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刀刃双环槽车刀结构及其车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37777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5:31
一种多刀刃双环槽车刀结构,包含一车刀杆、一车刀片及一锁接件;车刀杆具有一容槽及一螺孔,车刀片具有一车刀片本体及一贯孔,车刀片本体具有一底端面、一顶端面、一前端面、一后端面、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底端面与前端面间有一第一刀刃部,底端面与后端面间有一第二刀刃部,顶端面与前端面间有一第三刀刃部,顶端面与后端面间有一第四刀刃部,前端面具有一前端直立槽,以将第一刀刃部区隔为二第一刀刃及将第三刀刃部区隔为二第三刀刃,后端面具有一后端直立槽,将第二刀刃部区隔为二第二刀刃及将第四刀刃部区隔为二第四刀刃,锁接件将车刀片与车刀杆进行固定连结,使至少一刀刃部外露于容槽外;借以达到增加切削次数总量及减少耗材用量。

Multi blade double ring groove tool structure and blade thereof

A tool structure of multi blade ring groove, comprising a cutter bar, a car blade and a locking piece; the cutter bar has a slot and a screw tool with a car body and a blade through hole, turning insert body has a bottom surface, a top surface, a front end and a rear end, a first side and a second side surface, bottom surface and the front surface between a first edge part, the bottom end and rear end a second blade part, top surface and the front surface between a third blade part, top end face and rear face a fourth blade part, the front mask with the front vertical slot. The first blade segment two and third will be the first edge edge part is separated into two third blade, a rear upright rear mask slot, second blade segment was two second and fourth blade blade segment two fourth blade locking The blad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ool turning rod, so that at least one blade part is exposed outside the holding groove, so as to increase the total number of cutting times and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th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刀刃双环槽车刀结构及其车刀片
本技术与切削刀具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多刀刃双环槽车刀结构及其车刀片。
技术介绍
按,一般欲在套筒上切削出双环槽时,主要借由专用于切削双环槽的车刀进行,现今专用于切削环槽的车刀结构主要概分为二种,一种是将车刀片硬焊于车刀杆上的车刀型式,惟此种车刀型式仅具有一刀刃部可供使用,在此一刀刃部磨损后,便必须将整组(车刀片及车刀杆)淘汰丢弃,而有着浪费耗材的问题,因此在产业界内已逐渐地不被使用,另一种可替换车刀片的车刀型式,虽然此种车刀片的两端皆具有刀刃部,以在一端的刀刃部磨损不堪使用时,能调转车刀片以使用另一端的刀刃部,进而达到能增加总体使用次数与减少耗材用量的目的。但,此种专用于切削双环槽且具有双刀刃部可调换的可替换式车刀片,就现今产业界在节省耗材的准则下,仍具有可改善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改善先前技术中,习知用于切削双环槽的车刀有着切削次数的总量不佳及浪费耗材等问题;缘此,本技术乃提供一种多刀刃双环槽车刀结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多刀刃双环槽车刀结构,包含有:一车刀杆,该车刀杆一端的一侧凹陷有一容槽,该容槽中具有一螺孔;一车刀片,具有一车刀片本体及一贯孔,该车刀片本体具有一底端面、一位于该底端面相对端上的顶端面、一连接于该底端面与该顶端面一端间的前端面、一连接于该底端面与该顶端面另一端间的后端面、一受该底端面、顶端面、前端面及后端面所围绕连接的第一侧面及一位于该第一侧面相对侧面上的一第二侧面,该底端面与该前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一刀刃部,该底端面与该后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二刀刃部,该顶端面与该前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三刀刃部,该顶端面与该后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四刀刃部,该前端面上具有一前端直立槽,第一刀刃部受该前端直立槽所区隔而形成有二相隔的第一刀刃,该第三刀刃部则受该前端直立槽所区隔而形成有二相隔的第三刀刃,该后端面上具有一后端直立槽,该第二刀刃部受该后端直立槽所区隔而形成有二相隔的第二刀刃,该第四刀刃部受该后端直立槽所区隔而形成有二相隔的第四刀刃,该贯孔贯穿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一锁接件,穿经该贯孔并与该螺孔螺接,以将该车刀片与该车刀杆进行固定连结,使至少一刀刃部外露于该容槽外。进一步,该容槽为由一底壁、一边壁及一侧壁所共同围绕而成的开放空间,该螺孔开设于该侧壁上。进一步,该底壁为斜面。进一步,该底壁为水平面。进一步,该边壁上凸起有一锥形凸部;该车刀片的前端面凹陷有一前端锥形槽,该车刀片的后端面凹陷有一后端锥形槽,以由该锥形凸部与该前端锥形槽及该后端锥形槽中的任一进行对接。进一步,该边壁上具有一横凸部;该车刀片的前端面具有一前端面横切槽,该车刀片的后端面具有一后端面横切槽,由该横凸部嵌接于该前端面横切槽与该后端面横切槽中的任一进行嵌接。进一步,该底壁与该边壁的交会点凹陷形成有一第一减压槽,该边壁与该侧壁的交会点凹陷形成有一第二减压槽。进一步,该底端面邻接该第一刀刃部处形成有一第一退屑槽,该底端面邻接该第二刀刃部处形成有一第二退屑槽,该顶端面邻接该第三刀刃部处形成有一第三退屑槽,该顶端面邻接该第四刀刃部处形成有一第四退屑槽。进一步,该底端面与该第一侧面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倒角,该底端面与该第二侧面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倒角,该顶端面与该第一侧面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倒角,该顶端面与该第二侧面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倒角。进一步,该锁接件为一沉头螺丝,该锁接件自该车刀片的贯孔穿入,并以其头部抵压于该车刀片上,而由其身部螺接于该车刀杆的螺孔中。一种多刀刃双环槽车刀结构的车刀片,包含有:一车刀片本体,该车刀片本体具有一底端面、一位于该底端面相对端上的顶端面、一连接于该底端面与该顶端面一端间的前端面、一连接于该底端面与该顶端面另一端间的后端面、一受该底端面、顶端面、前端面及后端面所围绕连接的第一侧面及一位于该第一侧面相对侧面上的一第二侧面,该底端面与该前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一刀刃部,该底端面与该后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二刀刃部,该顶端面与该前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三刀刃部,该顶端面与该后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四刀刃部,该前端面上具有一前端直立槽,第一刀刃部受该前端直立槽所区隔而形成有二相隔的第一刀刃,该第三刀刃部则受该前端直立槽所区隔而形成有二相隔的第三刀刃,该后端面上具有一后端直立槽,该第二刀刃部受该后端直立槽所区隔而形成有二相隔的第二刀刃,该第四刀刃部受该后端直立槽所区隔而形成有二相隔的第四刀刃;一贯孔,贯穿该车刀片本体的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进一步,该前端面凹陷有一前端锥形槽,该后端面凹陷有一后端锥形槽。进一步,该边壁上具有一横凸部;该车刀片的前端面具有一前端面横切槽,该车刀片的后端面具有一后端面横切槽,由该横凸部嵌接于该前端面横切槽与该后端面横切槽中的任一进行嵌接。进一步,该底端面邻接该第一刀刃部处形成有一第一退屑槽,该底端面邻接该第二刀刃部处形成有一第二退屑槽,该顶端面邻接该第三刀刃部处形成有一第三退屑槽,该顶端面邻接该第四刀刃部处形成有一第四退屑槽。进一步,该底端面与该第一侧面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倒角,该底端面与该第二侧面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倒角,该顶端面与该第一侧面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倒角,该顶端面与该第二侧面的交接处形成有一倒角。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车刀片在使用状态下,由其一刀刃部的双刀刃(如第一刀刃部的二第一刀刃)进行切削,其余刀刃部(如第二刀刃部、第三刀刃部及第四刀刃部)则被限位于该车刀杆的容槽内,除可避免该车刀片受作用力而转动或移动外,更可在原进行切削用的第一刀刃部的第一刀刃产生磨损而不堪使用时,将该锁接件旋离,并将该车刀片进行调转,而改由第二刀刃部、第三刀刃部或第四刀刃部中的任一刀刃部进行切削作业;如此一来,不仅能稳固地将该车刀片结合于该车刀杆上,更能最大化地使用该车刀片,以减少耗材的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为经由本技术进行切削双环槽后的套筒立体图;图10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11为图10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立体图;图12为图10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14为图13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构件立体图;图15为图13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符号说明】第一较佳实施例:多刀刃双环槽车刀结构100车刀杆10容槽11底壁111边壁112侧壁113螺孔12第一减压槽114第二减压槽115车刀片20车刀片本体29底端面21顶端面22前端面23后端面24第一侧面25第二侧面26第一刀刃部281第二刀刃部282第三刀刃部283第四刀刃部284第一退屑槽285第二退屑槽286第三退屑槽287第四退屑槽288第一刀刃291第二刀刃292第三刀刃293第四刀刃294前端直立槽231后端直立槽241倒角299贯孔27锁接件30套筒99环槽991第二较佳实施例:多刀刃双环槽车刀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刀刃双环槽车刀结构及其车刀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刀刃双环槽车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车刀杆,该车刀杆一端的一侧凹陷有一容槽,该容槽中具有一螺孔;一车刀片,具有一车刀片本体及一贯孔,该车刀片本体具有一底端面、一位于该底端面相对端上的顶端面、一连接于该底端面与该顶端面一端间的前端面、一连接于该底端面与该顶端面另一端间的后端面、一受该底端面、顶端面、前端面及后端面所围绕连接的第一侧面及一位于该第一侧面相对侧面上的一第二侧面,该底端面与该前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一刀刃部,该底端面与该后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二刀刃部,该顶端面与该前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三刀刃部,该顶端面与该后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四刀刃部,该前端面上具有一前端直立槽,第一刀刃部受该前端直立槽所区隔而形成有二相隔的第一刀刃,该第三刀刃部则受该前端直立槽所区隔而形成有二相隔的第三刀刃,该后端面上具有一后端直立槽,该第二刀刃部受该后端直立槽所区隔而形成有二相隔的第二刀刃,该第四刀刃部受该后端直立槽所区隔而形成有二相隔的第四刀刃,该贯孔贯穿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一锁接件,穿经该贯孔并与该螺孔螺接,以将该车刀片与该车刀杆进行固定连结,使至少一刀刃部外露于该容槽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刀刃双环槽车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车刀杆,该车刀杆一端的一侧凹陷有一容槽,该容槽中具有一螺孔;一车刀片,具有一车刀片本体及一贯孔,该车刀片本体具有一底端面、一位于该底端面相对端上的顶端面、一连接于该底端面与该顶端面一端间的前端面、一连接于该底端面与该顶端面另一端间的后端面、一受该底端面、顶端面、前端面及后端面所围绕连接的第一侧面及一位于该第一侧面相对侧面上的一第二侧面,该底端面与该前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一刀刃部,该底端面与该后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二刀刃部,该顶端面与该前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三刀刃部,该顶端面与该后端面的交会处形成有一第四刀刃部,该前端面上具有一前端直立槽,第一刀刃部受该前端直立槽所区隔而形成有二相隔的第一刀刃,该第三刀刃部则受该前端直立槽所区隔而形成有二相隔的第三刀刃,该后端面上具有一后端直立槽,该第二刀刃部受该后端直立槽所区隔而形成有二相隔的第二刀刃,该第四刀刃部受该后端直立槽所区隔而形成有二相隔的第四刀刃,该贯孔贯穿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一锁接件,穿经该贯孔并与该螺孔螺接,以将该车刀片与该车刀杆进行固定连结,使至少一刀刃部外露于该容槽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刀刃双环槽车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容槽为由一底壁、一边壁及一侧壁所共同围绕而成的开放空间,该螺孔开设于该侧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刀刃双环槽车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壁为斜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刀刃双环槽车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壁为水平面。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刀刃双环槽车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边壁上凸起有一锥形凸部;该车刀片的前端面凹陷有一前端锥形槽,该车刀片的后端面凹陷有一后端锥形槽,以由该锥形凸部与该前端锥形槽及该后端锥形槽中的任一进行对接。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刀刃双环槽车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边壁上具有一横凸部;该车刀片的前端面具有一前端面横切槽,该车刀片的后端面具有一后端面横切槽,由该横凸部嵌接于该前端面横切槽与该后端面横切槽中的任一进行嵌接。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刀刃双环槽车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壁与该边壁的交会点凹陷形成有一第一减压槽,该边壁与该侧壁的交会点凹陷形成有一第二减压槽。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刀刃双环槽车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端面邻接该第一刀刃部处形成有一第一退屑槽,该底端面邻接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晁淑华
申请(专利权)人:昇益兴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