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2402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移位寄存器的输入信号在输入阶段存在干扰,且直流电压信号使用多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位寄存器,包括: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复位控制模块、上拉节点复位模块和输出信号复位模块;输入模块用于在第一信号输入端所输入的信号的控制下,对上拉节点进行预充电;输出模块用于在上拉节点的电位的控制下,将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所输入的信号通过信号输出端进行输出;复位控制模块用于在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输入的复位信号的控制下,控制上拉节点复位模块和输出信号复位模块是否工作,以分别对上拉节点和信号输出端进行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显示领域的大力发展,显示面板的成本要求越来越低,如何有效的降低面板的制作成本关系着面板开发商竞争力的强弱。为了进一步降低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相关技术人员会利用面板的边缘设计栅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栅极移位寄存器,在显示阶段,每一行栅极移位寄存器控制该行在其需要显示阶段进行显示。每个移位寄存器之间是有连接关系的,当上一级移位寄存器接受信号并且完成移位后会将输出信号传递给下一级的移位寄存器,这样实现逐行扫描的功能。这样的设计可以节省在面板边缘区域放置多个栅极驱动芯片,从而实现面板的窄边框设计,同时,降低面板的制作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目前,显示面板中的栅极驱动电路的设计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信号输入阶段,复位信号会对输入信号产生干扰,特别是在OLED显示中常用氧化物薄膜晶体管(TFT),氧化物TFT通常为耗尽型,在悬空(floating)状态常常处于导通状态,会写入外部的杂质信号或下一级的输出端信号。且在移位寄存器中常常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复位控制模块、上拉节点复位模块和输出信号复位模块;所述输入模块,连接第一信号输入端、上拉节点复位模块和上拉节点,用于在第一信号输入端所输入的信号的控制下,对上拉节点进行预充电;所述输出模块,连接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上拉节点、输出信号复位模块和信号输出端,用于在所述上拉节点的电位的控制下,将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所输入的信号通过信号输出端进行输出;所述复位控制模块,连接上拉节点复位模块、输出信号复位模块和第二信号输入端,用于在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输入的复位信号的控制下,控制所述上拉节点复位模块和所述输出信号复位模块是否工作;所述上拉节点复位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复位控制模块、上拉节点复位模块和输出信号复位模块;所述输入模块,连接第一信号输入端、上拉节点复位模块和上拉节点,用于在第一信号输入端所输入的信号的控制下,对上拉节点进行预充电;所述输出模块,连接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上拉节点、输出信号复位模块和信号输出端,用于在所述上拉节点的电位的控制下,将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所输入的信号通过信号输出端进行输出;所述复位控制模块,连接上拉节点复位模块、输出信号复位模块和第二信号输入端,用于在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输入的复位信号的控制下,控制所述上拉节点复位模块和所述输出信号复位模块是否工作;所述上拉节点复位模块,还连接上拉节点、第二信号输入端和输出信号复位模块,用于在所述复位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所述上拉节点进行复位;所述输出信号复位模块,还连接输出模块、信号输出端和第三信号输入端,用于在所述复位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所述信号输出端进行复位;所述上拉节点为所述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和所述上拉节点复位模块之间连接的节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拉模块;所述下拉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三信号输入端、上拉节点复位模块、复位控制模块和输出信号复位模块,用于在第一信号输入端所输入的信号的控制下,对A节点和B节点的电位进行下拉;所述A节点为下拉模块和上拉节点复位模块之间连接的节点;所述B节点为复位控制模块、下拉模块、上拉节点复位模块和输出信号复位模块之间连接的节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控制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上拉节点复位模块和输出信号复位模块,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上拉节点复位模块和所述上拉节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第五晶体管和存储电容;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输出信号复位模块和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所述上拉节点和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节点复位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输入模块和所述上拉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三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七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所述复位控制模块和输出信号复位模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信号复位模块包括第八晶体管;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输出模块和所述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所述上拉节点复位模块和所述复位控制模块。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模块包括第六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上拉节点复位模块,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上拉节点复位模块、复位控制模块和输出信号复位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雪欢张星胡琪徐攀李永谦李蒙袁志东蔡振飞袁粲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