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顶内饰板的成品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8207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15 03:24
一种用于车顶内饰板的成品检测装置,包括有基座,所述基座上端面通过螺钉固设有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上设有与车顶内饰板全尺寸适应的模具;所述模具的周边设有多个呈对称分布的压模检测单元、定位单元以及测量单元,多组不同类型的检测单元模块,有效实现各项检测功能的有效分区以及检测,压模检测单元用以检测内饰板中需要压模的部分的压模尺寸是否合格,检测单元用于实现对内饰板的厚度标准化测量,边角定位检测单元则是很好的确保车顶内饰板的在检测平台上模具上精确防止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集中了多项多角度检测功能于一体,大大提高了内饰板的检测效率,经本装置检测过的车顶内饰板即可合格出厂,为后续的装车的适配性提供足够的尺寸合格保证。

Finished product detecting device for roof trim board

A detection device for finished headliner plat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he base on the end surface of the screw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detection platform, the test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roof trim panel mold full size adjustment; the periphery of the mol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ymmetr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die detection unit, a positioning unit and measurement unit, several groups of different types of detection module, realize the detection of the effective partition and detection, die die size detection unit need to die to trim the detection part is qualified, the detection unit is used for the thickness measurement of standard trim, edge detection unit is good to make sure that the roof interior plate on the detection platform on the mould to prevent accurate positioning; the invention from many angle detection functions, greatly improving the internal The detection efficiency of the decorative plate can be qualified to leave the factory through the roof trim plate detected by the device, and the sufficient quality guarantee for the suitability of the subsequent loading is provi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顶内饰板的成品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内饰件生产制造以及检测
,更为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顶内饰板的成品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因汽车内饰零件检具检测要求,内饰零件放置在专用检具上时,需要将工件进行模拟车身安装条件的定位,然后对其进行检测。特别是对于车顶内板等这样的大面积内饰件,如不进行检测精确定位就直接出厂成品,对于内饰件的品质以及产品市场认可,将缺乏必要的品质形象。现有的汽车内饰件检具上通常安装快速夹钳从工件的外表面进行压紧固定,但有些汽车构件受到形状的限制,其定位效果不佳,精确度差,且使用不方便。本专利技术旨在研究改进一种专门针对于汽车车顶内饰板的全尺寸检具,通过改进定位系统以及各凹凸口关键节点上的精确定位,完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检测装置对于汽车内饰板的精确尺寸以及形状检测,确保经成品检测后的车顶内饰板严格符合相应的汽车型号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汽车车顶内饰板检测不准确,检具定位精确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车顶内饰板的成品检测装置,核心旨在提高车顶内饰板成品检测的精度,确保尺寸以及模压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车顶内饰板的成品检测装置,包括有基座,所述基座上端面通过螺钉固设有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上设有与车顶内饰板全尺寸适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周边设有多个呈对称分布的压模检测单元、定位单元以及测量单元;所述压模检测单元包括有通过螺钉固设于所述检测平台上的基柱,所述基柱上端面设有U型槽座、转动臂以及固设于转动臂一端的压模块,所述转动臂的一端卡接在所述U型槽座的凹槽内,且所述转动臂与所述U型槽座转动轴连接,并可沿轴上下翻转;所述定位单元包括有通过螺钉固设于所述检测平台上的基杆、定位臂及调节手柄,所述基杆上端通过螺栓固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呈中空夹片式结构,所述连接块的外侧通过螺栓转动连接有调节手柄,所述定位臂的一端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块的中空槽内;所述定位臂与所述调节手柄通过连动块实现连动;所述定位臂的另一端连接有定位探头;通过调节手柄的调节,手动将定位臂下压或抬起,当通过手柄将定位臂下压时,定位探头慢慢接触待检测的位于模具上的车顶内饰板待定位点。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有通过螺钉固设于所述检测平台上的第二基杆、测试臂及第二调节手柄,所述第二基杆上端通过螺栓固设有调节连接块,所述调节连接块呈中空夹片式结构,所述调节连接块的外侧通过螺栓转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手柄,所述测试臂的一端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连接块的中空槽内;所述测试臂与所述第二调节手柄通过调节连动块实现连动;所述测试臂的另一端通过螺母连接有可转动的通止规。用于测量对应开设的通孔的尺寸,确保本专利技术检测装置所检测的车顶内饰板的加工孔符合孔径以及螺纹标准。进一步地,所述U型槽座的朝外侧一端槽口处通过螺栓固设有限位挡块,如此,用于实现压模检测单元的转动臂转动限位,当转动臂翻转竖起时,起到限制其后仰的技术目的。更进一步地,为提高检测的适配性,所述压模块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转动臂的一端,确保压模块的可更换性,当需要检测另一种型号的车顶内饰板时,可通过更换相应的压模块对不同的内饰板的压模区域进行尺寸检测,人工观察是否与压模块尺寸相适应,确保车顶内饰板的尺寸严格符合标准。所述压模块为预制成型结构,是作为检测压模区域的标准件,检测时,只需压模块的尺寸对应区域的严丝合缝的对应压上,即可判定该检测单元的检测合格。更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平台上位于所述模具的两侧角位置还设置有边角定位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放置在模具上的车顶内饰板成品的摆放位置是否正确,所述边角检测单元包括有通过螺钉固设于所述检测平台上的第三基杆、边角定位臂,所述边角定位臂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基杆的上端部。优选的,所述边角定位检测单元为2个,所述检测单元为3个,所述压模检测单元为6个,均分布设置在所述模具的外侧四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车顶内饰板检测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多组不同类型的检测单元模块,有效实现各项检测功能的有效分区以及检测,压模检测单元用以检测内饰板中需要压模的部分的压模尺寸是否合格,检测单元用于实现对内饰板的厚度标准化测量,边角定位检测单元则是很好的确保车顶内饰板的在检测平台上模具上精确防止定位;本专利技术集中了多项多角度检测功能于一体,大大提高了内饰板的检测效率,经本装置检测过的车顶内饰板即可合格出厂,为后续的装车的适配性提供足够的尺寸合格保证。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用于车顶内饰板的成品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简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车顶内饰板的成品检测装置的所述压模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用于车顶内饰板的成品检测装置的定位单元的结构示意简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用于车顶内饰板的成品检测装置的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简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车顶内饰板的成品检测装置,包括有基座1,基座1上端面通过螺钉固设有检测平台2,检测平台2上设有与车顶内饰板全尺寸适应的模具3;模具3的周边分布设有多个压模检测单元4、定位单元6以及测量单元5;如图2所示,压模检测单元4包括有通过螺钉固设于检测平台2上的基柱40,基柱40上端面设有U型槽座41、转动臂42以及固设于转动臂42一端的压模块43,转动臂42的一端卡接在U型槽座41的凹槽内,且转动臂42与U型槽座41转动轴连接,并可沿轴上下翻转;如图3所示,定位单元6包括有通过螺钉固设于检测平台2上的基杆60、定位臂61及调节手柄62,基杆60上端通过螺栓固设有连接块63,连接块63呈中空夹片式结构,连接块63的外侧通过螺栓转动连接有调节手柄62,定位臂61的一端通过销轴65可转动连接于连接块63的中空槽内;定位臂61与调节手柄62通过连动块65实现连动;定位臂61的另一端连接有定位探头64;通过调节手柄62的调节,手动将定位臂61下压或抬起,当通过手柄将定位臂61下压时,定位探头64慢慢接触待检测的位于模具3上的车顶内饰板待定位点。如图4所示,检测单元5包括有通过螺钉固设于检测平台2上的第二基杆50、测试臂51及第二调节手柄52,第二基杆50上端通过螺栓固设有调节连接块53,调节连接块53也呈中空夹片式结构,所述调节连接块53的外侧通过螺栓转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手柄52,测试臂51的一端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于调节连接块53的中空槽内;测试臂51与第二调节手柄52通过调节连动块54实现连动;测试臂51的另一端通过螺母56连接有可转动的通止规55。用于测量对应开设的通孔的尺寸,确保本专利技术检测装置所检测的车顶内饰板的加工孔符合孔径以及螺纹标准。如图2进一步所示,U型槽座41的朝外侧一端槽口处通过螺栓固设有限位挡块44,如此,用于实现压模检测单元4的转动臂42转动限位,当转动臂42翻转竖起时,起到限制其后仰的技术目的。更进一步地,为提高检测的适配性,压模块4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转动臂42的一端,确保压模块43的可更换性,当需要检测另一种型号的车顶内饰板时,可通过更换相应的压模块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车顶内饰板的成品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顶内饰板的成品检测装置,包括有基座,所述基座上端面通过螺钉固设有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上设有与车顶内饰板全尺寸适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周边设有多个呈对称分布的压模检测单元、定位单元以及检测单元;所述压模检测单元包括有通过螺钉固设于所述检测平台上的基柱,所述基柱上端面设有U型槽座、转动臂以及固设于转动臂一端的压模块,所述转动臂的一端卡接在所述U型槽座的凹槽内,且所述转动臂与所述U型槽座转动轴连接,并可沿轴上下翻转;所述定位单元包括有通过螺钉固设于所述检测平台上的基杆、定位臂及调节手柄,所述基杆上端通过螺栓固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呈中空夹片式结构,所述连接块的外侧通过螺栓转动连接有调节手柄,所述定位臂的一端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块的中空槽内;所述定位臂与所述调节手柄通过连动块实现连动;所述定位臂的另一端连接有定位探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顶内饰板的成品检测装置,包括有基座,所述基座上端面通过螺钉固设有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上设有与车顶内饰板全尺寸适应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的周边设有多个呈对称分布的压模检测单元、定位单元以及检测单元;所述压模检测单元包括有通过螺钉固设于所述检测平台上的基柱,所述基柱上端面设有U型槽座、转动臂以及固设于转动臂一端的压模块,所述转动臂的一端卡接在所述U型槽座的凹槽内,且所述转动臂与所述U型槽座转动轴连接,并可沿轴上下翻转;所述定位单元包括有通过螺钉固设于所述检测平台上的基杆、定位臂及调节手柄,所述基杆上端通过螺栓固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呈中空夹片式结构,所述连接块的外侧通过螺栓转动连接有调节手柄,所述定位臂的一端通过销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块的中空槽内;所述定位臂与所述调节手柄通过连动块实现连动;所述定位臂的另一端连接有定位探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车顶内饰板的成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有通过螺钉固设于所述检测平台上的第二基杆、测试臂及第二调节手柄,所述第二基杆上端通过螺栓固设有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新张陆贤张强张本何汉文丁永旺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良骏汽车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