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极绝缘筒及使用该单极绝缘筒的单极灭弧室和负荷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641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极绝缘筒及使用该单极绝缘筒的单极灭弧室和负荷开关,负荷开关包括沿前后方向并排设置的三相单极灭弧室,单极灭弧室包括单极绝缘筒,单极绝缘筒包括筒体,筒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动触头系统的上安装板,筒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安装静触头系统的下安装板,上、下安装板上均开设有通过孔,筒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环网柜气箱固定相连的向外延伸的凸台。上、下安装板实现了动触头系统和静触头系统的安装,凸台实现了负荷开关与环网柜气箱的固定,独立式的单极绝缘筒将三相间隔开,保证了相间绝缘要求,解决了三相共箱式结构在开断有功负载和关合短路电流时三相间相互影响的问题,保证了负荷开关开断和关合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极绝缘筒及使用该单极绝缘筒的单极灭弧室和负荷开关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极绝缘筒及使用该单极绝缘筒的单极灭弧室和负荷开关。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充气式负荷开关因采用绝缘性能良好的六氟化硫气体作为灭弧或开断介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特别适用于二次配电系统的户外环网柜和预装箱式变电站中,能够实现免维护和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授权公告号为CN205303298U,授权公告日为2016.06.08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户内交流高压六氟化硫负荷开关,包括由上盖和下盖密封安装构成的壳体,壳体采用环氧树脂三相共箱式结构,壳体内充装0.04MPa气压的六氟化硫气体,壳体内设置有动触头、静触头和接地静触刀,在弹簧操作机构的作用下,实现动触头与静触头的合闸和分闸,以及动触头与接地静触刀的合闸接地操作。同时为了灭弧,壳体内还设置有灭弧栅。这种负荷开关的壳体由于采用三相共箱式结构,三相动、静触头均密封在由环氧树脂一体式浇注成型的壳体内,这样在开断有功负载和关合短路电流时三相间产生的电弧可能会相互影响干涉,从而影响负荷开关开断和关合的可靠性。另外,如果其中某相结构出现损坏则需要整体更换负荷开关,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由于壳体是由上盖和下盖密封安装构成,时间久了以后,很可能会出现漏气的问题,不仅影响负荷开关的使用、降低负荷开关的寿命,而且六氟化硫以及工作时产生的其他气体会危机人身安全、污染环境。同时由于上盖和下盖的结构比较复杂,导致制造成本较高,模具投入大,生产周期长,不利于小型化设计和批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极绝缘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壳体由于采用三相共箱式结构而导致在开断有功负载和关合短路电流时三相间相互影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单极绝缘筒的单极灭弧室和负荷开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中单极绝缘筒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极绝缘筒,包括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体,筒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动触头系统的上安装板,筒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安装静触头系统的下安装板,上、下安装板上均开设有通过孔,筒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环网柜气箱固定相连的向外延伸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供侧向安装杆穿过的固定孔,凸台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孔连通的螺栓穿孔。所述凸台有两个并沿上下设置,上下凸台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所述筒体的外周上径向设置有用于与其他相应单极绝缘筒实现定位的定位凸轴,所述筒体的外周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其他相应单极绝缘筒上的定位凸轴凹凸配合的定位凹孔,所述筒体外周上的定位凸轴和定位凹孔为同轴线设置。所述凸台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定位凸轴的轴线方向。所述筒体、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凸台、定位凸轴以及定位凹孔由浇注绝缘体一体浇注成型。上安装板的上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上裙沿,下安装板的下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下裙沿,上裙沿上设置有用于让开母线导电排的上豁口,下裙沿上设置有用于让开进出线导电排的下豁口。所述筒体、上安装板、下安装板、凸台、上裙沿以及下裙沿由浇注绝缘体一体浇注成型。本专利技术中单极灭弧室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极灭弧室,包括上述单极绝缘筒,单极绝缘筒上安装有动触头系统和静触头系统。本专利技术中负荷开关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负荷开关,包括沿前后方向并排设置的三相单极灭弧室,每一相的单极灭弧室均包括上述单极绝缘筒,单极绝缘筒上安装有动触头系统和静触头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负荷开关包括沿前后方向并排设置的三相单极灭弧室,每一相的单极灭弧室均包括单极绝缘筒,单极绝缘筒上设有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下安装板上均开设有通过孔,这样就可以实现动触头系统和静触头系统的安装,筒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凸台,这样就可以方便负荷开关与环网柜气箱的固定,独立式的单极绝缘筒将三相间隔开,保证了相间绝缘要求,直接有效地解决了三相共箱式结构在开断有功负载和关合短路电流时三相间相互影响的问题,保证了负荷开关开断和关合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负荷开关在环网柜中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单极灭弧室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负荷开关的立体结构图;图4为负荷开关的爆炸结构图;图5为负荷开关的主视剖切图;图6为图5中轴孔定位结构V的结构原理图;图7为图1中左侧上豁口Ⅰ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1中右侧上豁口Ⅱ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图1中左侧下豁口Ⅲ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图1中右侧下豁口Ⅳ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静触头系统的局部放大图一;图12为静触头系统的局部放大图二。图中:1.单极绝缘筒;11.筒体;12.上裙沿;13.下裙沿;14.凸台;15.定位轴;16.定位孔;17.上安装板;18.下安装板;19.连接板;2.动触头系统;21.动触头;22.弹簧触指;23.固定套;24.导向套;25.固定螺钉;3.静触头系统;31.静触座;32.定位嵌件;33.紧固螺母;34.消弧盘;35.消弧线圈;36.绝缘套;37.抱紧弹簧;38.瓣状触指;39.铜钨触头;4.安装结构;41.安装板;42.侧向安装杆;43.翻沿;44.螺栓;45.连接孔;5.母线绝缘子及并柜导体;61.连接杆;62.操动机构连杆;7.进出线电缆;81.接地开关动端;82.接地开关静端;91.母线导电排;92.进出线导电排;93.接地开关导电排;Ⅰ.左侧上豁口;Ⅱ.右侧上豁口;Ⅲ.左侧下豁口;Ⅳ.右侧下豁口;Ⅴ.轴孔定位结构。具体实施方式负荷开关的实施例如图1~图12所示,包括沿前后方向并排设置的三相结构相同的单极灭弧室,每一相的单极灭弧室均包括单极绝缘筒1以及安装在单极绝缘筒1上的动触头系统2和静触头系统3,单极绝缘筒1包括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体11,筒体1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动触头系统2的上安装板17,筒体1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安装静触头系统3的下安装板18,上安装板17和下安装板18上均开设有通过孔。筒体1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环网柜气箱固定相连的向外延伸的凸台14,凸台14有两个并沿上下设置,上下凸台之间通过连接板19相连。所述上安装板17、下安装板18、两个凸台14以及连接板19与筒体11由浇注绝缘体一体浇注成型,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浇注绝缘体为环氧树脂。凸台14上设置有供侧向安装杆42穿过的固定孔,凸台14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孔连通的螺栓穿孔,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为方孔,在凸台14上设置方孔一方面可以方便凸台14与环网柜气箱的固定连接,另一方面可以使单极绝缘筒的整体壁厚均匀,保证浇注成型的质量。另外,每一个凸台14上设置的方孔均有两个,其中外侧方孔供侧向安装杆42穿过,内侧方孔的设置可以使单极绝缘筒的整体壁厚和整体强度比较均匀,同时还起到了将凸台14的用于与环网柜气箱连接的连接端向外延伸的作用,避免连接端距离筒体过近时,安装不方便。上下两个凸台的设置可以使固定更加可靠,上下凸台之间的连接板19的壁厚与凸台和筒体的平均壁厚差不多,这样也是为了保证单极绝缘筒的整体壁厚均匀,保证浇注成型的质量。负荷开关还包括用于将三相单极灭弧室安装到环网柜气箱上的安装结构4,所述安装结构4包括穿装在每一相单极灭弧室凸台的方孔中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侧向安装杆42,侧向安装杆42上设置有多个螺孔,安装结构4还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安装板41,安装板41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栓穿孔和螺孔对应的安装孔,从而使螺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单极绝缘筒及使用该单极绝缘筒的单极灭弧室和负荷开关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极绝缘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体,筒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动触头系统的上安装板,筒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安装静触头系统的下安装板,上、下安装板上均开设有通过孔,筒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环网柜气箱固定相连的向外延伸的凸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极绝缘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体,筒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动触头系统的上安装板,筒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安装静触头系统的下安装板,上、下安装板上均开设有通过孔,筒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环网柜气箱固定相连的向外延伸的凸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绝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上设置有供侧向安装杆穿过的固定孔,凸台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孔连通的螺栓穿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极绝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有两个并沿上下设置,上下凸台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单极绝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周上径向设置有用于与其他相应单极绝缘筒实现定位的定位凸轴,所述筒体的外周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其他相应单极绝缘筒上的定位凸轴凹凸配合的定位凹孔,所述筒体外周上的定位凸轴和定位凹孔为同轴线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极绝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延伸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翔潘明杨芳祁海洋张永辉王松杨锐
申请(专利权)人: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