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和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4528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和新能源汽车。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内排列设置有多个电芯单元,每一个电芯单元均包括单体电芯、导热片和隔热片,所述单体电芯具有在至少一个端部上的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导热片的一侧设所述单体电芯以传导电芯热量,所述导热片的另一侧设所述隔热片用于避免相邻所述电芯单元的单体电芯之间的热量传递。该电池模组具有高传热效率以及较高的电池组冷却和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和新能源汽车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本技术还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设置有上述电池模组的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现阶段动力电池模组特别是软包装动力电池模组的结构复杂,组装困难,多个螺栓的固定方式造成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不通用,模组无法扩展。另外为了保证高功率充放电的需要,电芯需要能够及时高效地将热量传递到换热界面,同时为了避免模组在滥用或者单个电芯被破坏的情况下的电芯之间的热影响,又需要进行热隔离,针对上述要求,需要开发装配简便,生产效率高,具有通用设计,同时具有导热效率高和电芯之间隔热情况好的优秀的模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相较于现电池模组在设计、集成和生产等方面具有改善。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内排列设置有多个电芯单元,每一个电芯单元均包括单体电芯、导热片和隔热片,所述单体电芯具有在至少一个端部上的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导热片的一侧设所述单体电芯以传导电芯热量,所述导热片的另一侧设所述隔热片用于避免相邻所述电芯单元的单体电芯之间的热量传递。可选地,在上述电池模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池模组和新能源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内排列设置有多个电芯单元,其特征是:每一个电芯单元均包括单体电芯(11)、导热片(12)和隔热片(13),所述单体电芯(11)具有在至少一个端部上的正极耳(113)和负极耳(111),所述导热片(12)的一侧设所述单体电芯(11)以传导电芯热量,所述导热片(12)的另一侧设所述隔热片(13)用于避免相邻所述电芯单元的单体电芯(11)之间的热量传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内排列设置有多个电芯单元,其特征是:每一个电芯单元均包括单体电芯(11)、导热片(12)和隔热片(13),所述单体电芯(11)具有在至少一个端部上的正极耳(113)和负极耳(111),所述导热片(12)的一侧设所述单体电芯(11)以传导电芯热量,所述导热片(12)的另一侧设所述隔热片(13)用于避免相邻所述电芯单元的单体电芯(11)之间的热量传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是: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至少一块线束板(7),所述线束板(7)设置在所述正、负极耳(113、111)所在位置的附近以接收经串联或者并联排列的所述多个电芯单元的所述正、负极耳(113、111),所述线束板(7)上还预集成连接所述多个电芯单元的正、负极耳(113、111)的跨接片(8)和作为所述多个电芯单元输出的输出端(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是:所述线束板(7)具有面朝所述多个电芯单元的第一面(77)和背离所述第一面(77)的第二面(78),所述第二面(78)上具有用于所述单体电芯(11)的正、负极耳(113、111)电连接的连接端(71),预集成的所述跨接片(8)和所述输出端(9)分别与所述连接端(71)连接,其中所述跨接片(8)横跨一定数量的电芯单元的极耳(113、111)所连接的所述连接端(71)的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是:所述隔热片(13)在所述电芯单元的至少一个极耳端上设有与所述线束板(7)连接的第一卡扣固定结构;所述隔热片(13)在另一极耳端上设有与所述导热片(12)连接的第二卡扣固定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是:所述框架结构包括挡板(3),所述挡板(3)内设有绝缘盒(5),所述线束板(7)的外部设有隔离板(6),所述绝缘盒(5)与所述隔离板(6)之间设有预集成在所述绝缘盒(5)中的采样板,以用于监控所述电池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鹏方杰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