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拱脚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37003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拱脚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其中,支撑架的底端与待支撑拱脚的承台相连接;待支撑拱脚的下弦杆通过第一支撑机构与支撑架相连接;待支撑拱脚的上弦杆通过第二支撑机构与支撑架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第一支撑机构连接于待支撑拱脚的下弦杆,第二支撑机构连接于待支撑拱脚的上弦杆,并且,第一支撑机构与第二支撑机构均与支撑架相连接,进而实现了对待支撑拱脚采用刚性固定的措施进行预埋,以使待支撑拱脚在土建浇筑前穿插施工时,待支撑拱脚的角度和位置不发生位移、偏斜,保证了安装角度及定位坐标,同时也省去了待支撑拱脚的调整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Bridge arch foot supporting devic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ridge arch foot supporting device and a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device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a first supporting mechanism and second support mechanism; wherein, the bottom end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arch foot cap; to support the bottom chord of the arch foot through the first support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frame; to support the top chord of the arch foot second supporting mechanism and the supporting frame connected by. The first supporting mechanism of the invent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chord to support the arch of the foot, second support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chord, to support the arch of the foot and the first supporting mechanism and second supporting mechanism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frame, and the supporting measures of rigid arch foot treated by fixed pre buried, so that to support the arch foot alternate construction in civil before pouring, to support and position the arch foot angle displacement, deflection, ensure the angle and positioning coordinates, at the same time to adjust the time to support the arch foot is also omitt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拱脚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桥梁拱脚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下承式倒三角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拱肋截面呈倒三角形,由多根钢管弦杆组成。拱肋采用埋入式构造固结于混凝土拱座,拱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界面由拱端的梯形向梁端的矩形渐变。拱肋根据预埋与非预埋分成3段,拱肋两端的拱肋预埋段称为拱脚,中间非预埋段称为中间段。拱脚段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需预埋进拱座且与拱座钢结网现浇,另一部分在拱座外,通过内法兰与中间段刚接。拱脚预埋段一般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例如约35°~45°,根据施工顺序,一般先施工拱脚,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安装中间段拱肋。拱脚的安装角度及定位尺寸对桥梁的质量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对截面呈倒三角的拱脚段的安装角度及定位尺寸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桥梁拱脚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旨在解决如何提高拱脚的安装角度及定位尺寸的问题。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桥梁拱脚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撑架、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其中,支撑架的底端与待支撑拱脚的承台相连接;待支撑拱脚的下弦杆通过第一支撑机构与支撑架相连接;待支撑拱脚的上弦杆通过第二支撑机构与支撑架相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桥梁拱脚支撑装置中,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管托和第一连接板;其中,管托的顶端与下弦杆相连接,管托的底端通过第一连接板与支撑架相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桥梁拱脚支撑装置中,管托为多个,各管托并列设置且均连接于下弦杆与第一连接板之间。进一步地,上述桥梁拱脚支撑装置中,第一支撑机构还包括:搭接机构,第一连接板通过搭接机构与支撑架相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桥梁拱脚支撑装置中,搭接机构包括:第二连接板和连接件;其中,第二连接板设置于第一连接板的下方且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连接件为折弯件,连接件的第一折弯部与第二连接板相连接,连接件的第二折弯部与支撑架相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桥梁拱脚支撑装置中,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之间设置有加强板。进一步地,上述桥梁拱脚支撑装置中,第二支撑机构包括:横梁和两个并行设置的支撑杆;其中,各支撑杆的第一端均与上弦杆相连接,各支撑杆的第二端均与横梁相连接;横梁与支撑架相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桥梁拱脚支撑装置中,支撑架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第三架体;其中,第一架体置于待支撑拱脚的下方且与承台相连接;第二架体置于待支撑拱脚的下方,第二架体置于第一架体的上方且与第一架体相连接,下弦杆通过第一支撑机构与第二架体相连接;第三架体与待支撑拱脚的位置相对应,第三架体置于第二架体的上方且与第二架体相连接,上弦杆通过第二支撑机构与第三架体相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支撑机构连接于待支撑拱脚的下弦杆,第二支撑机构连接于待支撑拱脚的上弦杆,并且,第一支撑机构与第二支撑机构均与支撑架相连接,进而实现了对待支撑拱脚采用刚性固定的措施进行预埋,以使待支撑拱脚在土建浇筑前穿插施工时,待支撑拱脚的角度和位置不发生位移、偏斜,保证了安装角度及定位坐标,同时也省去了待支撑拱脚的调整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桥梁拱脚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支撑机构安装步骤,将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分别安装于待支撑拱脚的下弦杆和上弦杆;支撑架安装步骤,将支撑架与待支撑拱脚的承台相连接,将第一支撑机构与支撑架相连接,以及将第二支撑机构与支撑架相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桥梁拱脚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中,支撑架安装步骤进一步包括:第一架体安装子步骤,支撑架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第三架体;将第一架体置于待支撑拱脚的下方且与承台相连接;第二架体安装子步骤,将第二架体置于待支撑拱脚的下方,将第二架体置于第一架体的上方且与第一架体相连接,下弦杆通过第一支撑机构与第二架体相连接;第三架体安装子步骤,第三架体与待支撑拱脚的位置相对应,将第三架体置于第二架体的上方且与第二架体相连接,上弦杆通过第二支撑机构与第三架体相连接。本专利技术中将第一支撑机构连接于待支撑拱脚的下弦杆,将第二支撑机构连接于待支撑拱脚的上弦杆,并且,第一支撑机构与第二支撑机构均与支撑架相连接,进而实现了对待支撑拱脚采用刚性固定的措施进行预埋,以使待支撑拱脚在土建浇筑前穿插施工时,待支撑拱脚的角度和位置不发生位移、偏斜,保证了安装角度及定位坐标,同时也省去了待支撑拱脚的调整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桥梁拱脚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桥梁拱脚支撑装置中,第一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桥梁拱脚支撑装置中,第二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桥梁拱脚支撑装置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桥梁拱脚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桥梁拱脚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中,支撑架安装步骤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装置实施例: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桥梁拱脚支撑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支撑架1、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二支撑机构3。其中,待支撑拱脚4可在车间预先制作,将支撑架1的底端(相对于图1而言)与待支撑拱脚4的承台41采用膨胀螺栓相连接。参照地样和胎架位置,在待支撑拱脚4的下弦杆42的下表面选择一处已知坐标点,将第一支撑机构2焊接于下弦杆42,并且第一支撑机构2与支撑架1相连接,进而实现下弦杆42通过第一支撑机构2与支撑架1相连接。待支撑拱脚4的上弦杆43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二支撑机构3,并且第二支撑机构3与支撑架1相连接,进而实现上弦杆43通过第二支撑机构3与支撑架1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机构2连接于待支撑拱脚4的下弦杆42,第二支撑机构3连接于待支撑拱脚4的上弦杆43,并且,第一支撑机构2与第二支撑机构3均与支撑架1相连接,进而实现了对待支撑拱脚4采用刚性固定的措施进行预埋,以使待支撑拱脚4在土建浇筑前穿插施工时,待支撑拱脚4的角度和位置不发生位移、偏斜,保证了安装角度及定位坐标,同时也省去了待支撑拱脚4的调整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参见图2,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桥梁拱脚支撑装置中,第一支撑机构2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第一支撑机构2可以包括:管托21和第一连接板22。其中,管托21的顶端(相对于图2而言)可以焊接于下弦杆42的下表面,管托21的底端(相对于图2而言)焊接有第一连接板22,而第一连接板22则与支撑架1相连接。具体实施时,应严格控制第一连接板22与水平面平行。管托21与第一连接板22之间可以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桥梁拱脚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梁拱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二支撑机构(3);其中,所述支撑架(1)的底端与待支撑拱脚(4)的承台(41)相连接;所述待支撑拱脚(4)的下弦杆(42)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与所述支撑架(1)相连接;所述待支撑拱脚(4)的上弦杆(43)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与所述支撑架(1)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拱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第一支撑机构(2)和第二支撑机构(3);其中,所述支撑架(1)的底端与待支撑拱脚(4)的承台(41)相连接;所述待支撑拱脚(4)的下弦杆(42)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与所述支撑架(1)相连接;所述待支撑拱脚(4)的上弦杆(43)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与所述支撑架(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拱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包括:管托(21)和第一连接板(22);其中,所述管托(21)的顶端与所述下弦杆(42)相连接,所述管托(21)的底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22)与所述支撑架(1)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拱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托(21)为多个,各所述管托(21)并列设置且均连接于所述下弦杆(4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拱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还包括:搭接机构(23),所述第一连接板(22)通过所述搭接机构(23)与所述支撑架(1)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拱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机构(23)包括:第二连接板(231)和连接件(232);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板(231)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2)相连接;所述连接件(232)为折弯件,所述连接件(232)的第一折弯部(232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31)相连接,所述连接件(232)的第二折弯部(2322)与所述支撑架(1)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桥梁拱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2321)与所述第二折弯部(2322)之间设置有加强板(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拱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包括:横梁(31)和两个并行设置的支撑杆(32);其中,各所述支撑杆(32)的第一端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杰刘明路何月峰许峥王军宋海通高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