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收获机自动调整深度的挖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4754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21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铃薯收获机自动调整深度的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呈U形结构的连接桥的两U形侧边端部分别通过销轴Ⅳ与固定在横梁Ⅱ两端、2件连接臂Ⅰ内侧的2件连接件铰连,一端固定在2片凸耳Ⅵ端部设有轴线平行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圆孔,并通过回转轴Ⅰ铰接在连接桥U形底边中点处的圆孔内,回转轴Ⅱ穿过横梁Ⅲ和横梁Ⅳ后的伸出端分别装在U形板的U形侧边端部的圆孔内、且U形板的U形底边朝上,2件液压缸一端分别通过销轴Ⅴ铰接在设置于加强板上,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Ⅴ与固定在U形架的U形侧边上的吊架Ⅱ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马铃薯收获环节两侧挖掘深度的自动调整,伤薯率低,整机自平衡效果好,且有利于节能降耗。

Digging device for automatic adjusting depth of potato harvest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igging device to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depth of the potato harvest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two side is U shaped connecting bridge U structure of the end part by pin IV and fixed on the beam II ends, 2 connecting arm of the inside of the 2 connector is hinged with one end fixed in the hole 2 lug VI is arranged on the end of the axis direction parallel to the harvester, and the rotary shaft is hinged on the connecting hole of U at the midpoint of the bridge shaped bottom, U shaped bottom hole toward the rotary shaft through the extending end beam II III and IV after beams were installed in the U type side U shaped plate edge in the end, and U shaped plate, 2 hydraulic cylinder end is respectively hinged on the pin V arranged on the reinforcing plate through the other end respectively by pin V and fixed on the frame of U U on the side of the hanger.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the digging depth at both sides of the potato harvesting link, and has low injury rate and good self balancing effect of the whole machine, and is beneficial to energy saving and consumption re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铃薯收获机自动调整深度的挖掘装置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铃薯收获机自动调整深度的挖掘装置,主要用于马铃薯收获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马铃薯收获已基本实现机械化。马铃薯收获机的挖掘深度是一极其重要的技术指标,确定该指标的依据是在保证收净率的前提下,尽可能挖取较少的土壤,保证输送分离筛筛除的土壤及杂草和秧蔓等达到90%以上,以提高明薯率,同时降低伤薯率。挖掘深度取决于压土轮的压土程度,同时还要与切土盘的切土深度相匹配。但是,目前马铃薯收获机在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农田作业时,挖掘深度并不能实现自动调整,往往因挖掘深度过大而能耗较大、挖掘深度过浅而产生伤薯现象。基于上述目的和要求,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根茎类收获机切土盘装置”,授权专利号:ZL2012206415654和“一种根茎类收获机深浅调整轮”,授权专利号:ZL2012206411460。但是,经试验和实际应用发现,该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马铃薯收获机的调整装置调整不太方便,调整效果不够理想,难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马铃薯品种的使用要求。为此,我们申请了“马铃薯收获机调整装置”和“带切土驱动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调整装置”两个国家专利,授权专利号分别为:ZL201410571758.0和201611204026.3。另外,为解决收获环节避免因收获机自身重量过大而压溃薯垄导致伤薯现象,我们又申请了国家专利“马铃薯收获机垄上减压自动调整装置”,申请号:201710206727.9。但在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地表实际田间作业过程中,马铃薯收获机因无法根据地平面的倾斜角度调整挖掘深度而导致两侧挖掘深度不等,容易增加伤薯率,且影响整机的自身平衡。综观马铃薯收获机械行业现状,急需一种带自动调整深度挖掘装置的马铃薯收获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现有马铃薯收获机械所存在的问题,实时自动调整两侧的挖掘深度,确保挖掘深度始终与收获地面的倾斜角度相适应,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伤薯率,且适应范围广泛、工作可靠的马铃薯收获机自动调整深度的挖掘装置。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机架Ⅰ、机架Ⅱ、横梁Ⅰ、压土调整装置、切土调整装置、挖掘装置和深度自动调整装置,水平布置的横梁Ⅰ下方沿着横梁Ⅰ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有2组结构对称的压土调整装置,每组压土调整装置两侧对称布置有1组结构对称的切土调整装置,挖掘装置包括侧挖掘装置和中挖掘装置,其中侧挖掘装置包括直管、固定臂Ⅰ、侧铲和曲臂Ⅰ,水平布置的直管中部沿着与直管相垂直的方向伸出3条固定臂Ⅰ,各固定臂Ⅰ远离直管的前方末端均装有侧铲,曲臂Ⅰ一端固定在直管端部,另一端与调整杆Ⅰ一端铰接,其特征在于:机架Ⅰ包括立板、横梁Ⅱ和横梁Ⅲ,平行于收获机前进方向、且左右对称的2件立板外侧下边缘均向外侧伸出有凸缘、且相对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前端上方对称各伸出一凸耳Ⅰ,2件凸耳Ⅰ前端各设有多个轴线垂直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圆孔,横梁Ⅱ两端各伸出一连接臂Ⅰ、且连接臂Ⅰ远离横梁Ⅱ的端部均设有圆孔,横梁Ⅱ与连接臂Ⅰ的组合体安装在凸耳Ⅰ前端、且横梁Ⅱ位于立板相对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前方,对称装有2组压土调整装置和2组切土调整装置的横梁Ⅰ两端分别对称固定有连接板Ⅰ,并通过销轴Ⅰ对称安装在2件凸耳Ⅰ的内侧面之间,弯板沿着一矩形长边弯折成直角,形状对称的2件弯板分别安装在左右2件立板外侧下边缘向外侧伸出的凸缘下方,且弯板向下伸出的凸耳Ⅱ上设有轴线垂直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圆孔,2件立板外侧下边缘向外侧伸出的凸缘上方均固定有加强板、且加强板靠近凸缘处均设有轴线垂直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圆孔,呈圆管形状的接头中部朝着与圆管轴线垂直的方向伸出一凸耳Ⅲ、且凸耳Ⅲ上设有与圆管轴线相垂直的圆孔,2件中部穿过接头圆管的销轴Ⅱ两端分别铰接在设置于横梁Ⅲ两端各伸出的2片相互平行的凸耳Ⅳ上的圆孔内,2件连接板Ⅱ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Ⅲ铰接在设置于2件凸耳Ⅲ上的圆孔内,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Ⅲ铰接在设置于2件立板相对于收获机前进方向最后端的轴线垂直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圆孔内,中挖掘装置包括中铲、连接臂Ⅱ、固定臂Ⅱ和轴,固定臂Ⅱ一端装有铲面宽度大于侧铲宽度的中铲,另一端通过连接臂Ⅱ安装在轴的中点处,2件侧挖掘装置通过直管对称套装在轴的连接臂Ⅱ两侧、且曲臂Ⅰ朝外,轴的两端分别支承在左右2件弯板的凸耳Ⅱ圆孔内,轴的两端穿过凸耳Ⅱ圆孔后的伸出端分别与2件曲臂Ⅱ的一端固定相连,曲臂Ⅱ的另一端与调整杆Ⅱ铰接,铰接在2件曲臂Ⅰ远离直管端部的2件调整杆Ⅰ和铰接在2件曲臂Ⅱ远离轴端部的2件调整杆Ⅱ向上穿过弯板后伸出的螺纹端部通过螺母紧固,侧铲和中铲均朝着收获机的前进方向,且均呈前低后高的倾斜状态,机架Ⅱ包括U形架、连接块、横梁Ⅳ和牵引架,U形架的两U形侧边端部分别通过连接块与横梁Ⅳ两端固定连接、且横梁Ⅳ与U形架的U形底边平行,U形架的U形底边中点处固定有牵引架,牵引架朝着远离横梁Ⅳ方向伸出的与U形架的U形底边和U形侧边所在平面平行的2片凸耳Ⅴ上均设有圆孔、且2片凸耳Ⅴ上的圆孔同轴,深度自动调整装置包括液压缸、吊架、连接桥和回转轴,呈U形结构的连接桥的两U形侧边端部分别通过销轴Ⅳ与固定在横梁Ⅱ两端、2件连接臂Ⅰ内侧的2件连接件铰连,且连接桥朝着收获机的前进方向,一端固定在牵引架下方的吊架Ⅰ向下伸出的2片凸耳Ⅵ端部设有轴线平行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圆孔,并通过回转轴Ⅰ铰接在连接桥U形底边中点处的圆孔内,机架Ⅰ位于机架Ⅱ下方、机架Ⅰ的横梁Ⅲ和机架Ⅱ的横梁Ⅳ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横梁Ⅲ位于横梁Ⅳ相对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前方,横梁Ⅲ和横梁Ⅳ的中点处均设有轴线平行于收获机前进方向、且同轴的圆孔,并通过回转轴Ⅱ铰接,回转轴Ⅱ穿过横梁Ⅲ和横梁Ⅳ后的伸出端分别装在U形板的U形侧边端部的圆孔内、且U形板的U形底边朝上,呈U形的限位板朝着与U形底边和U形侧边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伸出一凸耳Ⅶ,2件限位板的U形底面朝上对称安装在横梁Ⅳ上、且凸耳Ⅶ朝着收获机的前进方向,设置在凸耳Ⅶ上的圆孔内装有朝下伸出的限位钉,2件液压缸一端分别通过销轴Ⅴ铰接在设置于机架Ⅰ的加强板上的圆孔内,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Ⅴ与固定在机架Ⅱ的U形架的U形侧边上的吊架Ⅱ铰接。本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水平布置的横梁Ⅰ下方沿着横梁Ⅰ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有2组结构对称的压土调整装置,每组压土调整装置两侧对称布置有1组结构对称的切土调整装置,侧挖掘装置的水平布置的直管中部沿着与直管相垂直的方向伸出3条固定臂Ⅰ,各固定臂Ⅰ远离直管的前方末端均装有侧铲,曲臂Ⅰ一端固定在直管端部,另一端与调整杆Ⅰ一端铰接,机架Ⅰ平行于收获机前进方向、且左右对称的2件立板外侧下边缘均向外侧伸出有凸缘、且相对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前端上方对称各伸出一凸耳Ⅰ,2件凸耳Ⅰ前端各设有3个轴线垂直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圆孔,横梁Ⅱ两端各伸出一连接臂Ⅰ、且连接臂Ⅰ远离横梁Ⅱ的端部均设有圆孔,横梁Ⅱ与连接臂Ⅰ的组合体安装在凸耳Ⅰ前端、且横梁Ⅱ位于立板相对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前方,对称装有2组压土调整装置和2组切土调整装置的横梁Ⅰ两端分别对称固定有连接板Ⅰ,并通过销轴Ⅰ对称安装在2件凸耳Ⅰ的内侧面之间,弯板沿着一矩形长边弯折成直角,形状对称的2件弯板分别安装在左右2件立板外侧下边缘向外侧伸出的凸缘下方,且弯板向下伸出的凸耳Ⅱ上设有轴线垂直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圆孔,2件立板外侧下边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马铃薯收获机自动调整深度的挖掘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铃薯收获机自动调整深度的挖掘装置,包括机架Ⅰ、机架Ⅱ、横梁Ⅰ(1)、压土调整装置(2)、切土调整装置(3)、挖掘装置和深度自动调整装置,水平布置的横梁Ⅰ(1)下方沿着横梁Ⅰ(1)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有2组结构对称的压土调整装置(2),每组压土调整装置(2)两侧对称布置有1组结构对称的切土调整装置(3),挖掘装置包括侧挖掘装置和中挖掘装置,其中侧挖掘装置包括直管(4)、固定臂Ⅰ(5)、侧铲(6)和曲臂Ⅰ(7),水平布置的直管(4)中部沿着与直管(4)相垂直的方向伸出3条固定臂Ⅰ(5),各固定臂Ⅰ(5)远离直管(4)的前方末端均装有侧铲(6),曲臂Ⅰ(7)一端固定在直管(4)端部,另一端与调整杆Ⅰ(8)一端铰接,其特征在于:机架Ⅰ包括立板(9)、横梁Ⅱ(10)和横梁Ⅲ(11),平行于收获机前进方向、且左右对称的2件立板(9)外侧下边缘均向外侧伸出有凸缘、且相对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前端上方对称各伸出一凸耳Ⅰ(12),2件凸耳Ⅰ(12)前端各设有多个轴线垂直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圆孔,横梁Ⅱ(10)两端各伸出一连接臂Ⅰ(13)、且连接臂Ⅰ(13)远离横梁Ⅱ(10)的端部均设有圆孔,横梁Ⅱ(10)与连接臂Ⅰ(13)的组合体安装在凸耳Ⅰ(12)前端、且横梁Ⅱ(10)位于立板(9)相对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前方,对称装有2组压土调整装置(2)和2组切土调整装置(3)的横梁Ⅰ(1)两端分别对称固定有连接板Ⅰ(14),并通过销轴Ⅰ(15)对称安装在2件凸耳Ⅰ(12)的内侧面之间,弯板(16)沿着一矩形长边弯折成直角,形状对称的2件弯板(16)分别安装在左右2件立板(9)外侧下边缘向外侧伸出的凸缘下方,且弯板(16)向下伸出的凸耳Ⅱ(17)上设有轴线垂直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圆孔,2件立板(9)外侧下边缘向外侧伸出的凸缘上方均固定有加强板(18)、且加强板(18)靠近凸缘处均设有轴线垂直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圆孔,呈圆管形状的接头(19)中部朝着与圆管轴线垂直的方向伸出一凸耳Ⅲ(20)、且凸耳Ⅲ(20)上设有与圆管轴线相垂直的圆孔,2件中部穿过接头(19)圆管的销轴Ⅱ(21)两端分别铰接在设置于横梁Ⅲ(11)两端各伸出的2片相互平行的凸耳Ⅳ(22)上的圆孔内,2件连接板Ⅱ(23)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Ⅲ(24)铰接在设置于2件凸耳Ⅲ(20)上的圆孔内,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Ⅲ(24)铰接在设置于2件立板(9)相对于收获机前进方向最后端的轴线垂直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圆孔内,中挖掘装置包括中铲(25)、连接臂Ⅱ(26)、固定臂Ⅱ(27)和轴(28),固定臂Ⅱ(27)一端装有铲面宽度大于侧铲(6)宽度的中铲(25),另一端通过连接臂Ⅱ(26)安装在轴(28)的中点处,2件侧挖掘装置通过直管(4)对称套装在轴(28)的连接臂Ⅱ(26)两侧、且曲臂Ⅰ(7)朝外,轴(28)的两端分别支承在左右2件弯板(16)的凸耳Ⅱ(17)圆孔内,轴(28)的两端穿过凸耳Ⅱ(17)圆孔后的伸出端分别与2件曲臂Ⅱ(29)的一端固定相连,曲臂Ⅱ(29)的另一端与调整杆Ⅱ(30)铰接,铰接在2件曲臂Ⅰ(7)远离直管(4)端部的2件调整杆Ⅰ(8)和铰接在2件曲臂Ⅱ(29)远离轴(28)端部的2件调整杆Ⅱ(30)向上穿过弯板(16)后伸出的螺纹端部通过螺母(31)紧固,侧铲(6)和中铲(25)均朝着收获机的前进方向,且均呈前低后高的倾斜状态,机架Ⅱ包括U形架(32)、连接块(33)、横梁Ⅳ(34)和牵引架(35),U形架(32)的两U形侧边端部分别通过连接块(33)与横梁Ⅳ(34)两端固定连接、且横梁Ⅳ(34)与U形架(32)的U形底边平行,U形架(32)的U形底边中点处固定有牵引架(35),牵引架(35)朝着远离横梁Ⅳ(34)方向伸出的与U形架(32)的U形底边和U形侧边所在平面平行的2片凸耳Ⅴ(36)上均设有圆孔、且2片凸耳Ⅴ(36)上的圆孔同轴,深度自动调整装置包括液压缸(37)、吊架、连接桥(38)和回转轴,呈U形结构的连接桥(38)的两U形侧边端部分别通过销轴Ⅳ(39)与固定在横梁Ⅱ(10)两端、2件连接臂Ⅰ(13)内侧的2件连接件(40)铰连,且连接桥(38)朝着收获机的前进方向,一端固定在牵引架(35)下方的吊架Ⅰ(41)向下伸出的2片凸耳Ⅵ(42)端部设有轴线平行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圆孔,并通过回转轴Ⅰ(43)铰接在连接桥(38)U形底边中点处的圆孔内,机架Ⅰ位于机架Ⅱ下方、机架Ⅰ的横梁Ⅲ(11)和机架Ⅱ的横梁Ⅳ(34)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且横梁Ⅲ(11)位于横梁Ⅳ(34)相对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前方,横梁Ⅲ(11)和横梁Ⅳ(34)的中点处均设有轴线平行于收获机前进方向、且同轴的圆孔,并通过回转轴Ⅱ(44)铰接,回转轴Ⅱ(44)穿过横梁Ⅲ(11)和横梁Ⅳ(34)后的伸出端分别装在U形板(45)的U...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收获机自动调整深度的挖掘装置,包括机架Ⅰ、机架Ⅱ、横梁Ⅰ(1)、压土调整装置(2)、切土调整装置(3)、挖掘装置和深度自动调整装置,水平布置的横梁Ⅰ(1)下方沿着横梁Ⅰ(1)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有2组结构对称的压土调整装置(2),每组压土调整装置(2)两侧对称布置有1组结构对称的切土调整装置(3),挖掘装置包括侧挖掘装置和中挖掘装置,其中侧挖掘装置包括直管(4)、固定臂Ⅰ(5)、侧铲(6)和曲臂Ⅰ(7),水平布置的直管(4)中部沿着与直管(4)相垂直的方向伸出3条固定臂Ⅰ(5),各固定臂Ⅰ(5)远离直管(4)的前方末端均装有侧铲(6),曲臂Ⅰ(7)一端固定在直管(4)端部,另一端与调整杆Ⅰ(8)一端铰接,其特征在于:机架Ⅰ包括立板(9)、横梁Ⅱ(10)和横梁Ⅲ(11),平行于收获机前进方向、且左右对称的2件立板(9)外侧下边缘均向外侧伸出有凸缘、且相对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前端上方对称各伸出一凸耳Ⅰ(12),2件凸耳Ⅰ(12)前端各设有多个轴线垂直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圆孔,横梁Ⅱ(10)两端各伸出一连接臂Ⅰ(13)、且连接臂Ⅰ(13)远离横梁Ⅱ(10)的端部均设有圆孔,横梁Ⅱ(10)与连接臂Ⅰ(13)的组合体安装在凸耳Ⅰ(12)前端、且横梁Ⅱ(10)位于立板(9)相对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前方,对称装有2组压土调整装置(2)和2组切土调整装置(3)的横梁Ⅰ(1)两端分别对称固定有连接板Ⅰ(14),并通过销轴Ⅰ(15)对称安装在2件凸耳Ⅰ(12)的内侧面之间,弯板(16)沿着一矩形长边弯折成直角,形状对称的2件弯板(16)分别安装在左右2件立板(9)外侧下边缘向外侧伸出的凸缘下方,且弯板(16)向下伸出的凸耳Ⅱ(17)上设有轴线垂直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圆孔,2件立板(9)外侧下边缘向外侧伸出的凸缘上方均固定有加强板(18)、且加强板(18)靠近凸缘处均设有轴线垂直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圆孔,呈圆管形状的接头(19)中部朝着与圆管轴线垂直的方向伸出一凸耳Ⅲ(20)、且凸耳Ⅲ(20)上设有与圆管轴线相垂直的圆孔,2件中部穿过接头(19)圆管的销轴Ⅱ(21)两端分别铰接在设置于横梁Ⅲ(11)两端各伸出的2片相互平行的凸耳Ⅳ(22)上的圆孔内,2件连接板Ⅱ(23)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Ⅲ(24)铰接在设置于2件凸耳Ⅲ(20)上的圆孔内,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Ⅲ(24)铰接在设置于2件立板(9)相对于收获机前进方向最后端的轴线垂直于收获机前进方向的圆孔内,中挖掘装置包括中铲(25)、连接臂Ⅱ(26)、固定臂Ⅱ(27)和轴(28),固定臂Ⅱ(27)一端装有铲面宽度大于侧铲(6)宽度的中铲(25),另一端通过连接臂Ⅱ(26)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忠彩李洪文孙传祝李学强苏国粱王相友王法明刘文政孟鹏祥宋茂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希成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