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齐越专利>正文

一种大温差水蓄冷与闭式冷却塔相结合的供冷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3832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5:48
一种大温差水蓄冷与闭式冷却塔相结合的供冷新方法,属于工业节能领域,它包括制冷机组、开式冷却塔、冷却水泵、冷冻水泵、空调机组、蓄冷槽、蓄冷水泵、放冷水泵、放冷板换、闭式冷却塔、循环冷却水管道系统、循环冷冻水管道系统、蓄放冷管道系统、自然冷却管道系统、自控系统。制冷机组在夜间低谷电时段开启,以4℃左右冷水的形式把冷量储存在蓄冷槽内。在室外湿球温度大于12℃由冷却塔单独供冷已经不行时,可通过自控系统,让从冷却塔过来的较高温的冷冻水(15‑20℃)与来自蓄冷槽放冷的7℃的冷水进行混水降温后再进行供冷。采用这种新方法,可使冷却塔直接供冷的时长由目前的3‑4个月延长到7‑8个月,可大大提高节能收益。

A new cool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larg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water storage and closed cooling tower

A new method for cooling a larg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water storage and closed cooling tower combina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energy saving, which comprises a refrigerating unit, cooling tower, cooling water pump, chilled water pump, air conditioning unit, storage tank, storage water pump, put cold water pump, put cooling, closed type cooling tower and the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pipe system, circulating chilled water piping system, the cooling storage pipeline system, natural cooling pipe system and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The refrigerating unit starts at the trough time during the night and stores the cold amount in the cool storage tank at the temperature of about 4 DEG C cold water. In the outdoor wet bulb temperature greater than 12 DEG C by the cooling tower cooling has not, through th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make over a high temperature chilled water from the cooling tower (15 20 DEG and 7 DEG C) cold water from the storage tank to put cold water mixing cooling after cooling. Using this new method, can make the cooling tower direct cooling time from the current 3 extended for 4 months to 7 8 months,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benefits of energy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温差水蓄冷与闭式冷却塔相结合的供冷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工业节能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大温差水蓄冷与闭式冷却塔相结合的供冷新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冷却塔供冷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产生了许多专利。但是,在冬季和过渡季室外湿球温度大于12℃时,无论是开式冷却塔还是闭式冷却塔供冷技术,都不能提供稳定的供冷温度了。此时,冷却塔供冷必须和制冷机组联合运行才能实现自然冷却的连续运行。即使这样,由于制冷机组经常处于开开停停或者低负荷的运行工况,也会造成制冷机组的效率低下,同时能耗也很高。这对于一些对温湿度要求很严的行业如烟厂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水蓄冷技术也是一个很成熟的技术,目前已经有了很多实际应用的案例。但是采用大温差水蓄冷技术与闭式冷却塔自然冷却技术结合起来的供冷方法,国内外还没有发现有过报道和专利。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温差水蓄冷与闭式冷却塔相结合的供冷新方法,可解决冷却塔和制冷机组在联合供冷时存在〔0002〕中提到的问题,同时延长了冷却塔供冷的时长,可大大增加节能收益,降低生产成本。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温差水蓄冷与闭式冷却塔相结合的供冷新方法,它包括制冷机组、开式冷却塔、冷却水泵、冷冻水泵、空调机组、蓄冷槽、蓄冷水泵、放冷水泵、放冷板换、闭式冷却塔(内含蛇形金属盘管、喷淋水泵、风机等)、循环冷却水管道系统、循环冷冻水管道系统、蓄放冷管道系统、自然冷却管道系统、自控系统(含阀1~阀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温差水蓄冷技术的最终蓄冷温度是4℃左右,蓄冷槽的蓄冷温差在12℃左右,比常规水蓄冷8℃左右的蓄冷温差大了50%,在同样蓄冷量的情况下可减少一半的蓄冷槽体积。利用夜间低谷电时段全负荷开启制冷机组进行蓄冷,此时电价低,且室外环境温度也低,制冷机组的效率很高。在白天高峰电时段蓄冷槽放冷时,可利用放冷泵的变频特性,根据空调机组的温度需要,自动控制放冷量的数量。蓄冷槽供冷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放冷板换(如图1)进行供冷,二次侧可提供7℃的冷冻水;还有一种是取消板换,在冬季或者过渡季时,让4℃的低温水直接与冷却塔来的较高温度的冷冻水混水后进行供冷,而在夏季或者过渡季蓄冷槽单独供冷工况时让4℃的低温水直接与空调机组的回水来的较高温度的冷冻水混水后进行供冷(如图2)。在室外湿球温度大于12℃时,闭式冷却塔生产的冷冻水的温度会偏高,一般在16-20℃,冷冻水的这个水温已经不能满足空调机组的要求。此时,可通过自控系统把它先与来自放冷板换的7℃的低温水(无板换时是4℃)混水成为小于15℃的冷冻水后再送往空调机组进行供冷。采用这种新方法来供冷,比闭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的时长由目前的3-4个月延长到7-8个月。另外,采用闭式冷却塔技术进行供冷可避免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带来的循环冷却水脏堵空调机组的问题。再有,采用了水蓄冷技术后,可节能运行电费,同时避免了制冷机组在部分负荷情况下效率低的问题。采用这样的供冷新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节能收益,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大温差水蓄冷与闭式冷却塔相结合的供冷新方法的流程图(有放冷板换),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大温差水蓄冷与闭式冷却塔相结合的供冷新方法的流程图(有放冷板换)。具体实施案例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大温差水蓄冷与闭式冷却塔相结合的供冷新方法,它包括制冷机组1、开式冷却塔2、冷却水泵3、冷冻水泵4、空调机组5、蓄冷槽6、蓄冷水泵61、放冷水泵62、放冷板换63、闭式冷却塔7(内含蛇形金属盘管71、喷淋水泵72、风机73等)、循环冷却水管道系统31、循环冷冻水管道系统41、蓄放冷管道系统64、自然冷却管道系统73、自控系统8(含阀1~阀10)。在晚上低谷电时段,采用制冷机组1蓄冷工况。打开阀803阀804,关闭阀801阀802阀809,开启制冷机组1、开式冷却塔2、冷却水泵3、蓄冷水泵61、蓄冷槽6,通过冷却水管道系统31、冷冻水管道系统41、蓄放冷管道系统64来进行蓄冷。在低谷电时段内,把蓄冷槽6内高温的(12-16℃)冷冻水全部蓄成4℃左右的低温水。在室外湿球温度小于12℃时,采用闭式冷却塔7单独供冷工况。打开阀805阀808,关闭阀801阀802阀806阀807阀810,开启闭式冷却塔7、冷冻水泵4,通过自然冷却管道系统73和冷冻水管道系统41给空调机组5进行供冷。在室外湿球温度大于12℃且小于20℃时,采用蓄冷槽6和闭式冷却塔7联合供冷的工况。打开阀805阀806阀807阀808阀809,关闭阀801阀802阀803阀804阀810,开启闭式冷却塔7、冷冻水泵4、放冷水泵62、放冷板换63,通过调节阀805阀806的流量,使进入空调机组5的冷冻水温度小于15℃,来保障空调机组5的供冷参数需求。另外,一般制冷机组有多台,除了设计成蓄冷机组以外,其余的制冷机组可以随时进行直供。整个自控系统8可以实现七种工况,如下表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温差水蓄冷与闭式冷却塔相结合的供冷新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温差水蓄冷与闭式冷却塔相结合的供冷新方法,属于工业节能领域,它包括制冷机组、开式冷却塔、冷却水泵、冷冻水泵、空调机组、蓄冷槽、蓄冷水泵、放冷水泵、放冷板换、闭式冷却塔(内含蛇形金属盘管、喷淋水泵、风机等)、循环冷却水管道系统、循环冷冻水管道系统、蓄放冷管道系统、自然冷却管道系统、自控系统(含阀1~阀10);其特征在于:通过自控系统来控制阀1~阀10的启闭,可实现制冷机组夜间蓄冷、制冷机组单独供冷、制冷机组和蓄冷槽联合供冷、闭式冷却塔单独供冷、蓄冷槽单独供冷、闭式冷却塔和蓄冷槽联合供冷、闭式冷却塔和制冷机组联合供冷共七种工况;对于需要常年供冷的一些行业如烟厂,采用这种新方法来供冷,比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的时长由目前的3‑4个月延长到7‑8个月;另外,采用闭式冷却塔技术进行供冷可避免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带来的循环冷却水脏堵空调机组的问题;再有,采用了水蓄冷技术后,可节能运行电费,同时避免了制冷机组部分负荷情况下效率低的问题;采用这样的供冷新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节能收益,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温差水蓄冷与闭式冷却塔相结合的供冷新方法,属于工业节能领域,它包括制冷机组、开式冷却塔、冷却水泵、冷冻水泵、空调机组、蓄冷槽、蓄冷水泵、放冷水泵、放冷板换、闭式冷却塔(内含蛇形金属盘管、喷淋水泵、风机等)、循环冷却水管道系统、循环冷冻水管道系统、蓄放冷管道系统、自然冷却管道系统、自控系统(含阀1~阀10);其特征在于:通过自控系统来控制阀1~阀10的启闭,可实现制冷机组夜间蓄冷、制冷机组单独供冷、制冷机组和蓄冷槽联合供冷、闭式冷却塔单独供冷、蓄冷槽单独供冷、闭式冷却塔和蓄冷槽联合供冷、闭式冷却塔和制冷机组联合供冷共七种工况;对于需要常年供冷的一些行业如烟厂,采用这种新方法来供冷,比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的时长由目前的3-4个月延长到7-8个月;另外,采用闭式冷却塔技术进行供冷可避免开式冷却塔直接供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齐越
申请(专利权)人:徐齐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