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承接牛奶的管道承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82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承接牛奶的管道承接结构,包括呈环形结构的上承接套和下承接套,下承接套与加料口的外周缘焊接,所述上承接套的口径小于下承接套,上承接套与下承接套之间连接有振动环,振动环的厚度为0.1mm至0.3mm,上承接套的厚度为2mm至2.2mm,下承接套的厚度为1.5mm至1.7mm;所述上承接套与振动环之间设有第一弧形过渡结构;所述下承接套与振动环之间设有第二弧形过渡结构。振动环联动罐体使得牛奶产生振动的效果。

Pipeline accepting structure for taking mil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pipeline to undertake milk, including the annular structure of the sleeve and the sleeve to undertake to undertake, undertake under the outer periphery of sleeve and the feed port of the welding, undertake set caliber is less than the lower bearing sleeve, sleeve and undertake undertake vibration ring connecting sleeves between and the vibrating ring thickness of 0.1mm to 0.3mm, to undertake set thickness from 2mm to 2.2mm, under the thickness of 1.5mm to undertake a 1.7mm; on the sleeve and between undertake vibrating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rc transition structure; between the lower sleeve and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undertake vibrating ring arc transition structure. The vibrating ring linkage tank makes the milk vib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承接牛奶的管道承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牛奶制备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承接牛奶的管道承接结构。
技术介绍
牛奶在加工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多个工序之间均有管道承接,以实现牛奶的流通。目前,市场上的公告号为CN20281947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牛奶预处理浓缩设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有蒸汽管道,所述蒸汽管道连接抽真空泵,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有夹层,所述蒸汽管道连通夹层,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设有过滤网。上述方案中,参考其公开的附图,牛奶从加料口进入罐体内,当罐体内的牛奶储量逐步增加时,牛奶在罐体内的水平面逐步上升,处于罐体底端的牛奶由于长时间滞留而容易产生沉淀,牛奶的沉淀物滞留于罐体的底端,当出料口打开时,牛奶的沉淀物将随牛奶从出料口中通出,影响所生产的牛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承接牛奶的管道承接结构,其优点是在通入牛奶至罐体内时产生振动,减少牛奶的沉淀。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承接牛奶的管道承接结构,包括呈环形结构的上承接套和下承接套,下承接套与加料口的外周缘焊接,所述上承接套的口径小于下承接套,上承接套与下承接套之间连接有振动环,振动环的厚度为0.1mm至0.3mm,上承接套的厚度为2mm至2.2mm,下承接套的厚度为1.5mm至1.7mm;所述上承接套与振动环之间设有第一弧形过渡结构;所述下承接套与振动环之间设有第二弧形过渡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以上承接套连接管道、下承接套连接罐体,上承接套的厚度为2mm至2.2mm,下承接套的厚度为1.5mm至1.7mm,振动环的厚度为0.1mm至0.3mm,整体厚度的变化幅度较大,且振动环的厚度较薄,振动环的中部保持较高的弹性力,并且能够恢复形变位置,因此在向下通入牛奶的过程中,上承接套相对振动环产生振动,振动环再联动下承接套振动,下承接套在振动时联动罐体振动,罐体随之保持振动,罐体通过振动使得其内部的牛奶保持晃动状态,由于牛奶整体保持活动状态而不易在罐体底部产生沉淀,另外下承接套的振动可使其内壁粘滞的牛奶快速滴落,由此减少下承接套内壁的牛奶粘滞量,避免牛奶在下承接套的内壁长时间粘滞而沉淀呈颗粒,进而罐体牛奶保持较好的质量,所生产的牛奶口感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承接套、振动环和下承接套依次连接且一体设置,上承接套、振动环和下承接套的材料为不锈钢材料。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承接套、振动环和下承接套保持一体连接的结构,整体稳定性较好,且采用不锈钢材料不易腐蚀,耐用性较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承接套、振动环、下承接套处于同一轴心线;振动环包括位于其两端的连接部、位于其中部的振动部,其中一个连接部连接于上承接套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另一个连接部连接于下承接套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整体结构的对称性,另外两个连接部分别连接至上承接套和下承接套的中部位置,连接部向上形变或向下形变均具有较好的势能,能够恢复至原位,保持较好的耐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承接套的底壁设有下环槽,下环槽上设有弹性卡环,弹性卡环呈开环结构,下承接套与罐体焊接,罐体上设有供弹性卡环插入的上环槽,上环槽的深度小于弹性卡环的宽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下承接套的下环槽可嵌入弹性卡环,弹性卡环通过弹性扩张的作用力与下承接套的下滑槽保持稳定贴合的效果;进一步的再将携带弹性卡环的下承接套配合罐体,此时弹性卡环插入至下环槽内,弹性卡环的半截体积位于上环槽,另半截体积位于下环槽内,由此下承接套与罐体之间通过弹性卡环建立了配合关系,进一步焊接固定时的更容易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承接套的外壁上设有两个向外凸出的挂环,且两个挂环关于下承接套的轴心中心对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承接套与罐体配合时,可推动挂环使得下承接套与罐体的配合位置旋转,使得弹性卡环的位置随着调整,弹性卡环在调整过程中逐步卡入上环槽,实现下承接套与罐体的相互配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卡环采用Cr18Ni12Mo2不锈钢焊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卡环采用Cr18Ni12Mo2不锈钢焊条,弹性卡环分别插入上环槽和下环槽后,可作为焊接材料的部分实现罐体与下承接套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承接套的外侧面设有与下环槽相通的导气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承接套上的导气槽可供下环槽内部出气,由此在焊接时产生的气体压力从导气槽中散出,避免下承接套焊接变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承接套上设有向上延伸并在端面向外翻的导入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管道与承接套连接时,管道将沿着导入沿内侧面的滑移,由此导入沿实现一定的引导效果,且管道调整至上承接套的中心位置后,导入沿形成了容置结构,此时进行焊接时的焊接接触面积更大,稳定性更高。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振动环的设置,联动罐体使得牛奶产生振动的效果,减少了罐体底端牛奶滞留产生沉淀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焊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a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A-A方向剖视图;图4a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图4a的B-B方向剖视图;图5是实施二的焊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罐体;101、上环槽;2、上承接套;201、第一弧形过渡结构;202、导入沿;3、下承接套;301、第二弧形过渡结构;302、下环槽;303、挂环;304、导气槽;4、振动环;5、弹性卡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用于承接牛奶的管道承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承接套2、振动环4和下承接套3,上承接套2的开口直径为76.7mm,下承接套3的开口直径159mm。其中上承接套2连接管道,下承接套3连接罐体1。牛奶途经上承接套2和下承接套3至罐体1内。请参阅图1和图2,上承接套2上设有导入沿202,导入沿202向外翻卷,管道插入导入沿202时,导入沿202通过其向外翻卷的结构可提高焊接时连接的体积,提高管道与上承接套2的连接密封效果。请参阅图3a和图3b,上承接套2和下承接套3之间通过振动环4一体连接,且上承接套2、下承接套3和振动环4均采用不锈钢材料;上承接套2的厚度为2mm至2.2mm,下承接套3的厚度为1.5mm至1.7mm,振动环4的厚度为0.1mm至0.3mm。振动环4与上承接套2之间通过第一弧形过渡结构201连接,第一弧形过渡结构201包括第一外弧面和第一内弧面,其中第一外弧面的半径值为4mm,第一内弧面的半径值为5.5mm;振动环4与下承接套3通过第二弧形过渡结构301连接,第二弧形过渡结构301包括第二外弧面和第二内弧面,第二外弧面的半径值为10mm,第二内弧面的半径值为8.5mm,由此实现振动环4两端的平滑过渡。由于振动环4的厚度较薄,仅为0.1mm至0.3mm,进而在管道通入牛奶的过程中,上承接套2相对振动环4产生振动,振动环4再联动下承接套3振动,下承接套3使得罐体1产生振动,由此牛奶保持活动状态而不易在罐体1底部产生沉淀;另外下承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承接牛奶的管道承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承接牛奶的管道承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呈环形结构的上承接套(2)和下承接套(3),下承接套(3)与加料口的外周缘焊接,所述上承接套(2)的口径小于下承接套(3),上承接套(2)与下承接套(3)之间连接有振动环(4),振动环(4)的厚度为0.1mm至0.3mm,上承接套(2)的厚度为2mm至2.2mm,下承接套(3)的厚度为1.5mm至1.7mm;所述上承接套(2)与振动环(4)之间设有第一弧形过渡结构(201),所述下承接套(3)与振动环(4)之间设有第二弧形过渡结构(3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承接牛奶的管道承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呈环形结构的上承接套(2)和下承接套(3),下承接套(3)与加料口的外周缘焊接,所述上承接套(2)的口径小于下承接套(3),上承接套(2)与下承接套(3)之间连接有振动环(4),振动环(4)的厚度为0.1mm至0.3mm,上承接套(2)的厚度为2mm至2.2mm,下承接套(3)的厚度为1.5mm至1.7mm;所述上承接套(2)与振动环(4)之间设有第一弧形过渡结构(201),所述下承接套(3)与振动环(4)之间设有第二弧形过渡结构(3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承接牛奶的管道承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承接套(2)、振动环(4)和下承接套(3)依次连接且一体设置,上承接套(2)、振动环(4)和下承接套(3)的材料为不锈钢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承接牛奶的管道承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承接套(2)、振动环(4)、下承接套(3)处于同一轴心线;振动环(4)包括位于其两端的连接部、位于其中部的振动部,其中一个连接部连接于上承接套(2)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华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