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器具及照明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8372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17:58
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变更设计的照明器具及照明单元。照明器具(2)具备:器具主体(8),埋入配设到于顶棚(4)的贯通孔(6),具有配置在贯通孔(6)的周围的凸边部(20);支承部件(38),其至少一部分拆装自如地插入到凸边部(20)与顶棚(4)之间;以及装饰部件(40),通过被支承部件(38)支承而配置在器具主体(8)的下方。

Lighting fixtures and lighting units

An illumination apparatus and an illumination unit that can easily change designs are provided. Lighting apparatus (2) includes: (8) the main part of the appliance, equipped with embedded in the ceiling (4) through hole (6), with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through hole (6) around the rim part (20); support member (38), at least one part detachably inserted into the convex part (20) and the ceiling (4); and (40), the decoration parts (38) supported by the supporting component and configuration in the device body (8) be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器具及照明单元
本技术涉及照明器具及在该照明器具中使用的照明单元。
技术介绍
已知有通过埋入配设于形成在顶棚上的贯通孔而向下方照射光的顶棚埋入型的照明器具(所谓的下照灯)。这种照明器具具备埋入配设于顶棚的贯通孔的器具主体、和拆装自如地安装于器具主体的灯泡型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照明器具例如由施工业者设置到住宅等建筑物的顶棚。专利文献1:特开2013-229138号公报在设置上述照明器具之后,有时用户希望变更照明器具的设计。在此情况下,用户例如必须再次委托施工业者更换照明器具,产生不能容易地变更照明器具的设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变更设计的照明器具及照明单元。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有关本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照明器具,埋入配设于形成在顶棚上的贯通孔,具备:器具主体,埋入配设于上述贯通孔,具有配置在上述贯通孔的周围的凸边部;支承部件,其至少一部分拆装自如地插入到上述凸边部与上述顶棚之间;以及装饰部件,通过被上述支承部件支承,配置在上述器具主体的下方。例如,在有关本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照明器具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支承部件具有:支承主体部,形成为圆弧状或环状,支承上述装饰部件;以及插入部,配置在上述支承主体部的径向内侧,拆装自如地插入到上述凸边部与上述顶棚之间。例如,在有关本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照明器具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支承主体部具有:圆弧状的第1支承主体部;以及圆弧状的第2支承主体部,其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于上述第1支承主体部的一端部;上述第1支承主体部及上述第2支承主体部的各自的另一端部相互拆装自如地连结;上述插入部具有:第1插入部,从上述第1支承主体部向径向内侧延伸;以及第2插入部,从上述第2支承主体部向径向内侧延伸。例如,在有关本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照明器具中,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第1插入部形成有第1槽部,该第1槽部沿着上述第1支承主体部的周向延伸,用于切断上述第1插入部;在上述第2插入部形成有第2槽部,该第2槽部沿着上述第2支承主体部的周向延伸,用于切断上述第2插入部。例如,在有关本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照明器具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支承主体部具有:圆弧状的第1支承主体部,其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于上述装饰部件的周缘部;以及圆弧状的第2支承主体部,其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于上述装饰部件的周缘部,在上述装饰部件的周向上与上述第1支承主体部相邻地配置;上述第1支承主体部及上述第2支承主体部的各自的另一端部相互拆装自如地连结;上述插入部具有:第1插入部,从上述第1支承主体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第2插入部,从上述第2支承主体部向径向内侧延伸;以及第3插入部,从上述装饰部件的周缘部向径向内侧延伸。例如,在有关本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照明器具中,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第1插入部形成有第1槽部,该第1槽部沿着上述第1支承主体部的周向延伸,用于切断上述第1插入部;在上述第2插入部形成有第2槽部,该第2槽部沿着上述第2支承主体部的周向延伸,用于切断上述第2插入部;在上述第3插入部形成有第3槽部,该第3槽部沿着上述装饰部件的周向延伸,用于切断上述第3插入部。例如,在有关本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照明器具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支承主体部及上述插入部分别由弹性变形自如的线环形成;上述支承部件还具有将上述支承主体部与上述插入部连结的连结部。例如,在有关本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照明器具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支承主体部形成为圆弧状,拆装自如地安装于上述装饰部件的周缘部;上述插入部从上述支承主体部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以圆弧状延伸,并从上述支承主体部向径向内侧延伸。例如,在有关本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照明器具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支承部件还具有推压部件,该推压部件形成为圆弧状,拆装自如地安装于上述支承主体部的相反侧的上述装饰部件的周缘部;上述推压部件的两端部分别配置为,将上述支承主体部的两端部朝向上述装饰部件推压。例如,在有关本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照明器具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装饰部件具有:装饰环,配置在上述贯通孔的周围;以及透光性的装饰罩,拆装自如地安装于上述装饰环,将上述器具主体从下方覆盖;上述支承部件支承上述装饰环。此外,有关本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照明单元,拆装自如地安装于器具主体,该器具主体埋入配设于形成在顶棚上的贯通孔,并且具有配置在上述贯通孔的周围的凸边部,上述照明单元具备:支承部件,其至少一部分拆装自如地插入到上述凸边部与上述顶棚之间;以及装饰部件,通过被上述支承部件支承,配置在上述器具主体的下方。根据有关本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照明器具等,能够容易地变更照明器具的设计。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有关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的剖视图。图4是将有关实施方式1的支承部件抽出表示的立体图。图5是将有关实施方式1的支承部件抽出表示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在将有关实施方式1的照明单元向器具主体安装前的状态下、将照明器具从室内侧仰视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将有关实施方式1的照明单元向器具主体安装的中途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在将有关实施方式1的照明单元安装到器具主体的状态下、将照明器具从室内侧仰视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2的照明器具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2的照明器具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将有关实施方式2的照明单元抽出表示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3的照明器具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将有关实施方式3的照明单元抽出表示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4的照明器具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将有关实施方式4的照明单元抽出表示的立体图。图16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5的照明器具的分解立体图。标号说明2、2’、2A、2B、2C、2D照明器具4顶棚6贯通孔8器具主体12、12A、12B、12C、12D照明单元10灯(光源)20凸边部38、38A、38B、38C、38D支承部件40、40A、40B、40C、40D装饰部件42、72第1支承主体部(支承主体部)44、74第2支承主体部(支承主体部)46、76第1插入部(插入部)48、78第2插入部(插入部)58、60、86、88第1槽部62、64、90、92第2槽部66、66A、66B、66C、66D装饰环68、68B装饰罩80第3插入部(插入部)96、98第3槽部104、114支承主体部106、120插入部122推压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都是表示本技术的优选的一具体例的。因而,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以及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及连接形态等是一例,不是限定本技术的意思。因此,关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的、在表示本技术的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设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而进行说明。此外,各图是示意图,并不一定是严格图示的。另外,在各图中,对于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重复的说明省略或简略化。(实施方式1)以下,对有关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及照明单元进行说明。[1-1.照明器具的整体结构]参照图1~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照明器具及照明单元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器具,埋入配设于形成在顶棚上的贯通孔,其特征在于,具备:器具主体,埋入配设于上述贯通孔,具有配置在上述贯通孔的周围的凸边部;支承部件,其至少一部分拆装自如地插入到上述凸边部与上述顶棚之间;以及装饰部件,通过被上述支承部件支承而配置在上述器具主体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1.25 JP 2015-2299071.一种照明器具,埋入配设于形成在顶棚上的贯通孔,其特征在于,具备:器具主体,埋入配设于上述贯通孔,具有配置在上述贯通孔的周围的凸边部;支承部件,其至少一部分拆装自如地插入到上述凸边部与上述顶棚之间;以及装饰部件,通过被上述支承部件支承而配置在上述器具主体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部件具有:支承主体部,形成为圆弧状或环状,支承上述装饰部件;以及插入部,配置在上述支承主体部的径向内侧,拆装自如地插入到上述凸边部与上述顶棚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主体部具有:圆弧状的第1支承主体部;以及圆弧状的第2支承主体部,其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于上述第1支承主体部的一端部;上述第1支承主体部及上述第2支承主体部的各自的另一端部相互拆装自如地连结;上述插入部具有:第1插入部,从上述第1支承主体部向径向内侧延伸;以及第2插入部,从上述第2支承主体部向径向内侧延伸。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插入部形成有第1槽部,该第1槽部沿着上述第1支承主体部的周向延伸,用于切断上述第1插入部;在上述第2插入部形成有第2槽部,该第2槽部沿着上述第2支承主体部的周向延伸,用于切断上述第2插入部。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主体部具有:圆弧状的第1支承主体部,其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于上述装饰部件的周缘部;以及圆弧状的第2支承主体部,其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连结于上述装饰部件的周缘部,在上述装饰部件的周向上与上述第1支承主体部相邻地配置;上述第1支承主体部及上述第2支承主体部的各自的另一端部相互拆装自如地连结;上述插入部具有:第1插入部,从上述第1支承主体部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觉野吉典菅原康辅松田次弘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