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整体式泵类接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819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整体式泵类接线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贯穿设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内设有橡胶垫圈、金属垫圈、压紧环,所述橡胶垫圈设有供电线穿过的贯穿孔,所述接线孔从泵体内部向外部依次包括有引导段、供橡胶垫圈放置的收纳段、供压紧环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段,所述橡胶垫圈的两端分别凸出设置有第一引导端以及第二引导端,所述第一引导端位于引导段内,所述第二引导端位于金属垫圈以及压紧环内,所述贯穿孔同时贯穿于第一引导端、第二引导端,第一引导端、第二引导端双端定位的方式,大幅度避免了橡胶垫圈在安装之后出现歪斜的情况,从而有效提升接线之后的密封效果。

High efficiency integral type pump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fficient integral pump connection structur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comprises a pump body, the pump body is provided through a connection hole, wherein the connecting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rubber gasket, metal gasket, a clamping ring, wherein the rubber gasket is provided with a power supply line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wiring the hole from the inside to outside of the pump body comprises an inner thread guide section, storage section, for the rubber washer for pressing ring threaded connection, both ends of the rubber gaske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protruding guide end and the second end of a guide, the first guide end is located in the guide section, the second leading end the metal gasket and the pressing ring, the through hole and runs through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guide guide guide,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double end positioning guide way, greatly avoid the rubber The gasket is askew after installation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aling effect after the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整体式泵类接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泵体接线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整体式泵类接线结构。
技术介绍
水泵是利用电能带动内部的泵叶旋转,进而对指定水域进行抽水动作。电能的供给离不开电缆线,常见的泵类接线结构如公告号为CN202206086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防水隔爆接线盒装置,参考该专利的附图1所示,公开了泵体上的接线结构,该接线结构包括贯穿于泵体的接线孔,接线孔内部从泵体内向泵体外依次排布有橡胶垫圈、金属垫圈、压紧环,电缆线依次穿过橡胶垫圈、金属垫圈、压紧环,压紧环螺纹连接于接线孔,最终,压紧环把电缆线压紧于接线孔处。尽管上述结构的接线结构与电缆线之间能保持较好的密封性能,但是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其中的橡胶垫圈由柔性的橡胶材质制成,且橡胶垫圈的形状为圆柱型,为了能进一步提升橡胶垫圈与接线孔孔壁之间的密封性,橡胶垫圈的整体尺寸大小会略大于接线孔的孔径;安装过程中,需要将橡胶垫圈挤入接线孔内,橡胶垫圈与接线孔之间的摩擦面为橡胶垫圈的外圆周面,橡胶垫圈在移动过程中的导向面也同样为橡胶垫圈的外圆周面,因此,会直接导致橡胶垫圈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歪斜的现象,进而会影响其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整体式泵类接线结构,其能有效提升接线之后的密封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整体式泵类接线结构,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贯穿设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内设有橡胶垫圈、金属垫圈、压紧环,所述橡胶垫圈设有供电线穿过的贯穿孔,所述接线孔从泵体内部向外部依次包括有引导段、供橡胶垫圈放置的收纳段、供压紧环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段,所述橡胶垫圈的两端分别凸出设置有第一引导端以及第二引导端,所述第一引导端位于引导段内,所述第二引导端位于金属垫圈以及压紧环内,所述贯穿孔同时贯穿于第一引导端、第二引导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接线结构安装完成之后,电线穿过贯穿孔,第一引导端位于引导段内,并与引导段的侧壁相互卡紧;第二引导端的外部分别套设有金属垫圈以及压紧环,橡胶垫圈、金属垫圈均被压紧环压紧于接线孔内,此时,第一引导端和第二引导端分别位于橡胶垫圈的两端,橡胶垫圈的长度方向由第一引导端和第二引导端的位置来进行决定,安装时,第一引导端限插入到引导段,最后,第二引导端再定位;双端定位的方式,大幅度避免了橡胶垫圈在安装之后出现歪斜的情况,从而有效提升接线之后的密封效果;另外,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线难免会受到拉扯力,橡胶垫圈的两端分别得到定位,能提升接线稳定性;第一引导端和第二引导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橡胶垫圈的整体长度,电线位于贯穿孔内时,电线的外侧壁与贯穿孔的孔壁之间的摩擦面面积较大,不仅提升电线与贯穿孔之间的密封性能,而且电线与橡胶垫圈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更高。优选的,所述贯穿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相邻贯穿孔之间相互独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线中的单线会依次穿过单个贯穿孔,能有效增加相邻两根单线之间的距离,能减少相邻单线之间产生的发热量;且能增加电线与贯穿孔孔壁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进而提升密封性能。优选的,所述橡胶垫圈与第二引导端之间设有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为圆锥凸面,所述金属垫圈的端部设有圆锥凹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与圆锥凹面相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金属垫圈套入到第二引导端后,第一台阶面会首先与圆锥凹面相互贴合,第一台阶面为圆锥凸面,两者贴合之后,能保证金属垫圈与橡胶垫圈之间的同心度,之后再通过压紧环的压紧作用,金属垫圈对橡胶垫圈施加的压紧力更加均衡,压紧效果更佳,密封效果更好。优选的,所述引导段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引导端上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互配合进而限制整个橡胶垫圈的周向旋转。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压紧环与螺纹段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在压紧过程中,压紧环会产生周向的旋转力,进而在压紧过程中,会带动金属垫圈,甚至是橡胶垫圈发生周向旋转,当橡胶垫圈置入到引导段内,此时第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互配合,最终能有效限制整个橡胶垫圈的周向旋转,即使受到压紧环的旋转力作用,整个橡胶垫圈也不会发生周向旋转,保证安装过程中,橡胶垫圈与接线孔之间的连接紧密性,进一步提升后期产品的密封性能。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位于引导段内侧壁上的若干凸筋,若干凸筋以引导段的长度方向为中心轴呈圆周阵列分布,每根凸筋的长度方向与引导段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位于第一引导端上的若干用于与凸筋相互配合的凹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凸筋和凹槽之间的分布方向以及长度方向保持一致,凸筋的长度方向与引导段的长度方向相同,即橡胶垫圈塞入到接线孔的过程中,凸筋即可与凹槽自然配合,不会影响橡胶垫圈的整体安装;另外,凸筋和凹槽相互配合,能起到有效防止出现橡胶垫圈发生周向旋转的情况。优选的,所述泵体外侧设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与接线孔之间呈同心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凸台的设置,首先能增加接线孔孔口外侧壁的整体厚度,提升压紧环与螺纹段之间的有效紧固面积;另外,当接线完成之后,即使电线受到外力拉扯,环形凸台也能给予电线较大的支撑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线因外力拉扯而产生磨损的几率。优选的,所述压紧环背离金属垫圈的端部设有供外置扳手夹持的夹持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夹持台的设置,能方便外置扳手拧动压紧环发生周向旋转,达到省力目的。优选的,所述夹持台靠近环形凸台的侧壁为抵触壁,所述抵触壁能与环形凸台台壁相抵,所述抵触壁上设有橡胶抵触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压紧环通过外置扳手进行拧动并与螺纹段发生配合时,夹持台上的橡胶抵触层会被直接挤压至环形凸台的台壁上,安装完成之后,相当于是增加了一道密封层,即整个橡胶垫圈与接线孔之间存在双重密封,第一道为橡胶抵触层,第二道为橡胶垫圈与收纳段之间的密封抵触,双重密封之下,防水性能更佳。优选的,所述贯穿孔的孔壁上设有若干密封凸环,若干密封凸环沿贯穿孔的贯穿方向进行均匀分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线穿过贯穿孔之后,每一个密封凸环均与电线外侧壁相抵,若干密封环相当于若干O形圈,起到若干道密封作用。优选的,每个密封凸环的横截面形状为斜齿状,密封凸环的齿端朝向泵体外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际安装经验,电线均从泵体内部往泵体外部穿出,由于每个密封凸环的横截面形状为斜齿状,且密封凸台的齿端朝向泵体外部,当电线从泵体内部往泵体外部穿出时,电线的穿过的卡滞力较小;安装完成之后,斜齿状的密封凸环能有效增加其与电线外侧壁之间的抵触面积,不仅能防止电线往泵体内部滑动,而且能大幅度提升其密封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实施例内各个部件之间的形状位置关系;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用于展现实施例的内部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图5为接线孔的内部剖面图,用于展示接线孔的内部结构。附图标记:1、泵体;2、橡胶垫圈;3、金属垫圈;4、压紧环;5、贯穿孔;6、接线孔;61、引导段;62、收纳段;63、螺纹段;7、第一引导端;8、第二引导端;9、第一台阶面;10、圆锥凹面;11、第一限位部;111、凸筋;12、第二限位部;121、凹槽;13、环形凸台;14、夹持台;15、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整体式泵类接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整体式泵类接线结构,包括泵体(1),所述泵体(1)上贯穿设有接线孔(6),所述接线孔(6)内设有橡胶垫圈(2)、金属垫圈(3)、压紧环(4),所述橡胶垫圈(2)设有供电线穿过的贯穿孔(5),其特征是:所述接线孔(6)从泵体(1)内部向外部依次包括有引导段(61)、供橡胶垫圈(2)放置的收纳段(62)、供压紧环(4)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段(63),所述橡胶垫圈(2)的两端分别凸出设置有第一引导端(7)以及第二引导端(8),所述第一引导端(7)位于引导段(61)内,所述第二引导端(8)位于金属垫圈(3)以及压紧环(4)内,所述贯穿孔(5)同时贯穿于第一引导端(7)、第二引导端(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整体式泵类接线结构,包括泵体(1),所述泵体(1)上贯穿设有接线孔(6),所述接线孔(6)内设有橡胶垫圈(2)、金属垫圈(3)、压紧环(4),所述橡胶垫圈(2)设有供电线穿过的贯穿孔(5),其特征是:所述接线孔(6)从泵体(1)内部向外部依次包括有引导段(61)、供橡胶垫圈(2)放置的收纳段(62)、供压紧环(4)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段(63),所述橡胶垫圈(2)的两端分别凸出设置有第一引导端(7)以及第二引导端(8),所述第一引导端(7)位于引导段(61)内,所述第二引导端(8)位于金属垫圈(3)以及压紧环(4)内,所述贯穿孔(5)同时贯穿于第一引导端(7)、第二引导端(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整体式泵类接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贯穿孔(5)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相邻贯穿孔(5)之间相互独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整体式泵类接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橡胶垫圈(2)与第二引导端(8)之间设有第一台阶面(9),所述第一台阶面(9)为圆锥凸面,所述金属垫圈(3)的端部设有圆锥凹面(10),所述第一台阶面(9)与圆锥凹面(10)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整体式泵类接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引导段(61)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部(11),所述第一引导端(7)上设有第二限位部(12),第一限位部(11)与第二限位部(12)相互配合进而限制整个橡胶垫圈(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斯耒特潜水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