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芯片内部导线熔断原理的PUF方案及电路实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82436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提了一种基于芯片内部导线熔断原理的PUF方案及其具体电路实现。选择芯片内部具有正温系数材质,在芯片内部形成M(M大于等于1)组电路连线,并在每组电路连线上选择N个位置(N大于等于2),将该N处位置刻意设计为比电路连线上其它位置处线宽尺寸更加细小,使得该N处位置的电阻比其它位置处更大。在电路连线两端加合适的电压,使得合适大小的电流从电路连线流过,使电路连线发热,较细的点处由于电阻较大发热较为严重,最终N处线宽尺寸较为细小位置中电阻相对较大的那一处被首先熔断。利用芯片制造工艺的离散性,每条电路连线上熔断点的位置随机,实现了一种稳定可靠的物理不可克隆的函数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芯片内部导线熔断原理的PUF方案及电路实现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电子装置唯一性认证
,特指一种新型的在芯片内部实现的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利用芯片制造工艺的天然差异性,实现一种不可预测,不可复制,无人为干预的芯片“指纹”。
技术介绍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hysicalUnclonableFunction,简称PUF)最早由Pappu于2001年提出构思,旨在解决电子装置的唯一性身份认证问题。如每个人有不同的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嗓音等)作为身份识别的区别因素,电子装置也希望找到一种内在固有的,无人为干预的特征作为个体唯一性的区别,以实现电子装置的身份识别。随着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简称IC或芯片)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芯片的PUF实现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利用芯片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工艺偏差,从而可以获取一种唯一的、不可预测、不可复制的可能性。以此作为逻辑基础,经过必要的逻辑处理,形成单个芯片数字化的唯一身份特征信息。即使是芯片制造商,采用同样的制造设备,也无法完全重复实现完全一样的微观生产工艺条件,无法复制出两个身份特征信息完全一样的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芯片内部导线熔断原理的PUF方案及电路实现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芯片内部导线熔断原理的PUF方案及电路实现,其核心包括:芯片内部以正温度系数(随温度升高其电阻变大)导电材质形成的M组(M大于等于1)电路连接线,且导线上有呈串连关系的N处(N大于等于2)线宽尺寸相对电路连线上其它位置较为细小的形状设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芯片内部导线熔断原理的PUF方案及电路实现,其核心包括:芯片内部以正温度系数(随温度升高其电阻变大)导电材质形成的M组(M大于等于1)电路连接线,且导线上有呈串连关系的N处(N大于等于2)线宽尺寸相对电路连线上其它位置较为细小的形状设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连线是集成在芯片内部的,进一步地,所述电路连线的材质具有正温度系数特性,即电路连线电阻随其温度的升高而变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电路连线上有N处线宽的尺寸被设计的相对电路连线上其它位置更加细小。4.进一步地,所述N处线宽尺寸较细小的位置在电路连线上呈串联关系。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电路连线尺寸及其上N处细小位置的线宽尺寸选择合适值,以满足:在每组电路连线两端施加合适的电压时,电路连线上产生的电流并发热,在合适的时间内可以熔断电路连线上的N处尺寸细小位置中的某一处(极小概率下某几处),而电路连线其它位置不会被熔断。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其特征在于,芯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育源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为远信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