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管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86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壳管冷凝器。该壳管冷凝器包括筒体和设置在筒体内的冷凝器换热管,在筒体内的底部设有一经济器,经济器间隔设置在冷凝器换热管的下方,经济器包括进口组件、出口组件、第一分配器组件及换热管组,进口组件固定设置在筒体的底部且在筒体的底部形成一进口,出口组件固定设置在筒体的底部且在筒体的底部形成一出口,第一分配器组件与进口组件固定连接,换热管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分配器组件和出口组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壳管冷凝器能保证过冷度,且不增加制冷剂液体压力损失。

Shell and tube condens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hell and tube condenser. The shell and tube condenser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and the cylinder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condenser tube, an economic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cylinder bottom for heat pipe in the condenser is arranged below the economizer interval, including import and export economy for component assembly, the first distributor assembly and the heat transfer tubes, imported components fixed form import in the bottom of a cylinder body and the cylinder bottom outlet assembly fixed forms an outlet in the bottom of a cylinder body and the cylinder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distributor and imported components are fixedly connected at both ends of the heat transfer tubes are respectively and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distribution and export component assembly. The shell and tube condense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guarantee the supercooling, and does not increase the loss of the refrigerant liquid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管冷凝器
本技术涉及中央空调制冷
,特别是涉及一种壳管冷凝器。
技术介绍
冷凝器是空调制冷系统中主要部件之一,可以将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冷凝成高压中温的液态冷媒。为了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并且使进入蒸发器的冷媒能充分换热,达到较高的制冷量,一般在冷凝器底部预留一定空间储存液体,并增加过冷管用于过冷,但此种方法,过冷效果很难保证。还有在冷凝器底部储液空间增加折流板,用于延长换热时间达到增加过冷度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会增加压损。有些是在系统上额外增加经济器,虽然可以达到一定过冷效果,但增加了成本。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壳管冷凝器,既不增加压损和成本,又能保证有效过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壳管冷凝器,能保证过冷度,且不增加制冷剂液体压力损失。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壳管冷凝器,包括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冷凝器换热管,在所述筒体内的底部设有一经济器,所述经济器间隔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换热管的下方,所述经济器包括进口组件、出口组件、第一分配器组件及换热管组,所述进口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底部且在筒体的底部形成一进口,所述出口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底部且在筒体的底部形成一出口,所述第一分配器组件与所述进口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分配器组件和所述出口组件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口组件和出口组件焊接固定在所述筒体的底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分配器组件包括椭圆锥壳件和第一多孔板,所述椭圆锥壳件的小端与出口组件密封配合固定,所述第一多孔板设置在所述椭圆锥壳件的大端,所述第一多孔板与所述换热管组的一端配合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口组件4包括第二多孔板,所述第二多孔板与所述换热管组的一端配合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口组件还包括第一钢管、第二钢管和封板,所述第一钢管与所述第二钢管焊接固定,所述第一钢管焊接固定在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第二钢管的一侧固定设置所述第二多孔板,所述第二钢管的另一侧设置所述封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管组包括多根铜管,所述进口组件、出口组件和第一分配器组件由碳钢制成。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二分配器组件,所述第二分配器组件与所述出口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分配器组件和所述第二分配器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进口组件和出口组件的结构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壳管冷凝器内设置一经济器,在经济器管内蒸发吸热,与冷凝器筒体内制冷剂液体换热,可以有效保证冷凝器过冷度,且不增加制冷剂液体压力损失,相对使用板式换热器作为经济器可有效降低成本。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中央空调主机用壳管式冷凝器。附图说明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视图。图中管板a,冷凝器筒体b,冷凝器换热管c,冷凝器支撑板d,制冷剂液体出口e,进口1,第一分配器组件2,椭圆锥壳件21,第一多孔板22,经济器换热管组3,出口4,第二多孔板41,第一钢管42,第二钢管43,封板44。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尽管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专利技术。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壳管冷凝器100包括筒体b和设置在筒体内的冷凝器换热管c,筒体b的两侧设有管板a,在筒体b内还设有冷凝器支撑板d用于固定支撑冷凝器换热管c,在筒体b的中间底部设有制冷剂液体出口e。进一步的,在筒体b内的底部设有一经济器,该经济器间隔设置在冷凝器换热管c的下方。该经济器包括进口组件、出口组件、第一分配器组件2及换热管组3。在一实施例中,换热管组3由交错排列的多根铜管组合而成。进口组件固定设置在筒体b的底部且在筒体的底部形成一进口1,出口组件固定设置在筒体b的底部且在筒体b的底部形成一出口4。第一分配器组件2与进口组件固定连接,换热管组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分配器组件2和出口组件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壳管冷凝器100,可以在其经济器管内蒸发吸热,与筒体b内制冷剂液体换热,可以有效保证壳管冷凝器100过冷度,且不增加制冷剂液体压力损失,相对常规使用板式换热器作为经济器的方式可有效降低成本。较佳地,进口组件和出口组件焊接固定在筒体b的底部较佳地,第一分配器组件2包括椭圆锥壳件21和第一多孔板22。椭圆锥壳件21是顶部被切削的锥体,具有中空结构,其横截面呈椭圆形。椭圆锥壳件21的顶部投影面积小于其底部投影面积,在这里椭圆锥壳件21的顶部称为小端,椭圆锥壳件21的底部称为大端。椭圆锥壳件21的小端与出口组件密封配合固定,第一多孔板22设置在椭圆锥壳件21的大端,第一多孔板22与换热管组3的一端配合固定。较佳地,出口组件包括第二多孔板41,第二多孔板41与换热管组3的一端配合固定。具体来说,换热管组3的一端连接第一多孔板22,另一端连接第二多孔板41。换热气体可以从进口组件的进口1进入,经过第一分配器组件2后经换热管组3到达出口组件,从出口4中导出。较佳地,出口组件还包括第一钢管42、第二钢管43和封板44。第一钢管42与第二钢管43焊接固定,第一钢管42焊接固定在筒体b的底部,第二钢管43的一侧焊接固定第二多孔板41,第二钢管43的另一侧用封板44封住。较佳地,换热管组3包括多根铜管,进口组件、出口组件和第一分配器组件2由碳钢制成。经济器的所有零部件均可以采用焊接连接,并且在焊接完成后,进行气压试验和泄漏试验,以保证焊接质量。较佳地,还包括第二分配器组件(图未示意),第二分配器组件与出口组件固定连接。换热管组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分配器组件和第二分配器组件固定连接,进口组件和出口组件的结构相同。采用该种结构使得进口组件、第一分配器与出口组件、第二分配器的完全相同,相当于进口组件和出口组件可以直接互换,即进口1和出口4可以互为进出口。由此,就可按照空调制冷系统配置需求在出口组件和进口组件之间任意连接,不必区分进出口,方便系统装配和使用。本技术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壳管冷凝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管冷凝器,包括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冷凝器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内的底部设有一经济器,所述经济器间隔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换热管的下方,所述经济器包括进口组件、出口组件、第一分配器组件及换热管组,所述进口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底部且在筒体的底部形成一进口,所述出口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底部且在筒体的底部形成一出口,所述第一分配器组件与所述进口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分配器组件和所述出口组件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管冷凝器,包括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冷凝器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内的底部设有一经济器,所述经济器间隔设置在所述冷凝器换热管的下方,所述经济器包括进口组件、出口组件、第一分配器组件及换热管组,所述进口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底部且在筒体的底部形成一进口,所述出口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底部且在筒体的底部形成一出口,所述第一分配器组件与所述进口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分配器组件和所述出口组件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管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组件和出口组件焊接固定在所述筒体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管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配器组件包括椭圆锥壳件和第一多孔板,所述椭圆锥壳件的小端与出口组件密封配合固定,所述第一多孔板设置在所述椭圆锥壳件的大端,所述第一多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娟
申请(专利权)人:堃霖冷冻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