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泵类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790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整体式泵类密封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下端盖、油室盖、双端面油封组、转轴,油室盖通过螺栓连接于下端盖上方,油室盖与下端盖之间形成储油腔,油室盖上设有第一贯穿孔,下端盖上设有第二贯穿孔,转轴同时穿过第一贯穿孔以及第二贯穿孔,双端面油封组套设于转轴,且双端面油封组用于同时密封第一贯穿孔与转轴之间的间隙、第二贯穿孔与转轴之间的间隙,还包括罩设于双端面油封组外部的防护罩,防护罩上设有若干进油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大幅度减少了油液整体回流对双端面油封所产生的撞击影响。

Integral type pump seal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gral pump seal structur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including a lower end cover, the oil chamber cover, double end seal group, shaft, oil chamber cov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d cover above the bolt, the oil chamber cover to form an oil storage cavity and the end cover, the oil chamber is arranged on the cover of the usual perforation, end cover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through holes,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shaft second through holes, double end seal group is sleeved on the shaft,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end seal clearance, and seal between the groups for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haft second through holes and shafts, also includes a protective cover on double end face seal group the external cover, the protective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oil inlet holes, the technical scheme can greatly reduce the impact on overall oil backflow generated double end face se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整体式泵类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泵体密封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整体式泵类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电泵就是用电力驱动的各类输送各类介质的泵,其中的油浸式潜水泵如公告号为CN201610859U的中国使用新型专利一种油浸式潜水泵轴用密封装置,其包括电机外壳、上端盖和油室盖,上端盖与电机外壳相连,油室盖与上端盖连接,电机转轴通过轴承设于上端盖上,并从油室盖的顶端穿出,电机转轴上设有骨架油封、双端面机械密封和单端面机械密封,双端面机械油封位于油室盖和上端盖之间。其中的双端面机械油封的具体结构如该专利的附图1所示,其包括有弹力弹簧以及两对摩擦副,弹力弹簧以及摩擦副均套设在电机转轴上,两对摩擦副分别抵触于油室盖、上端盖上,并且在油室盖与上端盖之间会存在油液,电机转轴发生旋转时,会直接对油室盖与上端盖之间的油液产生搅拌作用,电机转轴的高速运转以及长时间运转,在一定程度上,油液会对双端面机械油封产生撞击力,进而影响整个双端面机械油封的有效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式泵类密封结构,其内部具有较好的密封能力。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整体式泵类密封结构,包括下端盖、油室盖、双端面油封组、转轴,所述油室盖通过螺栓连接于下端盖上方,所述油室盖与下端盖之间形成储油腔,所述油室盖上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下端盖上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转轴同时穿过第一贯穿孔以及第二贯穿孔,所述双端面油封组套设于转轴,且双端面油封组用于同时密封第一贯穿孔与转轴之间的间隙、第二贯穿孔与转轴之间的间隙,还包括罩设于双端面油封组外部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设有若干进油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轴会发生不断旋转,双端面油封组内的部分部件也会跟着转轴进行周向转动,位于储油腔内的油液会随之流动并不断与储油腔的腔壁发生撞击;防护罩罩设于双端面油封组外部,从油液流动方向进行分析:首先,由内向外,转轴旋转带动油液运动势必会驱动位于靠近转轴一侧的油液往外部流动,此时,油液只能通过进油孔从防护罩内流动;其次,由外到内,位于防护罩外部的油液也会及时补充进入到防护罩内;传统未设置防护罩的双端面油封组所受到的油液的撞击力,绝大部分是受到油液与储油腔的腔壁发生撞击之后的回流力,而区别于现有技术当中,本储油腔内的油液往复流动仅仅是通过进油孔,从而大幅度减少了油液整体回流对双端面油封所产生的撞击影响,进而大幅度增强其密封能力。优选的,所述防护罩包括上罩体以及下罩体,所述上罩体与下罩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方式相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无论是装配还是检修过程中,均可通过直接通过周向旋转上罩体或者下罩体,使上罩体和下罩体之间发生分离,进而对双端面油封组进行检修安装,方便快捷。优选的,所述进油孔分别分布于上罩体以及下罩体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油孔分别分布在上罩体以及下罩体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油液出入速率,提升转轴与双端面油封组之间的润滑性能,减少两者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磨损。优选的,所述双端面油封组包括弹力弹簧、两个分别抵接于弹力弹簧两端的摩擦副,两个摩擦副受弹力弹簧的弹力作用而抵紧于防护罩内罩壁,所述第一贯穿孔内设有第一环形台阶,所述第二贯穿孔内设有第二环形台阶,所述第一环形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上均设有密封垫,所述防护罩的靠近两个摩擦副的端部分别把密封垫对应抵紧于第一环形台阶以及第二环形台阶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出厂检测过程中,会对整个储油腔内注入高压气体,此时,储油腔内的高压气体会对防护罩产生极大的压力,进而防护罩的两端分别对第一环形台阶、第二环形台阶产生挤压力;因此,第一环形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的设置,能有效减少防护罩以及双端面油封组从第一贯穿孔或第二贯穿孔处爆出概率,提升检测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优选的,每个摩擦副包括动摩擦环以及静摩擦环,所述动摩擦环的外环壁上设有摩擦槽,所述双端面油封组包括套接于转轴的轴封套、连接部,所述轴封套的内套壁上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连接于轴封套外套壁上的连接台、两个分别与摩擦副一一对应设置的连接件,连接件套设于轴封套外侧壁,所述连接台上设有若干连接槽,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用于与摩擦槽相嵌合的摩擦片、用于与连接槽相嵌合的连接片,所述轴封套与转轴之间连接有嵌合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轴发生周向旋转,通过嵌合部的连接作用,转轴会直接带动轴封套进行周向旋转,第一密封圈能防止对轴封套与转轴之间产生较强的密封作用,防止油液从轴封套与转轴之间漏出,由于连接件使轴封套与动摩擦环相连,动摩擦环会跟着轴封套发生周向旋转,实现了双端面油封组的基本动作;相比于传统的双端面油封组,其动摩擦环的周向旋转与转轴的周向旋转同步性更好,进而提升整个双端面油封组的密封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嵌合部包括位于轴封套端部的缺口、位于转轴上且用于与缺口相互配合的凸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轴的旋转运动会通过凸台与缺口的配合,直接带动轴封套发生周向旋转;采用缺口与凸台的配合方式更加方便。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位于摩擦副与连接台之间,所述摩擦片由连接件上的凸边向连接台一侧弯折而成,所述连接片由连接件上的凸台向静摩擦环一侧弯折而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摩擦片与连接片均由连接件上的凸边向不同的方向一体弯折而成,一方面,增强了连接件的整体结构强度;另一方面,方便了连接件的整体加工,加工成本更低。优选的,所述弹力弹簧端部抵靠于连接件背离静摩擦环的一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力弹簧端部与静摩擦环之间存在连接件,避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弹力弹簧的端部对静摩擦环产生直接损伤。优选的,所述上罩体背离下罩体的端部设有上限位部,所述下罩体背离上罩体的端部设有下限位部,所述上限位部以及下限位部两者分别用于固定两个静摩擦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限位部与下限位部的设置,能大幅度提升静摩擦环与防护罩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再进一步提升密封稳定性。优选的,所述静摩擦环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使静摩擦环与防护罩内罩壁之间产生密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密封圈的设置,能避免静摩擦环与防护罩内罩壁之间产生密封作用,大幅度减少了储油腔内的油液泄漏。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双端面油封组以及防护罩两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双端面油封组以及防护罩的内部结构关系;图3为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用于展示实施例内部的安装位置关系;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图5为图3的B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下端盖;2、油室盖;3、双端面油封组;31、弹力弹簧;32、摩擦副;321、动摩擦环;322、静摩擦环;33、轴封套;34、连接部;341、连接台;342、连接件;4、转轴;5、储油腔;6、第一贯穿孔;7、第一环形台阶;8、第二贯穿孔;9、第二环形台阶;10、防护罩;101、上罩体;102、下罩体;103、进油孔;11、密封垫;12、第一密封圈;13、缺口;14、凸台;15、摩擦槽;16、连接槽;17、摩擦片;18、连接片;19、上限位部;20、下限位部;21、第二密封圈;22、嵌合部;23、环形嵌槽;24、凸件;25、凹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整体式泵类密封结构,参见图1以及图3所示,包括下端盖1、油室盖2、转轴4,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整体式泵类密封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式泵类密封结构,包括下端盖(1)、油室盖(2)、双端面油封组(3)、转轴(4),所述油室盖(2)通过螺栓连接于下端盖(1)上方,所述油室盖(2)与下端盖(1)之间形成储油腔(5),所述油室盖(2)上设有第一贯穿孔(6),所述下端盖(1)上设有第二贯穿孔(8),所述转轴(4)同时穿过第一贯穿孔(6)以及第二贯穿孔(8),所述双端面油封组(3)套设于转轴(4),且双端面油封组(3)用于同时密封第一贯穿孔(6)与转轴(4)之间的间隙、第二贯穿孔(8)与转轴(4)之间的间隙,其特征是:还包括罩设于双端面油封组(3)外部的防护罩(10),所述防护罩(10)上设有若干进油孔(1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式泵类密封结构,包括下端盖(1)、油室盖(2)、双端面油封组(3)、转轴(4),所述油室盖(2)通过螺栓连接于下端盖(1)上方,所述油室盖(2)与下端盖(1)之间形成储油腔(5),所述油室盖(2)上设有第一贯穿孔(6),所述下端盖(1)上设有第二贯穿孔(8),所述转轴(4)同时穿过第一贯穿孔(6)以及第二贯穿孔(8),所述双端面油封组(3)套设于转轴(4),且双端面油封组(3)用于同时密封第一贯穿孔(6)与转轴(4)之间的间隙、第二贯穿孔(8)与转轴(4)之间的间隙,其特征是:还包括罩设于双端面油封组(3)外部的防护罩(10),所述防护罩(10)上设有若干进油孔(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式泵类密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防护罩(10)包括上罩体(101)以及下罩体(102),所述上罩体(101)与下罩体(10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方式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整体式泵类密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进油孔(103)分别分布于上罩体(101)以及下罩体(102)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整体式泵类密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双端面油封组(3)包括弹力弹簧(31)、两个分别抵接于弹力弹簧(31)两端的摩擦副(32),两个摩擦副(32)受弹力弹簧(31)的弹力作用而抵紧于防护罩(10)内罩壁,所述第一贯穿孔(6)内设有第一环形台阶(7),所述第二贯穿孔(8)内设有第二环形台阶(9),所述第一环形台阶(7)和第二环形台阶(9)上均设有密封垫(11),所述防护罩(10)的靠近两个摩擦副(32)的端部分别把密封垫(11)对应抵紧于第一环形台阶(7)以及第二环形台阶(9)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整体式泵类密封结构,其特征是:每个摩擦副(32)包括动摩擦环(321)以及静摩擦环(322),所述动摩擦环(321)的外环壁上设有摩擦槽(1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斯耒特潜水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