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式蓄热换热器
本技术属于储能及互联网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智能式蓄热换热器。
技术介绍
当今,能源的使用在依赖化石燃料供能的同时也逐步向着能源多元化、清洁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相变储能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人们日益意识到了相变储能产品的节能和环保性能。与显热式储热相比,潜热式储热具有储热密度大,恒温放热特性,有利于与热源和负载相配合,然而由于现有相变储热装置内胆及盘管组件设置的不合理,内部换热元件换热不均匀,相变储能材料利用不充分,造成现有的相变储热装置换热效率偏低,间接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相变储热装置虽然种类多样,但是一般功能过于单一,不具备智能控制功能,只能作为一般工业品,没有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没有划入高端技术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可实现模块智能、远程监控,实时数据共享,蓄热密度高,高效换热、结构紧凑、维护方便、适合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新型智能式蓄热换热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智能式蓄热换热器,包括(1)壳体及外包、设置在壳体内的(2)内胆,壳体和内胆间的(3)高分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智能式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外包(1)、设置在壳体内的内胆(2),壳体和内胆间的高分子材料保温层(3),内胆内部的汇集管(4)、换热管(5)、相变储能材料(6)、多孔金属导热骨架(7)、电加热装置(8)、热电偶温度测点(9)、智能控制单元(10)、灌料口(14)、吊耳(15)、排气孔(16);其中智能控制单元(10)包括RED·HOO智能芯片(11)、蓝牙及低功率信号发送和接收模块(12)、控制电路(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式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外包(1)、设置在壳体内的内胆(2),壳体和内胆间的高分子材料保温层(3),内胆内部的汇集管(4)、换热管(5)、相变储能材料(6)、多孔金属导热骨架(7)、电加热装置(8)、热电偶温度测点(9)、智能控制单元(10)、灌料口(14)、吊耳(15)、排气孔(16);其中智能控制单元(10)包括RED·HOO智能芯片(11)、蓝牙及低功率信号发送和接收模块(12)、控制电路(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式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及外包(1)外形为方形、柱形、球形或椭球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式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材料保温层(3)采用高压聚氨酯发泡材料、气凝胶、无机纳米材料、VIP真空保温板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式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管(5)采用列管式、U型管或螺旋管式的形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维,孟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