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669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9:18
一种使用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其由插头、插座配合组装构成;插头构成如下:孔前绝缘体、点触式插孔组件、插头壳体、后绝缘体和封线体;插座构成如下:封线体、后绝缘体、针前绝缘体、插座壳体、密封圈、界面封严体和插针;所述点触式插孔组件的具体构成如下:孔后壳体、弹簧、孔前壳体和接触针。点触式插孔组件和插针配合构成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其保证了电连接器连接后利用弹簧的弹力作用能够使接触针能够在弹力作用下自由滑动,从而在对接后保证其与插针接触可靠。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可靠性高;技术效果优良;其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尤其是其接触体的结构设计和应用
,特别提供了一种使用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某些特殊的电气设备当中,需要频繁的对连接器进行插拔,普通连接器接触件采用片簧式接触形式,机械寿命在500次左右。针对该情况,需要研制机械寿命高的电连接器。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使用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使用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尤其是想获得一种机械寿命高,可靠性更高的电连接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其由插头1、插座2配合组装构成;其特征在于:插头1构成如下:孔前绝缘体11、点触式插孔组件12、插头壳体13、后绝缘体14和封线体16;其中:插头壳体13布置在最外围;孔前绝缘体11、后绝缘体14和封线体16在插头壳体13的管状内腔中沿轴线依次布置;点触式插孔组件12布置在先后依次在孔前绝缘体11、后绝缘体14和封线体16中设置且同轴的孔状结构中;插座2构成如下:封线体21、后绝缘体23、针前绝缘体24、插座壳体25、密封圈26、界面封严体27和插针28;其中:插座壳体25布置在最外围,封线体21、后绝缘体23、针前绝缘体24依次在插座壳体25的管状内腔中沿轴线依次布置;插针28布置在先后依次在封线体21、后绝缘体23、针前绝缘体24中设置且同轴的孔状结构中;所述点触式插孔组件12的具体构成如下:孔后壳体121、弹簧122、孔前壳体123和接触针124;其中:孔后壳体121和接触针124均为棒状结构件且二者同轴依次布置并同时与弹簧122的两端接触;亦即弹簧122布置在同轴的孔后壳体121和接触针124二者之间轴向间隔空区间内;孔前壳体123布置在孔后壳体121靠近接触针124一侧的外部及接触针124靠近孔后壳体121一侧的外部;当插头1、插座2配合组装时,点触式插孔组件12和插针28配合安装在一起构成所述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即上述结构尤其是弹簧122的使用保证了电连接器连接后利用弹簧122的弹力作用能够使接触针124能够在弹力作用下自由滑动,从而在对接后保证其与插针28接触可靠;所述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将原对接次数500次增加到10000次以上,整体提高连接器的对接次数,增加连接器使用寿命。所述使用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插头1中还设置有固定卡环A15,固定卡环15布置在插头壳体13的管状内腔中,固定卡环A15和插头壳体13内腔表面配和构成对孔前绝缘体11、后绝缘体14和封线体16进行轴向定位的限位结构;插座2中还设置有固定卡环B22,固定卡环B22和插座壳体25内腔表面配和构成对封线体21、后绝缘体23、针前绝缘体24进行轴向定位的限位结构。所述使用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触式插孔组件12中的弹簧122轴向两端分别固定在接触针124上。本专利技术的关键技术原理说明:由于弹簧的机械寿命基本上可以保持在10000次以上,采用点触式插孔组件12和插针28配合安装在一起构成所述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能够很好的提高电连接器接触件的机械寿命;且此种电连接器接触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可靠性高;技术效果优良;其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使用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的电连接器的插头1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使用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的电连接器的插座2的结构示意简图;图3为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中的点触式插孔组件12的结构示意简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使用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其由插头1、插座2配合组装构成;插头1构成如下:孔前绝缘体11、点触式插孔组件12、插头壳体13、后绝缘体14、固定卡环A15和封线体16;其中:插头壳体13布置在最外围;孔前绝缘体11、后绝缘体14和封线体16在插头壳体13的管状内腔中沿轴线依次布置;点触式插孔组件12布置在先后依次在孔前绝缘体11、后绝缘体14和封线体16中设置且同轴的孔状结构中;固定卡环15布置在插头壳体13的管状内腔中,固定卡环A15和插头壳体13内腔表面配和构成对孔前绝缘体11、后绝缘体14和封线体16进行轴向定位的限位结构;插座2构成如下:封线体21、固定卡环B22、后绝缘体23、针前绝缘体24、插座壳体25、密封圈26、界面封严体27和插针28;其中:插座壳体25布置在最外围,封线体21、后绝缘体23、针前绝缘体24依次在插座壳体25的管状内腔中沿轴线依次布置;插针28布置在先后依次在封线体21、后绝缘体23、针前绝缘体24中设置且同轴的孔状结构中;固定卡环B22和插座壳体25内腔表面配和构成对封线体21、后绝缘体23、针前绝缘体24进行轴向定位的限位结构;所述点触式插孔组件12的具体构成如下:孔后壳体121、弹簧122、孔前壳体123和接触针124;其中:孔后壳体121和接触针124均为棒状结构件且二者同轴依次布置并同时与弹簧122的两端接触;亦即弹簧122布置在同轴的孔后壳体121和接触针124二者之间轴向间隔空区间内;孔前壳体123布置在孔后壳体121靠近接触针124一侧的外部及接触针124靠近孔后壳体121一侧的外部;所述点触式插孔组件12中的弹簧122轴向两端分别固定在接触针124上。当插头1、插座2配合组装时,点触式插孔组件12和插针28配合安装在一起构成所述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即上述结构尤其是弹簧122的使用保证了电连接器连接后利用弹簧122的弹力作用能够使接触针124能够在弹力作用下自由滑动,从而在对接后保证其与插针28接触可靠;所述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将原对接次数500次增加到10000次以上,整体提高连接器的对接次数,增加连接器使用寿命。本实施例的关键技术原理说明:由于弹簧的机械寿命基本上可以保持在10000次以上,采用点触式插孔组件12和插针28配合安装在一起构成所述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能够很好的提高电连接器接触件的机械寿命;且此种电连接器接触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可靠性高;技术效果优良;其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使用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其由插头(1)、插座(2)配合组装构成;其特征在于:插头(1)构成如下:孔前绝缘体(11)、点触式插孔组件(12)、插头壳体(13)、后绝缘体(14)和封线体(16);其中:插头壳体(13)布置在最外围;孔前绝缘体(11)、后绝缘体(14)和封线体(16)在插头壳体(13)的管状内腔中沿轴线依次布置;点触式插孔组件(12)布置在先后依次在孔前绝缘体(11)、后绝缘体(14)和封线体(16)中设置且同轴的孔状结构中;插座(2)构成如下:封线体(21)、后绝缘体(23)、针前绝缘体(24)、插座壳体(25)、密封圈(26)、界面封严体(27)和插针(28);其中:插座壳体(25)布置在最外围,封线体(21)、后绝缘体(23)、针前绝缘体(24)依次在插座壳体(25)的管状内腔中沿轴线依次布置;插针(28)布置在先后依次在封线体(21)、后绝缘体(23)、针前绝缘体(24)中设置且同轴的孔状结构中;所述点触式插孔组件(12)的具体构成如下:孔后壳体(121)、弹簧(122)、孔前壳体(123)和接触针(124);其中:孔后壳体(121)和接触针(124)均为棒状结构件且二者同轴依次布置并同时与弹簧(122)的两端接触;亦即弹簧(122)布置在同轴的孔后壳体(121)和接触针(124)二者之间轴向间隔空区间内;孔前壳体(123)布置在孔后壳体(121)靠近接触针(124)一侧的外部及接触针(124)靠近孔后壳体(121)一侧的外部;当插头(1)、插座(2)配合组装时,点触式插孔组件(12)和插针(28)配合安装在一起构成所述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保证了电连接器连接后利用弹簧(122)的弹力作用能够使接触针(124)能够在弹力作用下自由滑动,从而在对接后保证其与插针(28)接触可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点触式电连接器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其由插头(1)、插座(2)配合组装构成;其特征在于:插头(1)构成如下:孔前绝缘体(11)、点触式插孔组件(12)、插头壳体(13)、后绝缘体(14)和封线体(16);其中:插头壳体(13)布置在最外围;孔前绝缘体(11)、后绝缘体(14)和封线体(16)在插头壳体(13)的管状内腔中沿轴线依次布置;点触式插孔组件(12)布置在先后依次在孔前绝缘体(11)、后绝缘体(14)和封线体(16)中设置且同轴的孔状结构中;插座(2)构成如下:封线体(21)、后绝缘体(23)、针前绝缘体(24)、插座壳体(25)、密封圈(26)、界面封严体(27)和插针(28);其中:插座壳体(25)布置在最外围,封线体(21)、后绝缘体(23)、针前绝缘体(24)依次在插座壳体(25)的管状内腔中沿轴线依次布置;插针(28)布置在先后依次在封线体(21)、后绝缘体(23)、针前绝缘体(24)中设置且同轴的孔状结构中;所述点触式插孔组件(12)的具体构成如下:孔后壳体(121)、弹簧(122)、孔前壳体(123)和接触针(124);其中:孔后壳体(121)和接触针(124)均为棒状结构件且二者同轴依次布置并同时与弹簧(122)的两端接触;亦即弹簧(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德永赵奇李大顺青春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