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角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3832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立体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凸台(2)、凹台(1)、Y轴安装板(31)、Y轴滑台主体(30)、X轴安装板(41)和X轴滑台主体(40);所述凹台(1)中间设有球面凹槽(13),凸台(2)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摇杆(22),凸台(2)活动安放在凹台(1)的球面凹槽(13)上;Y轴安装板(31)固定在凹台(1)底部,Y轴滑台主体(30)与Y轴安装板(31)通过沿Y轴延伸的Y轴滑轨(32)和Y轴滑槽(33)卯合在一起;摇杆(22)依次穿过凹台(1)、Y轴安装板(31)、Y轴滑台主体(30)、X轴安装板(41)后卡接在X轴滑台主体(40)等。

Stereo angle adjusting device

\u672c\u5b9e\u7528\u65b0\u578b\u516c\u5f00\u4e00\u79cd\u7acb\u4f53\u89d2\u5ea6\u8c03\u8282\u88c5\u7f6e\uff0c\u5305\u62ec\u51f8\u53f0\uff082\uff09\u3001\u51f9\u53f0\uff081\uff09\u3001Y\u8f74\u5b89\u88c5\u677f\uff0831\uff09\u3001Y\u8f74\u6ed1\u53f0\u4e3b\u4f53\uff0830\uff09\u3001X\u8f74\u5b89\u88c5\u677f\uff0841\uff09\u548cX\u8f74\u6ed1\u53f0\u4e3b\u4f53\uff0840\uff09\uff1b\u6240\u8ff0\u51f9\u53f0\uff081\uff09\u4e2d\u95f4\u8bbe\u6709\u7403\u9762\u51f9\u69fd\uff0813\uff09\uff0c\u51f8\u53f0\uff082\uff09\u5e95\u90e8\u8bbe\u6709\u5411\u4e0b\u5ef6\u4f38\u7684\u6447\u6746\uff0822\uff09,\u51f8\u53f0\uff082\uff09\u6d3b\u52a8\u5b89\u653e\u5728\u51f9\u53f0\uff081\uff09\u7684\u7403\u9762\u51f9\u69fd\uff0813\uff09\u4e0a\uff1bY\u8f74\u5b89\u88c5\u677f\uff0831\uff09\u56fa\u5b9a\u5728\u51f9\u53f0\uff081\uff09\u5e95\u90e8\uff0cY\u8f74\u6ed1\u53f0\u4e3b\u4f53\uff0830\uff09\u4e0eY\u8f74\u5b89\u88c5\u677f\uff0831\uff09\u901a\u8fc7\u6cbfY\u8f74\u5ef6\u4f38\u7684Y\u8f74\u6ed1\u8f68\uff0832\uff09\u548cY\u8f74\u6ed1\u69fd\uff0833\uff09\u536f\u5408\u5728\u4e00\u8d77\uff1b\u6447\u6746\uff0822\uff09\u4f9d\u6b21\u7a7f\u8fc7\u51f9\u53f0\uff081\uff09\u3001Y\u8f74\u5b89\u88c5\u677f\uff0831\uff09\u3001Y\u8f74\u6ed1\u53f0\u4e3b\u4f53\uff0830\uff09\u3001X\u8f74\u5b89\u88c5\u677f\uff0841\uff09\u540e\u5361\u63a5\u5728X\u8f74\u6ed1\u53f0\u4e3b\u4f53\uff0840\uff09\u7b49\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角度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业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角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经常需要涉及到对工件、元器件等的位置状态调整、对位、位置校正等等。现有技术中,往往只能进行水平面角度的调节,而且调整后的位置状态锁定结构容易影响对位和调节精度,总体上缺乏一种能对立体位置状态尤其是立体角度调节精密调整、快速锁定调整后的位置状态、操作简单的综合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对立体角度进行精准调节或者调节操作复杂的问题、克服位置状态锁定结构容易影响对位和调节精度的问题,提供一种立体角度调节装置。本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立体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凸台、凹台、Y轴安装板、Y轴滑台主体、X轴安装板和X轴滑台主体;所述凹台中间设有球面凹槽,凸台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摇杆,凸台活动安放在凹台的球面凹槽上;Y轴安装板固定在凹台底部,Y轴滑台主体与Y轴安装板通过沿Y轴延伸的Y轴滑轨和Y轴滑槽卯合在一起;X轴安装板固定在Y轴滑台主体底部,X轴滑台主体与X轴安装板通过沿X轴延伸的X轴滑轨和X轴滑槽卯合在一起;摇杆依次穿过凹台、Y轴安装板、Y轴滑台主体、X轴安装板后卡接在X轴滑台主体。优选地,还包括负气压通道,X轴滑槽与X轴滑轨接触的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吸附槽;Y轴滑槽与Y轴滑轨接触的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吸附槽,第一吸附槽与第二吸附槽与负气压通道联通。进一步,所述凹台的球面凹槽与凹台接触面上开设有第三吸附槽,第三吸附槽与负气压通道联通。优选地,还包括正气压通道,所述X轴滑台主体设有X轴归零汽缸安装孔,X轴归零汽缸组件安装在X轴归零汽缸安装孔内,X轴安装板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孔;Y轴滑台主体设有Y轴归零汽缸安装孔,Y轴归零汽缸组件安装在Y轴归零汽缸安装孔内,Y轴安装板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孔;X轴归零汽缸组件和Y轴归零汽缸安装孔分别与正气压通道联通。进一步,所述X轴归零汽缸组件、Y轴归零汽缸组件包括弹簧和定位推杆,所述弹簧套在定位推杆朝向定位孔的一端,定位推杆另一端与所述正气压通道联通。优选地,负气压通道的出气口设置在凹台,所述的第一吸附槽、第二吸附槽和第三吸附槽分别与负气压通道的出气口联通。优选地,第一吸附槽、第二吸附槽和第三吸附槽为环形吸附槽。优选地,所述Y轴滑台主体和X轴滑台主体分别设有手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效果包括但不限于:通过Y轴滑台主体、X轴滑台主体的水平滑动,就可以微调凸台的立体角度,实现立体对位。采用负气压通道以及在移动的接触面上嵌入环形吸附槽,能快速同时对多个维度的位置状态进行锁定,同时克服常见锁定结构影响会对位和调节精度的问题;通过正气压通道和多个归零汽缸组件的结合,实现Y轴滑台主体、X轴滑台主体的归零,也同步实现立体角度归零,提高了立体角度调节的准确性和精准度等。本技术可应用在各种需要工件、零件立体角度调节的手动或自动设备/仪器等。附图说明图1为立体角度调节装置的位置归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立体角度调节装置做调节为某一位置状态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立体角度调节装置爆炸示意图;图4为立体角度调节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图4在B处的剖视图;图6为图4在C处的剖视图;图7为图4在A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关于“Y轴”、“X轴”的描述是为了方便表达和理解,它们可以根据坐标系的定义不同而改变;“位置状态”可以理解为包括:工件、凸台某些点的具体坐标、或者工件\凸台整体的位置、整体摆放水平角度、水平方向;整体摆放的纵向角度、方向等的综合状态、或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的常规理解;“归零”可以理解为对应的零部件还原至默认的初始位置,以方便计算与执行需要调节的位移量或旋转参数。如图1、2、3和7所示,某个优选实施例中,立体角度调节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凸台2、凹台1、Y轴滑台3和X轴滑台4。Y轴滑台3包括Y轴滑台主体30和Y轴安装板31,X轴滑台4包括X轴滑台主体40和X轴安装板41。Y轴安装板31固定在凹台1底部,而X轴安装板41固定在Y轴滑台主体30底部。更具体的说:凹台1中间设有球面凹槽13(或者近球面的弧面槽);凸台2底部具有与球面凹槽13相适配的球面凸部21。球面凸部21安装有一向下延伸的摇杆22。优选方案中摇杆22安装在凸台2中轴线上。凸台2通过球面凸部21安放在凹台1的球面凹槽13,摇杆22从球面凹槽13向下伸出后卡接在X轴滑台主体40的摇杆安装孔45。优选方案中,X轴滑台主体40上摇杆安装孔45上窄下宽,凸台2底部的摇杆22一端设有球形端部,摇杆22依次穿过凹台1、Y轴安装板31、Y轴滑台主体30、X轴安装板41后进入并通过其球形端部卡接在摇杆安装孔45内。这样通过调节摇杆22端头的位置,可以带动凸台2在球面凹槽13上转动(包括往左上方、右上方、后上方、前上方等方向的转动),调节球面凸部21与球面凹槽13的接触部位,调节凸台2的立体角度和方向。球面凹槽13与凸台2的球面凸部21接触的面上开有第三吸附槽14,优选方案是呈环形的吸附槽,第三吸附槽14与负气压通道12联通。负气压通道12的出气口可以设置在凹台1、Y轴滑台3或X轴滑台4,图中优选的实施例中,负气压通道12的出气口可以设置凹台1上。当凸台2与凹台1的相对位置状态调节到位后,负气压通道12产生负气压,进而使球面凸部21与球面凹槽13接触的面互相紧紧吸附,避免相对转动,将对应的位置状态锁定。如图1、2、3、4和7所示,Y轴滑台3上的Y轴滑台主体30上面设有沿Y轴延伸的Y轴滑槽33;Y轴安装板31固定安装在凹台1底部;Y轴安装板31底部设有与Y轴滑槽33相匹配的Y轴滑轨32。Y轴滑台主体30和Y轴安装板31通过Y轴滑轨32及Y轴滑槽33卯合在一起。Y轴滑槽33与Y轴滑轨32接触的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吸附槽34。某优选方案中,第二吸附槽34呈环形。第二吸附槽34与负气压通道12联通。当Y轴滑台主体30移动到目标位置后,负气压通道12产生负气压,Y轴滑槽33与Y轴滑轨32相互接触的面紧紧吸附,避免Y轴滑台主体30移动,Y轴滑台主体30无法再滑动对应的位置状态被锁定。Y轴滑台主体30设有Y轴归零汽缸安装孔35,Y轴归零汽缸组件36安装在Y轴归零汽缸安装孔35内。Y轴归零汽缸组件36包括弹簧、定位推杆,Y轴安装板31对应的位置设有定位孔,弹簧套在定位推杆朝向Y轴安装板31定位孔的一端,定位推杆另一端与正气压通道11联通。当Y轴滑台主体30的位置需要归零时,Y轴滑台主体30移动到定位推杆与Y轴安装板31定位孔相对或附近位置,正气压通道11产生正气压,推动Y轴归零汽缸组件36的定位推杆克服弹簧的弹力,凸出并进入Y轴安装板31定位孔。这样,Y轴滑台主体30的位置处于归零状态,为下一次的角度调整做准备。归零操作完成后,正气压通道11的正气压撤销,Y轴归零汽缸组件36的定位推杆在弹簧的作用下退出Y轴安装板31定位孔,这样,Y轴滑台主体30又可以相对Y轴安装板31移动。Y轴滑台主体30和X轴滑台主体40分别设有手柄6,手柄6可以用于手动操作,也可以连接机械臂或者其它传动机构等。如图1、2、3、4和6所示,X轴滑台4的X轴滑台主体4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立体角度调节装置

【技术保护点】
立体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凸台(2)、凹台(1)、Y轴安装板(31)、Y轴滑台主体(30)、X轴安装板(41)和X轴滑台主体(40);所述凹台(1)中间设有球面凹槽(13),凸台(2)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摇杆(22), 凸台(2)活动安放在凹台(1)的球面凹槽(13)上;Y轴安装板(31)固定在凹台(1)底部,Y轴滑台主体(30)与Y轴安装板(31)通过沿Y轴延伸的Y轴滑轨(32)和Y轴滑槽(33)卯合在一起;X轴安装板(41)固定在Y轴滑台主体(30)底部,X轴滑台主体(40)与X轴安装板(41)通过沿X轴延伸的X轴滑轨(42)和X轴滑槽(43)卯合在一起;摇杆(22)依次穿过凹台(1)、Y轴安装板(31)、Y轴滑台主体(30)、X轴安装板(41)后卡接在X轴滑台主体(40)。

【技术特征摘要】
1.立体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凸台(2)、凹台(1)、Y轴安装板(31)、Y轴滑台主体(30)、X轴安装板(41)和X轴滑台主体(40);所述凹台(1)中间设有球面凹槽(13),凸台(2)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摇杆(22),凸台(2)活动安放在凹台(1)的球面凹槽(13)上;Y轴安装板(31)固定在凹台(1)底部,Y轴滑台主体(30)与Y轴安装板(31)通过沿Y轴延伸的Y轴滑轨(32)和Y轴滑槽(33)卯合在一起;X轴安装板(41)固定在Y轴滑台主体(30)底部,X轴滑台主体(40)与X轴安装板(41)通过沿X轴延伸的X轴滑轨(42)和X轴滑槽(43)卯合在一起;摇杆(22)依次穿过凹台(1)、Y轴安装板(31)、Y轴滑台主体(30)、X轴安装板(41)后卡接在X轴滑台主体(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气压通道(12),X轴滑槽(43)与X轴滑轨(42)接触的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吸附槽(44);Y轴滑槽(33)与Y轴滑轨(32)接触的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吸附槽(34),第一吸附槽(44)与第二吸附槽(34)与负气压通道(12)联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台(1)的球面凹槽(13)与凹台(1)接触面上开设有第三吸附槽(14),第三吸附槽(14)与负气压通道(12)联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气压通道(1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立强谢中金李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策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