的中间装有第二滚珠丝杆套(207),它与第一滚珠丝杆(305)相配,在滑箱(201)前方装有两根第二导轨(202),它们平行于滑箱(201)的底部对齐安装,上下方各装有一个第二导轨(202),两者间有一个间距,所述两个第二导轨(202)中间装有两个第二轴承座(203),在左边固定有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建辉约翰威尔逊
申请(专利权)人:段建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