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调节安全虹膜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3484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调节安全虹膜识别装置,包括摄像装置、后台处理组件、脉搏检测装置和固定架,摄像装置和脉搏检测装置分别与固定架固定连接,脉搏检测装置位于摄像装置的前端,摄像装置和脉搏检测装置分别与后台处理组件电连接,脉搏检测装置包括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器、信号整形器、单片机和支撑托,支撑托为自调节支撑托,支撑托包括弧形托柄、压力感应器、调节伸缩杆和驱动机构,调节伸缩杆和驱动机构固定连接,弧形托柄与调节伸缩杆固定连接,压力感应器与驱动机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检测虹膜识别者的脉搏情况,避免识别者处于被劫持等不安全状态下进行识别验证,虹膜识别的安全性能强,并且能够自动调节支撑托之间的尺寸。

Self regulating safety iris recogni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lf regulating safety of iris recognition device comprises a camera device, background processing module, pulse detection device and a fixed frame, camera device and pulse detection device are respectively and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xing frame, front end pulse detection device in imaging device, imaging device and pulse detection devic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background processing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nd the pulse detection device comprises an infrared sensor, signal amplifier, signal shaper, SCM and supporting, supporting for self regulating supporting, the supporting bracket comprises an arc supporting handle, pressure sensor, adjustable telescopic rod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adjustable telescopic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arc-shaped support hand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djustable telescopic rod is fixed. The pressure sens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electric. The utility model can detect the pulse of iris recognition, avoid recognition in the hijacked identify unsafe condition, safety performance of iris recognition, and can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size between the supporting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调节安全虹膜识别装置
本技术涉及虹膜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调节安全虹膜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虹膜识别技术是基于眼睛中的虹膜进行身份识别,应用于安防设备(如门禁等),以及有高度保密需求的场所。现如今,虹膜识别技术在门禁和打卡签到方面尤其广泛。然而即便有再精密的识别设备,也无法避免识别者被不法分子劫持被动进行识别验证的情况。当合法的识别者被不法劫持进行虹膜识别时,将使得其通过验证,造成财产损失,使得虹膜识别的安全性能大大降低。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固定托进行固定虹膜识别者位置的虹膜识别装置,然而其大小和尺寸固定,不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能强的自调节安全虹膜识别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调节安全虹膜识别装置,包括摄像装置、后台处理组件、脉搏检测装置和固定架,所述摄像装置和脉搏检测装置分别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脉搏检测装置位于摄像装置的前端,所述摄像装置和脉搏检测装置分别与后台处理组件电连接,所述脉搏检测装置包括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器、信号整形器、单片机和支撑托,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器、信号整形器和单片机依次电连接,所述单片机与后台处理组件电连接,所述支撑托与摄像装置处于正对位置,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支撑托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托为自调节支撑托,所述支撑托包括弧形托柄、压力感应器、调节伸缩杆和驱动机构,所述调节伸缩杆和驱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托柄与调节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压力感应器与驱动机构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包括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红外线接收二极管,所述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分别与支撑托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脉搏检测装置检测识别者的脉搏,并将检测到的脉搏数据与后台处理组件内预存的数据比对,后台处理组件根据比对的结果判断识别者的识别环境的安全性,当识别者的脉搏处于正常值才能够进行虹膜识别。(2)本技术通过设置可调节的支撑托,从而调节支撑托之间的尺寸间距,使得支撑托能够适应各种尺寸,不同的用户进行虹膜识别时脉搏检测装置都能够紧贴在用户的皮肤表面,确保能够检测到脉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功能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支撑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看图1和图2,一种自调节安全虹膜识别装置,包括摄像装置1、后台处理组件2、脉搏检测装置3和固定架4,摄像装置1和脉搏检测装置3分别与固定架4焊接。摄像装置1用于采集虹膜图像并将采集的图像数据传输给后台处理组件进行识别判定。脉搏检测装置3位于摄像装置1的前端,摄像装置1和脉搏检测装置3分别与后台处理组件2电连接。脉搏检测装置3用于检测识别者的脉搏数据即一分钟内脉搏跳动次数,并将数据传送给后台处理组件2,后台处理组件2能够将接收到的数据与内部预存的数据进行比对,当检测到的数据在预存的数据范围内时后台处理组件2控制摄像装置1同时采集虹膜图像。可行的,后台处理组件2可以通过一存储器存储正常的脉搏数据,通过一数据解码器将检测到的脉搏数据进行解码,当解码得到的数据是预存的数据中的任意一个时,则可以通过一与/或电路进行控制摄像装置1的通电状态,即处于与门电路时摄像装置1通电。脉搏检测装置3包括红外线传感器31、信号放大器32、信号整形器33、单片机34和支撑托35,红外线传感器31、信号放大器32、信号整形器33和单片机34依次电连接,单片机34与后台处理组件2电连接,支撑托35与摄像装置1处于正对位置,红外线传感器31与支撑托35固定连接。可行的,红外线传感器31可用于检测人太阳穴处的脉搏,进行虹膜识别时人将太阳穴碰触到红外线传感器31进行检测脉搏。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同时检测人两边的太阳穴的脉搏以防止出现检测脉搏和虹膜识别并非同一人进行。可行的,支撑托35为自调节支撑托,支撑托35包括弧形托柄351、压力感应器352、调节伸缩杆353和驱动机构354,调节伸缩杆353和驱动机构354固定连接,弧形托柄351与调节伸缩杆353固定连接,压力感应器352与驱动机构354电连接。支撑托35的上方设置有一固定点与固定架4固定连接,使用时用户将额头对准固定点。固定点上设置有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感应到压力时,位于支撑托35内侧的压力感应器352工作,若没有感应到压力则驱动机构354向内推进,直至压力感应器352受到预设的压制值时停止,预设的压力值小于人体感觉到不适的值。驱动机构354采用旋进电机与调节伸缩杆353活动连接,旋进过程中调节伸缩杆353不旋转。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354与压力感应器352之间设置有微型控制器,由一控制电路组成并与供电电源连接,控制电路控制旋进电机的通断电。当支撑托35上方的固定点处的压力消失时,旋进电机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调节伸缩杆353回到收缩状态。这样能够使得支撑托35之间的尺寸适用于大部分人,并且不同的用户使用虹膜识别时,脉搏检测装置均能够紧贴用户皮肤表面,确保能够检测到脉搏。可行的,红外线传感器31包括红外线发射二极管311和红外线接收二极管312,红外线发射二极管311和红外线接收二极管312分别与支撑托35固定连接。红外线发射二极管311发射红外线,血管中血液饱和度的变化将引起光的传递强度变化,此变化和心跳的节拍相对应,因此红外接收二极管的电流也跟着心跳的节拍改变,使得红外接收二极管输出与心跳节拍相对应的脉冲信号。依次通过信号放大器32、信号整形器33和单片机34将节拍信号形成脉搏数据。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调节安全虹膜识别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调节安全虹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装置(1)、后台处理组件(2)、脉搏检测装置(3)和固定架(4),所述摄像装置(1)和脉搏检测装置(3)分别与固定架(4)固定连接,所述脉搏检测装置(3)位于摄像装置(1)的前端,所述摄像装置(1)和脉搏检测装置(3)分别与后台处理组件(2)电连接,所述脉搏检测装置(3)包括红外线传感器(31)、信号放大器(32)、信号整形器(33)、单片机(34)和支撑托(35),所述红外线传感器(31)、信号放大器(32)、信号整形器(33)和单片机(34)依次电连接,所述单片机(34)与后台处理组件(2)电连接,所述支撑托(35)与摄像装置(1)处于正对位置,所述红外线传感器(31)与支撑托(3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托(35)为自调节支撑托,所述支撑托(35)包括弧形托柄(351)、压力感应器(352)、调节伸缩杆(353)和驱动机构(354),所述调节伸缩杆(353)和驱动机构(354)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托柄(351)与调节伸缩杆(353)固定连接,所述压力感应器(352)与驱动机构(354)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调节安全虹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装置(1)、后台处理组件(2)、脉搏检测装置(3)和固定架(4),所述摄像装置(1)和脉搏检测装置(3)分别与固定架(4)固定连接,所述脉搏检测装置(3)位于摄像装置(1)的前端,所述摄像装置(1)和脉搏检测装置(3)分别与后台处理组件(2)电连接,所述脉搏检测装置(3)包括红外线传感器(31)、信号放大器(32)、信号整形器(33)、单片机(34)和支撑托(35),所述红外线传感器(31)、信号放大器(32)、信号整形器(33)和单片机(34)依次电连接,所述单片机(34)与后台处理组件(2)电连接,所述支撑托(35)与摄像装置(1)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曾爱军张运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安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