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2192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离轴数字全息图和同轴数字全息图;确定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第一相位的分布和待测物体平面内的第二相位的分布;确定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一复振幅;得到待测物体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二复振幅,更新第二复振幅中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振幅和相位;得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三复振幅,并更新第三复振幅中的振幅;判断第三复振幅与第一复振幅的差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是,确定待测对象的数字全息再现象;若否,将第三复振幅反向传播到待测物体平面内。该方法和装置适用于对复杂形状的待测物体或者处于强相位畸变背景中的待测物体进行成像,具有视场大和分辨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全息成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数字全息技术是利用数字图像传感器,如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器件,记录物光与参考光形成的全息图,再将全息图输入计算机,通过程序模拟光的衍射传播过程得到物体的再现像。数字全息技术可同时得到物体的强度像和相位像。数字全息技术分同轴数字全息和离轴数字全息两种。同轴数字全息可以充分利用图像传感器的空间带宽积,具有视场大、理论分辨率高的特点,但同轴数字全息再现像中存在共轭像的干扰,已有的消除共轭像的方法有相移法、相位恢复法及盲源分离法等。其中相移法需要多次曝光记录多幅全息图;相位恢复法和盲源分离法只适合于透明背景上的稀疏物体的成像。离轴数字全息可以将物体的再现像与共轭像分离,但要求待测物体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较大,在不加光学放大透镜的情况下,系统的数值孔径较小,导致成像分辨率较低,若加入光学放大透镜,则会导致成像视场较小。同轴数字全息记录光路比较简单,一般先将激光进行扩束准直成平行光,透过待测物体后照射到数码相机的图像传感器上形成同轴数字全息图,一般采用单色(黑白)数码相机记录同轴数字全息图。现有的采用相位恢复算法消除共轭像的同轴数字全息成像方案的实现过程如下:(1)利用同轴数字全息图,根据公式:生成图像传感器平面(Recordingplane)内物光波的复振幅,其中,O1表示复振幅,Iin表示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j表示虚数符号,的初始值设为一常数,通常取0或1。(2)利用角谱传播法将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物光波的复振幅O1反向传播到待测物体平面(Objectplane)内,得到待测物体平面(Objectplane)内的复振幅分布O2;(3)查找O2的振幅大于1的像素点,将其振幅更新为1;(4)利用角谱传播法将更新后的待测物体平面(Objectplane)内的复振幅O2正向传播至图像传感器平面(Recordingplane)内,并用替换它的振幅,得到新的图像传感器平面(Recordingplane)内物光波的复振幅O3;(5)重复(2)~(4)步进行迭代运算,直到收敛。输出待测物体平面(Objectplane)内的物光波的复振幅分布O2,得到待测物体的再现像。现有技术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在已有的同轴数字全息相位恢复算法中,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物光波复振幅的相位初始值被设为一个常数,在待测物体平面内只将物光波复振幅的强度作为约束条件。因此,已有的相位恢复算法要求待测物体为处于均匀透明背景上的稀疏物体,或要求待测物体引起的相位起伏小于π/2的条件下才能起到较好的消除共轭像的作用。2、在已有的同轴数字全息相移法需要多次曝光记录多幅全息图,不适合用于对动态待测物体成像。3、离轴数字全息要求待测物体与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较大,在不加光学放大透镜的情况下,系统的数值孔径较小,导致成像分辨率较低,若加入光学放大透镜,则会导致成像视场较小。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待测物体、或待测物体处于强相位畸变条件下的大视场、高分辨率的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及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待测物体,且待测物体处于强相位畸变条件下时,具有视场大和分辨率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对象的离轴数字全息图和同轴数字全息图,其中,所述离轴数字全息图和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为同时记录获得的图像;根据所述离轴数字全息图确定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一相位的分布和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相位的分布;根据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和所述第一相位,确定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一复振幅;将所述第一复振幅反向传播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得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复振幅,将所述第二复振幅中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振幅更新为1,并根据所述第二相位的分布中对应像素点的相位更新所述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相位;将所述第二复振幅正向传播至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得到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三复振幅,并根据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更新所述第三复振幅中的振幅;判断所述第三复振幅与所述第一复振幅的差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是,根据所述第二复振幅确定所述待测对象的数字全息再现象;若否,将所述第三复振幅反向传播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得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复振幅。可选的,根据公式:确定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一复振幅,其中,O'表示所述第一复振幅,Iin表示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表示所述物光波的第二相位,j表示虚数符号。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相位的分布中对应像素点的相位更新所述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相位具体包括:将所述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相位对应更新为所述第二相位的分布中对应像素点的相位。可选的,利用角谱传播法将所述第一复振幅反向传播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离轴数字全息图重建得到的图像传感器平面(Recordingplane)内物光波的低精度相位分布作为同轴数字全息图相位恢复迭代重建的初始相位,在待测物体平面内加入了从离轴数字全息图重建得到的物光波的低精度相位分布作为同轴数字全息图相位恢复迭代重建的约束条件。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在复杂形状的待测物体,或待测物体处于强相位畸变条件下也可以很好地消除其共轭像。而且,由于离轴数字全息图和同轴数字全息图是同时记录的,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适合用于对动态待测物体成像。本专利技术只需要从离轴数字全息图中重建出低精度相位信息,待测物体到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不必受已有离轴数字全息记录距离的条件限制,本专利技术中待测物体到图像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可以较小,其对图像传感器的空间带宽积的利用率与同轴数字全息相同,且可消除共轭像的影响。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具有较大的视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装置,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待测物体,且待测物体处于强相位畸变条件下时,具有视场大和分辨率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器、第二激光器、第一准直器、第二准直器、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一分束器、第二分束器、第三分束器、彩色相机和计算机,其中,待测对象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束器和所述第三分束器之间,所述第一准直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准直为第一平行光束;所述第一分束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平行光束分为离轴物光束和离轴参考光束;所述第一反射镜,用于将所述离轴参考光束反射到所述第三分束器上;所述第二准直器,用于将所述第二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准直为第二平行光束;所述第二反射镜,用于将所述第二平行光束反射到所述第二分束器上,形成同轴物光束;所述第二分束器,用于将所述离轴物光束及所述同轴物光束传播到所述第三分束器上;所述第三分束器,用于将所述离轴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对象的离轴数字全息图和同轴数字全息图,其中,所述离轴数字全息图和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为同时记录获得的图像;根据所述离轴数字全息图确定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一相位的分布和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相位的分布;根据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和所述第一相位,确定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一复振幅;将所述第一复振幅反向传播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得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复振幅,将所述第二复振幅中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振幅更新为1,并根据所述第二相位的分布中对应像素点的相位更新所述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相位;将所述第二复振幅正向传播至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得到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三复振幅,并根据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更新所述第三复振幅中的振幅;判断所述第三复振幅与所述第一复振幅的差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是,根据所述第二复振幅确定所述待测对象的数字全息再现象;若否,将所述第三复振幅反向传播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得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复振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对象的离轴数字全息图和同轴数字全息图,其中,所述离轴数字全息图和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为同时记录获得的图像;根据所述离轴数字全息图确定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物光波的第一相位的分布和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相位的分布;根据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和所述第一相位,确定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一复振幅;将所述第一复振幅反向传播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得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复振幅,将所述第二复振幅中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振幅更新为1,并根据所述第二相位的分布中对应像素点的相位更新所述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相位;将所述第二复振幅正向传播至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得到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三复振幅,并根据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更新所述第三复振幅中的振幅;判断所述第三复振幅与所述第一复振幅的差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是,根据所述第二复振幅确定所述待测对象的数字全息再现象;若否,将所述第三复振幅反向传播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得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二复振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公式:确定所述图像传感器平面内的所述物光波的第一复振幅,其中,O'表示所述第一复振幅,Iin表示所述同轴数字全息图的强度,表示所述物光波的第二相位,j表示虚数符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相位的分布中对应像素点的相位更新所述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相位具体包括:将所述大于1的振幅对应的像素点的相位对应更新为所述第二相位的分布中对应像素点的相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数字全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角谱传播法将所述第一复振幅反向传播到所述待测物体平面内。5.一种复合数字全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器、第二激光器、第一准直器、第二准直器、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一分束器、第二分束器、第三分束器、彩色相机和计算机,其中,待测对象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束器和所述第三分束器之间,所述第一准直器,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凤鹏曾祥志谢应茂王兴权李亿保李勋范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赣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