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建材用发泡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83328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有良好的挤出发泡性,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再循环,能够低成本地、稳定地连续生产的聚烯烃类树脂组合物的隔热建材用发泡板。该隔热建材用发泡板的特征在于,使用至少包含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的发泡剂,使包含230℃时的熔融张力为5~30g的直链状聚丙烯类树脂的聚烯烃类树脂组合物,以10倍以上的发泡倍数发泡而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烯烃类树脂组合物的。
技术介绍
聚烯烃类树脂组合物的发泡体除了其良好的性能与成本的平衡之外,还具有近年来所提倡的树脂的再循环性等特征,主要被广泛用于隔热建材用途、汽车部件用途、包装缓冲材料用途等。 例如,作为隔热建材用途,聚丙烯类树脂和聚乙烯类树脂的发泡板被施工于建筑物的地板或墙壁的内部,呈现良好的隔热性能,在市场上广泛得到接受。 这些聚烯烃类树脂组合物的发泡体这样作为非常有用的原材料在社会上被广泛采用,对其制造方法也进行了许多研究并得到实施。目前,聚烯烃类树脂组合物的发泡体的制造方法大致分为2类。 其中的第1类制造方法被称为所谓珠粒(beads)法,是在加压密闭容器中使烃等的发泡剂在高温高压下浸含到分散于水等中的聚烯烃类树脂组合物颗粒中后,在大气压下急速放出,制成所谓预备发泡粒子,将该预备发泡粒子填充于模具内,进行加热冷却,从而获得模内成形物的方法。 通过该珠粒法也可以制造聚烯烃类树脂组合物的发泡板,但以通常的珠粒法制成的发泡体的平均泡孔径大到200~500μm左右,无法获得作为隔热建材用途热性能充分的材料。此外,珠粒法为分批生产方式,在颗粒制造工序、预备发泡粒子制造工序后还需要进行蒸气模内成形,因而生产工序数、能耗多,无法连续生产,所以存在制造成本高的缺点。 第2种制造方法被称为所谓挤出法,是在挤出机中投入聚烯烃类树脂组合物粒子,根据需要使用烃或化学发泡剂等为发泡剂,在加热·加压下进行熔融混炼后,通过设计成规定形状的模具获得发泡体的方法。 对于该挤出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在聚丙烯类树脂中添加多官能单体和热分解型发泡剂,预先熔融混合,照射电子射线而使聚丙烯类树脂交联后,再加热使热分解型发泡剂分解而使其发泡的方法等。 此外,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挤出法中,通过将以聚丙烯为主要成分的具有下述(1)~(4)的特性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成形,可以获得外观和刚性良好的大型的各种成形品。即,揭示了如下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通过使(1)230℃、2.16kg荷重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01~5g/10分钟,(2)135℃萘烷中测定的特性粘度8~13dl/g的高分子量聚丙烯的含量为15~50重量%,(3)凝胶的个数在3000个/450cm2以下,(4)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6~20且Mz/Mw在3.5以上,从而可以高速成形而高效地获得高熔融张力、成形性良好且刚性良好、外观良好、不易变形的大型的成形品。 此外,专利文献3中揭示了通过将热塑性聚合物组合物发泡而获得的2倍以上高发泡倍数、气泡的大小微细均匀且挤出稳定性良好的热塑性聚合物的发泡成形体,所述组合物包含热塑性聚合物(A)以及包括10~50重量%特性粘度为10~40dl/g的超高分子量聚烯烃(b-1)和90~50重量%为0.1~5dl/g的聚烯烃(b-2)的聚烯烃组合物(B),(A)和(B)的重量比为95/5~60/40。 此外,专利文献4中揭示了包括以下工序的热塑性树脂发泡体的制造方法在挤出机内将由热塑性树脂和脂肪族羧酸的氟代烷酯形成的树脂组合物熔融,添加作为发泡剂的超临界状态的惰性气体,形成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惰性气体的完全相溶状态的气体溶解工序;在挤出机内,于维持作为发泡剂的惰性气体的临界压力以上的压力的状态下,降低熔融树脂的温度的冷却工序;在加热至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以上的模具内,通过将压力从惰性气体的临界压力以上的压力最终释放至大气压,使泡孔核产生的核生成工序;以及,将发泡体冷却至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温度或结晶温度以下,控制泡孔径的发泡控制工序。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07-173317号公报专利文献2WO99/0775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4-21775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平10-175248号公报 专利技术的揭示 然而,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中,因为具有成形工序、交联工序和发泡工序,工序数多,所以存在不适合连续大量生产的问题。此外,近年来因环境问题等而越来越要求塑料成形品的再循环使用等,若该方法中所使用的聚烯烃类树脂组合物在循环再生工程中经历熔融再颗粒化等施加热过程的工序,则比较容易产生交联体、接枝体的分解等,因此存在无法保持发泡所需的熔融特性而再循环性不足的缺点。 此外,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中所揭示的专利技术中,由于可以容易地获得5倍左右的较低发泡倍数的发泡体,因此是发泡体的气泡(泡孔)均匀分散的发泡体,但是仍无法获得足够的隔热性能。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隔热性能,认为发泡倍数要在10倍以上,但如果达到10倍以上的高发泡倍数,则存在难以获得具有均匀微细的泡孔结构的发泡体,反而无法获得足够的隔热性能的问题。 此外,专利文献4中所揭示的专利技术中,其实施例中主要使用聚苯乙烯作为热塑性树脂,但与非晶性的聚苯乙烯相比,使具有结晶性的聚烯烃类树脂发泡的情况下,通常受到熔融粘度和熔融张力因结晶熔解而急速下降的结晶性树脂的特征的影响,发泡时的树脂组合物出现显著的粘度下降、熔融张力下降,产生气泡(泡孔)无法充分成长而破裂的问题。即,因为泡孔无法充分成长,所以存在无法以10倍以上的高发泡倍数获得具有均匀微细的泡孔结构的发泡体的问题。 特别是将上述专利文献2、3的发泡体用于建材用的隔热材料的情况下,因为无法获得10倍以上的高发泡倍数,所以在实际中作为隔热材料施工于建筑物等时产生问题。即,由于其低发泡倍数,如果增加隔热材料的厚度,则隔热材料的重量过大,为了使作为部件的隔热性能良好,产生部件总重量的增大和原材料成本的增加等问题,是不实用的。此外,如果无法获得平均泡孔径在200μm以下、较好是100μm以下的发泡体,则大到无法忽视作为使隔热性能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的泡孔内部的气体对流的影响的水平,所以是不理想的。即,无法充分满足轻量且呈现稳定的热性能的建筑用隔热材料特有的要求。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良好的挤出发泡性,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再循环,能够低成本地、稳定地连续生产的聚烯烃类树脂组合物的隔热建材用发泡板。 本专利技术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认真研究开发后,发现作为包括聚丙烯类树脂的聚烯烃类树脂,将包含具有特定范围的熔融张力的直链状聚丙烯类树脂的聚烯烃类树脂组合物通过至少包含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的发泡剂在优选的特定条件下进行熔融挤出,从而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具有10倍以上的发泡倍数的隔热建材用发泡板,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于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述为特征的要旨。 (1)隔热建材用发泡板,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包含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的发泡剂,使包含230℃时的熔融张力为5~30g的直链状聚丙烯类树脂的聚烯烃类树脂组合物,以10倍以上的发泡倍数发泡而得。 (2)如上述(1)所述的隔热建材用发泡板,其中,平均泡孔径在200μm以下,且具有泡孔径分布系数在30%以下的均匀泡孔径分布。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隔热建材用发泡板,其中,230℃时的熔融张力为5~30g的直链状聚丙烯类树脂在前述聚烯烃类树脂组合物中的含量在50质量%以上。 (4)如上述(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隔热建材用发泡板,其中,按照JIS-A1412测定的热导率为20~40mW/mK。 (5)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隔热建材用发泡板,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包含超临界状态的二氧化碳的发泡剂,使包含230℃时的熔融张力为5~30g的直链状聚丙烯类树脂的聚烯烃类树脂组合物,以10倍以上的发泡倍数发泡而得。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野胜明板谷透菅原稔大槻安彦张春晓马场和弘
申请(专利权)人:旭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