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类投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3154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8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蛙类饲养装置,具体为一种蛙类投食装置,包括成球机构投食箱,成球机构与扬尘机构均连通投食箱,成球机构与扬尘机构位于投食箱的上方,投食箱包括箱体和弹性膜,箱体一侧开口,箱体由弹性膜分隔为投食腔与共振腔,投食腔连通开口和出料管,共振腔为密闭的腔体,弹性膜分为弹性底膜部分与弹性侧膜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水平移动饵料的投食装置有较多饵料浪费的问题,意在提供一种饵料利用率更高的投食装置。

Frogs feeding devic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rog breed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feeding device including frogs, a ball feeding mechanism box, ball mechanism and dust mechanism are connected into a ball feeding box, mechanism and the mechanism is located above the dust cast feed box, a feeding box comprises a box body and the elastic film, one side of the box opening box an elastic film is divided into a feeding cavity and the cavity cavity communicated with the feeding opening and a discharging pipe, the cavity is enclosed chamber, the elastic membrane is divided into elastic bottom part and the elastic membrane side of the membrane part. The invention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feeding device of the horizontal movable bait has more problems of food waste, so as to provide a feeding device with higher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ba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蛙类投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蛙类饲养装置,具体为一种蛙类投食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眼睛的结构,一般蛙类只能看到运动的物体,故只能捕捉活动的食物。故现有技术中通常给蛙类投食活饵或者采用投食机喂食蛙类。活饵存在的问题是成本高且较难保存。采用投食机可使一些饲料性饵料移动,从而吸引蛙类进食饲料性饵料。现有投食装置,包括平台以及设置在平台上的传送带,传送带动饵料水平往复运动。现有投食装置存在的问题,饵料的碎屑容易卡在传送带与平台的缝隙较难清理,另外由于蛙类虽然能捕捉活动的饵料,但由于捕食的天性,其对于竖向活动的饵料比对于水平活动的饵料更为敏感。而现有技术中多带动饵料水平的移动,因此导致饵料仍然有一部分被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水平移动饵料的投食装置有较多饵料浪费的问题,意在提供一种饵料利用率更高的投食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基础方案是:蛙类投食装置,包括成球机构与投食箱,所述成球机构连通投食箱,所述成球机构位于投食箱的上方,所述成球机构包括壳体、将饵料揉捻成团的揉捻件、输送管、旋切件、锥形盘以及动力件,所述揉捻件位于壳体上方,所述揉捻件通过输送管连通壳体,所述旋切件位于所述输送管的出口处,所述锥形盘位于输送管的正下方,所述锥形盘位于壳体内,所述锥形盘水平转动连接于壳体的内壁,所述锥形盘连接动力件,所述壳体的下端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连通投食箱;投食箱包括箱体和弹性膜,所述箱体一侧开口,箱体由弹性膜分隔为投食腔与共振腔,所述投食腔连通开口和出料管,所述共振腔为密闭的腔体,所述弹性膜分为弹性底膜部分与弹性侧膜部分。成球机构的功能是将现有的饲料饵料揉捻成球状,投食箱为球状的饵料提供移动空间,同时为蛙提供进食空间。揉捻件将饵料揉捻成团,输送管输送饵料,同时挤压成条状,旋切件周期旋转的过程中将呈条状的饵料切成块状,壳体为锥形盘提供安装位置,动力件使锥形盘旋转,旋转中的锥形盘使呈块状的饵料逐渐呈球状,出料口配合出料管将呈球状的饵料送入投食箱中,蛙类能从箱体的开口处的进食,弹性膜能借助饵料本身的动能让饵料持续的跳动,共振腔可使振动在弹性底膜部分和弹性侧膜部分之间转移。使用方法:步骤1将饵料配方中可溶性的成分加水投入揉捻件中,并揉捻成团,通用的饵料成分中有一些不溶于水或者吸水性不强的成分,将这些成分分离出后,剩下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混合后揉捻就具有较好的可塑性。步骤2,经过一段时间的揉捻后,启动输送管与旋切件,团状饵料经过输送管的输送与整理成为条状饵料,条状饵料经过旋切件的切割成为块状饵料,块状饵料掉入壳体中;步骤3,启动动力件,动力件旋转锥形盘,块状饵料进入壳体后掉落到锥形盘上,旋转的锥形盘将块状饵料旋转整形,成为球状饵料;步骤4,将需要投食的蛙类移动到投食箱附近;步骤5,开启出料口,使球状饵料经过出料管掉入投食箱中,球状饵料在弹性膜的作用下往复回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能使饵料在竖向移动,使饵料更能吸引蛙类的注意力,减少饵料的浪费。2.球状饵料回弹方向更为确定,弹性膜能使球状饵料在竖向上往复回弹。3.共振腔能将各种振动转化为弹性膜的振动,延长饵料跳动时间。方案二:为基础方案的优选,还包括扬尘机构,所述扬尘机构包括壳体、粉碎件与鼓风机,所述壳体设有进料腔与出料腔,所述进料腔的出口连通所述粉碎件,所述粉碎件的出口连通所述出料腔的进口,所述出料腔连通的鼓风机,所述出料腔的出口连通所述投食腔。有益效果:将饵料成分中不易溶解的部分粉碎后以颗粒状的方式通过鼓风机通入投食腔中,球形饵料进入投食腔后,颗粒状的饵料能减小球形饵料的黏性,另一方面可使球形饵料在跳动的过程中增大体积,使其更容易被蛙类的捕获。方案三:为方案二的优选,所述投食箱还包括拦蛙板,拦蛙板固定于箱体的开口处。有益效果:拦蛙板阻止蛙类进入投食箱内,需要清理投食腔时,将拦蛙板拆下,便于清理投食腔内部。方案四:为方案三的优选,所述锥形盘的盘面设有螺旋槽。有益效果:螺旋槽对饵料有导向作用,使饵料能在锥形盘上充分滚打变成球状。方案五:为方案四的优选,所述弹性底膜部分与弹性侧膜部分均设有框体,所述框体与箱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益效果:将弹性底膜部分与弹性侧膜部分安装在框体上,便于弹性膜的拆卸和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蛙类投食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箱体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壳体110、输送管120、锥形盘130、动力件140、扬尘机构200、箱体310、投食腔311、共振腔312、拦蛙板320、弹性底膜部分331、弹性侧膜部分332、框体333。如图1所示的蛙类投食装置,包括成球机构、扬尘机构200以及投食箱,成球机构与扬尘机构200均连通投食箱,成球机构与扬尘机构200位于投食箱的上方,成球机构包括壳体110、将饵料揉捻成团的揉捻件、输送管120、旋切件、锥形盘130以及动力件140,揉捻件位于壳体110上方,揉捻件通过输送管120连通壳体110,旋切件位于输送管120的出口处,锥形盘130位于输送管120的正下方,锥形盘130位于壳体110内,锥形盘130水平转动连接于壳体110的内壁,锥形盘130连接动力件140,锥形盘130的盘面设有螺旋槽,壳体110的下端面开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连通有出料管,出料管连通投食箱;投食箱包括箱体310、拦蛙板320以及弹性膜,箱体310一侧开口,拦蛙板320固定于箱体310的开口处,如图2所示,箱体310由弹性膜分隔为投食腔311与共振腔312,投食腔311连通开口、出料管以及扬尘机构200,共振腔312为密闭的腔体,弹性膜分为弹性底膜部分331与弹性侧膜部分332;扬尘机构200包括壳体、粉碎件与鼓风机,壳体设有进料腔与出料腔,进料腔的出口连通粉碎件,粉碎件的出口连通出料腔的进口,出料腔连通的鼓风机,出料腔的出口连通投食腔311。弹性底膜部分331与弹性侧膜部分332均设有框体333,框体333与箱体310的内壁滑动连接使用方法:步骤1将饵料配方中可溶性的黏性的成分加水投入揉捻件中,并揉捻成团状饵料,步骤2,经过一段时间的揉捻后,启动输送管120与旋切件,团状饵料经过输送管120的输送与整理成为条状饵料,条状饵料经过旋切件的切割成为块状饵料,块状饵料掉入壳体110中;步骤3,启动动力件140,动力件140旋转锥形盘130,块状饵料进入壳体110后掉落到锥形盘130上,旋转的锥形盘130将块状饵料旋转整形,成为球状饵料;步骤4,将需要投食的蛙类移动到投食箱附近;步骤5,将饵料配方中不融的成分投入扬尘机构200的粉碎件中,粉碎成颗粒状后通过鼓风机中定量的通入投食腔311中,步骤6,开启出料口,使球状饵料经过出料管掉入投食箱中,球状饵料在弹性膜的作用下往复回弹,足够大的球形饵料被蛙类捕食,小一些的球形饵料在回弹的过程中体积逐步增大然后被蛙类捕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蛙类投食装置

【技术保护点】
蛙类投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球机构与投食箱,所述成球机构连通投食箱,所述成球机构位于投食箱的上方,所述成球机构包括壳体、将饵料揉捻成团的揉捻件、输送管、旋切件、锥形盘以及动力件,所述揉捻件位于壳体上方,所述揉捻件通过输送管连通壳体,所述旋切件位于所述输送管的出口处,所述锥形盘位于输送管的正下方,所述锥形盘位于壳体内,所述锥形盘水平转动连接于壳体的内壁,所述锥形盘连接动力件,所述壳体的下端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连通投食箱;投食箱包括箱体和弹性膜,所述箱体一侧开口,箱体由弹性膜分隔为投食腔与共振腔,所述投食腔连通开口和出料管,所述共振腔为密闭的腔体,所述弹性膜分为弹性底膜部分与弹性侧膜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蛙类投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球机构与投食箱,所述成球机构连通投食箱,所述成球机构位于投食箱的上方,所述成球机构包括壳体、将饵料揉捻成团的揉捻件、输送管、旋切件、锥形盘以及动力件,所述揉捻件位于壳体上方,所述揉捻件通过输送管连通壳体,所述旋切件位于所述输送管的出口处,所述锥形盘位于输送管的正下方,所述锥形盘位于壳体内,所述锥形盘水平转动连接于壳体的内壁,所述锥形盘连接动力件,所述壳体的下端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连通投食箱;投食箱包括箱体和弹性膜,所述箱体一侧开口,箱体由弹性膜分隔为投食腔与共振腔,所述投食腔连通开口和出料管,所述共振腔为密闭的腔体,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春袁勤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习源岭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