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 for reducing flue gas of coal combus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低燃煤烟道气CO2捕集能耗的烟气预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煤烟道气CO2捕集相关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降低燃煤烟道气CO2捕集能耗的烟气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燃煤电厂燃烧后CO2捕集技术中,醇胺溶液吸收法最为成熟,实现了大规模的工业应用。变压吸附因其具有能耗低、腐蚀性弱的特点同样受到广泛关注,主要吸附剂为沸石13X,具有相对较高的CO2吸附容量和选择性。不管是醇胺溶液吸收法还是沸石13X变压吸附法,捕集工艺对燃煤烟气的预处理要求都很高,如烟气温度需要降低至30℃左右,烟气SO2含量一般需降低到20mg/m3以下,尽量降低饱和烟气中水蒸气含量等。然而脱硫后湿饱和烟气温度高于50℃,且存在12-16%左右的水蒸气,需要大量的额外冷量对烟气进行预降温,浪费了较多的能量,同时大量水蒸气的存在会显著减小吸收剂的吸收容量,并造成捕集系统水失衡,增加捕集能耗。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降低烟气温度,减少烟气含湿量以降低燃煤烟道气CO2捕集能耗的烟气预处理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降低燃煤烟道气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降低燃煤烟道气CO2捕集能耗的烟气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布置于脱硫塔烟气出口的烟道上,换热器内部设置有喷淋层和除雾器,换热器上部通过烟道与CO2捕集装置相连通;所述换热器外侧设有真空闪蒸装置和蒸汽压缩装置,换热器底部通过管路依次与真空闪蒸装置、蒸汽压缩装置和CO2捕集装置连通;所述真空闪蒸装置底部通过管路与换热器喷淋层连通,使得换热器内部的高温水经真空闪蒸装置后变为低温水再次从换热器内喷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外侧设有循环泵,用于将与烟气换热后的高温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春元,闫敏,陈桂芳,李玉忠,洪永强,万象明,杨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